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中班美術教案四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麼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美術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畫出桃樹和柳樹的基本形象和主要特徵。
2、引導幼兒用與桃樹、柳樹相似的顏色繪畫。
3、透過比較桃樹、柳樹形狀、色彩的異同,進一步認識桃樹和柳樹。
活動準備:
1、桃樹和柳樹的圖片
2、教師範畫一張
3、畫紙幼兒人手一張。
4、油畫棒幼兒人手一盒。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1、你們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春天)對了,春天來了,都有什麼變化呢?(桃樹、李樹開花了,柳枝發芽了,樹葉長出了綠綠的樹葉。)
2、(教師出示桃樹圖片和柳樹圖片)今天帶來了兩張圖片,圖上有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3、桃樹的樹枝長的什麼樣?
教師小結:桃樹的樹枝長得比較直,樹枝上還分出了許多更細小的樹枝,上面開著一朵朵粉紅色的桃花它的花瓣是圓圓的。
4、柳樹的樹枝的樹枝和桃樹的樹枝長的一樣嗎?(不一樣)那柳樹的樹枝長的什麼樣?
教師小結:柳樹的樹枝和桃樹的樹枝不一樣,它比桃樹的樹枝細,先向上長,再向下彎,而且很長,很軟,風一吹它就輕輕地飄動了。柳樹的樹枝上也分出更細更軟的長長的枝條,每根枝條上都間隔著地長著綠綠的小葉子。
二、交代繪畫要求。
1、你們喜歡桃樹和柳樹嗎?現在請小朋友來畫桃樹和柳樹,把畫紙對摺成兩半,然後一邊畫桃樹,一邊畫柳樹。要畫出它們的形狀,顏色上的不同。
2、要求幼兒根據桃樹和柳樹的顏色作畫。鼓勵幼兒大膽下筆,表現桃樹與柳樹各自的特徵。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1、重點指導幼兒繪畫的位置、作畫的佈局,顏色。提醒幼兒注意畫面的整潔。
2、鼓勵幼兒把桃樹和柳樹畫大一點,構圖豐富。
四、總結評價幼兒作品,引導幼兒從整體上欣賞,分享共同創作後的喜悅。
請幼兒介紹自己的桃樹和柳樹畫了些什麼?重點引導孩子們學會欣賞同伴的作品。
五、活動結束。
請小朋友把自己的油畫棒和畫收起來。
活動延伸:
老師會把小朋友畫的桃樹和柳樹展示在牆群上,請小朋友離遠和來園的時候給自己的爸爸媽媽說說自己畫的桃樹和柳樹。
《中班美術教案:桃樹和柳樹》摘要:
枝的`樹枝和桃樹的樹枝長的一樣嗎?不一樣那柳樹的樹枝長的什麼樣? 教師小結:柳樹的樹枝和桃樹的樹枝不一樣,它比桃樹的樹枝細,先向上長,再向下彎,而且很長,很軟,風一吹它就輕輕地飄動了。柳樹的樹枝上也分出...
中班美術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春風年年吹,風箏翩翩飛。風箏,作為我國流傳最廣的民間玩具,深受幼兒喜歡,它以其豔麗的色彩和飄逸紛飛的動態美,深深吸引了孩子們。中班幼兒對風箏非常感興趣,本次活動透過欣賞風箏、製作風箏、放風箏等環節,引導幼兒在看看、說說、做做、玩玩中感受民間傳統文化的魅力,加深幼兒對風箏的認識,滿足幼兒的好奇心。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對稱的方法裝飾風箏,表現出不同形狀的圖案。
2.大膽想象和動手操作,運用多種材料裝飾風箏面。
3.發展創造力和對美的感受,體驗合作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風箏面若干、剪刀、膠水、各種彩紙、剪好的幾何圖形、鉛筆
活動過程
1.佈置風箏展,幼兒自由欣賞各種風箏,感受風箏的多樣和美麗。提問:你喜歡哪個風箏,它是什麼樣子的?為什麼喜歡?
2.出示圖案對稱的風箏,引導幼兒感受風箏的對稱美。引導幼兒觀察風箏的左邊和右邊的形狀和圖案。
提問:你發現了什麼?翅膀上的圖案呢?哪裡一樣?
小結:風箏圖案的大小、顏色、形狀和位置都是一樣的。豐富詞彙: 對稱。
3.引導幼兒大膽創新,與同伴合作,製作美麗的風箏。
(1)出示製作好的幾隻風箏面,引導幼兒觀察比較,三隻風箏的優點和
缺點,請幼兒討論怎樣裝飾可能最好看。提問:你最喜歡哪隻風箏?為什麼?
(2)討論怎樣才能剪出兩個一樣的圖形,引導幼兒運用對摺的方法剪。
(3)幼兒裝飾風箏面。
請幼兒用自己喜歡的彩紙剪出各種漂亮的圖形把風箏裝飾的最漂亮。鼓勵幼兒三四人合作,能力強一點的幼兒可以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進行剪貼。做的快的幼兒可以幫助做的慢的幼兒。
4.引導幼兒集中交流,分享快樂,體驗成功的喜悅。
提問:你剛才做了什麼?是獨立完成的嗎?還是和同伴完成的? 你把風箏裝扮成什麼樣子?在裝扮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困難?怎麼解決的?
