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名言格言> 弗洛伊德的名言閱讀欣賞

弗洛伊德的名言閱讀欣賞

弗洛伊德的名言閱讀欣賞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裡,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名言是易於留傳的結論、建議或警世的比較有名的言語。你知道什麼樣的名言才能算得上是優秀的名言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弗洛伊德的名言閱讀欣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弗洛伊德的名言20句

  1、女人實在令人難以忍受,是永恆麻煩的源泉,但她們依然是我們所擁有的那一種類中最好的事物。沒有她們,情形會更糟。——弗洛伊德

  2、人是一個受本能願望支配的低能弱智的生物。——弗洛伊德

  3、無知就是無知,誰也沒有權利相信它能衍生出任何東西——弗洛伊德

  4、真實的暗疾是渺小,偉大的暗疾是——弗洛伊德

  5、本我過去在哪裡,自我就應在哪裡。——弗洛伊德

  6、人不是根本不相信自己的死,就是在無意識中確信自己不死。——弗洛伊德

  7、笑話給予我們快感,是透過把一個充滿能量和緊張度的有意識過程轉化為一個輕鬆的無意識過程。——弗洛伊德

  8、人類天生具有“弒父情結”,從一出生,他就註定要和父親展開鬥爭,以擺脫被統治、被支配的地位,爭取獨立自由的權利,進而掌握家庭的主導權和社會的主動權。——弗洛伊德

  9、男人用下半身思考。——弗洛伊德

  10、沒有一個沒有理智的人,能夠接受理智。——弗洛伊德

  11、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12、言辭具有不可思議的力量。他們能帶來最大的幸福,也能帶來最深的失望;能把知識從教師傳給學生;言辭能使演說者左右他的聽眾,並強行代替他們作出決定。言辭能激起最大強烈的情感,促進人的一切行動。不要嘲笑言辭在心理治療當中的的用途。——弗洛伊德

  13、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儲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緊閉,他的指尖會說話;甚至他身上的每個毛孔都會背叛他。——弗洛伊德

  14、良心是一種內心的感覺,是對於躁動於我們體內的某種異常願望的抵制。——弗洛伊德

  15、對一個男孩來說,他的潛意識中有種對母親的排他性佔有慾,任何人,包括他的父親,一旦對他構成威脅,他都會產生仇恨,甚至想殺掉他們。——弗洛伊德

  16、在人的潛意識裡,人的性慾一直是處於壓抑的狀況,社會的道德法制等文明的規則使人的本能慾望時刻處於理性的控制之中。——弗洛伊德

  17、人生有兩大悲劇: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人生有兩大快樂:一個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於是可以尋求和創造;另一個是得到了你心愛的東西,於是可以去品味和體驗。——弗洛伊德

  18、凡人皆無法隱瞞私情,儘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緘默,但他的手指卻會多嘴多舌。——弗洛伊德

  19、人體就是命運。——弗洛伊德

  20、生物性即命運。——弗洛伊德

  拓展

  弗洛伊德的愛情故事名人故事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這位精神分析學創始人因在婚姻上堅守固有的傳統道德而一直享有很高聲譽。但在瑞士風景如畫的阿爾卑斯山腳下一家旅店登記簿上的住宿記錄,卻打開了一段塵封百年之久的歷史……

  1882年的一天,弗洛伊德的醫院裡來了一位年輕的女病人,陪同她的是一個18歲的少女。當弗洛伊德看到少女時,第一次有了觸電的感覺。這時女病人主動介紹自己:瑪莎,教會工作人員,少女是她的親妹妹米娜,維也納的一名音樂教師。

  這次邂逅使瑪莎對弗洛伊德一見鍾情。熱情開朗的她很快對弗洛伊德展開了主動攻勢。然而弗洛伊德念念不忘的卻是瑪莎的妹妹米娜。不久後,瑪莎邀請弗洛伊德去自己家裡做客。第二天晚上,弗洛伊德來到瑪莎家,當他看到米娜挽著一位英俊帥氣、氣度不凡的青年時,心在一瞬間變得冰涼。

  在筵席上,弗洛伊德知道了這位英俊青年是米娜的未婚夫伊凡,是一位身份顯赫的伯爵。當時只是一名小小的神經科醫生的弗洛伊德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自卑。

  落寞的弗洛伊德一個人來到客廳的鋼琴前,忍不住彈奏了舒伯特的《美麗的磨坊姑娘》。這曲子描寫了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青年人愛上了磨坊主美麗的女兒,他在樹皮上刻下了姑娘的名字。然而,森林中的獵人奪得了姑娘的愛情,失戀的青年跳進了溪水的懷抱裡。弗洛伊德抬頭,看到米娜倚在窗前,不禁深深地嘆息。

