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致我們即將逝去的青春美文隨筆

致我們即將逝去的青春美文隨筆

致我們即將逝去的青春美文隨筆

  青蔥的歲月被時光無情地打磨,安然若素的外表欺騙了旁人的同時也欺騙了自己。不管是世俗的壓迫還是自我的逼迫,大多數人都怯懦地順從家人的安排,捨棄,確切地說是被限制了內心那份追求夢想與自由的權利。就這樣,沒了自我,沒了思想,逆來順受地任由他人安排自己的人生。

  從出生到死亡,人生被分為多個重要階段,但在世人眼中高考,工作,婚姻則被認定是人生的重大轉折。到一定的年齡就必須做什麼事情,若是不做或未做,則被世人認定是另類或被冠上不好的頭銜。

  好比在適當的年齡不去上學的則被認為學習能力差、笨、或是被開除的壞學生,有些人會鄙視他們,甚至聯想到未來他們沒有大出息或是擾亂社會治安的不法分子。不找工作的則被認為綜合能力和素質有問題,遊手好閒,好吃懶惰,便註定碌碌無為,一生平庸。不結婚的則被認為心理有問題,是另類群體,不光要看心理醫生還要面對旁人的質疑。在結婚後不生孩子的則被認為是不正常,不僅僅是世人鄙疑的目光,還要遭受犀利刻薄的言語......總之人這一輩子總是活在世人目光中,最終死於世人的言語中。

  面對這些不禁納罕從小到大都是旁人對我們的人生指手畫腳,這個不可以,那個不能做...中國的應試教育貌似古代的科舉考試,讓我們變得呆刻死板,甚至有人認為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扼殺想象力、創造力,禁錮個性和自由,阻礙科學發展,扭曲價值觀等等。我們是不是這應試教育的產物呢?!

  於是某些被認為叛逆的同齡人在盡情享受激情歲月的同時,有些女孩被貼上乖乖女的標籤(安靜、單純、乖巧、婉約、善解人意、通情達理...)好與壞的範疇裡誰失去更多呢?大多數人會認為是壞女孩。當然,但她們選擇不負我心,活在下當,縱享人生,為夢想和自由不惜放棄一切,承受著旁人異樣的眼光和家人的不解,這是需要極大的勇氣的,失去的自然是多得多。

  那所謂的乖乖女又得到了什麼呢?是旁人的誇讚還是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她們一般沒有主見,一味地順從,總是依附他人,靠旁人拿主意,作抉擇。說好聽點是三從四德,難聽點便是寄生蟲,只要生活安逸,物質充足,混混沌沌地和不愛的人在一起也能將就的過一生。但這些真的是她們內心想要的嗎?

  束縛在這條條框框裡,有多少人踏入婚姻的殿堂後悔恨不已,想逃脫卻被世俗扯住了雙腳。又有多少男男女女能像電視中演繹的那樣對婚姻無怨無悔。又有幾個是真正順從心意不管他人西與東坦然地接受呢?!

  我們總是思慮他人的看法,聽從他人的安排,總是認為到了什麼年齡就要做什麼事,哪怕得過且過也要加快步伐擠進年齡的末班車,而後便是無休止的爭吵,抱怨。悔不當初的決定:不是到了結婚的年齡必須結婚,而是想結婚了才結婚。

  我想人活著不僅僅是為了來世間走一遭,走馬觀花地溜一圈,繁衍後代也已吧。不要到閉上雙眼的那一刻才痛徹心脾、涕泗橫流地發現年少時的理想和心願還未完成,原來自己白活了一場的哀怨。留給子孫的除了名字別無其他,等數十年或百年後誰還會記得這世間還有一個你存在過?

  對於我們這些平凡人來說,儘管不能像偉人一樣有所作為,在有限的生命裡創造出無限的價值。但也要盡最大的可能,至少讓自己這一生無悔,儘量減少缺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