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下雨了》美術活動教案

《下雨了》美術活動教案

《下雨了》美術活動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下雨了》美術活動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下雨了》美術活動教案1

  設計意圖

  開展了《七彩下雨天》的教學後,我問孩子們:如果你是龍王,你要下什麼樣的雨呢?孩子們立馬開始了五花八門的想象!藝術是幼兒表達自我的另一種方式。《綱要》中指出“幼兒園的藝術教育活動要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尊重每一幼兒的想法和創造,分享他們創造的樂趣”。於是我挖掘繪本中的語言規律,為幼兒創設想象的空間,在幼兒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設計了美術活動《七彩下雨天》。讓幼兒在活動中自己使用繪畫材料去創造“雨”,去感受“雨”,從而繪製新的繪本故事。

  活動目標

  1、能根據經驗大膽想象,用繪畫語言表達自己喜歡的下雨天的情景。

  2、能較合理的安排畫面,體驗自制圖書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音樂《我喜歡下雨天》、鋼琴曲《雨的印記》,

  2、報紙、畫紙、油性筆、油畫棒2盒、繩子2根、編了號的夾子、記錄紙、盤子8個

  活動過程

  一、閱讀圖書,關注細節部分,萌發創編故事的願望。

  (1)教師出示圖書,引導幼兒回憶書名後提出看書的要求:仔細觀察書中以前沒有注意看的地方,看看有什麼新的發現。

  (2)幼兒自主閱讀。

  (3)幼兒集中交流,介紹自己發現的細節。

  (4)教師小結:小女孩的想象可真有意思。如果可以給你一次機會,你想下一場怎樣的雨呢?

  (5)分組討論,嘗試創編自己的“七彩下雨天”故事。

  二、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播放鋼琴曲《雨的印記》。

  1、現在請小朋友們嘗試把你喜歡的下雨天畫下來,你可以選擇你喜歡的工具來作畫,四人為一組。

  2、在作畫時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安排,突出主題,給所畫的東西用點、線、面進行裝飾,保持畫面的乾淨。

  三、作品展示。

  1、請小朋友們把畫夾在繩子上。

  2、請你們來說說你喜歡幾號作品?為什麼?

  四、延伸活動

  師幼合作設計圖書封面,將作品裝訂成冊,投放到圖書角,供幼兒反覆欣賞。

《下雨了》美術活動教案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來表現不同的雨,培養幼兒手的控制能力。

  2、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畫紙人手一份,油畫棒每人一份。

  2、每人一雙雨靴,一件雨衣。3、事先帶幼兒觀察過下雨的過程,掌握有關雨的知識資訊。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雨具、雨衣,雨靴”,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師:這是什麼?師:為什麼今天小朋友都帶了雨衣上幼兒園呀?師小結:對,

  2、前天老師還和你們一起觀察過下雨的過程是不是?(幼齊答:是)請小朋友想一想,雨是從哪兒落下來的呢?師:雨落下來的時候是什麼

  樣子的,小朋友知道嗎?師:那你們知道什麼時候雨是一滴一滴的,什麼時候雨是一根一根落下來的?

  3、師小結:看來小朋友在觀察下雨過程時很仔細。的確,當下小雨時它是一滴一滴的落下來的,而下大雨時則是像線一樣一根一根的落下

  來,如果颳著風的話,雨還會斜著落下來,有時向左斜,有時向右斜,好像在跳舞一樣。我們來學一學雨落下來的樣子好不好?

  二、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不同的雨。

  三、引導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表現下雨的過程。

  師:剛才我們說了說雨,還學了學雨落下的樣子,現在我們來畫一畫雨好嗎?師:我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來畫,先畫小雨好嗎?(好)教師邊

  示範畫法,邊講解:下小雨了,雨點從天上落下來,一滴一滴落在地上,下大雨了,嘩啦啦,雨像是線一樣一根一根的落下來,颳大風了,雨被風

  吹得都斜了過來。剛才我們說到的就是這三種情況,下面請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跟著老師一起練習畫下雨。教師和幼兒一起邊說邊作畫空練習。

  四、幼兒大膽作畫,教師指導。

  (1)師:教師發現小朋友在空中畫的雨非常的好看,我們把它們請下來,讓它們飛到我們的畫紙上來,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好嗎?畫的時候,

  請大家還是先畫小雨,再畫大雨,然後畫颳風時的雨。

  (2)幼兒進行創作,教師個別指導,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五、展示交流。

  (1)展示全部作品,幼兒相互欣賞。

  (2)師:你喜歡哪張作品,為什麼?

