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教師教育改革理念探新論文

教師教育改革理念探新論文

教師教育改革理念探新論文

  論文關鍵詞:教師教育 改革 理念

  論文摘要:我國的教師教育改革正處在一個複雜的、艱難的轉型時期,面臨的問題是多方面的。為此,我們必須首先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教師教育改革,其次要用正確的思想來指導教師教育改革,最後要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教師教育改革,只有樹立新的教師教育改革理念,才能順利、全面地推進我國教師教育改革。

  一、從戰略高度來認識教師教育改革

  民族振興的希望在於教育,教育發展的關鍵在於教師,而教師的素質源自教師教育。教師教育是教育子系統中一個基礎性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整個教育事業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發揮著極大的作用。教師教育改革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到初、中等教育的教育質量,影響到中、高等教育學生的基本素質,從而影響到未來知識經濟時代社會中人們的文化素質和科技素養。因此,我們必須從戰略的高度來認識教師教育改革,這不僅僅有助於教師教育本身的發展,有助於整個教育事業的進一步協調發展,而且也有助於教師教育在社會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我國師範教育久經風雨洗禮,在艱難閒苦中為中華民族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傳統師範專業在我國已有百餘年曆史,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教育體系。該體系的特點是由專門的師範院校實施定向和獨立的培養方式,採取“學科專業、教育理論和教師職業技能培養的混編模式”,一次學習,終身從教,培養以傳播知識、傳承文化為主要任務的“初任型”教師。在建國以來很長一段時期內,這種培養模式對我國的基礎教育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受我國高等教育總體規模及水平的影響,許多教師,尤其是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學歷層次和專業知識水平偏低,文化素質不高,而這又必然反過來影響和制約我國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和諧社會目標的提出,原先對教師素質的要求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必須建設一支高素質和高水平的教師隊伍;中小學素質教育的實施,更是迫切呼喚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在這一背景下,傳統師範教育學科水平不高,教育體系封閉,人才培養目標單一,培養規格偏低,課程設定陳舊,教師專業化程度不高的弊端逐步暴露。2003年3月2日,教育部在北京召開了“教師教育改革和發展研討會”,會上就教師教育的開放化、專業化、綜合化和一體化等重大改革問題進行了研討。會議號召師範院校和非師範綜合性院校在新時期要擔負起教師教育改革賦予的歷史使命。在充分體現時代精神以及認真研究和把握教師教育發展的基本規律基礎上,參照世界發達國家教師教育發展歷程(即由獨立的師範教育到綜合大學辦教育學院再到“大學加師範”三個階段),對我國教師教育進行全面而又徹底的改革,是我們面臨的一個具有重大意義的、迫切需要研究的課題。

  在新的歷史階段,我國教師教育正處於從滿足數量需求向全面提高質量的戰略性轉變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充分認識教師教育的歷史地位和神聖使命,切實落實教師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借鑑國際教師教育先進經驗,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在改革中完善和加強教師教育,在開放中整合和提升教師教育,在更高的層次上發展教師教育。為此,教師教育必須在高揚教師專業化旗幟的傳統基礎上,走綜合化的辦學之路,為保障和引領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為增強和提升國家教育實力,為提供有力的教育人才資源保障,為建設全民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做出新的貢獻。

  二、用正確的思想來指導教師教育改革

  (一)遵循以人為本原則,堅持教師教育改革

  在教師教育改革程序中,我們會遇到許多新情況、新問題,但我們絕不能妥協,必須遵循以人為本原則,堅持教師教育改革。教師的成長有不同的發展階段,每一個發展階段都有不同的特點和規律。例如,處於適應期的新教師最關注的是熟悉鑽研教材;處於發展期的教師最關心的是思考自己的教學與其他老師的不同,嘗試總結經驗,形成風格;處於創造期的教師更加關注如何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靈活有效的教學。因此,教師教育改革必須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遵循教師成長的規律。

