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教案《秋天來了》

大班美術教案《秋天來了》

大班美術教案《秋天來了》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美術教案《秋天來了》,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美術教案《秋天來了》1

  教材分析

  此次繪畫活動選自明天出版社《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學前班用書下冊,第六單元活動《我的秋天》。因為秋天來到了,景色非常美好,孩子們十分感興趣,也非常需要了解和知道有關秋天方面的知識。同時這一單元的內容在教材中站有了很重要的位置,有許多故事、兒歌、歌曲對這方面的內容進行了介紹,可見秋天內容在下冊教材中是孩子們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內容。本次活動是在科學認識秋天的特徵;音樂學習歌曲《秋天來了》;歌曲表演《秋天在哪裡》的基礎上展開的繪畫活動。符合季節變化的需要;符合循序漸進的原則;符合孩子們的心理需要。題目改為《我喜歡的秋天》,更能表達出孩子們盼望秋天熱愛秋天的情感。

  幼兒情況分析

  我們班是學前班,孩子們各方面的能力相對是比較強的,但在語言表達、動手操作、發現和觀察、對美的創造和表達以及集體創作等能力上還需要加強,所以我決定在我們班開展這次以小組為單位的集體合作繪畫活動《我喜歡的秋天》,不但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還鍛鍊了孩子們友好合作、團隊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

  重點和難點

  熟練掌握秋天的特徵,抓住秋天裡有代表性的景色進行繪畫創作,能夠統一構思和意見。在繪畫的過程中鍛鍊小朋友們友好合作、互動交流、積極配合等多種品質和能力。

  教學目標

  1、讓幼兒在觀察的基礎上,運用所學的繪畫、剪貼等手工技能,合作表現秋天的美麗景色。

  2、培養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及相互協作的精神。

  教學準備

  教具:課件一份,(內容為秋天裡的各種景色)。MP3動畫歌曲一盤《秋天》

  學具:白紙六張、蠟筆、鉛筆、記號筆、皺紋紙、旅遊帽、獎品若干。

  活動:孩子們在課前進行觀察秋天和找秋天的活動。

  設計

  (一)教法

  我主要採用是提問法、充實法、討論法、評優法、總結法、動靜結合法。透過提問讓小朋友們說出在課前他們是怎樣進行觀察秋天的活動的,看到和感覺到了那些秋天的特徵。透過充實法孩子們觀看課件豐富視野,補充了認識的不足。透過討論法,孩子們決定本組要進行的繪畫或手工創作內容。透過評優法,鼓勵優勝合作的小組增強集體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透過簡短總結法,老師說出孩子們的成績和不足,肯定大家合作的精神。最後動靜結合法,不但輕鬆了孩子們的身體,振奮了孩子們的精神,還使本次活動得到了提升。

  (二)學法

  孩子們課前先要進行觀察秋天特徵的一些活動,這樣有利於豐富思想和回答問題。再讓孩子們在觀看課件,欣賞美麗的秋天景象,豐富和加深對秋天特徵的認識,有助於下一步的繪畫創作。接著孩子們進行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既要進行命題的討論和還要進行分工的討論。孩子們在進行繪畫創作過程中,分成六個組進行集體繪畫,大家要互相配合,共同努力,獻計獻策。最後孩子們一起觀看動畫,邊唱邊跳《秋天在哪裡》,人人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三)教學程式

  1、提出問題,引發幼兒的興趣。

  (1)師:秋天到了,秋姑娘悄悄的飛來了,小朋友你感覺到秋天的來臨了嗎?(出示秋姑娘教具)

  (2)師:老師讓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星期日一起走出家門上大自然中去尋找秋天,誰找到了?給我們大家講一講。

  (3)幼兒回答各種各樣的所見所聞。

  2、觀看動畫,加深豐富幼兒對秋天特徵的認識和印象。

  (1)秋姑娘飛來了,灑落大地一些五顏六色的落葉

  (2)秋雨下了,天氣怎麼樣啦。

  (3)小鳥飛來了,唧唧喳喳的叫著,他們在商量著什麼?銀杏在隨風輕擺。

  (4)拖拉機響了“嘟嘟嘟”,農民伯伯忙著收割了。

  3、激發起幼兒興趣然後進行分組討論,確定繪畫創作和手工創作命題。

  (1)師:秋天太美了,我們怎樣才能把秋天留下來呢?除了繪畫,還可以怎樣做呢?