  繪畫《下雨了》教學反思

  繪畫《下雨了》是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的內容,所以本節活動我不但把讓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來表現不同的雨作為重點,而且我把激發幼兒對大

  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繪畫活動的興趣也同時作為本次活動的另一個重點,並以情感體驗為主線,貫穿於整個活動中。

  1、藝術可以表現生活也可以表達情感,在教學開始,我透過聽——說—演——看——想,激起小朋友對雨的已有經驗,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

  感所想的事物說出來,用肢體表現出來,教師再進一步對幼兒的語言進行概括,進行提升,讓幼兒對雨有進一步的認識,為下面的繪畫做了一個感

  性和情感的鋪墊。

  2、結合語言進行繪畫,增加了活動的情趣。在用短線、長線、斜線畫雨時,我結合生動、形象的語言。如:小雨一滴一滴一滴落下來。大雨

  嘩啦啦,一條一條落下來。起風了,大雨、小雨斜斜地落下來。幼兒一邊說,一邊畫,幼兒就覺得有趣多了。

  教學啟示:

  1、孩子們天性愛玩兒,他們喜歡一切可以拿來玩兒的東西,不放過一切可以玩兒的機會。“下雨”這種自然現象對大人來說也許挺麻煩的,

  意味著鞋襪會打溼,衣服會濺髒,出門得帶傘,……。可是對孩子們來說,能穿小雨鞋在雨中踩水,能穿小雨衣在雨中淋雨,能拿著雨傘瘋瘋鬧

  鬧。而本次活動對幼兒這方面有所忽視。今後在學習這一內容的過程中可以大膽的安排成一個“玩”的過程,用一種遊戲的方式去學習。在“玩”

  中去感受,在“玩”中去觀察,在“玩”中去體驗,在“玩”中去想象。

  2、教師在豐富雨的種類時還不夠深入,如:大雨、中雨、小雨、雷陣雨、太陽雨、毛毛雨、雨加雪、梅雨、酸雨……用你的聲音模仿一下不同

  的雨聲? 沙沙、沙沙——嘩嘩、嘩嘩—— 滴答、滴答—— 嘩啦、嘩啦——

  藝術大師羅丹的那句話:“生活中到處都有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透過這樣的課,能讓每個孩子都擁有一

  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從自然中發現美、表達美、創造美!

《下雨了》美術活動教案3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畫面內容,大膽想象,樂意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發展幼兒的發散性思維。

  2 .學習用油水分離的作畫方法表現自己喜歡的下雨天的情景,感受色彩帶來的愉悅感,提升審美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事先畫好的圖,大刷子,大盤子,報紙、水粉顏料(紅、橙、黃、綠、青、藍、紫),油畫棒,刷子、盤子18個、圖畫紙人手一份 、鋼琴曲《雨的印記》

  活動過程:

  一、 閱讀繪本內容: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吧!

  出示圖1:在這樣的一個灰濛濛的天氣裡,住在樓上的小女孩坐在窗前,看著從天上落下來的雨在想什麼呢?我們來猜一猜?

  1 .小女孩想如果下起紅色的雨,她會覺得怎麼樣?瞧,小姑娘現在的表情是怎麼樣的呢?

  2.這時天上又下起了什麼顏色的雨?橙色的雨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哇!雨滴裡有橙子,雨就會變成什麼啊?(橙汁)咦?圖上的變色龍都在幹什麼?你們也伸出舌頭嘗一嘗橙子雨是什麼味道的?

  3.如果天上下起了黃色的雨,又會是怎樣的呢?空中飛來了很多很多蝴蝶,看看這些美麗的蝴蝶在雨中幹什麼?我們一起來表演翩翩飛舞的樣子。這麼多美麗的花蝴蝶在跳舞呢?請你們飛到自己的在座位上吧!

  4.天上下了紅色的、橙色的、黃色的雨,接下來又會下什麼顏色的雨?這下要你們來動動腦筋,覺得下什麼顏色的雨,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美麗?

