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名著讀後感>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1

  感謝老師推薦一本好的假期讀物《愛的教育》。這本書裡到處都體現了愛。其中讓我感動的是《紳士和燒炭工》,他寫了一個父親對他兒子諾比斯的愛。一天,一個有錢紳士的兒子諾比斯和一個燒炭工的兒子培諦爭吵起來。諾比斯罵培諦的父親是個“花子”,諾比斯的父親知道後,非要諾比斯向培諦和他的父親道歉。

  雖然培諦的父親一再拒絕,可諾比斯的父親還是堅持要讓諾比斯道歉。從這裡可以看出,我覺得這位有錢紳士是一位公正、明事理的好父親,他用他的愛薰陶他的兒子,他不溺愛,不袒護自己的孩子,用自己的行動,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讓他的兒子也變成一個關心別人,不取笑他人,尊重別人。孩子的心是純真的,但孩子又往往缺乏判斷力,做家長也要做好榜樣。

  我能和女兒一起讀這本書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不但豐富了孩子知識,而且還能提高孩子閱讀能力,也學到了許多道理。作為家長,在平日裡,我們要傳達愛的訊息,關愛父母,尊敬老師,對不幸的人們給予幫助,讓孩子們在愛和快樂中茁壯成長。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2

  上中學已經過了十個星期了,這個星期,我讀了義大利作家埃.德.阿米琪斯寫的《愛的教育》這本書,心裡十分激動.

  從古到今,世界各地湧現出一代又一代有所作為的人.那麼,他們的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呢?相信不少人會回答:他們有才幹.但是我卻認為:他們的成功與良好的道德是分不開的.要知道,只有具備良好的道德修養的人才值得欽佩,值得學習.

  《愛的教育》就是一本指引我們用愛心去創造美好世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的好書.作者在書中以一個小學生的名義,透過寫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很多小故事,這些小故事對我啟發很大.例如,有一次,弗蘭諦欺負和嘲笑一個殘疾的小駭,卡隆見了,急忙過去咀業,報護了小孩.這雖然是一件小事,卻告訴我,戲棄一個無辜不辛的人,是一種可恥的行為,我們應該儘自己的能才去幫助他.還有一個愛國的故事,講的是一個身無分文的少年,接受了三個人的錢,滿心歡喜.但後來聽到他們竟然侮辱自己的祖國,憤怒之下他又把錢全部仍回給那三個人.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不要為了貪圖一點利益,而使自己的祖國受到侮辱,我們應該挺身而出,維護祖國的榮譽.

  《愛的教育》啟迪我們的智慧,盪滌了我的心靈,使我懂得一個人成功的首要條件是道德,一個人有了良好的道德行為就等於成功了一半,而沒有道德修養的人,哪怕再有才能,也是難以成功的.在今後的歷程中,我將會不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力爭做一個道才兼備的人.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3

  這個寒假,我一口氣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其中,每月故事《六千英里尋母》讓我十分感動。

  《六千英里尋母》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義大利男孩瑪爾可的母親為了還債,漂泊到了遠在美洲阿根廷的一家商店做女傭,逐漸和家裡失去了聯絡。十一歲的瑪爾可十分想念母親,他說服了父親,獨自一人歷經千難萬險來到阿根廷,可是店主死了,母親也不知流落到何方。瑪爾可沒有放棄,透過不懈的努力和人們的幫助,他終於找到了媽媽,他的出現也使母親從垂死邊緣找回了生命價值,從此他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是什麼讓他找到了母親?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他一路走下去?那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母子情和瑪爾可堅強的毅力!

  瑪爾可是堅強的,他為了自己的目標,明知道前途艱險,但出於對媽媽的愛,他一往無前地向著遠方前進……有志者事竟成,他不僅找到了母親,而且還拯救了他的母親!