  (2)幼兒開始進行分組討論怎樣表現,老師及時肯定並進行簡單示範。

  4、幼兒開始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創作表現《我喜歡的秋天》。由組長帶領進行如何佈局?畫什麼?做什麼?明確分工,教師巡迴進行指導。

  (1)幼兒分成幾組,可進行繪畫《秋姑娘》;手工《菊花》;《銀杏葉兒》;繪畫《小鳥》等的創作。

  (2)幼兒進行繪畫,教師進行全班指導和個別指導。

  讓孩子們在繪畫和手工創作過程中準確和熟練的表達出自己眼中看到的和心中想象的秋天景色。學會合作繪畫並有統一的構思和意見。

  5、進行作品展評,請完成繪畫和手工創作的小朋友代表講述作品的內容和想法。選出最美的秋天景色圖,並進行發獎。

  6、教師簡短總結。

  小朋友們在這次《我喜歡的秋天》繪畫創作中學會了許多本領,如:學會了觀察、構思、佈局還學會了分工與合作,因為小朋友們想自己小組取得勝利就要依靠集體的力量,只有集體合作速度才能加快、力量才能更大、智慧才能更多,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7、動靜結合,增強氣氛。

  播放動畫歌曲《秋天》,小朋友們一起進行歌表演,增強課堂的活躍氣氛。

  8、活動結束。

  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高高興興走出教室,上大自然中去遊戲、去觀察秋天了!

  活動反思:

  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積極營造親密和諧的讀書氛圍,適時提供機會,讓學生獲得一種積極的情感體驗,在鼓勵、等待與欣賞中,學會閱讀,使閱讀理解和能力培養有機結合。本課主要是讓學生觀察認識秋天的季節特徵,體驗發現秋天的樂趣,感受大自然的美,從而激發學生觀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為此,開課伊始,我巧妙設定懸念,讓學生帶著好奇心從顏色絢麗的樹葉,瞭解秋天的季節特徵,貼近生活,感受秋天。

大班美術教案《秋天來了》2

  一、說教材

  ㈠、教材分析

  秋天來了,菊花、一串紅等都開了,樹葉逐漸變黃,一片一片開始飄落下來;果園裡,蘋果、山楂映紅了臉,柿子掛滿了枝頭,像一盞盞的紅燈籠……田野裡,棉桃笑得咧開了嘴,玉米露出了金燦燦的笑臉……這些秋天花兒的開放、樹葉的變化,果實的成熟等使秋天變得色彩斑斕,處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我想,要充分利用這一自然資源,讓孩子們充分地觀察、感知、體驗,讓他們在瞭解秋季季節特徵的基礎上,來感受和表現出秋天的美,從而陶冶幼兒美的情操,培養孩子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並且透過自己的繪畫創作來體驗成功感。

  ㈡、幼兒情況分析

  大班孩子已經能初步感知和了解到關於秋天的一些常識,繪畫水平已經從塗鴉期過渡到象徵期、圖式期,並且掌握了一定的繪畫技能,具備一定的構圖能力,能夠運用多種顏色、多種幾何形狀、多種實物圖形等來進行繪畫。本次活動中,教師將利用科學,有效的教育手段,引導幼兒運用蠟筆、水彩筆及白紙、彩紙等進行繪畫,充分地表達自己對秋天的認識,從而使他們獲得豐富而生動的審美經驗和愉悅體驗。

  綜合以上情況,我將本次活動內容設定為以美術領域為主,同時滲透語言、科學等領域的內容,制定的活動目標為:

  1、激發幼兒的.觀察興趣,培養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使幼兒透過觀察、感知來發現秋天的美。

  3、引導幼兒運用繪畫的形式來創造性地表現秋天。

  活動重點、難點:幼兒能夠畫出一幅生動的"秋天來了"的圖畫。

  ㈢、活動準備

  1、知識經驗準備:活動前請家長帶領幼兒去秋遊。

  2、環境準備:活動室內擺放菊花、雞冠花等秋季花卉,並在活動區投放蘋果、柿子、桔子,葡萄等秋天的水果及成熟的棉桃、高粱、玉米等農作物果實,牆壁上貼著美的秋景的圖片:草地、楓林、田野、果園、天空等。

  3、物質準備:製作"秋天來了"的多媒體課件;幼兒繪畫用的水彩筆、記號筆、油畫棒及普通繪畫用紙和彩色紙等。

  二、說教法

  要使幼兒在學習中具有濃厚的興趣,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教師的教法是至關重要的,這節美術活動我利用激發興趣貫穿整個過程,鼓勵他們的積極性,建立他們的自信心,引導幼兒敢於表達、敢於動手作畫、敢於創新表現的學習,使用的教法有:

