人生哲理日誌精選
解讀珍惜
時光清淺,歲月無恙。在盛夏溫柔的籠罩下,萬紫千紅皆開遍,輕紗霓裳競鮮妍。一場綿綿的細雨過後,臨窗相望,盡入眼簾的,是蒼翠如洗,嬌豔欲滴,百花爭豔,生機盎然。
而我,便是那個獨享怡人景色的安靜女子。於淺夏的午後時光,隔著一窗的蔥鬱,獨自捧讀一本書的墨語馨香,將一盞濃郁的綠茶,品到無色,亦無味。我總是可以一連幾天不出家門一步,卻不能有一個小時擱淺文字;亦是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吃東西,卻不能有片刻沒有音樂的陪伴。
一直想要一種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擇一處臨水靠山的靜謐之地,遠離車水馬龍的喧囂鬧市。每天都宅在一方屬於自己的小天地,伴隨自己喜歡的音樂,盡情的徜徉於文字的海洋。沒有勾心鬥角,無謂名利地位,與人無憂,與世無爭。獨倚時光的一隅,安靜的續寫生命的樂曲篇章。沒有相遇,便也不拒離別,不惹塵埃,便可不染情愁。執筆於箋,低眉間,已是馨香盈懷袖,嬌顏笑春風。
我想,我已然擁有了這般理想境界中的愜意生活。知心的愛人,溫馨的家庭,安逸的生活,靜好的時光。心有所依,情有所歸。就連身之所居,也當真是依山傍水,青石長亭,月邀西樓,面朝大海,清風自來。如此,還有何求?
人這一生,最大的錯誤,就是把習慣當成自然。總是忽略著已經擁有的,追求著沒有得到的。孰不知自己所有,也是別人所求。其實,求無止境,適當的追求,是人生的動力,但是,懂得知足,學會珍惜,亦是人生該秉持的宗旨。所謂知足者常樂,很多東西,不要非等到失去,才在無盡的落寞與孤楚中,去解讀何謂“珍惜”。那個時候,縱然明白,失去的,又是否還可以原樣找回?有些失去,永遠沒有機會復得,有些遺憾,此生都無法再去彌補。
我們要珍惜身邊的人,珍惜所擁有的情。用心的去愛,去呵護,去珍視。善待與珍惜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人,每一份交集,每一份擁有。
當夜靜無眠的`時候,問自己,如果生命只剩最後一天,什麼人,什麼事,是自己心中的虧欠與歉疚,當明天的太陽依舊升起的時候,趁著一切還為時不晚,就去彌補,去重視,去珍惜。
孔子有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下信乎?傳不習乎?”亦是同理。人生,不但是一個不斷解讀的過程,更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懂得知足,珍惜擁有,生命便是陽光燦爛,幸福滿滿。
品一盞香茗,讀一段文字,攜一份知足,融入生命的樂曲,讓我們學會珍惜,也行於珍惜。
關於人生
許多年前我就有了夢想,不過那應該只是“夢想”吧!後來到中學時我就真的有了夢想,你猜是什麼?中學時的夢想居然是成為“功夫之王”。對於這個想法我始終都有,不過後來還是放棄了。原因很簡單,以我的體格很難做到,也可以說是根本不可能做到。後來突然就沒有什麼目標了,也許是因為經歷得多了,對於許多事都有所瞭解;也許是因為早已沒了前進的動力,只想安享生活;也許是沒有找到真實的道路。不管怎麼說,人生已過去許多個年頭,再不去珍惜美好的時光,總有一天會後悔人生本來就是一場旅行,在這場沒有盡頭的行走中我們會踏上康莊大道,也會走進戈壁沙漠;會經受風雨的摧殘,也會看到美麗的彩虹。而當我們在未來的某一天回首時,我們會發現人生其實是美好的。
許多年前我曾經問過母親一個問題,我從哪裡來的,母親則笑吟吟地說道:“你呀!是我和你爸在土裡挖出來的。”聽了母親這句話之後我突然感覺渾身的不自在。你想啊,我是從土裡被挖出來的,那會是一種怎樣的情形。後來我就經常在想這個問題,我被挖出來之前是個什麼情形?難倒我以前就像蛤蟆一樣生活在地下?所以那時候當我一看到蛤蟆時,我就會覺得特別的不自在,蛤蟆在我的心目中永遠是醜陋的象徵,如果我是在土裡被挖出來,那將證明我和蛤蟆一樣醜陋。所以後來我就感到一絲恐懼,怕出現在別人面前,不過後來知道我來自母親的身體裡,我又高興了,因為我愛我的母親。
母親是在我人生道路上第一個給我指路的人。
我還記得小時候上學的情形,那是我第一次踏入學堂,母親送我去上學,不過我的表現卻不怎麼好。也許是因為怕和新的朋友見面,也許是因為習慣了吃飯、睡覺、玩的生活狀態,也許是因為不想離開父母,所以就打死也不想去學校。不過當時小小的我實在是無法抵禦母親的意志。當我知道我要去上學時便東躲西藏不願意去,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母親來找我,讓我去上學,我就非常不友好的鑽進了一個桌子的下面,當時那個桌子在隱蔽的地方,所以母親找了我好大會才把我找到。母親找到我之後是生氣的瞪著我還是溫言相勸我已記不清了,我只記得她把我送進班裡離開時溫暖的笑容,是安慰,是鼓勵,是愛。至於那個我藏身的桌子現在依然在,而且已經成為我的書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