  讀了這個故事,我為瑪可爾對母親深深的愛肅然起敬。再想想自己,經常和媽媽鬧點小別扭,真是太不應該了!真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感到羞愧呀!從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愛的力量,更學會了愛身邊的每一個人。

  我要學習瑪爾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4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著名作家亞米契斯所寫,得到了我們班同學的一致好評。我也央求媽媽買了一本《愛的教育》。

  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來閱讀這本書。這本書敘述了小學生恩里科讀三年級時發生的種種事情。

  裡面的每一篇文章都內容充實、主題明確。其中,《賣炭人和紳士》這則故事我讀了一遍又一遍。

  這則故事講述的是:紳士的兒子卡洛·諾比斯罵賣炭人的兒子貝蒂的父親是叫花子。第二天,諾比斯的父親親自來到學校,要求諾比斯向貝蒂以及她的父親道歉,諾比斯才很不情願地道了歉,貝蒂以及她的父親才原諒了他。

  想到高傲的諾比斯仗著自己父親是紳士,就經常欺負同學,甚至還罵貝蒂的父親是叫花子,我就想到醜小鴨的兄弟姐妹們,自己沒什麼本事,卻經常奚落可憐的醜小鴨。瘦小委屈的貝蒂就猶如醜小鴨,雖然是一個賣炭人的孩子,但謙虛善良,絲毫不比那些富人家的傲慢孩子差。

  我認為這則故事是本書中內涵最豐富的一個故事,恩里科的老師認為這是給孩子們上的最好的一課。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5

  我讀玩《愛的教育》後,被一個濃濃的愛感動,作者透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娓娓的記述師生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示人性的善良與純潔,謳歌愛祖國愛神會的精神。我從而要做一個心胸寬廣,有博愛情懷的人。

  師生之情:我從《一年級時的老師》一文中,老師對她的學生很負責任,為了讓同學們都聽清她講的課,總是大聲地不厭其煩地講解知識,以至於不停地咳嗽。像關心自己孩子一樣關心學生的成長。在老師自己的家裡還有一大堆作業本需要批改。老師不但要管學生的學習,還要管“孩子”們一些些麻煩的事情。從中告訴我們應該尊敬、愛戴老師,認真學習長大成為對國家有用的人。不辜負老師的一片苦心。

  同學、朋友之情:在《奈利的保護人》一文中,因為奈利是個駝背,許多同學譏笑他,卡隆就保護他、幫助他。告訴我們不可以欺負處於弱勢的人,不可以譏笑殘疾人,而是把他們都當成自己朋友,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與幫助,必要的時候充當他們的“衛士”。使他們感到溫暖,同事增強生活的信心,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共同進步。

  父子之愛:我讀了《佛羅倫薩抄寫匠》後,知道父子之間難免會發生一些誤會,不過在那時,你不要責怪自己的爸爸,你應該和爸爸講道理,因為你的爸爸一定是愛自己的。我想每一個人也都愛自己的爸爸。

  更深刻的愛是對祖國的熱愛。

  這本書起名為《愛的教育》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6

  今天我看完了義大利作家埃迪蒙託歷經八年寫成的《愛的教育》一書。

  這本書是用日記的手法,借用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的口吻寫的,描述了他和朋友之間發生的事。

  書中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特徵:安利柯會為朋友著想;弗蘭蒂很調皮,不過力氣很大;德羅西算術好;斯達爾迪喜歡看書,是個乖孩子……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囚犯》這個故事。這個故事是講安利柯和他的爸爸租了一棟別墅,房東的秘書帶他們參觀別墅。他們看到一個雕刻得很精美的木製墨水瓶,房東秘書告訴他們關於墨水瓶的故事。房東秘書曾是一位老師,教過很多囚犯,其中78號囚犯學得最認真。前天刑滿釋放的78號囚犯將這個墨水瓶送給他,感謝他的教育,留作6年來的紀念。沒想到,安利柯的同學科羅西的爸爸就是那個78號囚犯。但科羅西並不知道這件事,安利柯和德羅西決定不把這件事告訴任何人。

