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中班美術教案模板五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幼兒園中班美術優質課教案:星空
一、活動目標
1.透過談話欣賞活動使幼兒自由想像、大膽繪畫.培養幼兒初步的創新意識;
2.引導幼兒選擇適當的方法、顏色表現星空。
3.培養幼兒審美情趣,激發幼兒對藝術活動的興趣。
重點與難點:如何激發幼兒自由想像,大膽表現多彩的星空,培養幼兒表現想像中的星空及組織畫面的能力。
二、活動準備
影片儀。梵高的作品《星空》繪畫工具、材料若干。
三、活動過程
1.對話交流
師:你見過美麗的夜空吧?夜空中有什麼?師;你見過、你知道的星星是什麼樣的?幼兒小組交流教師提出的問題。幼兒:有熊星、望遠鏡、飛機星、機器星??
2.欣賞教師與名家的作品
①首先欣賞梵高的《星空》。請幼兒談談自己的感受。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欣賞畫面中的形象,筆觸及色彩。
②欣賞教師的作品:教師眼中的星空是五彩繽紛的,有菊花星、仙女星。教師重點引導幼兒教師是如何表現星空的?教師如何把想像的星空用畫筆描繪出來。
3.創作與交流
①師引導幼兒相互交流想像中的星空分別是什麼樣的?
②幼兒動手繪畫,師有重點觀察,輔導幼兒繪畫。
4.作品評議
面對幼兒的作品,師生共同欣賞評價。
活動結束。
活動評析
此活動評析從內容選擇、活動設計、教學過程,教師的教法與表現.教學效果五個方面進行。
首先,教師在選擇內容方面能考慮幼兒年齡特點。興趣、經驗和接受能力。“星空”主題具有廣泛性,挑戰性,和前瞻性,內容能激發幼兒的內心感受.培養幼兒的想像力和創新精神。
第二,在活動設計方面教師考慮到了幼兒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準備,教具、學具的準備.同時還有教師自身的準備(如略案,詳案的準備),具體思路是觀念樹立一一資訊收集一一資料準備一一教案設計。
第三,教學過程分為四個層次:感覺一一智慧(領悟,發現,想像)一一表現一一創作。教師透過談話匯入星空的話題,引起幼兒的興趣,教師的問題是遞進的:你見過美麗的夜空嗎?夜空中都有什麼?你見過.知道的星星是什麼樣的呢,沒見過的星星又是什麼樣的,幼兒回答的過程也是思維逐漸深入擴充套件的過程。幼兒討論星空中有星星,月亮、勺子星、房子星、大熊星、飛機星、桃子星等。過程的第二塊內容是欣賞教師與名家的作品,並討論交流,孩子們的積極性高,表現好,幼兒為教師的作品鼓掌,為大師的作品驚奇。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學習用折、剪、撕等方法把方形、圓形、三角形和長方形的紙做成花朵。
2.能大膽用多種方法表現小草。(折剪、任意剪、成片撕貼)活動準備:
1.每張桌上放上各種色彩和圖形的彩紙。
2.美工用具:剪刀、膠水、白紙、記號筆、油畫棒、水彩筆3.範例兩張,春天的景色。
4.音樂<郊遊>鋼琴曲活動過程:
1.放音樂開車,激發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我們一起開車去春遊看看春天的景色吧。
問:你看到什麼?
2.出示範畫,激發幼兒的製作慾望。
師:春天天氣真好,花兒都開了,看,它也悄悄來到了我們教室。(教師出示範畫)漂亮嗎?
:春天,花園裡,許多花開了,五彩繽紛。花有很多種,形狀也各不相同。
3.引導幼兒觀察花的形狀及製作方法。
⑴提問:你喜歡哪朵花?你知道它是怎麼做的嗎?那你喜歡這些小草嗎?你知道它又是怎麼做的嗎?(幼兒回答並簡單說出花草的製作方法)⑵教師示範部分花的折法與剪法。
:原來圖形寶寶折一折、剪一剪,就可以變出許多漂亮的花。
⑶花兒很美,可我總覺得它還少了點什麼?(引導幼兒給花添上花莖、葉子)⑷出示完整的範畫,比較兩幅畫的不同。
師:這兩幅畫,你更喜歡哪一幅?為什麼?(引導幼兒說出添畫了蝴蝶蜜蜂草等師:春天的花草這麼美,誰會來呢?
問:春天的花草真漂亮!你們想不想也來做一做呢?
4.幼兒自主選擇進行製作。
⑴介紹製作材料各種圖形的彩紙⑵明確製作要求。
幼:想。不過我有個小小的要求,請小朋友用不同形狀的圖形寶寶和不同的方法來做花,注意剪好的紙放在在框子裡保持地面的乾淨好嗎?