  當幼兒說到綠色時提問:我們一起來看看到底會是什麼顏色呢?

  5.青色的雨

  提問:下起青色的雨,鯨魚嚇了一跳,這是為什麼呢?

  6.藍色的雨

  緊接著雨又變成藍色的,小女孩把藍色的雨想象成是外婆晾在外面的藍裙子,你覺得想什麼啊?

  7.紫色的雨

  這時候,天上下起了什麼顏色的雨?紫色的雨,看起來像什麼呀?

  出示封面圖:小姑娘想的下雨天可真美,所以啊,這個故事就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七彩下雨天》

  現在請大家仔細觀察圖畫的內容,我們完整的欣賞一遍故事吧!

  二、教師講解示範油水分離的作畫方法

  1、故事中的小女孩的想象可真有意思,老師也忍不住想創作自己的下雨天了(在夏天的一個下午,池塘裡的小青蛙跳到荷葉上,她開心的唱歌、跳舞,這時天空突然下起了藍色的雨)

  小結:老師先用蠟筆在紙上作畫,當我下起藍色雨的時候,雨水落到用蠟筆繪畫的過的地方就會自然的顯現出來而不會被雨水覆蓋。

  2、小朋友們,如果給你一次機會,你想下一場怎樣的雨呢?請小朋友們開動腦筋想一想,可以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嘗試創編自己的“七彩下雨天”故事。

  三、幼兒分組繪畫: 播放鋼琴曲《雨的印記》

  現在請小朋友嘗試把自己喜歡的下雨天要畫出來,一定能和小姑娘想的彩色雨一樣漂亮。

  1、介紹作畫工具(請幼兒先用蠟筆作畫,然後塗上背景色)

  2、交代操作要求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四、拍照並展示幼兒的作品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我們現在把畫帶出去晾乾,然後把大家的畫裝訂起來,做一本我們班小朋友的《七彩下雨天》好嗎?

《下雨了》美術活動教案4

  活動目標:

  1、 在創作的過程中初步感知三原色,發現點的變化。

  2、 學習正確使用水粉筆的姿勢,利用滴、甩、敲的方式表現不同的雨點效果。

  3、 激發幼兒對繪畫創作的興趣,感知不同的創作方法。

  4、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 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顏料:紅、黃、藍 水粉筆 色卡紙(淺色系) 《下雨了ppt》

  活動過程:

  1、 談話引入

  “小朋友們一定見過下雨,誰能來說說下雨時雨是什麼樣子的?”

  2、 觀看PPT,進一步感知雨點的形態

  “看,這些圖片裡的雨是什麼樣子的?”(感知點、線)

  3、 介紹主題

  “傳說中是誰管理下雨?今天我們就來做龍神來下雨!”

  介紹畫材:水粉、筆、桶、紙、抹布等。

  重點介紹顏料:三原色紅、黃、藍。它們是顏色中的魔術師可以變化出很多不同的顏色。

  4、 講解作畫步驟

  方法1:“雨是從哪裡下下來的?我們的水粉筆就來做雲,先把筆沾上顏料。然後垂直在畫紙上,從上向下滴筆上的顏料,注意筆不要落在紙上。”

  方法2:“下雨時會伴隨著什麼聲音?我們用筆敲擊筷子就能發出雷聲,並且下出更多更小的雨滴。”

  方法3:“下雨時有時會颳風,這時的雨是直直的落在地上嗎?我們還可用甩的方法在表現出風中的雨。”

  5、幼兒創作,教師幫助指導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我不但把讓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來表現不同的雨作為重點,而且我把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繪畫活動的興趣也同時作為本次活動的另一個重點,並以情感體驗為主線,貫穿於整個活動中。

  藝術可以表現生活也可以表達情感,在教學開始,我透過聽——說—演——看——想,激起小朋友對雨的已有經驗,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說出來,用肢體表現出來,教師再進一步對幼兒的語言進行概括,進行提升,讓幼兒對雨有進一步的認識,為下面的繪畫做了一個感性和情感的鋪墊。

《下雨了》美術活動教案5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用長短不同的直線表現大雨和小雨。

  2、幼兒感知鞏固三原色,對色彩感興趣。

  3、在集體活動中有良好的情緒,感受美。

  活動準備:

