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大班美術黑白畫教案(精選8篇)

大班美術黑白畫教案

大班美術黑白畫教案(精選8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美術黑白畫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美術黑白畫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使用正確的方法補洞洞。

  2、發揮想象,嘗試根據洞洞的形狀添畫出各種形象。

  3、體驗洞洞添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油畫棒、膠棒、記號筆

  2、各種服裝雜誌、彩紙、彩色報紙等

  3、PPT:教師登山照片;各種形象(動物、車、水果、人物等)

  4、 音樂:《撕報紙》、《森林狂想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師:前幾天放假,你們出去玩了嗎?(去公園了、沒出去···)你們猜我去哪了?(開啟登山照片)對我去爬山了!爬山很開心。哎!只有一件事讓我特別的鬱悶,我把衣服弄破了好幾個洞,你們瞧!(出示刮出洞的T恤)

  你們說我該怎麼辦呀?(縫一縫、補一補)

  師:你們真聰明!(出示各種紙)假如這是一塊布,我把它補在洞洞的背面。看洞洞補好了。怎麼讓洞洞看起來更漂亮?(在裡面填上圖案,裝飾上花紋···)

  二、遊戲—撕洞洞。

  師:你們說的很好!今天我把你們請來,就是想讓你們幫我把這些洞洞設計一下。

  1、提出設計要求:老師準備了各種T恤紙,但現在上面還沒有洞,我們一起玩個遊戲,把上面撕出各種形狀的洞洞,然後再來設計。(記住:洞洞的形狀越奇怪越好,洞洞之間要有一定的距離。)

  2、播放音樂《撕報紙》開始遊戲。

  三、嘗試想象創作。

  1、補洞洞。

  師:現在T恤上有許多洞洞,你們把洞洞周圍塗滿膠,選一張喜歡的紙把洞洞補好。

  2、新增想象。

  師:洞洞補好了,我們看看洞洞能變成什麼?(請個別幼兒示範)播放PPT及《森林狂想曲》幼兒開始創作!

  四、幼兒對自己的作品設計進行簡單的介紹。

  大班美術黑白畫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黑色和白色搭配也能畫成一幅很美的畫。

  2.讓幼兒大膽的發揮想象我們的生活中有什麼可以黑白兩種顏色構成。

  3.作畫時細心地蘸色,保持桌面和畫面的乾淨,體驗不同形式美術活動的樂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重點難點

  1.重點:教育幼兒怎樣使用塗改液和使用時應該注意什麼。

  2.難點:使用黑白兩種顏色畫出自己喜歡的圖畫。

  活動準備

  塗改液黑色卡紙

  活動過程

  開始環節:

  1.啟發幼兒如果只有黑色和白色搭配畫成的畫會是什麼樣子的?

  2.我們生活中經常看到什麼東西是由黑白兩種顏色組成的?

  3.讓幼兒充分討論,如果是讓你用黑白兩種顏色搭配畫出一幅畫你畫什麼?

  4.讓幼兒觀察老師事先準備的畫。

  基本環節:

  5.教師:小朋友們剛才你們看到老師手中的畫和你們腦海裡想的一樣嗎?那你們覺得和平時我們的畫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幼兒:和我們想得不一樣。

  幼兒:剛才老師手中的畫紙是黑色的,筆是白色的。

  幼兒:平時我們看到的畫是五顏六色的。

  教師:小朋友都說得沒錯,這幅畫用的是黑色卡紙,用塗改液來替代了畫筆,畫出來的。

  讓幼兒發揮想像

  小朋友們可以想一下,除了剛才老師給你們看的房子和馬路上的車子可以畫成黑白的,還有什麼可以畫成黑白的?

  老師示範如何使用塗改液,使用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結束環節:

  6.引導幼兒大膽的作畫,將想象的畫畫出來。並詢問幼兒畫的是什麼?讓幼兒畫完後與同桌交換互相討論和欣賞。

  延伸環節:

  5.我們還可以用什麼來代替黑色卡紙,也是黑色也能畫出漂亮的畫.