就讓我們一起做個魔術師把花兒變在我們的畫紙上吧。
⑶放鋼琴曲幼兒繪畫,教師指導,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
5.展示作品,美工用品、材料。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背景
在中班幼兒開展的“我愛我家”的主題活動中談到爸爸時,幼兒出現了一些片面的看法,有的說“我爸爸很懶,總睡覺”,有的說“爸爸愛看報紙,不幹活”,有的說“爸爸的腳臭極了”,還有的說“爸爸要抽菸,我們就把他趕到陽臺上去”……
為了引導幼兒瞭解爸爸、親近爸爸,萌發愛爸爸、尊敬爸爸的情感,我們及時與家長進行―了交流,開展了“我愛爸爸”這一系列活動。在家長(尤其是媽媽)的支援下,我們組織了“調查爸爸”、“說說爸爸”、“和爸爸一起照鏡子”、“家園共育誇爸爸”等活動,使幼兒對爸爸有了更多的瞭解,使父子(女)之間的情感更加親密,也使家園之間有了更多的溝通。繪畫活動“爸爸的本領”是其中之一。
活動目標
聯絡已有繪畫經驗,表現爸爸的`各種特徵,進一步激發愛爸爸的情感。
已開展的活動
1.和家長一起觀察和談論爸爸的本領,製作“爸爸調查表(年齡、屬相、愛好、本領)”,並帶到幼兒園來展示和介紹。
2.互相介紹爸爸的本領,如會修電燈、騎摩托車、開汽車、打電腦,爸爸力氣大、膽子大……(在以上活動中,幼兒對爸爸的瞭解變得具體而清晰,尤其是與家人共同製作“爸爸調查表”,為家庭成員之間、幼兒之間、師生之間、家長之間甚至班級之間創設了積極的互動空間。我們時常聽到家長和孩子在一起談論表格上的內容,引發出許多出人意料的話題。例如,在交流爸爸的本領時,許多幼兒在表格上都畫著爸爸會打電腦、開汽車,有一張表格上卻畫著爸爸會拖地板。於是,孩子們爭論起來,究竟怎樣的本領算大呢?經過討論,孩子們認識到,雖然每個爸爸都會拖地板,可是願意拖地板、經常在家幹家務的爸爸才了不起。)
3.和爸爸一起照鏡子,比較爸爸和自己有什麼不同。
(畫爸爸對四五歲的孩子來說有一定困難。於是,教師組織了這個活動,啟發幼兒與爸爸再一次親密接觸,將幼兒平時的無意觀察變為有意觀察,而且為幼兒提供了和爸爸一起活動的具體方法。幼兒回家後,都興致勃勃地和爸爸一起玩,有的還和媽媽一起在衣櫃裡挑選爸爸喜愛的衣服。)
有以上活動的經驗之後,我們才組織了繪畫活動“爸爸的本領”。
活動過程
1.每人用一句話介紹爸爸的本領,體會每個小朋友的爸爸都很了不起。
(再一次激發愛爸爸的情感,使畫爸爸的動機更為清晰,成為幼兒自身表現的需要。)
2.比較已畫過的寶寶和爺爺,共同尋找爸爸的特徵。討論要點:
●寶寶和爸爸比誰的臉圓(方)、頭髮多(少)、眉毛濃(淡)、鼻樑高(低)?
●爸爸有沒有鬍子?
●爸爸喜歡穿什麼樣的服裝?(由於幼兒有了直接觀察的經驗,教師又及時提供了豐富的教具,如不同的人物影象、不同的服裝等,所以討論變得有聲有色。)
例一
師:(出示一個人物頭像)爸爸有沒有鬍子呢?幼:爸爸有鬍子,就是看不見,他每天都要刮鬍子。
幼:我親爸爸的時候,他的臉很扎人,癢癢的,這就是鬍子。
師:哦,想畫爸爸鬍子的小朋友,就畫一點吧。
幼:我的爸爸腿上也有許多毛……
幼:我的爸爸也有。
師:如果想畫爸爸腿上的毛,得給爸爸穿一條什麼樣的褲子呢?幼:穿短褲。
例二
師:(出示一件黑色的西裝)爸爸喜歡穿什麼樣的衣服呢?
幼:爸爸喜歡穿紅西裝。
幼:爸爸喜歡穿格子外套,不喜歡這件。
師:好啊!我看這件西裝好像有點舊了,給爸爸再挑一件吧。
3.畫自己的爸爸長什麼樣子,最會千什麼。
4.幼兒作畫過程中可以互相交流:畫上的爸爸能不能看清,哪些地方像大人,給爸爸挑了一件什麼樣的衣服,能不能看清爸爸會做的事情。
(教師出示的人物影象和服裝,只是給幼兒提供討論的材料。繪畫過程中適時適度的交流,給幼兒創設了同伴之間互動的機會,引發了更多的自我表現。由此,我們體會到,在幼兒繪畫創作中,同伴之間的互動比單純的師生互動對幼兒的影響更大。)
5.將幼兒作品中的爸爸形象和表現爸爸本領的相關物品剪下,和“爸爸調查表”貼在一起。
(這次美術活動的作用遠不是讓孩子學會了畫爸爸。就美術而言,幼兒學會了將已有的畫寶寶、爺爺的經驗和新的觀察物件加以比較,從而學會了表現新的形象――爸爸。就“我愛爸爸”這一主題而言,畫爸爸給了幼兒又一次充分表現愛爸爸情感的機會,為他們進一步交流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想象力,為蘿蔔寶寶設計形象。
2.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蘿蔔一個,教師示範作品一個
2.幼兒每人剪刀一把,雙面膠一卷
3.各種裝飾材料:皺紙,稠帶,包裝帶,卡紙,橡塑紙,手工紙,貼上紙,紗,牙籤等各一籃
4.小小交流臺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興趣
今天呀,我們中一班來了許多小客人,你們想不想認識他們呀?
