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幼兒園數學教育初探論文(精選3篇)

幼兒園數學教育初探論文

幼兒園數學教育初探論文(精選3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的型別很多,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數學教育初探論文(精選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數學教育初探論文1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對文化知識的需求日益增加,幼兒教育也從原來簡單的認數識字發展到一個更深的領域。特別是幼兒的數學教育,它是一個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具有嚴密的邏輯性和廣泛的應用性。幼兒年齡小,並不能完全理解,只能依靠教師反反覆覆的講解,強硬地灌輸到孩子們的潛意識當中去,而不會靈活運用到實踐當中。針對以上情況,我們要透過改變傳統教材,透過講故事、玩遊戲,讓孩子在玩中學習,透過動手動腦的操作課讓孩子學會自己學習來增加幼兒數學教育的趣味性,讓孩子自己真正地喜歡數學。

  【關鍵詞】幼兒教學;數學教育;趣味數學

  幼兒老師只要從心出發,結合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運用正確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會自覺學習從中體會到無窮的樂趣。

  一、注重幼兒素質的全面提高

  《綱要》中明確提出了數學教育的四個方面的目標:教幼兒掌握一些初淺的數學知識;培養幼兒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要透過數學教育激發幼兒的興趣和求知慾,發展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訓練幼兒做事認真、細緻,具有主動性、條理性、堅持性和創造性,教育幼兒勇於克服困難,培養幼兒學習的毅力和自信心,為幼兒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數學教育時,要把這些目標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多從培養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習興趣及良好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幾方面考慮,既讓幼兒學到知識,又促進其整體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透過設定小遊戲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在《教育發展綱要》中指出:“寓教育於遊戲之中。”遊戲首先能吸引人眼球,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遊戲也是幼兒數學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師可以利用小遊戲進行抽象的數學知識的教學,能夠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幼兒的積極思維,提高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和想象力,有效培養幼兒的思維品質,使幼兒在歡快的節奏中邊玩邊學,輕輕愉快地學習數學。例如在小班數學“識數”教學活動中,可以在教室放幾件商品,上面標著價格。教師扮演商店的售貨員,把幼兒化名為小動物或小植物的名字,分給他們每人一個小錢袋,裡面裝著不同數量的人造幣,上面寫著不同的數字,讓幼兒去自己購物,可以是一個人一組,也可以是幾個人一組,在購物遊戲中,學習數字,瞭解數字的大小與事物的關係,做到邊玩邊學。再比如:同樣是分角色的遊戲,小班孩子應該以直觀、有趣味為主題,如“小豬除草”“抓蝴蝶”“為小朋友找媽媽”等,從而極大地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在為中班、大班的幼兒設定遊戲時,就可以讓幼兒自己選擇所需要的素材,進行群組遊戲活動。幼兒在各種遊戲互動中不僅可以培養興趣,更重要的是增進幼兒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相互溝通。使課堂教學氛圍濃厚,興趣盎然。

  三、貫徹自主性確立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改指令為設疑,引發幼兒自主探索。幼兒進行自主性的探索學習,需要調動幼兒已有的經驗與方法,還需要有正確的導向。教師在幼兒操作時不能只用指令性指導,也不能“隨意放羊”,需要透過對材料的美化、適當的設疑、引疑,既引發幼兒的探究慾望,又對幼兒操作目的有積極的引導,使幼兒在探索過程中,很好的發揮主動性。如:學習4的組成。提供給幼兒4片雙色花片(花片一面是紅色,另一面是白色)和一張印有花朵圖案可讓幼兒塗色的紙。請幼兒玩“撒花片”遊戲,每撒一次就根據花片停住後顏色分佈的數量在紙上塗色。只要落下的花片顏色分佈的數量與前幾次不同,就可依次畫在紙上。這樣每次撒後,幼兒就要比較對照,做出是否要塗色的判斷。在操作過程中,幼兒還會發現一些問題,如:4片花片撒出去,出現了都是同一種顏色的情況,就會提出怎麼辦?有的孩子會發現塗了三次後再要塗的話,總是與其中的一組情況一樣,從而產生疑問,這樣有利於幼兒獨立性、自主性的充分發揮。

