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敘事散文:母親的鹽菜

敘事散文:母親的鹽菜

敘事散文:母親的鹽菜

  母親已經七十有餘,仍自食其力,不僅種有農田,而且一有閒空,就製作鹽菜。

  鹽菜是鄂中地區農村用鹽醃製的鹹菜的俗稱,大多以蘿蔔菜、白花菜、雪裡紅或苦臘菜為原料揉搓醃製而成。早些年,廣大農村都比較貧窮,鹽菜是貧寒人家日常生活的必備之物,長年累月都用它下飯。《晉書?皇甫謐傳》:“謐曰:柳為布衣時過吾,吾送迎不出門,食不過鹽菜,貧者不以酒肉為禮。”《北史?高允傳》:“是日,幸允第,唯草屋數間,布被袍,廚中鹽菜而已。帝嘆息曰:古人之清貧,豈有此乎?”這裡言及的鹽菜也屬此類。那時,我家裡的罈罈罐罐裡都裝滿了祖母或母親製作的鹽菜,一年四季,一日三餐,必不可少;甚至有些日子只有它能夠給我們一些生活的味道。這些年,日子好起來了,肉魚吃多了,常感到膩。母親總是製作好鹽菜,分裝在大小不一的瓶子裡,在我們“常回家看看”的時候,讓我們順帶一些回來,調劑一下口味。

  蘿蔔菜鹽菜是鹽菜中最普通的一種。秋冬季節,收了蘿蔔,蘿蔔菜葉捨不得扔掉,母親便用它製作鹽菜。製作方法十分簡單,將蘿蔔菜洗淨,晾乾,切碎,放上鹽,揉熟,然後裝入壇中密封即可。蘿蔔菜鹽菜剛開壇時,呈暗綠色,吃起來香脆可口;醃製日久,呈暗黃色,吃起來酸勁十足。在那貧窮的.歲月裡,蘿蔔菜鹽菜是我家餐桌上最常見、最便宜、最寶貴的菜餚,因為只有它樸素的光芒,才能照亮我們最簡單的生活。母親是一位普通的農家婦女,我家也是普通人家,我們就是靠著最普通的蘿蔔菜鹽菜的滋養長大成人的

  白花菜鹽菜是鹽菜中最具風味的一種。每到夏天,母親種上一畦白花菜。白花菜是專制鹽菜的一種原料,因有惡臭不能直接炒食,必須醃製。醃製後食用,氣香味佳,格外撩人。清朝道光年間的《安陸縣誌》記載:“白花菜:夏月開小白花,可為齏,香味絕勝,有紅梗白梗兩種,紅梗尤美,他處皆不及亦土性異也。”鄂中各地均產,但都不如府河、漳水兩岸的白花菜味道純正,安陸白花菜遠近聞名。我家雖在應城,由於就在府河的南岸,所以母親製作的白花菜鹽菜也是盤中美味。

  天寒地凍,大雪紛飛,母親就以雪裡紅為原料製作鹽菜。雪裡紅是芥菜的變種,《廣群芳譜?蔬譜五》記載:“四明有菜名雪裡蕻,雪深,諸菜凍損,此菜獨青。”說的是此菜因在下雪時反而長得更加茂盛而得名。經常食用,可以解毒消腫,開胃消食,溫中利氣,明目利膈。有一次,母親從雪地裡採回一籃子雪裡紅,來不及清理衣服上的雪花,就要忙著去洗。我連忙接過來,說:“您歇著吧,我來洗。”我邊洗邊望著母親花白的頭髮,心裡一緊,淚水和著酸楚便湧了出來:母親在用餘生為兒女們趕製生活的香甜!

  鹽菜的製作工藝並不複雜,但母親對製作的每一個環節十分講究,從不馬虎。擇菜要有眼光,作為原料的生菜要不老不嫩;菜要洗乾淨,不能有沙;清洗後晾曬要不幹不溼;鹽要適量,鹹淡合宜。特別是揉搓要恰到好處,否則就會影響鹽菜的色香味。

  從母親那裡帶回來的鹽菜又用完了,女兒放下筷子說:“爸爸,你什麼時候再帶我回老家拿呢?”我笑著撫摸了女兒的頭,又望了一眼洗碗的妻子:看樣子,我們的幸福生活,不能沒有母親的鹽菜瀰漫出來的那種溫潤的氣息和香甜的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