  回家的路上,弗洛伊德獨自經過一條梧桐大道,在一棵枝葉茂密的梧桐樹下,他駐足良久。最後,他在這棵樹上刻下了這樣的詩:“如果不能做你的天空/給你整個世界的愛/那麼讓我做一輪月亮/在想念你的晚上可以用一簾月光輕撫你的臉龐/獻給最愛的M?B(米娜?伯奈斯名字的縮寫)”。

  弗洛伊德決定忘記米娜,接受瑪莎的愛情。他將全部的秘密都交付給了那棵梧桐樹。弗洛伊德和瑪莎很快結婚了,還生了一個兒子。米娜也嫁給了伊凡,生活幸福。可是不久,一場災難降臨了!一個冬天的夜晚,米娜家忽然著火!伊凡保護著米娜裡逃出火海,熱浪灼傷了米娜的雙眼,而伊凡除了面部沒有受傷,四肢都燒焦了。

  醫生說,米娜必須更換眼角膜,否則雙眼或許將永遠失明,而伊凡已經進入病危期。弗洛伊德趕到伊凡的病床前時,伊凡正在艱難地比劃著讓律師記錄遺囑。除了所有財產留給米娜外,伊凡還囑託,一定要立刻將自己的眼角膜移植給米娜。當天晚上,伊凡就去世了。米娜的眼角膜移植手術很成功,可是失去了丈夫的米娜再也沒有綻放過笑容。

  看到妹妹如此傷心,瑪莎主動提出要將米娜接到家裡生活。在瑪莎和弗洛伊德的悉心呵護下,米娜的臉上漸漸浮現了笑容。弗洛伊德卻陷入了深深的自責和矛盾中。因為他發現自己每見一次米娜,對米娜的愛就多了一分。失魂落魄的弗洛伊德在庭院裡,再一次奏響了那首《美麗的磨坊姑娘》。像做夢一樣,不知何時,米娜出現在了弗洛伊德面前。她的視線那麼幽怨,欲言又止。

  “如果我和你在一起,不僅沒有顏面面對姐姐,更沒有勇氣面對死去的伊凡!當初,為了讓我重見光明,也為了不讓我再看到他被燒傷後醜陋不堪的身體,伊凡拔掉了自己的氧氣管!伊凡是為我而死的……”米娜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弗洛伊德驚呆了。猶豫良久,最後他還是拉起米娜的手,來到那棵刻滿思念的梧桐樹前。當米娜看到刻在樹幹上的詩句,她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愛情,撲向了弗洛伊德的懷抱。從那一天起,只要一有機會,弗洛伊德就會和米娜在一起。每當閣樓裡悠揚的小提琴曲《美麗的磨房姑娘》傳來時,米娜就會千方百計避開家人的眼睛,和弗洛伊德幽會。

  不久,米娜懷孕了,這意味著弗洛伊德必須儘快在瑪莎和米娜之間作出抉擇。被激情衝昏了頭腦的弗洛伊德最終選擇了愛情至上。

  3天后,弗洛伊德帶著米娜來到了阿爾卑斯山腳下。他們住在馬洛亞旅館的11號房間,並且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博士和妻子”登記住宿。

  私奔的第一天,他們憂心忡忡。弗洛伊德撥通了家裡的電話,電話鈴只響了一聲,就傳來了瑪莎急切而驚喜的聲音:“是你嗎?你還好嗎?你不想說話嗎?如果你一切都還好,就在我數3個數前掛電話好嗎?我和兒子永遠等你回來,我永遠是最愛你的瑪莎……”

  弗洛伊德掛下了電話,潸然淚下。驀然轉身,發現米娜怔怔地坐在床邊。此時無聲勝有聲,兩個被內疚和自責煎熬著的情人,一夜相擁無眠。

  第二天早上,弗洛伊德和米娜來到了阿爾卑斯山腳下。山頂有積雪,山下是寧靜的冰湖。當地人告訴他們:這裡曾經住著一個美麗的仙女,一位少年對她一見鍾情。上帝告訴他,如果他願意變成一座山,常年經受不化積雪的嚴寒,他就可以永遠陪伴仙女。少年接受了這個苛刻的條件。在化成山之前,他流下了最後的一滴眼淚,這眼淚就化作了這片寧靜的湖水。