  四、學具操作多樣化,樂於“玩”中學數學

  教師是幼兒的主導者,幼兒的學習以聽和看為主,他們的操作也大多是為了驗證教師傳授的知識。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在兒童學習數學的論述中言:“數學首先是作用於事物的動作。”他告誡教師,過早強調圖畫表象和抽象符號教育將使幼兒的數學學習變成純粹的記憶,而提供實物操作材料――不只是停留在教師將材料進行短暫的示範,而是讓幼兒手腦並用全神貫注地進行操作的材料,對幼兒數學學習,思維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因此,老師要為孩子提供豐富多彩的、生動有趣的操作學具,充分激發幼兒操作的願望和參與活動的興趣。提供的材料可以是老師自制的,如數學棋譜、大轉盤、等;也可以是和師生一起收集的廢舊物品和自然物,如小石子、紐扣等。多樣化的學具,激發了孩子動手操作的慾望。如:為了鞏固對形狀的認識,老師設計了“餵食”的遊戲,請小朋友把正方形的小卡片餵給正方形娃娃吃,把圓形片片餵給圓形娃娃吃,真是在這一系列生動有趣的操作過程中,孩子們習得了相關經驗。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有目的地創造和提供相應的數學活動材料,讓孩子在“玩”中學數學,讓孩子在操作中開始親近數學,感知數學從而愉悅如門。

  五、及時反饋,及時評價,適當表揚與鼓勵。

  及時瞭解幼兒的學習情況,能激發起幼兒進一步努力學習的興趣。知道結果,能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使學習的態度更加投入,激起進一步學習的願望;透過教師反饋又能發現自己的不足(特別是大班幼兒),樹立克服缺點的決心,繼續前進。對於不同層次的幼兒給予適當的評價,不失時機地對幼兒進行鼓勵,使幼兒保持一種積極的進取心理,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及時評價,使幼兒進一步產生改進學習的願望;再配合適當的表揚與鼓勵,對幼兒學習成果和態度加以肯定,可以激發幼兒的上進心、自尊心和集體主義感。

  總之,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是促進幼兒學習最有力、最穩定的動力,教師要採取有效的激勵措施,充分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熱情,讓幼兒有更大的收穫。

  幼兒園數學教育初探論文2

  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中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一門科學。幼兒園數學活動是具體材料和遊戲活動中進行的抽象活動,並由外部的感知活動內化為內部的思維活動,從而用語言促進思維,培養幼兒對數學產生興趣的教學活動。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決定了幼兒園數學教育對幼兒發展的重要作用。

  一、當前幼兒園數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幼兒園課程改革雖然轟轟烈烈,但主要是跟風,一會是瑞吉歐,一會是田野課程、蒙臺梭利。但由於多方面的原因,本人認為,目前,我國幼兒園數學教育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影響了其重要作用的發揮,具體表現在:

  (一)教學內容的廣度、深度不夠

  目前幼兒園數學教材琳琅滿目,近年來雖然《綱要》已明確指出了教學內容和目標,但不夠具體。教材所呈現的內容基本上還是沿用八九十年代的全國教學大綱的數學教學內容。其內容淺、容量少,在廣度和深度上遠遠不能滿足今天幼兒智慧發展的需要。而且內容重複較多,教師難於把握。由於現代社會數字化和各種資訊的增大,幼兒受多種資訊的刺激,其智慧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如:中班學了10以內數的守恆、比多少、相鄰數,到了大班還要學習數的守恆、組成分解和比多少,學前班、一年級也還得學。這種無深度的反覆教學,不但激發不起孩子學習的興趣,對教師的教學探討也沒有動力,阻礙了幼兒的思維發展。

  (二)教學目標單一

  幼兒園數學教育中存在著教師只為傳授知識而教學,幼兒只為學知識而學的現象,教學的目標只是數學知識單方面的目標。教師對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缺乏全面的認識,活動中僅以學習數學知識為唯一目標,而忽視了諸如觀察、分析、判斷、推理等思維能力的發展,數學興趣的培養等其他目標。

