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隨筆
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每次讀到這首詞,想到的不是岳母刺字“精忠報國”的大義凜然,和那馳騁疆場,紅袍白馬的衛國將軍,而是一種談笑間的灑脫,征戰時的奮勇,凱旋歸時的牽掛,迷茫時的深思:家還是以前的家,國還是染血的紅,人卻不是幼稚的少年了。
看了《為奴十二年》,當我一覺醒來,以前明白的`是什麼生活,現在明白的是怎樣生存,遠處航行的舶船,承載我怎樣的心酸,該駛向何方?何方?看不見啊!在那個年代,你可以幹什麼?摘棉花?砍甘蔗?建房子?或者過著被人稱為“黑鬼”“奴隸”的日子,在別人眼裡活,不,是為別人而活著。
似曾相識,而又如夢如幻,跨越百年,你的路一直延伸,你的海港不遠。
不是因為在乎,只是因為輕輕一點,或甚偶爾一瞥,已然足矣,情,不必掛於嘴,但必須記於心,但甜言蜜語誰不喜歡呢?說說笑笑也不錯吧!義,不必施捨解囊,但必須義無反顧,可以無能為力,但不必無動於衷,不是嗎?。
蝴蝶飄過,映射了一種痕跡,叫著蝶影,牽絆嬌媚,萬種風情,誰,不去欣賞? 有人曾問:風采是什麼?_?不懂,不想,似懂非懂,而今,是青春無悔。就如生來彷徨,前路漫漫,喜怒哀怨,生老病死,該何時讓你參悟,就何時讓你經歷,該讓你備受打擊,絕不讓你喜笑顏開。
入戲要全心全意,出戏要問心無愧,路還遠,風雪也漫天,王冠不會被輕易摘取,痛苦不會久遠久遠。
握筆,抬頭,滿天星,低眉,沉目,淚盈眶,青春太快,太短,太過無奈,太多精彩,太多不捨不幹,太多欣慰滿足。
好久,我明白:那是一個夏天,要塵世的幸福,夢,還還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