  幼兒:黑色塑膠袋

  教學反思

  在這節課中,大部分的幼兒都能正確的使用塗改液,而且幼兒對這種新鮮的畫法很感興趣,也能夠大膽的想象。幼兒也明白了不止有五顏六色才能畫出漂亮的畫,白色和黑色搭配起來也很好看。但還是有一小部分的幼兒部不會使用塗改液,有的太用力,有的太輕,畫出的線條不一樣。

  大班美術黑白畫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奇妙的動物世界總是能夠激起幼兒的探索慾望。動物們神態各異的外貌特徵、絢麗多彩的皮毛花紋,特殊的本領都是幼兒的探索空間。“斑馬黑白畫”活動能讓孩子們在自由的氛圍中盡情想象, 用自己獨有的方式表現斑馬的形象。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討論斑馬的圖片,進一步瞭解斑馬的外形特徵以及身上條紋的作用。

  2.探索和學習運用炭鉛筆繪畫的技巧和注意事項。

  3.體驗炭鉛筆繪畫的樂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瞭解斑馬的外形特徵以及身上條紋的作用。

  活動難點:學習運用炭鉛筆繪畫斑馬。

  活動準備

  1.斑馬不同造型的圖片。

  2.圖畫紙、鉛筆、橡皮。

  活動過程

  一、謎語匯入:

  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吃草的動物朋友。可能會是誰呢?

  “是馬不拉車,叫馬也不錯,滿身黑白道,聽聲就奔跑。”

  ------猜一種動物(斑馬)

  二、出示斑馬的圖片(正面、側面、後面、單獨、幾隻、成群),請幼兒觀察斑馬的外形特徵

  1.向幼兒提問:

  --斑馬的外形有什麼特徵?

  --斑馬的頭部、脖子、身體都是什麼形狀的?

  (身上有黑白的條紋。橢圓形的頭,長長的脖子、長圓形的身體、四條腿、尾巴梢像刷子。)--斑馬身上的黑白條紋有什麼作用?

  2.小結:一種說法是,在日光和月色的照射下,斑馬的條紋可以將斑馬身軀的輪廓打亂,使其形狀變得模糊,不易被天敵發現,起到保護自己的作用;另一種說法是,當斑馬群奔跑時,斑馬的花紋會讓襲擊者眼花繚亂,從而放棄追捕。

  3.教師:斑馬都是成群地生活在一起,他們平時一起吃草,當天敵來的時候,互相掩護,是和諧的大家庭。

  三、畫斑馬

  1.出示圖片

  --看這張圖片,看看它們在幹什麼?(在自己身上畫斑馬的條紋)

  --今天我們也要來畫一張斑馬的圖畫。

  2.介紹炭鉛筆是繪畫和素描的工具,並示範使用炭鉛筆的技巧,例如怎樣控制手的力度,繪畫出不同粗細和深淺的線條。

  3.講述繪畫步驟:先畫橢圓形作為斑馬的身體,然後畫四條腿和蹄子,再畫脖子和頭部,最後才畫身體上的黑白條紋。

  4.幼兒表現與創作引導幼兒豐富畫面,例如兩隻斑馬在吃草、斑馬在草原上奔跑等,為圖畫設計豐富的背景。

  (提醒幼兒不要用手磨擦線條,以免弄髒畫面。)

  6. 請幼兒描述圖畫中的故事,並把作品展示在展覽區中,供幼兒互相欣賞。

  活動反思

  動物是大班幼兒非常喜歡的,孩子們雖然是第一次運用炭鉛筆進行繪畫,但在繪畫的過程中孩子們很專注又很投入。

  欣賞了孩子們的作品後,我發現孩子們的作品很有創意,並且每個孩子在繪畫技能方面都有進步。

  讓孩子們欣賞不同造型的斑馬圖片,可以幫助孩子們瞭解斑馬的外形特徵、豐富幼兒的想象,為幼兒創設自由創作的環境,孩子們可以在其中盡情想象, 用自己獨有的方式表現斑馬的形象。