  音樂《大雨和小雨》

  有彩雲的作業紙、油畫棒、膠水、小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境匯入

  1、聽雷聲,引出要下雨了,和小朋友躲雨,坐好後,聽音樂《大雨和小雨》。

  2、師:小朋友剛才你們聽到了什麼?(大雨和小雨)

  3、師:大雨是怎麼下的?(大雨嘩啦嘩啦)小雨又是怎麼下的?(小雨滴答滴答)

  4、你們想不想下雨啊!(幼兒集體空手模擬)

  二、示範作畫

  1、今天的天空中飄來了幾朵彩色的雲,你們看看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呢?(一朵大、一朵小)

  2、大雲朵下大雨,小云朵下小雨,什麼顏色的雲朵下什麼顏色的雨。

  3、教師邊示範邊引導幼兒說:大雨嘩啦嘩啦,小雨滴答滴答。再請幼兒示範邊畫邊說。

  三、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提醒幼兒什麼顏色的雲朵畫什麼顏色的雨。

  2、提示幼兒一會兒下大雨,一會兒下小雨,雨一直不停的下,儘量每個地方都下滿。

  3、你們的彩色雨吸引來了許多的好朋友,他們也想到雨中去做遊戲,你們願意幫幫他們嗎?

  4、找到朋友貼上在作業紙上。

  四、幼兒作品欣賞

  現在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好朋友和小動物來做遊戲了。

《下雨了》美術活動教案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來表現不同的雨,培養幼兒手的'控制能力。

  2、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畫紙人手一份,油畫棒每人一份。

  2、每人一雙雨靴,一件雨衣。

  3、事先帶幼兒觀察過下雨的過程,掌握有關雨的知識資訊。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雨具、雨衣,雨靴”,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1、師:這是什麼?師:為什麼今天小朋友都帶了雨衣上幼兒園呀?師小結:對

  2、前天老師還和你們一起觀察過下雨的過程是不是?(幼齊答:是)

  請小朋友想一想,雨是從哪兒落下來的呢?

  師:雨落下來的時候是什麼樣子的,小朋友知道嗎?師:那你們知道什麼時候雨是一滴一滴的,什麼時候雨是一根一根落下來的?

  3、師小結:看來小朋友在觀察下雨過程時很仔細。的確,當下小雨時它是一滴一滴的落下來的,而下大雨時則是像線一樣一根一根的落下來,如果颳著風的話,雨還會斜著落下來,有時向左斜,有時向右斜,好像在跳舞一樣。我們來學一學雨落下來的樣子好不好?

  二、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表現不同的雨。

  三、引導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表現下雨的過程。

  師:剛才我們說了說雨,還學了學雨落下的樣子,現在我們來畫一畫雨好嗎?

  師:我們按從小到大的順序來畫,先畫小雨好嗎?(好)

  教師邊示範畫法,邊講解:下小雨了,雨點從天上落下來,一滴一滴落在地上,下大雨了,嘩啦啦,雨像是線一樣一根一根的落下來,颳大風了,雨被風吹得都斜了過來。剛才我們說到的就是這三種情況,下面請小朋友伸出右手食指,跟著老師一起練習畫下雨。教師和幼兒一起邊說邊作畫空練習。

  四、幼兒大膽作畫,教師指導。

  (1)師:教師發現小朋友在空中畫的雨非常的好看,我們把它們請下來,讓它們飛到我們的畫紙上來,讓更多的人看到他們好嗎?畫的時候,請大家還是先畫小雨,再畫大雨,然後畫颳風時的雨。

  (2)幼兒進行創作,教師個別指導,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五、展示交流。

  (1)展示全部作品,幼兒相互欣賞。

  (2)師:你喜歡哪張作品,為什麼?