  (三)操作材料單一、乏味

  幼兒對外界事物的好奇心極強,在學習中他們往往以興趣為出發點,十分容易為新的刺激所吸引。這就要求給幼兒提供的操作材料必須新穎、鮮豔、豐富多彩,材料的大小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而定。然而,由於有的教師對操作材料在教學中所起作用的認識不夠,加上怕麻煩等原因,教學中老是幾套操作材料反覆使用。而且給孩子操作的材料很少。陳舊枯燥的操作材料,極易使幼兒產生厭倦學習的情緒,影響操作活動的效果。

  (四)教學方法和形式簡單

  有的教師在考慮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方法和組織形式時,習慣於依賴幼兒用書,僅以幼兒用書和幼兒認識事物是從具體到抽象這一特點為依據,強調數學教育的直觀性,片面依靠演示,把答案直接給幼兒。其次忽視了幼兒的學習規律,甚至過高估計幼兒的接受能力,教學效果不理想。如教幼兒“10”的加減法時,教師直接出示分合式,讓幼兒看著分合式列出算式,然後逐一指著算式讓幼兒創編應用題,大量的時間花在編應用題上。第三,採取“灌輸式教學”。即老師講,幼兒聽,老師問,幼兒答,老師演示,幼兒看。不管是否能消化,硬往幼兒的腦子裡灌死知識,造成幼兒被動接受知識。

  二、對今後數學教育的建議

  本人根據多年的幼兒數學教學經驗,認為應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革:

  (一)改革數學教育內容,統一教材

  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決定了幼兒園數學教育應由教育部門統一部署,組織專業人員,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地系統地加深數學知識內容的深度和廣度,避免重複無效的教育。

  1.集合數:除《綱要》中規定的10以內的數字書寫、認讀、計數與取物外,應延伸到20以內的認讀、計數與取物,增加數群與個位的計數、目測數群、數量層次認知等。

  2.單、雙數:由10以內的單、雙數順數、倒數認知擴大到20以內的順數、倒數及單雙數的認知。

  3.組成分解:除學習10以內的加減運算、分解組成、創編應用題外,還應注重多項思維能力的訓練和遷移能力的培養。另外,從時空觀念、邏輯觀念等方面也應擴大知識面,增加難度,注重幼兒分析、綜合推理的技能、數學語言的運用、表達的技能及多項思維技能的培養與訓練。

  (二)轉變觀念,滿足幼兒探究的慾望和發展需要

  《綱要》中明確提出了數學教育的四個方面的目標:

  (1)教幼兒掌握一些粗淺的數學知識;

  (2)培養幼兒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

  (4)培養幼兒正確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幼兒教師應轉變觀念,滿足幼兒探究的慾望和發展需要。

  1.創造主題情境,激起學習興趣

  每一個情境的創設,我們都要考慮和體現幼兒學習的“六個性”,即:主動性、自主性、參與性、合作性、獨立性、選擇性。幼兒喜歡聽故事,在教授新的數學知識前,我們可以根據幼兒所需要掌握的相關數學知識,設計編寫一些生動有趣、幼兒生活中熟悉的數學故事和情境,將數學知識融入其中。幼兒透過聽故事、閱讀欣賞故事、表演故事等方式方法,在不知不覺中去主動理解與之相關的數學知識。這樣,幼兒學起來輕鬆愉快,理解起來也比較容易,充分調動起他們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設計開放式的有效提問

  教師的引導和提問直接影響幼兒的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的發展。開放式的有效提問就需要我們廣大教師引導幼兒主動地從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問題。那麼,如何設計開放式的有效提問呢?首先,應從結果入手,結果往往是幼兒最感興趣、最想知道的。常規思維中,我們常常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正向思維,若反道而行之,效果會不同,更引起幼兒的注意。再次,從對比入手。對比是一種讓幼兒發現所觀察事物之間的異同,從而從中找出正確答案的一種教學方法。如《按大小分類》的教學中,“為什麼大書要放在大筐子裡,小書要放在小筐子裡呢?”這些問題的設計,都是從兩物間的對比入手,從而激發了幼兒主動思維的積極性。最後,從難點入手。如“大小積木混在一起怎麼辦?”“小動物們去看電影不知道按什麼順序坐,他們該怎麼辦?”等等。這些問題對於小班幼兒來說,雖有些難度,但答案不止一個,具有更廣闊的開放性,從而使幼兒的思維向縱深層次發展,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和個別差異性。