  大班美術黑白畫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多種花紋與圖案裝飾向日葵的花盤、莖葉。

  2、學會用相似色進行背景色的塗色,鼓勵幼兒用不同規律的色塊來塗色。

  活動準備:

  花紋範例、範圖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1、複習:有個大畫家叫凡高,他畫了一幅美麗的畫,是什麼?

  2、請幼兒描述一下向日葵是什麼樣的?

  二、欣賞範畫

  1、瞭解不同的作畫方式:凡高的《向日葵》是油畫,這幅《向日葵》是用什麼方法畫的呢?(線條裝飾畫)

  2、欣賞不同的花紋和圖案:除了這些花紋,你還會其它漂亮的花紋嗎?(請個別幼兒畫一畫)

  三、提出作畫要求。

  1、構圖時要大膽、流暢,向日葵的花盤畫得圓又大。(教師示範,引導幼兒畫出不同的花瓣)

  2、進行裝飾時注意花紋要畫得整齊而密集。

  3、背景色選用相似色,運用不同形狀的色塊排列來進行塗色。

  四、幼兒作畫

  五、作品展示。

  大班美術黑白畫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初步掌握人物變形的方法,進行人物變形練習。

  2: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審美能力。

  重點難點:

  在瞭解人體主要結構基礎上初步掌握變形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彩筆等。

  教學過程:

  一:分析人體結構,匯入課題

  1:複習匯入

  四年級時,我們學過畫人物,誰能說出人體的大致結構?

  2:出示課件,加深瞭解

  :人體的主要結構包括頭、軀幹、四肢、骨胳外面包附著肌肉,人體的各部分由關節相連結。

  二:新授

  1:設問:變形人物與平常生活中見到的人有何不同?你是從哪些地方認出是一個呢?

  板書:抓住基本結構:頭、軀幹、四肢

  2:討論變形方法

  (1)省略法

  a:用課件打了人物寫生和變形畫

  b:找出不同之處(變形畫五官沒畫,衣上的褶皺沒畫)

  變形畫中的一些細節部分沒畫出來,省掉了,誰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

  板書:省略法

  (2)誇張法

  a:用課件人物寫生畫和變形畫

  b:設問:寫生畫中大姑娘的頭髮給我們什麼感覺?(長)變形畫長髮畫得更長,像樣有意誇大人物的主要特徵,這種變形方法叫什麼?(誇張法)

  運用誇張法的目的是為了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徵,使形象鮮明,如把圓的畫得更圓,胖的畫得更胖....

  (3)新增法

  a:打出一張學生變形畫作品

  b:設問:這張變形人物畫,你感受最深的是哪兒?(人本來只有兩條腿,現在這個卻有十幾條腿了)

  c:像這樣,在原有形象上新增的方法叫新增法,如千手觀音就是一個例子。

  (4)綜合法

  以上方法可單獨使用,也可綜合使用。

  三:教師示範

  四:學生作業,老師行間指導

  五:講評

  大班美術黑白畫教案 篇6

  黑白鳥主要有黑、白兩種顏色(還有灰色部分),完全是用點、線、面來裝飾畫面。用這種方法表現的作品叫黑白裝飾畫。中班幼兒有繪畫裝飾畫的.經驗,但黑白裝飾畫還未接觸過,對他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本活動透過作品欣賞、交流討論、激發慾望等方式激發幼兒的創作慾望,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創作,產生自己裝飾物品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透過欣賞黑白裝飾畫,瞭解點、線、面是構成圖案的基本元素。

  2.初步學習畫黑白裝飾畫,嘗試運用點、線、面來裝飾小鳥。

  3.在感受黑白裝飾畫特點的基礎上,產生自己裝飾物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記號筆人手一支,各種黑白裝飾畫圖片。

  2.幼兒用書《黑白鳥》。

  活動建議

  1.教師出示各種黑白裝飾畫圖片,引導幼兒初步完整地欣賞作品。出示裝飾畫,引導幼兒初步關注裝飾畫的特點。

  提問:這幅畫和我們以前看過的畫有什麼不一樣?