(1)幼兒自我評價,介紹自己的作品。
(2) 幼兒相互評價,誇誇它好在哪裡?
中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掌印畫的有趣與多變,在欣賞中獲得愉快經驗。
2、初步嘗試運用添畫、組合的方法進行手掌印畫活動。
3、能大膽地進行想象、表達,有一定的創造力。
活動準備:
鉛畫紙、顏料、抹布、桌布
一、繪本匯入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動物園》,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在這個故事中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幼兒欣賞故事
師:在這個故事裡,你看到什麼特別的地方了嗎?(故事中的人物、動物都是由我們身體的那個部位變化出來的)
師:所以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我的手掌印——動物園》
二、感受手掌印的變化
師:剛才在故事中五顏六色的手掌印都變成了什麼?
師:手掌印真神奇,變出了這麼多東西!有趣嗎?那你最喜歡哪個?
師:它是怎麼變出來的?(由幾個手掌印、手指的方向、變化等,添上了什麼)
師:變出的東西可真多,除了這些,你的手掌印又會變成什麼呢?
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三、示範、操作
師:哇,我也忍不住想來變一變,那我的一個手掌印可以變成兩隻小兔子嗎?
師:伸出小手,親親顏料,親親白紙,用力壓一壓,123拿起來(可以一個或是兩個、多個手掌印組合起來)印好後,拿起抹布擦一擦。
師:我要變了,拿起勾線筆,添上眼睛和嘴巴,這可以變成什麼呢?變個胡蘿蔔。爸爸媽媽、我和弟弟還看見兩隻兔子相親相愛,準備分享胡蘿蔔呢!
師:爸爸媽媽我們一家人還會看見什麼呢?相信你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印一印、變一變了,老師已經為你們準備好了材料,小椅子不搬,待會自己找一張白紙,選喜歡的一種顏色變一變,儘量要和別的小朋友不一樣哦。先變好的小朋友可以把你的畫講給後面的客人老師聽。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四、評價
請幼兒把畫放到黑板上。
師:你們的小手真能幹,這是誰變的,變成了什麼,你是怎麼變的?
請1-2名幼兒說一說。
師:手掌印變出了這麼多東西,我們一起來講一講吧!
師幼共同講故事。
師:我們拿著自己的畫去講給教師裡的小朋友聽吧!
中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受菊花的美、秋天的美,培養審美情趣。
2、在欣賞、認識菊花的基礎上,能用線條表現不同形態的菊花。
3、學習用棉籤以中心向外放射的方法畫菊花的花朵。
活動準備:菊花實物或菊花圖片,棉籤若干,幼兒繪畫本,各色顏料,輕音樂。
活動過程:
1、欣賞美麗的菊花。
(1)幼兒觀賞形態各異的菊花(實物或圖片),觀察比較其顏色、形態等特點。
教師:菊花是什麼樣子的?這裡有哪些顏色的菊花?菊花的花瓣有什麼特點?你最喜歡哪一種菊花,為什麼?
(2)小結:含苞欲放的菊花,花瓣往裡卷,像球形;盛開的菊花,花瓣有的往外卷,像***捲髮;還有的菊花是線狀的,像煙花。)
2、學習棉籤畫――菊花。
(1)出示不同形態的菊花範畫兩張,引導幼兒觀察。
教師:老師這裡有兩幅菊花圖,你們猜猜老師是用什麼工具畫的?(引出工具:棉籤)這些菊花的花瓣有什麼特點?
教師指點對應的菊花進行小結:第一張菊花圖,花瓣全都是圍繞一箇中心點向外盛開的;第二張菊花圖,有的花朵是直直的短線條,像煙花一樣綻放;有的花朵是彎彎的線條,有的花朵是橢圓形的。
(2)教師示範棉籤畫――菊花。
教師:拿一根棉籤,蘸滿自己喜歡的顏色,蘸一蘸、舔一舔、畫一畫(教師邊念兒歌邊畫菊花)。畫完後把棉籤放回顏料盤子裡,然後換支棉籤換種顏色畫。
(3)請個別幼兒示範,重點提醒用以中心向外放射的方法畫菊花的花朵。提示幼兒正確使用桌上的抹布,注意保持桌面衛生。
3、幼兒用棉籤繪畫菊花,教師巡迴觀察並指導。
(1)交待要求:今天我們就要用棉籤和顏料來畫自己喜歡的菊花,注意不同的顏料不要混在一起。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播放輕音樂《秋日私語》)
4、幼兒作品展示。
教師將幼兒的菊花作品貼在黑板上,幼兒互相欣賞。
活動延伸:
瞭解菊花的作用,菊花的花朵可以泡茶,人們喝了菊花茶可以清肝明目、解氣消炎。菊花的根、莖及葉都可入藥,幹菊花可以裝枕頭,做香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