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學兵法隨筆

學兵法隨筆

學兵法隨筆

  第一計瞞天過海

  行欺騙,做遮掩,瞞天過海,講兵法,用計謀,瞞是要害;

  各計謀,有共性,都有瞞字,演得真,扮得像,方顯將才。

  想當年,唐太宗,親征高麗,見大海,犯頭暈,怯步徘徊;

  大將軍,薛仁貴,巧設行船,引主公,見大商,誆上船臺;

  風起處,有水聲,太宗察覺,乘西風,破海浪,已過蓬萊;

  瞞天子,過大海,以假亂真,確亦是,好典故,傳頌千載。

  二戰時,日本人,喪心病狂,珍珠港,搞偷襲,早有鬼胎;

  一年前,做準備,計劃出籠,半年前,搞訓練,機往船來;

  十天前,進戰位,運送艦隻,六航母,太平洋,隊形擺開;

  四百架,艦載機,殺氣騰騰,荷機槍,掛實彈,嚴陣以待。

  大使館,與美國,一直談判,前一天,還在談,雲山霧海;

  美國人,到最終,沒有察覺,日本人,搞陰謀,心靈手乖。

  中國人,破密電,通告美國,美國人,耍傲慢,不予理睬;

  他以為,日本人,無此膽量,中國兵,破密電,無此能耐;

  罪惡的,禮拜天,終於來到,美國佬,太輕敵,受到制裁;

  兩千四,美國兵,黃泉問路,四百架,戰鬥機,變成殘骸;

  美國人,受打擊,損失慘重,半年後,才恢復,喘過氣來。

  羅斯福,苦肉計,乃是假設,該說法,太牽強,別出心裁;

  苦肉計,亦未免,代價太重,二千四,乃生靈,不是韮菜。

  警惕性,平戰時,都莫缺少,防敵人,耍陰謀,不可懈怠。

  第二計圍魏救趙

  攻大梁,救邯鄲,圍魏救趙,舍表面,取本質,神奇功效。

  戰國時,魏國人,攻打邯鄲,趙國人,盼救兵,心如火燎;

  齊國兵,來支援,共同抗魏,孫軍師,曰孫臏,戰法高超;

  攻魏都,圍大梁,避實就虛,魏國兵,離邯鄲,回師自保;

  孫軍師,又一招,中途設伏,魏國兵,正疲憊,在劫難逃;

  此一仗,齊趙國,聯軍大勝,兵法上,留傳下,好計一條。

  滿清時,派大軍,圍困天京,太平軍,洪秀全,火燒眉毛;

  李秀成,獻良策,自告奮勇,襲杭州,燒糧倉,斷其糧草;

  圍城軍,聞此訊,分兵救援,李秀成,從杭州,得勝回朝;

  城內兵,城外兵,夾擊合圍,滿清兵,難抵擋,大敗而逃。

  天京城,這一次,能夠解圍,李秀成,大智勇,功勞不小。

  關雲長,戰襄樊,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聲名大噪;

  許都城,聞戰報,朝野震動,司馬懿,出計謀,擊其老巢;

  使東吳,乘空虛,佔領荊州,關雲長,走麥城,大勢不妙;

  功未成,業未就,壯士殞命,留下這,千斤擔,誰人來挑?

  解放軍,最擅長,圍城打援,該思路,來源於,圍魏救趙;

  以我長,擊彼短,運動殲敵,游擊戰,發展為,致勝法寶;

  四七年,解放軍,圍攻保定,設埋伏,等敵人,援兵來到;

  石家莊,第三軍,馳援北上,清風店,遭伏擊,插翅難逃;

  敵軍長,羅歷戎,當場被俘,一個軍,二萬人,全部報銷。

  彭德懷,四八年,攻打宜川,為得是,打援兵,將敵包抄;

  瓦子街,埋伏下,五個縱隊,劉勘軍,去支援,如期報到;

  優勢兵,包餃子,勢如破竹,一個軍,被老彭,全部吃掉;

  解放軍,運動戰,淋漓盡致,講戰例,一個個,競享風騷。

  第三計借刀殺人

  講戰略,論戰術,三十六計,施妙計,用權術,借刀殺人;

  政事上,可用之,轉嫁危機,軍事上,可用來,躲避兵戎;

  借外力,爭利益,趨利避害,有此等,便宜事,怎可放鬆?

  禰正平,罵曹操,出言汙穢,按軍規,理當然,該問斬刑;

  曹孟德,殺禰衡,考慮再三,到頭來,為避害,還是放行;

  禰衡氏,狂又傲,社會名流,殺了他,恐玷汙,曹氏名聲;

  派禰氏,赴荊襄,勸降劉表,借劉表,手中刀,誅殺禰衡;

  劉表氏,知內情,如法泡製,再借刀,當二傳,轉到江陵;

  黃祖處,借醉酒,開刀問斬,好一番,計與謀,山高海深;

  春秋時,齊伐魯,魯國告危,齊國強,魯國弱,大兵壓境;

  孔夫子,好弟子,名曰子貢,膽如鬥,舌如簧,勝似蘇秦;

  說吳國,伐齊國,陳以利害,夫差王,聽遊說,為之感動;

  越國王,聽原委,派兵助戰,吳越兵,討齊國,組成聯軍;

  兵馬動,聯軍到,齊國大敗,驟然間,東南方,吳國稱雄。

  為防止,吳國兵,威脅魯國,子貢氏,又向西,遊說借兵;

  晉國人,聽子貢,加強備戰,吳與晉,動刀兵,二強相爭;

  夫差王,勝齊國,產生驕傲,遇晉兵,難取勝,大敗回營;

  大借兵,魯國人,躲過兵燹,好子貢,一張嘴,勝似千軍;

  孔夫子,興教育,千秋偉業,儒家教,傳千古,不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