  3.把數學教學融於遊戲中去,讓幼兒在玩中學

  愛遊戲是幼兒的天性。幼兒在遊戲中學習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學習單雙數時,可讓10個小朋友排好隊,並給他們編上號,讓他們單號或雙號出隊;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運算,可請10個小朋友表演乘車,上車幾個人,車下還剩幾個人,合起來一共幾個人;學習比較數的大小和找相鄰數,可讓他們玩撲克牌、找朋友等遊戲。實踐證明,幼兒對這種教學方法很感興趣,在玩中不知不覺地學到了很多東西。

  (三)增強操作材料的趣味性

  《綱要》要求“幼兒園應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數是抽象、概括的。幼兒處在直覺行動思維階段,邏輯思維能力差,他們只有在擺弄物體時,才能很好地進行思維。所以在教學中除了運用各種教具外,還特別注意採用直觀式教學,提供足夠的教具、材料讓幼兒親自動手操作。教師透過巧妙地設定問題情景,提供學具讓幼兒動手操作,能使幼兒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將解決問題的思維活動充分表現出來。

  總之,幼兒園的數學教育是具體材料和遊戲活動中進行的抽象活動,是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的教學活動。如果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讓他們的思維充分得到發展,使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主動去學習和掌握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的數學知識,充分體現出幼兒在數學教育中的主體地位,並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學活動,幼兒一定會對這門抽象的學科感興趣。

  幼兒園數學教育初探論文3

  一、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新價值

  對幼兒開展數學教育有兩方面的價值:一是思維訓練的價值,由於數學是抽象的過程,學習數學實質上就是學習思維,特別是抽象邏輯思維的方法;另一方面,數學教育能夠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用數學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它的關鍵在於讓幼兒親歷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真實地與物體打交道,獲得真實的認識和體驗;“解決問題不再是解答簡單的應用題。數學正在成為孩子自我鍛鍊成長的工具,因為他需要這些工具。它們的意義直接來自於應用中的經驗。”

  二、幼兒園數學教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活動目標單一。《幼兒園教育綱要》中關於數學教育,明確地提出了四個方面的目標。然而,我們接觸到的一些教學活動計劃,只提出有關學習數學知識單方面的目標。

  (二)忽視幼兒的思維特點。幼兒期思維發展和趨勢是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發展,抽象邏輯思維尚處於萌芽狀態。幼兒學習數學,主要透過四個階段,即實物操作——語言表達——影象把握——符號把握,從而建立數學的知識結構。每一次數學活動都必須由具體到抽象、由低階到高階逐步過渡,而且必須經過長期訓練才能達到目標,不是透過一兩次活動就能完成的。然而有的教師不考慮幼兒的思維特點,忽視幼兒的學習規律,甚至過高地估計幼兒的接受能力,其教學效果當然是不會理想的。

  (三)數學概念模糊

  數學教學是具有高度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的教學活動,它要求教師準確把握數學概念的屬性,並能用幼兒容易理解的數學語言來表達。這對幼兒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是極為重要的。但是,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概念表述不清和理解錯誤的情況。例如在教中班幼兒按兩個特徵進行分類時,先按一個特徵分一次,再按另一個特徵分一次,活動就結束了。其實,這一活動還應該有一次對同一批物體按兩個特徵進行分類的活動環節。

  (四)教師的語言不嚴謹

  教師的語言表達是否正確、明白、易懂,直接影響著向幼兒傳授知識的效果,影響到幼兒語言和思維的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數學知識本身的特點和幼兒思維的特點決定了幼兒學習和理解數學概念是有困難的。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對幼兒正確理解數學概念及有關知識是相當重要的。然而,有的教師對數學語言的規範性還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在教學中,語話不作推敲、顛三倒四、前後矛盾等缺乏邏輯性、表達不明確的現象隨處可見。

