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隨筆> 母親的手擀麵情感隨筆

母親的手擀麵情感隨筆

母親的手擀麵情感隨筆

  說起手擀麵,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廣大的農村地區是一種最常見的家常飯了,而如今卻很少再吃到手擀麵了。我非常想念兒時吃母親做的手擀麵條,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也不秀色可餐,但吃起來津津有味,百吃不厭。

  那還是個物質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人吃飯就圖個填飽肚子,沒有其他什麼過高的要求了。每到中午我就特別盼望吃到母親做的手擀麵條了,那時候中午做麵條也沒有肉和其他調料之類的,就是放點青菜和鹽,煮熟後就開吃了。記得每次做飯之前,母親總是用個小盆參水和一塊麵,然後用個長長的擀麵杖把麵糰擀成橢圓型,再用刀把面片切成麵條。面片在母親的刀下就像變魔術一樣,想吃寬的`就切寬的,想吃窄的就切窄的,不大一會兒麵條就全躺在案板上了。等到麵條煮熟出鍋時,我就急不可待了。每到吃麵條,我總會讓母親提前準備好一個水瓢,裡面盛滿涼水,把煮熟的麵條放到水裡冰一冰再大口大口吃。現在想起那感覺真是一個美,好像天下已經沒有比這更好吃的食物了。可惜現在已找不到那種感覺了。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物質產品也日益的豐富起來,如今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很少見到有人自己動手做手擀麵了。現在家家戶戶也沒有存糧的習慣了,麥子收割後就直接全賣掉了,再也沒有像以前那樣,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小小的糧倉,需要吃麵的時候就自己擇麥子打面吃。現在農村的人們習慣用機器壓麵條吃,到超市買乾的或溼麵條吃,人們感覺既方便又快捷,但是這樣的麵條吃起來味道遠遠沒有手擀麵那樣好吃,有味。可能是時代的進步,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農村人也已經沒有時間來慢慢擀麵條了,也許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就不會用擀麵杖擀麵條了。

  記得小時候家裡的案板上總是放著一根長長的擀麵杖,那可是母親的寶貝,因為一個好的擀麵杖來擀麵條又快又好吃還省面。小時候很頑皮,總愛拿擀麵杖當少林棍耍,這要是被母親看到的是話,老遠她就大聲喊我,把它放好,別弄髒了,中午還要擀麵條用呢。我嚇得趕緊把它放回原處,否則被母親揪著免不了一頓教訓。

  現在已記不清母親為全家做飯用壞幾個擀麵杖了,也記不清多少次因為拿擀麵杖玩受到母親的批評了,但現在還是非常想吃母親做的手擀麵,那種味道是我一輩子都忘不掉的。可惜因為年齡和健康的原因母親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麻利、快捷的擀手擀麵了。在外面參加工作後,就很少回家吃飯了,可我每次回到家裡母親總會做上一大鍋手擀麵,因為她知道在她兒子看來這比什麼都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