  看了這本書,我知道了:“你的身體完好無缺,家裡有吃有穿,就已經很幸福了,不要再挑這挑那了。”

  這本書告訴我們:要用心去愛,去看,去感受身邊的一切,就會發現這個世界充滿愛。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7

  《愛的教育》是一部令全世界億萬讀者感動的偉大作品,讀完後給我的第一個感觸,那就是“愛”。

  要知道世界上有多種愛,因親情而有的愛、因友情而有的愛、因愛情而有的愛等等。而看完這本書後他讓我懂得了人間真愛。那樣的真愛印證著人與人之間的真實情感,那樣的真實情感讓我感動不已。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常會忽略自己身邊的愛,如兒子給爸爸捶背、老師對學生的關懷,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互相幫助等等。這些好像都被我們看做理所當然,所以才不去認真品味、仔細體會、用心思考。如果你加以品味,我相信你會覺得得到愛是多麼的美好;如果你仔細體會,我相信你會覺得奉獻愛是多麼的美好;如果你用心思考,我相信你會覺得活著是多麼的美好。有的時候,我們會遇上失敗和挫折,就經常怨天尤人,覺得世界上自己最孤獨,沒有人愛、沒有人關心。其實,只要我們靜一靜、想一想,就會覺得身邊有很多人是非常關心和支援自己,你頓時會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教育之所以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讓我們一起划著“愛”的小船,去探索愛的人生吧!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8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以一個小孩子恩利科的見地,從十月份開學第一天寫起,一向寫到第二年7月份。全書共100篇文章,包括髮生在思裡克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爸爸媽媽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誠啟發性文章,與教師在課堂上宣讀的“每月故事”。每章每節,都把“愛”表現得細緻入微,淋漓盡致。大至國家,社會,民族的大我之愛,小致爸爸媽媽,師長,朋友間的小我之愛,處處扣人心絃,感人肺腑。其原名Cuore,義大利語即是“心”的意思,正是這部分看上去平凡,實則真實可信的記敘,緊緊扣住了我的心,讓我不由自主地熱淚盈眶。

  親愛的朋友,與你共度的年華,讓我的回憶非常瀟灑。讓青春喧譁,大家大聲的表達,將完美存於彼此心。親愛的教師,在忙碌工作的同時,別忘了,歇下來喝杯暖咖啡,出去散散步、旅遊。在為一些不太認真的學生煩心時,可以先放一放,看一本自我喜歡的書,聽聽音樂。親愛的爸爸媽媽,紀伯倫先生以往說過:“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媽媽,最完美的呼喚,就是母親。”媽媽,與爸爸的愛非常沉默,感激你們一向用目光關愛著我,鼓勵著我,注意著我。這樣溫順,這樣堅定,這樣慈愛。

  感激你,這充滿愛的世界。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9

  今天,我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它是義大利的亞米契斯寫的,還有一個書名叫《一個小學生的日記》。

  書的內容是一個叫安利柯的男孩寫的日記:包括學校感人的事,父母的信,老師說的動人故事,以及家裡的事。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保護弱者的卡隆。經常有孩子欺負弱者,而卡隆總是站在前面講理,如果那個孩子不聽勸告,卡隆就會動手腳。確實,如果有人仗恃欺凌弱小,我們應該阻止,或者告訴老師。

  書上說:老師也會“發火”,我們也會“發火”。讀完書後,我覺得老師“發火”容易理解了。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好,我們的作業不認真,我們上課開小差等等,這些原因都可 能使老師“發火”。而我們對此不太理解,還說:“這個老師狠死了,一點兒也不好。”現在我懂了,嚴厲也是一種愛!或者說老師批評我們甚至“發火”,也是一種愛!有些家長不理解老師,甚至埋怨老師。我覺得這些家長應該設身處地的替老師著想,理解老師。

  這本書可以給我們許多愛的教育: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自己等等。讀完之後,我自己收穫很多。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10

