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紅與黑》讀後感3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名著《紅與黑》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名著《紅與黑》讀後感1
看完《紅與黑》,內心五味雜陳,有一種悲傷的情緒籠罩在心頭。讀完這本書,這裡的故事我並不喜歡,因為書中的故事讓我覺得很悲傷。跟隨於連的人生軌跡,又讓我對他產生一種可憐、可悲、可恨的情緒。
可憐他飽讀詩書,刻苦努力,卻由於出身的原因屢遭不公待遇。可憐他雖有雄心報復,滿腔熱血,卻無法逾越平民階層與貴族階層之間的鴻溝,可憐他才華橫溢,步步為營,卻始終無法得到想要的生活。而他虛偽的性格讓我覺得可恨。為了報復,他去勾引德雷納夫人為了進入上層社會,他又勾引馬蒂爾德,當他發現進入貴族的夢想破滅了的時候,他持槍去殺害他最愛的、但阻礙他貴族夢的女人。他內心崇尚拿破崙的氣概,卻為附和貴族而當眾批判拿破崙。他多疑的性格讓我覺得可悲,而這種性格的形成大抵源於他的家庭。父親對他的打罵、哥哥們對他的嘲笑,都對他的性格造成了不利的影響。讓他無不夠自信,也讓他過於自負。
於連為改變自己的命運在不斷努力,但他沒有走向理想的終點,卻走向了命運的終點。我想是因為他選錯了路徑,他有真才實學,他有滿腔熱血,但他不肯踏實的一步一步向前走,卻試圖透過娶貴族之女來進入上層社會。這樣的方式讓他內心不安,這樣的方式也讓他被世人看穿。
他的悲劇是那個時代環境造成的,他的命運因為時代而改變。如果他生活在今天,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然而仔細環顧今日我們所處的環境,似乎和書中所描述的社會環境略有相似。中產階級理論不斷影響著我們,階層固化日益嚴重。農村學子進入985高校的比例不斷縮小,透過讀書改變命運這一路徑,越發難走。
我們都在努力尋求更好的生活,我們都要走在命運的路口,到底什麼樣的道路是對的.,也許只有到生命的盡頭方能知曉。
名著《紅與黑》讀後感2
“在一千個觀眾心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把這句話中的哈姆雷特的名字換上於連·索雷爾,恰如其分。
《紅與黑》當中寫到了,十九歲的於連出身於木匠之家。他從小就崇拜英雄拿破崙,渴望像他一樣,憑著自己的聰明與才幹建功立業,進入上流社會,過人的機敏和驚人的記憶,讓他能把拉丁文《舊約》到背如流。他因此而被家鄉小城維吉爾市市長德·雷納爾先生聘為家庭教師。出於考驗自己意志和維護自尊的目地,在鄉村之夜中他不顧一切握住了德·雷納爾夫人的手,並輕易獲得了市長夫人的愛情。
事情敗露後,他跨進省城見藏松神學院的門檻。於連出眾的才華和堅強的性格深得彼拉爾院長的賞識。但在宗教教派內部之間的紛爭中,彼拉爾失利,於連被迫離開神學院,於連被彼拉爾推薦給德·拉莫爾候爵當秘書。不久,於連以非比尋常的才能,自尊和高傲贏得了候爵女兒的芳心正當於連青雲之上時,光明無限的前途被德·雷納爾夫人的一封揭發信毀與一旦與是憤怒的他在教學槍擊了雷納爾夫人,並因此被捕。在法庭審判之後,於連走上了斷頭臺。
一系列重大變故,把於連從昔日的狂熱幻想中喚醒,他拒絕侯爵女兒的幫助選擇以生命為代價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真誠和自尊最終戰勝了偽善與自卑。
在生命的最後日子裡,於連想起自己與雷納爾夫人之間純潔的愛情。於連終於明白了;本可以生活的非常幸福,是自己狂熱的野心毀了這一切。面對陰險的教士,於連以犧牲生命為代價,拒絕充當教會的工具。他了解“皈依宗教”的陰謀,“如果我蔑視我自己,那我還剩什麼呢?”——被囚禁住身體的於連保留了自己的獨立的思想和人格。選擇了高傲的死去。
名著《紅與黑》讀後感3
剛看到標題的時候,我以為就是兩個極端色彩間的碰撞。但讀後才發現人性才是連線這本書的引線。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抱負,這是一種無形的東西,卻時常散發出無比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使人在挫折與失敗中振作,也可以使人在歡樂和成功中沉淪。
現實生活中,有著偉大抱負的青年大有人在,他們為自己的目標、抱負努力奮鬥著。他們有的人能夠圓滿的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有的人卻走上了自我毀滅的道路。斯湯達筆下的於連正是如此。於連是一個野心勃勃的青年,他有自己的抱負,最終卻也因自己的抱負走向了滅亡。
徜徉在《紅與黑》的海洋中,對於主人公於連的行為、思想、性格我進行了深度的思考。於連其實很聰明,他能把《聖經》倒背如流,藉此向別人炫耀,妄想使自己在別人的心目中是強大的,但命運總是不盡人意。於連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僕人,在上層權貴中,他不過是一介平民,對他的思想更是嗤之以鼻。但是於連不這樣想,他想進入上層社會,他想得到權利、地位、名聲,他總是想著“一切事業裡都需要聰明人,在拿破崙的統治下我將會是一名軍官。”他瘋狂的崇拜著拿破崙,卻沒有思考過拿破崙為什麼會成功,為什麼拿破崙會是一名將軍,然而於連的思考卻僅僅止步於自己的“原則”,最後他只會有一個慘不忍睹的下場。
其實一個人,無論他的地位多麼的顯赫,又或是多麼的卑微,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我們應該用合適自己的方式實現自己的抱負。
紅、黑永遠不能交替,守住自己的底線,固守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