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高職院校圖書館推進學生資訊素養論文

高職院校圖書館推進學生資訊素養論文

高職院校圖書館推進學生資訊素養論文

  一、高職院校資訊素養現狀

  總體來說高職學生資訊素養能力較低,資訊意識薄弱,資訊獲取能力差。大部分學生只重視考取相應的等級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缺忽略了對獲取知識技能、方法的學習,缺乏主動培養資訊素養的能力。這使得學生在短時間能找到一份較合適的工作,卻沒有培養起提升自我、繼續學習的能力,缺乏後續職業生涯的提升空間和能力,不能適應學習型社會創新的需求。

  二、圖書館在學生資訊素養教育中的優勢

  圖書館在學生資訊素養教育中主要有兩個優勢,硬體方面和軟體方面。

  (一)硬體

  1.良好的空間環境優勢

  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資訊資源中心,為教師的教學和科學研究提供服務,承擔資訊資源利用和資訊素養教育的雙重職能。圖書館空間寬敞,環境優雅,濃厚的文化背景和學習氛圍,吸引學生將其作為第二課堂,是資訊素養教育的中心,在這裡學生可以自我充實,自我提升。

  2.豐富的資源環境優勢

  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資源,傳統的紙本資源和新興的電子資源,是全校師生獲取知識、傳播資訊的重要場所。隨著資訊社會的發展,電子資源更是普及,圖書館由單純的館內服務轉換到提供7*24不間斷的服務,這一優勢是高校其他部門無法達到的。

  3.先進的裝置資源優勢

  隨著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圖書館作為學校的資訊中心,擁有先進的技術裝置和網路設施,這些都為資訊素養教育提供硬體保障,擴充套件了圖書館的服務方式,使讀者不用到館,便可隨時隨地的'及時獲取資訊。

  (二)軟體

  專業的人力資源優勢。隨著時代的發展,圖書館擁有一批高學歷、專業化的館員,在資訊環境下,提供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網路化、數字化、專業化的服務。這些館員素質較高,在文獻資訊檢索和讀者教育培訓方面,專業經驗豐富,具有實際的工作與學習能力,能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服務,是圖書館資訊素養教育的人力資源保障。

  三、圖書館開展學生資訊素養教育的有效途徑

  當今國家對高職大學生的培養目標是有特色的專業人才,而高職院校的資訊素養教育較本科院校起步較晚,因此對高職大學生的資訊素養教育必須創造性地結合專業特色和資訊社會的發展需求。

  (一)利用圖書館網路開展教育

  在資訊化社會中,基本每個高校圖書館都有自己的網站,圖書館網站是圖書館對外宣傳的重要渠道之一,併成為主要渠道,透過網路可以使我們的資訊素養教育更具有多樣性和互動性。隨著智慧手機的普及,這裡的網路不僅僅是在電腦客戶端的網路,還伴有新興的手機圖書館的應用,手機圖書館逐漸成為主流發展方向,手機微博、微信、QQ等越來越方便的方式,增強了圖書館的宣傳和利用。

  (二)新生入館教育培訓

  目前高校基本都會進行新生入館教育培訓,培訓主要內容是介紹圖書館概況、圖書館館藏資源(紙質資源和電子資源)介紹和使用、入館須知、館內佈局、館內規章制度等,這樣可以幫助新生快速瞭解和使用圖書館。

  (三)開設具有創造性的特色資訊檢索課程

  針對高職學生的資訊檢索課,應當減少枯燥的理論,並儘可能將理論知識融入到問題和案例中;在課堂實踐時,應採取豐富、靈活的形式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協作性,如小組合作完成一個檢索課題、檢索作業演示交流等,儘量給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機會。

  (四)針對學生需求開展多種形式與內容的培訓

  文獻資訊檢索課程教育之外,圖書館可以根據不同年級學生開展資訊需求調研,有針對性地開展一系列定期與不定期的培訓活動。例如,現在很多圖書館流行的讀書月活動,也可以舉辦館藏特色資源利用、畢業生論文寫作與文獻資源利用等專題培訓,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利用館內外資訊資源,併為今後的學習和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語

  隨著學校資訊化的發展,資訊素養教育在高職院校已開始得到重視,高職院校有必要把資訊素養教育列入學生素質教育中,把學生培養為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圖書館還應進一步發揮自身在環境、資源、技術、人才上的優勢,充分融合各右面資源,積極與同行交流,學習吸收成功的經驗,大膽嘗試創新實用的教育模式,努力提高學生的資訊意識和學習積極性,大力推進高職學生資訊素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