  德·亞米契期是義大利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他出生義大利古力大區因佩里亞省一個叫奧內利亞的`海濱城市。《愛的教育》又名《一名義大利小學生的日記》,是透過亞米契斯的兒子的日記改編的,是義大利亞米契斯在1886年寫的一部兒童小說。

  《愛的教育》是一本日記體小說。它記錄了小主人公安利柯在小學四年級這一時期的生活成長曆程。然而他又不是一本單純的日記,以為裡面不有父母、姐姐給他寫下的勸戒和啟發性的文章,另外還有9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小故事。

  全書以愛為主旨,拋棄傳統的說教和豪言壯語,在小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記中,塑造出一個個看似平凡的角色,以她們的故事,用詩的語言,表達出了這事上的種種愛,如:對老師的敬愛、對同學的友愛、對父母的摯愛等等。不僅如此,書中還提及了孩子在日常生活方面應該注意的問題,如何成為一個有勇氣、充滿活力正直的人,如何成為一個敢於承擔責任和義務的人,等等。

  這是一部最富愛心及教育性的讀物,是世界公認的文學著作。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11

  我相信大家都讀過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這本書吧!它透過一個小學生記日記的形式,講述了很多感人的小故事,從中讓我們感受到人類是多麼需要相互關心、相互理解、相互幫助呀!而這種關心、理解,都離不開一個字——愛。

  整本書,只是用樸素平淡的語言,塑造出了一個個看似渺小,但實際上卻很不平凡的人物。例如賣菜的婦女、鐵匠的兒子、賣炭人的兒子、少年鼓手、父親的老師、帶病上課的老師……這些平凡的小人物有不同的命運和遭遇,在我心中激起了一陣陣感情的漣漪。尤其是那些講述同齡人之間的故事,如“我”的好朋友卡洛斯,他不僅品學兼優,而且樂於助人。當一個朋友丟失了買筆記本的錢,站在街上大哭時,他就把自己的錢給了他。她非常愛他的媽媽,他會花幾天時間給媽媽寫一封長達八頁紙、四周還畫上花邊的信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媽媽。

  這些平凡而樸素的人物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對生活充滿愛,為他人奉獻愛。正因為他們的愛,“我”的世界才變得更加美好。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嘴邊的字,可是,有時候我們會忽略周圍的愛:如同父母對子女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朋友之間的愛。往往我們都認為是理所應當的,而沒有細細的體會。其實你仔細想想,你會感受到,人生最美好的東西就是——愛!

  有時候,我們遇到挫折,常常會各種抱怨,甚至討厭自己,表示他們的抗議,這多可悲呀!所以,我們應該好好愛自己,愛那些愛我們的人!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12

  媽媽買了本《愛的教育》讓我閱讀,告訴我說:讀完了告訴媽媽愛是什麼?我用了整整一個暑假,終於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厚厚的書,徐一晟的讀後感和童謠作品。這本書主要寫了安利柯和他的家人同學老師之間發生的事,很多大家互相關心互相愛護的感人故事。 我印象最深的是古路非勇於承認錯誤的故事。有一次古路非和同學們打雪仗,不小心把雪球打到了一位老人的眼睛上,老人受傷了,古路非很害怕,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古路非找到老人去道了歉,還把自己最心愛是集郵冊送給了老人希望老人能原諒自己,過了幾天老人傷好以後,專程去了學校把集郵冊又還給了古路非,古路非的勇敢承認錯誤讓老人原諒了他。

  戴洛西,每次考試都名列前茅,但是他不光自己成績好,還特別能幫助其他同學一起提高學習成績。 還有寬宏大量的卡羅納、活潑開朗的柯萊蒂、弱不禁風的納利、聰明的德羅西、殘疾的科羅西…… 每個人都有讓我感動的故事。 我問媽媽:“那,什麼是愛呢?我好像知道了愛是什麼,但又說不出來。” 媽媽回答:“勇敢承認錯誤是愛,寬容是愛,幫助別人也是愛,希望我們徐一晟是個充滿愛心的孩子。” “我會的。”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13