  教育的創新關鍵在於教師創新,而教師的創新依賴於教師的發展。因此,教師教育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幫助教師獲得新觀念、新知識與新技能的層面,必須立足於促進教師發展的新理念,使教師學會不斷更新觀念,形成和保持終身學習、反思、研究的意願和能力,增強不斷改進自身專業化水平的動機,以及積極參與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的使命感等等。可見,教師教育改革只有遵循以人為本原則,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二)樹立教師教育新觀念,促進教師教育發展

  教師教育要發展,首先要樹立教師教育新觀念。雖然過去我國有些學者對教師教育觀念這一問題進行過一定的探討,但是我國教師教育觀念相對滯後是顯而易見的,這與我國教師教育實踐的需要極不相稱。我國教師教育在體系、體制、培養模式、內部管理、課程與教學等問題上之所以呈現出封閉、割裂的狀態。這與我們所持的狹隘的教師教育觀念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確立教師教育新觀念是我國教師教育改革發展的思想基石。這主要包括確立開放化觀念、綜合化觀念、專業化觀念和終身化觀念。開放化是指我國師範教育獨立定向的體系被打破,其他有條件的非師範院校參與到教師教育行列當中來,形成了相互競爭、互促發展的開放格局;綜合化是指師範院校由原先以培養教師為單一目標的院校轉化為綜合型的師範院校或綜合性大學的過程。它主要包括師範院校學科結構的綜合化和專業設定的綜合化兩方面;專業化是指必須把教師教育看作是與其他專業教育(如醫學專業教育、法律專業教育、工程專業教育等)並列的教育,把教師教育作為專業教育來發展;終身化是指教師教育不僅要承擔職前教育,而且要承擔入職教育、在職進修的任務,使教師的職前培養和職後培訓一體化,使教師終身接受教育,不斷地探索教育教學問題。

  三、用科學的方法來進行教師教育改革

  (一)合理定位,循序漸進

  在過去計劃經濟的體制下,師範院校的任務就是培養教師,其功能單一,大學的功能和作用並沒有得到真正發揮;而在我國高等教育走向大眾化、綜合化、國際化,教師專業化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師範院校應當首先要按大學的規律和模式來辦,把教師教育作為大學的功能之一,大學的綜合功能更有利於教師教育功能的充分發揮。因此,教師教育可以作為師範院校的主要功能,但不應該是唯一的功能。

  在教師教育改革發展的浪潮中,目前有的師範院校被合併了、有的改名了,因此人們對師範院校未來的發展走向心存疑慮,原有的教師教育體系還要不要堅持、獨立的師範院校還要不要辦等等,這些問題應當引起我們的足夠重視。當前,根據我國國情,師範院校在一定時期內還將繼續存在,但必須加以改造,即使將來師範院校的名稱或概念消亡了,然而只要世上還存在教育,教師教育就不會消亡。因此,師範院校必須堅持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辦學方向。但基於我國師範院校在層次、水平、區域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為此,教師教育的改革必須分類發展,分步實施。

  1.合理定位,分類發展

  從國內外教師教育的發展趨勢和我國師範院校的改革情況看,我國師範院校向綜合化方向發展已是大勢所趨,但在其發展過程中,根據我國國情,我們認為地方師範院校在策略上必須分類發展: 一是省屬重點師範大學。一些辦學基礎較好、水平較高的省屬重點師範大學應當積極應對教師教育改革帶來的各種變化。首先是必須堅持以教師教育為主體的辦學方向,確保在面對綜合性大學舉辦教師教育的競爭中保持教師教育的領先地位;其次是在重視保持自身特色和優勢的基礎上,以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為支撐,加快提高師範大學的綜合辦學水平,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再次是必須加強與中小學校在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教師培養與培訓上的聯絡,加強與各教師教育機構的協作,加強與其他師範大學和非師範大學的溝通與交流,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和特色,確保在激烈的競爭中謀求更大的發展。