  教學反思:

  繪畫《下雨了》是一個充滿生活情趣的內容,所以本節活動我不但把讓幼兒學習用各種線型來表現不同的雨作為重點,而且我把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繪畫活動的興趣也同時作為本次活動的另一個重點,並以情感體驗為主線,貫穿於整個活動中。

  1、藝術可以表現生活也可以表達情感,在教學開始,我透過聽——說—演——看——想,激起小朋友對雨的已有經驗,自由地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的事物說出來,用肢體表現出來,教師再進一步對幼兒的語言進行概括,進行提升,讓幼兒對雨有進一步的認識,為下面的繪畫做了一個感性和情感的鋪墊。

  2、結合語言進行繪畫,增加了活動的情趣。在用短線、長線、斜線畫雨時,我結合生動、形象的語言。如:小雨一滴一滴一滴落下來。大雨嘩啦啦,一條一條落下來。起風了,大雨、小雨斜斜地落下來。幼兒一邊說,一邊畫,幼兒就覺得有趣多了。

  教學啟示:

  1、孩子們天性愛玩兒,他們喜歡一切可以拿來玩兒的東西,不放過一切可以玩兒的機會。“下雨”這種自然現象對大人來說也許挺麻煩的,意味著鞋襪會打溼,衣服會濺髒,出門得帶傘,……。可是對孩子們來說,能穿小雨鞋在雨中踩水,能穿小雨衣在雨中淋雨,能拿著雨傘瘋瘋鬧鬧。而本次活動對幼兒這方面有所忽視。今後在學習這一內容的過程中可以大膽的安排成一個“玩”的過程,用一種遊戲的方式去學習。在“玩”中去感受,在“玩”中去觀察,在“玩”中去體驗,在“玩”中去想象。

  2、教師在豐富雨的種類時還不夠深入,如:大雨、中雨、小雨、雷陣雨、太陽雨、毛毛雨、雨加雪、梅雨、酸雨……用你的聲音模仿一下不同的雨聲? 沙沙、沙沙——嘩嘩、嘩嘩—— 滴答、滴答—— 嘩啦、嘩啦——

  藝術大師羅丹的那句話:“生活中到處都有美,對於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我希望透過這樣的課,能讓每個孩子都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從自然中發現美、表達美、創造美!

《下雨了》美術活動教案7

  教學目標:

  1、讓幼兒用油畫棒與水粉顏料相結合,畫出有趣的下雨天。

  2、在幼兒想象畫出人物動態情景的基礎上透過有趣的玩色遊戲,學習色彩的明度,冷暖,色相對比。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準備:

  1.色彩大拼盤圖一張,

  2.幼兒用紙、筆、顏料、卡紙 、每人一份。各組棉籤、棉線、擦布若干。

  教學過程:

  一.認識色彩明度對比討論。(出示色彩大拼盤)

  1.你們看到了這色彩大拼盤有什麼感覺?

  2.上面有那些顏色?(有了這些顏色產生強力 對比)

  3.那些顏色最亮?那些顏色最暗?那些顏色最深?那些顏色最淺?

  4.怎樣使顏色變淺呢?(一種原色加白)

  二.講解玩色方法

  今天,我們來玩色彩冷暖對比,明度變化的遊戲 。

  1、色彩冷暖對比: 如畫雨點,我們可用五彩繽紛的顏色來畫。比如 色調畫彩雨時 首先要考慮畫紙底色的對比,最好用冷色的卡紙作雨天的背景,如(深藍、 色、黑色)等。

  (試一試:師生一起在自己的紙上用棉線蘸以暖色為主的顏料拖畫雨點或用 籤點畫。)

  2.色彩明度變化:如畫水花,我們可用筆蘸普藍或深藍色加上白色再加點水的顏料畫出有透明度的水花。(請幼兒試畫)

  你們看這樣玩色有趣嗎?你們想玩嗎?

  三、幼兒操作、探索

  1、我們在玩色前,先用蠟筆勾畫下雨天發生的許多趣事的情景,然後用顏料在畫面上用棉線拖、棉籤點等方法進行玩“雨天、水花等有趣的玩色遊戲

  2.鼓勵幼兒大膽創作、想象、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去畫,去感覺色彩的對比,畫出有趣的下雨天。

  四、欣賞、交流

  1、讓幼兒互相欣賞玩色中又發現了什麼?

  2、講一講,我畫的雨天人們在幹什麼,發生了那些“趣事”?

  教學反思:

  充分的為幼兒提供了玩的機會,滿足了幼兒對玩雨的願望,用一種遊戲的方式去學習。在“玩”中去感受,在“玩”中去觀察,在“玩”中去體驗,在“玩”中去想象,最後滿懷積極的心態情緒進行藝術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