  (五)忽視評價的教育作用

  我們這裡所說的評價,是指以幼兒為物件,對幼兒活動、幼兒在教育過程中的受益情況和所達到的水平作出價值判斷。教師對幼兒的評價,應該是科學的、合理的評價,是能激發幼兒自信心,保護幼兒的自尊心,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促進幼兒發展的。在數學教學活動中,有的教師沒有考慮到幼兒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每個幼兒都希望得到教師的承認和讚許等實際情況,而往往採用統一的標準去要求和評價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

  三、引起幼兒學習數學興趣的因素

  (一)適合幼兒水平的學習內容。

  (二)能引起幼兒積極思維活動的活動形式和方法。

  (三)多種多樣的直觀材料、玩具和教學形式的新穎性。

  四、常用的幼兒數學教學方法

  (一)操作法

  操作法是幼兒透過親自動手操作直觀教具,在擺弄物體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從而獲得數學經驗、知識和技能的一種學習方法。如運用各種材料(紐扣、信核)進行計數:有各種幾何形狀的塑片(或硬紙片)、積木等比較核認識幾何形體,進行形體的拆拼、分合;親手撥動玩具鐘盤上的長、短針,以獲得關於正點、半點的概念等等。操作法是幼兒學習數學的一種十分重要的基本方法。幼兒期各年齡班兒童的數學教學都應充分地運用這一方法。

  操作法的重要性在於:它是兒童在頭腦中構建初步數學概念的起步,是兒童獲得抽象數學概念的必經之路。它沒有固定的形式和類別。運用操作法應強調幾點:1.明確操作目的。2為幼兒操作活動創設必要的物質條件。3.給予兒童充分的操作時間。4在幼兒動手操作之前,應向幼兒說明操作的目的、要求和具體的操作方法。4.在幼兒操作的過程中要觀察兒童的操作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和探索。5.討論操作的結果。6.操作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及不同年齡的兒童提出不同的要求。

  (二)遊戲法

  1.情節性的數學教學遊戲。透過遊戲的主題和情節,體現所要學習的數學知識和技能。

  2.操作性的數學教學遊戲。幼兒透過操作玩具或實物材料,並按照遊戲規則進行的一種遊戲。

  3.運用各種感觀的數學教學遊戲。透過不同的感官進行數學學習,發展幼兒對數、形的感知能力。

  4.口頭數學教學遊戲。對發展幼兒數的抽象能力以及思維的敏捷性的作用較為突出。

  5.競賽性數學教學遊戲。

  6.數學智力遊戲。以發展智力為主要任務的運用數學知識進行的遊戲。

  (三)比較法

  比較是思維的一個過程、是對物體之間的某些屬性上建立關係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兒童的思維進行著較複雜的分析和綜合活動,因而,比較又能促進幼兒思維的發展。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

  在運用比較法進行教學是,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首先要組織幼兒進行觀察,使幼兒細緻地觀察到物體的數量或形狀特徵,在充分觀察基礎上,再進行數或形方面的比較。

  2.儘量讓幼兒親自動手進行比較。

  3.在比較的過程中,教師要以啟發性的問題,指導幼兒進行比較、引導幼兒積極地思考。

  4.在運用重疊、並放、連續等比較形式時應有意識地指導兒童理解對應(配對)的含義並掌握正確進行對應的技能。

  5.比較形式的選擇應根據教學內容、不同年齡班兒童的具體水平來確定。

  (四)啟發探索法

  主要透過教師的具有啟發性的提問進行,透過提問來引起幼兒思維的積極探索活動。最大的特點就是激發幼兒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引導兒童透過積極的思維,獨立地去探索並獲取新地知識。

  (五)講解演示法

  這是一種講解與演示相結合地方法,就是邊講解邊演示。

  應注意一下幾個問題:

  1.必須突出重點。

  2.講解時語言要簡練、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和準確。

  3.演示直觀教具要真實、美觀、整潔併為幼兒所熟悉的物體,以免用新奇的教具分散幼兒的注意。

  (六)歸納法和演繹法

  幼兒數學教學的歸納法是指在幼兒已有知識的基礎上,概括出一些簡單的本質特徵或規律,以獲得新的數學知識的方法。這是特殊到一般的過程。因此,在幼兒中、後期的數學教學中引導幼兒運用歸納和演繹法進行學習,是十分重要的兩種促進幼兒初步推理能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