  你看了有什麼感覺?你喜歡這樣的畫面嗎?為什麼?

  2.引導幼兒觀察、分析畫面,瞭解點、線、面等構成元素。

  (1)引導幼兒觀察、分析畫面,欣賞畫面。提問:你在畫面上看到了什麼?

  (2)根據幼兒的表述,引導幼兒進一步深入地欣賞畫面。

  教師:畫面上都有哪些顏色?什麼地方是白色的?有哪些地方被塗滿了黑色? 是什麼形狀的?

  (3)引導幼兒發現和了解灰色部分的表現方法(或者用調整投影儀焦距的方法展現)。

  提問:請你們眯著眼睛看,除了黑色和白色還看見了什麼顏色?

  讓我們仔細看看灰色的部分裡面有些什麼?找一找哪些地方有點?哪些地方有線?是什麼樣子的線?

  小結:今天我們看的這幅畫和我們以前看的畫都不一樣,它主要有黑、白兩種顏色(還有灰色部分),完全是用點、線、面來裝飾畫面。用這種方法表現的作品叫黑白裝飾畫。教師翻開幼兒用書,引導幼兒再次欣賞黑白裝飾畫。

  3.引導幼兒再次完整地欣賞作品,激發幼兒用黑白色裝飾小鳥的興趣。提問:你喜歡黑白裝飾畫嗎?為什麼?

  請小朋友開啟幼兒用書,請小朋友幫小鳥穿上美麗的黑白衣服。

  4.幼兒創作,教師巡迴指導。

  教師重點觀察幼兒能否運用點、線、面大膽裝飾,對能力弱的幼兒可引導其觀察書上的範例作品,看看說說上面畫了些什麼。

  5.教師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觀察欣賞並進行講評。提問:你覺得哪隻小鳥的衣服漂亮?從哪裡感覺到的?

  大班美術黑白畫教案 篇7

  黑白畫是一種工具簡單、易於掌握的繪畫形式。我園在開展“黑白裝飾畫在各個年齡段的實施”的研究中發現,中班幼兒剛剛接觸到一些關於黑白裝飾的知識,認識了一些常見的線條圖形,也會進行一些簡單的黑白線描畫的創作,但要用“點、線、面”畫出黑白灰的畫面效果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在表現黑色和灰色的塊面方面比較薄弱,他們往往是線條多過於塊面。因此,我們特地設計了《黑白拼畫·樹》這次活動,用拼貼黑白塊面的方法來表現黑白裝飾,試圖彌補中班幼兒由於技能不足而無法表達黑白塊面裝飾的不足。對於習慣了用黑色水筆畫點、線、面來表現黑白灰效果的幼兒來說,這次用圖形拼貼的方法來表現黑白裝飾的效果不失為一次全新的探索與嘗試,活動形式新穎、易於掌握且富有情趣,既有利於孩子進行各種造型、構圖及創作,同樣也能體現黑白裝飾的效果。幼兒只要掌握黑白互襯的裝飾方法,也就是一層黑一層白的裝飾方法,就能表現黑白美。

  活動目標

  1.嘗試在黑或白的底板上,用白或黑的圖形拼貼出大樹形象。

  2.選擇不同形狀、大小的圖形用黑白互襯的方法為大樹裝飾花紋。

  3.樂意進行拼貼活動,感受黑白裝飾的美。

  難點:用各種黑白圖形用黑白互襯的方法為大樹裝飾花紋。

  活動準備

  黑和白的底板各20張,黑白的大小不等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半圓形若干,膠水人手一支,範例數張。

  活動過程

  一、欣賞範例,理解黑白互襯拼貼的特點。

  1.欣賞黑白拼貼畫。

  師:春天到了,樹葉都長出來了,看!這一片片的樹林真美麗,你來看看這棵樹有什麼特點?