  我讀的這本《愛的教育》是由義大利作家亞米契斯所著,由肖俊風翻譯的版本,該書採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在四年級所發生的故事,以一個小男孩的目光記錄了他一年中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包括髮生在安利柯身邊的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等,字裡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把“愛”表現得精髓深入、淋漓盡致,我真得很喜歡這本關於“愛”的書。愛,因其無形總被忽略,但愛總是潤物細無聲,不論在那,我們都可以感受到。比如父母的愛,那是無私的愛,點點滴滴,關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一有不適,噓寒問曖,嘮叨著添衣加被,守候在床邊,掖掖被角,哼兩句兒歌,講段小故事,叮囑著好好休息,期盼著我們早點好起來。我們健康,父母高興,即使操勞奔波也心甘情願,父母無願無悔地陪伴在我們的身邊。

  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都有一份深沉的親子之愛。我想父母的愛是無私的,父母的愛是博大的,無窮的,偉大的力量。我在《愛的教育》中學到了愛。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14

  從媽媽給我買了這本書,從我翻開這本書的第一篇文章,我就深深喜歡上了它。

  這裡面的人物很多,而且性格不同,如:虛榮的瓦梯尼、可憐的潑來可西、 見義勇為的洛貝諦……

  這本書告訴了我許多道理,像《虛榮心》告訴我們不能有虛榮心,像《意外事件》告訴我們不能太自私,只顧自己的利益,不顧他人的安危……

  我們現在最糟糕的問題是不誠實守信,交作業時總是讓老師費心,我們一定要改正自己的缺點。

  《愛的教育》這本書中,不僅讓我感知到老師的可敬與可愛,還讓我瞭解到,一個做父母的苦心與不易。媽媽愛嘮叨,爸爸訓斥,這一些也讓我曾煩惱過。可當我看了《愛的教育》, 我就會知道,這一切全都是愛。等我後悔了,我想再聽一下媽媽的嘮叨和爸爸的訓斥聲,這時,父母卻早以不說我了。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都少不了一個字————愛。如果世界沒有愛,那就成了黑暗的世界。有了愛,世界上充滿了愛,那將成為美好的人間!書裡面寫了對父母的愛,對老師的愛,對學生的愛,對身邊所有人的愛。愛是一個美好的世界,是一個光明的世界!

  總之,是《愛的教育》讓我愉快地度過了三年級下學期,還讓我懂得了許多有用的道理。我會用這些愛來對待他人。我想:如果人人都用自己的愛來對待他人,那麼愛的項鍊就會越來越長……

《愛的教育》名著讀後感15

  這本愛的教育是義大利著名的兒童學家德。亞米契斯的代表作。它自一八八六年問世以來,已被翻譯成數百種文字和方言,還多次搬上銀幕和舞臺,又改編為連環畫,成為各國一代又一代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愛不釋手的讀物。

  在《愛的教育》裡面,作者描寫的主人公是恩里科,描寫恩里科是怎樣度過一個有趣、快樂的三年級。在故事中有一則則美好和真實的“每月故事”,一個小學生的世界活潑潑的呈現在我們面前。作者透過一件件平凡、細微的事情,娓娓地記敘師之情,父子之愛,朋友之誼,展現人性的善良與純潔,謳歌愛祖國,愛社會的精神。由於它包含了作者在對社會中下層艱辛度日的大眾的深沉的關愛,對普通人純真心靈的熱忱讚頌;由於它洋溢著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溫馨之美,使讀者閱畢全書,激盪於胸懷的感情波瀾久久難以平息。不妨說,作者用愛的鑰匙打開了人們的心扉,或許正是這個緣故,這部作品的名字在義大利文中就叫《心》。

  在這本書裡,所謂的愛就是用心的愛,在《愛的教育》裡都有一篇篇,一則則生動,同我們不一樣的精彩生活日記。所以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它將伴隨著我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