  聽完這個故事,弗洛伊德的心久久難以平復。也許,他們決定相愛的那一刻,就註定會流盡最後一滴眼淚,而瑪莎的心將會變成千年不化的冰山。

  回到旅館,弗洛伊德忍不住再次給家裡打了電話,聽到兒子在電話那端稚氣的聲音,得知瑪莎自殺未遂,弗洛伊德忍不住掛了電話,痛哭流涕。米娜也開始懊悔,兩個人抱頭痛哭。

  米娜轉身離開馬洛亞旅館11號房間。“我永遠愛你。只是從此以後,這份永恆的愛只會埋藏在心裡,沉入阿爾卑斯山冰湖湖底。”

  兩天後,弗洛伊德回到了家中,瑪莎並沒有追究兩個人同時失蹤的3天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她只是給了弗洛伊德一個長長的擁抱。

  從此以後,弗洛伊德和米娜結束了情人關係,將全部精力投入到精神分析學領域中去,寫出了傳世鉅作,最終成為精神分析學之父。

  弗洛伊德和他的後人勵志人物故事

  據說,弗洛伊德對他的三個兒子很是失望,因為他們中沒有一人學業出類拔萃。兒女中唯一繼承父業的是他的小女兒安娜。在20世紀初西方社會里,女孩是不進學堂的,她是由一位女管家教育培養的。但弗洛伊德不會想到,他的孫子呂西安會成為“當時的英國最偉大畫家”,還被英國人譽為“世界最偉大的現實主義畫家”。

  在一個家族中出現了兩位天才人物,還是頗為罕見的。1855年,40歲的紡織品小批發商雅各布·弗洛伊德第三次結婚,迎娶18歲的美麗姑娘阿瑪麗亞時,他絕不會想象到其子孫日後的榮耀。婚禮在現在的捷克,當年屬奧匈帝國摩拉維亞的一個小村莊舉行。

  弗洛伊德生於1856年,是七個孩子中的老大,這還不包括兩個與他母親同齡的異母兄弟。生活在人口這樣多的家庭中,從小練就了不凡的觀察能力,使其成了敏銳的觀察者。小時候的弗洛伊德是母親最疼愛的兒子,這也導致了緊隨其後出生的弟弟、妹妹的嫉妒。但弟弟的死還是讓他承受了生活最初的打擊。由此,他久久地懼怕是否能看到自己以後願望的實現。父親因經濟危機破產,帶全家來到維也納的那天,他的世界又失去了平衡。其實,他的一生始終懷戀著家鄉摩拉維亞的森林,他從未喜歡過維也納。然而,在這裡父母給予了他美好的未來。他是個學業優異的好學生。隨後,他變成了一位憂鬱、複雜、雄心勃勃的男人,是那種很早就渴望成為偉人的人。身為醫學系的大學生曾師從神經病學家沙可教授,在對年輕癔病女子性幻覺研究感興趣前,曾研究過鱔魚性腺結構。

  那時,他是個窮學生和純潔的未婚夫,瘋狂地愛上一位同樣出身猶太小資產者家庭,名叫瑪莎·柏內斯的姑娘。但因沒錢,他們不得不延期結婚,訂婚達4年之久。當他結婚時,已經30歲了。在以後的9年裡,夫婦生育了三男三女,這位在精神與意識領域的探索者和創新者,在家中則完全是一個19世紀末保守的中產階級。

  弗洛伊德給病人診病時,妻子就縫製衣服,她對丈夫的工作沒有任何興趣。弗洛伊德的朋友及弟子瑪麗·波納巴特回憶寫道:弗洛伊德夫人對我說過,她丈夫所從事的工作,對性如此無拘束的處理方式,讓她深感吃驚。當我向弗洛伊德講述這些時,弗洛伊德稱他的妻子是個因循守舊的人。但是,他的`妻子是個很好的賢內助,將家裡的一切都打理得井井有條。孩子的教育完全由她負責,6個孩子平時很少見到父親,因為他每天要工作16至18小時。這位父親在孩子面前從不談及他的研究,對孩子們長大後的諸如性衝動等問題也很少解釋。只是在度假時,他在山上租了一間木屋,才能較近距離地觀察孩子們。他的大兒子讓·馬爾丹,在成長道路上經歷了長期周折,終於成為法律從業者和商人;二子奧利維埃成了一名工程師;三子歐內斯特去了德國學習,專攻建築。兩個大女兒則結婚離家,這似乎也是當時女人的唯一命運。獨自與這種因循守舊傳統抗爭的是不甚漂亮的小女兒安娜,她長大後試圖在家中佔有一席地位。她強烈地嫉妒年長其兩歲、深得父親寵愛的漂亮姐姐索菲,她只等待一件事,那就是姐姐結婚走人。最後,她終於成了留在家中唯一的孩子,並且永遠沒有離開。同時,她也成了父親的弟子、病人、護理員、保護人及其學術的捍衛者。安娜沒有結婚,可以肯定地說,她一直是個處女。就像她的父親,安娜也成了一位先驅者——創立了兒童精神分析學。1930年,她的姐姐索菲死於西班牙流感。三年後,父親發現她也在忍受著下顎癌折磨的痛苦。同時,已去世的索菲的兒子,他喜歡的外孫又死於結核性腦炎。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悲傷,經歷了這次不幸後,所有快樂對他而言似乎都不可能了。

