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治新課程理念探索論文

治新課程理念探索論文

治新課程理念探索論文

  教師的教育觀念,直接關係著教師的教育行為,也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課程改革成功關鍵看教師,教學方法上的創新是新課改的關鍵,新課改最為關鍵的是改革舊的課程理念,倡導新理念。更新觀念,明確新課程新理念是課改的前提,教學方法和教師自身素質都與更新觀念息息相關。在此,我就高中教學實踐中探索出的新課改理念談談我的看法:

  一、新課改理念下的開放意識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主動融入全球化程序,高中生就是這樣一個大背景上成長髮展的年輕人,他們的思想必然會打下很深的時代烙印。高中的政治新課程中既要培養學生的世界意識,也要培養學生國家意識、民族意識,適應全球化時代我國高中生健康成長的需要。今天的高中生要學會把握世界發展的走向,要有國際胸懷。

  二、新課改理念下的現代意識

  高中生是正在成長中的勞動者。高中的政治教育必須高度重視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以及環保意識、資源意識和可持續發展意識。這就要求引導高中生養成自主思考並規劃人生的能力,具有基本的職業意識、創業意識,以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初步具有獨立生活能力,學會交流與合作,具有團隊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樣性,初步具有面向世界的開放意識,自覺維護國家尊嚴和利益弘揚民族精神,具有民主與法制意識,維護社會正義,具有社會責任感。

  三、新課改理念下的人文素養

  以人為本,是普通高中的政治課改的根本理念,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人生歷程的發展需要、尊重人的人格和尊嚴、尊重高中生人性發展需要。高中的政治新課程要重視中學生在心理、智力、體能等方面的發展潛力,針對其思想活動的多變性、可塑性等特點,在尊重學生個性差異和各種生活關切的同時,採取啟發式、探究式等方式,幫助他們認同正確的價值標準,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新課程立足於學生現實的生活經驗,以育人為核心,以學生髮展為本,關注每位高中生的整體發展,把理論觀點的闡述寓於社會生活的主題之中,構建學科知識與生活現象,理論邏輯與生活邏輯有機結合的課程模組,在開設必修課程的同時,提供具有拓展性和應用性的選修課程,建立校本教研製度,把學生和教師的發展、可持續發展放在首位,以滿足學生髮展的不同需要。

  普通高中生面對的最根本的問題是人生道路的選擇問題。

  因此,普通高中的政治課程改革要比九年制義務課改更應多關注學生深層次的生活需要。促進高中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不是一種口號,而是一種根本的理念,它體現了教育民主化的趨勢和要求,政治課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為每個學生的發展可能提供現實基礎,關注每位學生的人生髮展,引領每位高中生獲得順利透過人生十字路口的鑰匙。高中的政治新課程要求不同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個人學習方案,正是這一基本理念的體現。

  四、新課改理念體現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的理念

  新課程明確指出,要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質基礎,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敞開學生選擇的大門,在選擇中形成學會選擇,學會負責的思想,併為學生的課程選擇提供多種機遇,促進學生全面、持續、終身發展。

  高中的政治與初中思品課和高校政治理論課相互銜接,與時事政策教育相互補充,與高中相關科目的教學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既保持以生活主題為基礎的系統聯絡,又體現了內容目標的遞進層次,對應三個文明協調發展的要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常識,成為高中的政治新課程的重要內容。

  五、新課改理念體現了夯實基礎的理念

  高中的政治新課程設計有四個必修課“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側重為學生進入大學深造打好基礎,基礎性知識一點也沒有削弱,只是採取模組式的組合形態。六個選修課模組包括“科學社會主義常識”“經濟學常識”“國家和國際組織常識”“科學思維常識”“生活中的法律常識”“公民道德與倫理常識”,選修課安排側重是保證高中的政治學科基礎性的前提下,突出了課程的選擇性、靈活性和多樣性,尊重學生的差異,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有利於學生增強規劃人生的意識和提高自主擇業的能力,改變了反課標的單一性升學深造和設計,進一步明確和強調了普通高中的多文化教育功能、任務,即普通高中的教育教學任務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升學和就業”外,還應學會培養學生素質、輻射文化、服務社群、開展交流、發展學生自身等任務。

  可以看出課改體現素質教育所追求的新理念,就是加強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導與注重學生成長的特點相結合,強調課程實施的實踐性與開放性,建立促進發展的課程評價機制。強調了知識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統一,有利於學生的終身學習和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