2.觀察討論請你仔細地觀察一下他們長的一不一樣?師引導幼兒觀察老師的示範作
哦,這些蘿蔔呀想請小朋友們把他們也打扮的漂亮一點,你們願意幫助他們嗎?(手指未裝飾過的)
向幼兒介紹幾種他們不熟悉的材料
3.幼兒創作
你想怎樣為蘿蔔寶寶打扮?幼兒挑選蘿蔔和需要的材料幼兒創作,師巡迴指導
4.分享交流
打扮好的小朋友拿著你的蘿蔔寶寶到小小交流臺去把你的蘿蔔介紹給其他幼兒
5.活動延伸
師生共同整理活動室
中班美術教案 篇5
一、活動來源:
風雨雷電是一種自然現象,在故事《彩色的雲》中,有一個孩子提出這麼一個問題:“雲可以變成雨嗎?”有關雲跟雨的話題便展開了;又有一個孩子說:“彩色的雲會下什麼樣的雨呢?”……從故事中孩子們得到了答案。但是孩子們仍意猶未盡,這些彩色的雨滴在孩子們的眼中成了精靈,可愛又好玩,彩色的雨滴究竟是什麼樣的?又可以怎麼表現呢?用什麼材料表現?……孩子們一連串的問題引發了本活動。
本活動旨在讓幼兒在觀察、遊戲中瞭解雨滴的特性;在遊戲中拓展對雨滴的想像,並能用多種形式加以表現;透過師幼互動、幼幼互動,體驗雨寶寶和小寶寶及老師之間的關愛友情,讓幼兒關注大自然,萌發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二、活動目標:
1、在愉快的遊戲中,鞏固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認識“彩色的雨滴”。
2、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彩色的雨滴,學會“點”和“提”(跳)的動作。
3、初步體驗合作作畫的快樂。
4、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初步掌握()的玩法,學習按遊戲和音樂的要求,相應的按節奏變換動作,感受遊戲的樂趣;
5、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三、活動準備:
1、創設牆飾“美麗的公園”,師先畫好彩色的雲、綠色的草地、小動物等;
2、錄音磁帶(風、雨、雷聲)
3、幼兒操作材料——貼上類:彩色的藝術紙剪的“雨滴”若干、膠水;手指點畫:紅、黃、藍、綠四種顏料裝在盒子裡備用、抹布若干;棉籤畫:棉籤、四色顏料;雨滴胸飾人手一個
四、活動過程:
1、音樂遊戲《大自然的聲音》,激發幼兒興趣。
(1)幼兒聽音樂猜大自然的聲音。
(2)帶雨滴胸飾做遊戲“大雨和小雨”,讓幼兒感受音樂的快慢。
(3)互動遊戲“找朋友”。
要求:找相同顏色的朋友;找一樣大小的朋友
2、認識雨滴寶寶。
提問:“你們這些雨滴是從哪裡來的?”“天上為什麼會下雨呢?”“雨滴像什麼?”
3、帶領幼兒參觀牆飾“美麗的公園”,激發幼兒表現的慾望。
(1)設疑:美麗的公園裡這麼多小花、小草都口渴了,怎麼辦呢?
(2)教師示範“點”、“提”的動作,
幼兒徒手練習。
蘸顏料→點一下,提上來→抹布擦手,換一種顏色再畫。
4、幼兒自選材料分組活動,教師巡迴指導,提醒幼兒合作作畫。
手指點畫、貼雨滴、棉籤畫
5、結束活動、評價活動。
“你畫了那麼多的雨滴,小花、小草都會說些什麼呀?”引發幼兒想象、講述。
五、活動反思:
今天的美術活動是一個“手指點畫”,小朋友們第一次接觸手指點畫,興趣非常高。活動前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觀察雨滴落下來的方向“從上往下落”,老師在講解示範時看的非常認真,知道要“伸出手指蘸一蘸,點點點”,換一種顏色之前要把小手擦乾淨。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是有個別小朋友是隨意點雨滴,並沒有按照“從上往下”的順序進行點畫。另外,還有部分小朋友忘記把小手擦乾淨就換顏色進行點畫。經過多次提醒,情況才有所好轉,今後在“手指點畫”方面多加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