  就在發生這一連串不幸的前幾個月,弗家的另一個小孫子呂西安出生了,他是三子歐內斯特的兒子。呂西安一定到維也納看望過祖父,進入過他的工作間。在這個因長沙發而聞名的的房間裡,僅有的一點空間都被諸如羅馬、埃及、中國、希臘及西亞的半身雕像佔據。弗洛伊德是個痴迷的收藏家,每天都要去古董店轉轉,並帶回家兩千多件物品。呂西安認為,祖父是個科學家,但更是一個藝術家。

  1933年,希特勒掌權,反猶浪潮湧起。在德國,弗洛伊德的書在廣場上遭焚燬。面對這些罪惡行徑,他的唯一武器就是幽默。他感嘆道:好大的進步啊!要是在中世紀,早就把我燒死了,今天,僅僅燒了我的書罷了。歐內斯特帶著孩子,逃離柏林去了倫敦。弗洛伊德還想著,在奧地利可能免遭一劫。然而,1938年3月,希特勒在眾人歇斯底里般的歡呼聲中進入維也納。蓋世太保闖入了弗洛伊德的住所,家中所有的錢被搶走。安娜也被抓去受審,數小時後才被放回。在這個緊急關頭,弗洛伊德的朋友、弟子且相當富有的希臘公主瑪麗·波納巴特立刻趕赴柏林,付給納粹一筆5000美元的高額贖金。最後,途經巴黎,弗洛伊德及家人終於到達倫敦。過了一年多,在英法對德宣戰數日後,弗洛伊德去世,終年83歲。女兒安娜接替他工作,也成為一位頗受爭議的心理分析師。1982年,她在父親故去的房間裡離開人世。

  在弗洛伊德家族,總是女人步其後塵。安娜走後,她的大哥讓·馬爾丹的女兒索菲又重新舉起了火把。索菲生於1924年,戰爭期間她移居美國,在著名的雷德克里弗學院求學。身為社會心理學家,她特別地關注失落兒童。她住在休斯敦,快80歲時還繼續在美國的一些大學裡講課。她與另一位叫米歇爾的親戚保持著通訊聯絡,米歇爾也是一位精神治療師,是弗洛伊德三子歐內斯特的孫女,其母是法國人,現住在法國。她從事身體語言研究,認為這是其曾祖父遺忘或沒時間研究的領域。她近來出版了一本書《變苗條與自我和解》,書中強調人的自我評價的重要性。

  弗洛伊德家族中的另一個天才人物,那就是呂西安·弗洛伊德。1940年,他早期作品中的一張自畫像刊載在英國享有盛名的雜誌《地平線》時只有17歲。如今,他是英國最受尊敬的畫聖。就像他的祖父探索情感那樣,他以其敏銳的目光、真實而具創新的筆觸去畫人體。他特別愛畫親人。1961年,他以懷上其女貝拉的女友做模特兒畫像,《懷孕的女孩》就是其傑作之一。後來,他們又有了另一個女兒埃絲特。貝拉經常為其父做模特兒,今天,她也是一位著名的設計師。她在1990年創立自己的品牌前,曾為眾多的著名品牌工作,父親給她的禮物就是為其繪製了品牌式樣。她承認自己從未真正讀過曾祖父的書,但她還是想給他人這樣的建議:當你注重自己的外表時,你的內心也會感覺良好。談到父親,她承認,為其當模特兒就是觀察他的最好方式。據說,這位偉大畫家是個不知悔改的唐璜式人物。

  另外一些弗洛伊德的後人,在英國的上流社會也是赫赫有名。精神治療師米歇爾的弟弟馬修,於2001年舉行了“年度婚典”,迎娶了傳媒巨頭默多克的女兒伊麗莎白·默多克。承弗洛伊德家族的傳統,這對夫婦也是人丁興旺,在回答“我願意”時,他們就有了五個孩子。兩個是女方的,兩個是男方的,還一個小寶寶是夫婦倆共有的。馬修現住在英國,領導一家指導明星如何和媒體打交道的公關公司。他的妹妹埃瑪,因在她的床上主持一檔明星訪談節目而著名,不知他給妹妹提過什麼忠告。這個名為“枕上知心話”節目在凌晨1點播出,只是床代替了曾祖父的長沙發。

  弗洛伊德家族的故事還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