  2.感受黑白裝飾的美。

  師:對,這是一棵黑白樹。大家再來看一下,這棵樹的哪些地方是黑的,哪些地方是白的?

  小結:這棵樹有黑樹冠,白花紋。一層黑一層白,黑白間雜著有一種特別的美。

  3.發現黑白裝飾畫的特點。

  師:仔細看看,這棵樹是用哪些形狀拼貼成的?花紋是怎麼裝飾的?

  小結:在白紙上用黑色的大橢圓貼樹冠,長方形貼樹幹,白色的大圓點一個跟著一個排好隊圍著樹冠貼一圈做花紋,還可以在大圓中貼個小黑圓,用白細條貼在樹幹上,這樣白色上襯著黑色、黑色上又襯著白色,一棵黑白樹就貼好了。

  (評析:這一環節的意圖是讓幼兒從視覺上感受黑白互襯的美,在教師的引導下仔細觀察,發現黑白互襯法的要領:黑中有白、白中有黑,層層疊疊。)

  二、個別幼兒嘗試,教師指導。

  1.個別幼兒選擇合適的圖形進行拼畫。

  師:其實除了在白紙上貼黑樹,還可以在黑紙上貼白樹,誰願意來試試?

  2.幼兒集體嘗試拼畫,教師提出操作要點。

  師:接下來我們都來試著在黑紙上拼一幅畫,拼的時候,要想清楚你要貼什麼顏色的樹冠和樹幹,用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小圖形裝飾,裝飾圖形怎麼放。

  (評析:本環節給幼兒以實際操作的機會,讓幼兒把抽象的視覺經驗內化為具體的行動。在這一環節教師提供了與欣賞範例相反顏色的底版和圖形,讓幼兒在逆向思維的操作中再次理解黑白互襯的規律。)

  三、幼兒製作,教師指導。

  1.教師提出製作要求。

  師:接下來我們要用黑白間隔的方法來貼一片樹林,白紙上貼黑樹,黑樹上裝飾白花紋;黑紙上貼白樹,白樹上裝飾黑花紋。裝飾的花紋要一個跟著一個排隊。

  2.幼兒運用黑白互襯的方法拼貼大樹並裝飾。

  (評析:幼兒自主創作的過程,是一個美術活動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時候,也是最能體現幼兒對操作要求掌握程度的部分。教師在這一環節的材料準備上下了不少功夫,特別是裝飾圖形的準備,以白底黑樹為例:有大、中、小三種圖形,其中大、中是白色,小是黑色。幼兒在操作時不管怎樣組合都能體現黑白效果。一般想讓幼兒的操作越簡便,老師的準備就得越細緻。)

  四、展示作品,相互評價。

  師:你做了一棵什麼樹?用了什麼圖形?怎樣裝飾花紋的?

  (評析:評價環節是不可或缺的,幼兒在這個環節可以盡情表達自己的創作過程,並在同伴和老師的肯定中獲得自信。)

  活動反思

  本次用圖形拼貼的方法來表現黑白裝飾的效果不失為一次全新的探索與嘗試,幼兒表現出極大的熱情、並很好地完成了黑白裝飾畫的造型、構圖及創作。

  1.活動內容的選擇生活化,趣味性強,有利於幼兒積極參與、發揮創意。

  用拼貼黑白塊面的方法來表現黑白裝飾,巧妙地彌補了中班幼兒由於技能不足而無法完美表達黑白塊面裝飾的不足。相對來說,手工拼貼的方法要比用水筆畫來的簡單,對幼兒手部肌肉協調性的要求相對低,幼兒在自己能夠勝任的活動中更能發揮獨特的創意。