  1、直觀教學法:幼兒的思維具體形象,在活動中教師採用出示秋天的果實等實物及觀看"秋天"景象的錄影等直觀的教學手段,讓幼兒來生動、直觀地感知秋天,從而使他們更好地感受和發現秋天的美。

  2、指導嘗試法:陶行知先生說過:"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在幼兒直觀地感知了秋季的特徵後,教師引導他們嘗試把印象中的秋天畫出來。並且有意識地引導他們表現秋天某一具體特徵:"水果娃娃笑了""美麗的落葉""有趣的秋蟲"等。

  三、說學法

  繪畫活動是幼兒一種情感表達和渲洩的過程,它對幼兒的愉悅功能是其它任何藝術形式都不能比擬的。所以我給幼兒創設寬鬆、自由的學習環境,利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幼兒感知、欣賞、討論,將幼兒的淺層興趣引伸並提高到一定深度的動機水平,把幼兒原有的興致導向內化,使幼兒更具體地感受,從而進入積極主動地學習狀態。我讓幼兒在直觀的感知中,挖掘幼兒多種潛能(感受力、聽說能力、繪畫表現能力等),圍繞"秋天"的主題,把自然界中美的事物滲透在裡面,幫助幼兒感知秋天的色彩和人們收穫的喜悅,使幼兒將直觀印象遷移到繪畫的學習環節、從而保證教學目標的全面實現。

  四、說教學

  程式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活動設計上,我本著以創新教育理念為指導,嘗試運用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將整個活動涉及為四個環節:激發興趣-欣賞討論-啟發聯想、嘗試創作-作品展示

  1、創設環境、激發興趣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活動的重要因素。為使幼兒對活動產生好奇和興趣,在活動開始,我就神秘地對幼兒說:"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參觀一個快樂的活動室,那裡到處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你想去體驗一下嗎?"在緊緊吸引住幼兒的注意後,再帶幼兒進入用水果、農作物果實、樹葉、秋景圖片等佈置好的活動室,讓他們在感知秋天的收穫的同時,自然地引入課題,同時幼兒學習興趣也得到激發。

  2、欣賞圖片、討論秋天的變化順著幼兒的興趣所在,我播放"秋天"的多謀體課件,讓幼兒更全面地欣賞秋天的景象,並結合幼兒已有的經驗引導幼兒討論:你看到的秋天有什麼?它是什麼顏色的?它美在哪裡?人們的心情怎麼樣?讓幼兒在討論中自然習得秋天的常識,感知秋天的美和人們收穫的喜悅,同時為繪畫作好準備。在這一過程中,我根據幼兒談話的情況,隨機進行熱愛大自然,尊重勞動人民等方面的教育,使一個活動指向多個目標。

  3、啟發聯想、嘗試創作皮亞傑的理論認為:幼兒的思維源於感知。為避免教師示範教畫這一傳統灌輸式教學方法,我不僅採用了多謀體課件這一新生事物,還引導幼兒充分發揮想象,"秋天還有什麼好玩的事?你喜歡什麼樣的秋天?"這種原型啟發式想象正是幼兒想象的一個顯著特點。至此,幼兒對秋天的事物、色彩感知,也由對真實現象的觀賞,進入到了繪畫創作的提示。在幼兒繪畫創作過程中。我四處巡視給他們以鼓舞性的激勵和引導性的啟發,引導幼兒自由選擇作畫內容,合理佈置畫面使幼兒畫出"秋天來了"的美麗圖畫,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進行個別指導,對能力強的幼兒還可以進一步引導他們畫出富有感情色彩及故事情節多有創造性的畫面。

  4、展示作品、體驗成功自信是成功的保證。為使幼兒體驗自己的作品得到同伴認可時的快樂、體驗成功感,我事先在走廊牆壁上貼上上雙面膠,在結束部分,讓幼兒把自己的作品貼上上牆,孩子們輪流講述自己的繪畫作品,老師則和其他幼兒一起欣賞。這樣幼兒在實現自我的同時,又能與同伴交流學習並深切地感受到"秋天來了","秋天多麼美呀"。

  另外,活動中,我注意觀察每一位幼兒,發現並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塗色更均勻了,××畫的玉米真好看……。並對有創新的孩子予以鼓勵,讓每一個孩子都體驗到成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