  2.簡單的材料,不簡單的準備方式,才能讓幼兒創作出合理而豐富的作品。

  我們準備了兩組操作材料,一組是白底黑樹,另一組是黑底白樹。由於是用黑白互襯的方法來創作,所以給幼兒準備的裝飾圖形要有大有小,有黑有白。為了保證同一組的幼兒在隨意搭配中體現黑白互襯,而不出現黑的圖形上還貼黑的,小的黑圖形上貼大的白圖形這類錯誤的搭配,我們反反覆覆將材料準備了一次又一次,無數次的隨意拿圖形進行搭配,最終以最合理、出現搭配失調機率最小的搭配方式呈現給幼兒。

  3.自主評價,充分想象,才能保持幼兒對美術活動的熱情。

  我們要從多種角度去看待幼兒的美術活動,採用個性化的評價方法,大力表揚幼兒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在本次活動中,我鼓勵幼兒自我評價,他們都很有創意,給黑白樹起了很多有趣的名字:愛心樹,聖誕樹……還給大家介紹了自己獨特的裝飾方法。透過評價,幼兒的美術興趣得到正面強化;透過評價,幼兒的審美能力、想象力與創造力得到更好的展現;透過評價,幼兒的美術表現力在共享中獲得相互進步。

  大班美術黑白畫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透過對黑白裝飾畫的教學,瞭解黑白裝飾畫的特點、表現形式及裝飾手段。

  (二)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嘗試運用不同的表現形式創作出黑白裝飾畫。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欣賞、繪製、展示、評述等學生活動,使學生感受到黑白裝飾畫的美感,激發學生熱愛生活和創造美的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瞭解黑白裝飾畫的藝術特色,初步掌握黑白裝飾畫的裝飾手段及方法。

  (二)教學難點:如何巧妙地安排和運用黑白灰,並能透過作品初步體現自已的創意。

  三、學具準備:麥克筆、鉛筆、速寫本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

  展示一張油畫花卉作品和一張黑白花卉裝飾畫,問:比較兩張作品,它們分別有什麼不同的美感?

  學生欣賞並談感受。

  展示一組圖片。

  師:透過欣賞這一組圖片,我們發現生活中人們對於黑與白是非常偏愛的。黑與白分佈在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

  (二)新授

  1.黑白裝飾畫的含義:用單一色與空白組合的繪畫作品。

  2.黑白裝飾畫的特點:單純質樸、簡練概括,有著一種別具一格的美。

  展示一組黑白裝飾畫作品,欣賞、感受黑白裝飾畫的藝術特點。

  3.黑白裝飾畫的語言要素:點、線、面

  欣賞幾幅黑白畫作品,分析點、線、面的運用。

  4.同一物象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表現。

  教師演示一片葉子運用不同的表現方法進行表現。

  5.黑白裝飾畫的繪製步驟。

  教師演示繪製黑白裝飾畫的步驟:

  (1)構圖

  (2)畫結構

  (3)表現黑白關係(著色時根據畫面需要可以加上自己的主觀色調,注意形與形之間的黑白搭配與變化。)

  (三)學生練習

  學生練習,教師輔導。

  (四)課堂小結

  學生展示作品,評價自己的作品。

  六、課後有效性反思:

  學生透過初一、初二年級的美術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造型能力,有一部分學生能夠拋開自然景物中原有形象進行大膽的誇張變形、加工創造,但也有一些學生很難跳出原有形象,停留在如實地描繪形象,因此在本課輔導過程中,我加強了這一部分學生創作方法的引導和鼓勵。在教學過程中,我展示了大量的黑白裝飾畫,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在示範環節,我用彩色花卉照片作為黑白裝飾畫的原形,一步步演示了黑白裝飾畫的創作步驟,使學生的學習過程直觀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