  二是省屬一般本科高師院校。相當部分以教學為主的高師院校,在一個時期內仍須執行四年本科師範教育的模式,以解決我國部分地區基礎教育人才緊缺、九年義務教育師資數量不足、質量不高的問題。此外,還應拓展專業與培養目標,積極參與地方經濟建設。為此:首先是確立大師範思想,改變單一的培養目標,開設直接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專業;其次是教師教育專業與經濟類專業聯姻,共同承擔各種配套型經濟建設專案;再次是廣招經濟技術人才,使學校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的能力得到增強。在這一過程中,儘管其中不少高師院校不具備向綜合性大學跨進的條件,但也要增強綜合化意識,加強與綜合性大學的交流和合作,提升自身的辦學活力和教育創新能力。此外,部分高師院校可以考慮併入師範大學或其他綜合性院校,為迅速提高其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和綜合辦學水平創造有利條件。

  三是地方師範高等專科學校。隨著我國中等師範學校逐步退出歷史舞臺,我國的專科師範學校不再培養初中教師,只承擔培養小學教師、幼兒教師、特殊教育教師,以及一些大學本科來不及培養或培養能力不足的一些專業的教師,如體育、藝術等專業的教師。

  因此,就目前情況看,師專在我國部分地區仍有存在的必要,但必須進行徹底改造。首先是需要徹底改造師專由於培養物件的轉變而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如觀念的轉變、新的培養課程、新的教學方法手段、新的'管理體制等等;其次是要徹底改造專業設定,適應地方經濟技術建設發展的需要,還特別要關注與第三產業的聯絡。另外,辦學條件較差、基礎較薄弱的師範專科學校除在師資缺口較大的地區予以保留外,也應考慮逐步併入綜合類院校或師範大學、學院,以保證有限的教師教育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辦學條件較好、基礎較好的師範專科學校應考慮升格為本科院校。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升格為本科院校將是師專在更高層次上的新的出路。只有這樣,我國地方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才會有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

  2.循序漸進,分步實施

  一是師範院校的綜合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從整體上進行周密的籌劃和穩步的實施。二是師範院校必須堅持以教師教育為主,突出優勢與特色,同時逐步發展其它專業,兼顧社會多方面發展的需要,切忌不顧社會發展狀況及自身的條件而盲目向綜合性大學看齊。三是地方師範院校不要急於盲目合併或取消。因為,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尤其是中西部地區和不發達的地方,仍然存在嚴重缺乏合格教師的情況,因此,師範院校在某些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還需要存在,如果全部合併或取消,那麼教師教育的力量將會受到嚴重削弱,這對該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反而不利。四是目前各地獨立設定的教育學院已經基本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有條件的師範院校應當結合各地區實際將教育學院並人其中,重組和最佳化教師教育資源,逐步推進教師職前培養和職後培訓一體化程序。

  (二)突現特色,綜合發展

  師範院校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對走向綜合與保持教師教育特色的關係問題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綜合與特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師範院校在改革發展過程中,如果不加強綜合性,教師教育的水平就上不去,教師培養的質量也難以提高;如果失去了教師教育特色,也就失去了自己的優勢、失去了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目前,從總體上看,我國師範院校的改革明視訊記憶體在這樣一個普遍現象:在學科建設與專業設定上向綜合性大學靠攏的積極性很高,力度也很大,但在教師教育改革方面卻嫌乏力,缺乏明晰的思路,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說,仍按慣性運轉。因此,一些師範院校的教師教育實際上不是在加強,而是被削弱了。此外,近年來有關一些綜合性大學介入教師教育的現狀調查報道,多強調其潛在的學科優勢一時尚不能顯示,而因學校氛圍不利和本來缺乏教師教育的資源等諸多因素,這些學校教師教育的實際效果也不容樂觀。這樣,師範院校若將自己教師教育的特色與優勢丟了,就會失去其改革的本來意義。

  高等學校的辦學特色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學科特色、科研特色、人才培養特色和校園文化特色。據此,師範院校在走向綜合化的同時,必須結合這四個方面,一是在學科方面,師範院校必須突出教師教育特色,重點進行教育學科的建設。二是在教學科研方面,師範院校應更好地指向實踐,在作好教學工作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其科學研究水平。三是在教師培養模式方面,師範院校應改變過去傳統的教師教育培養模式,把學科專業教育與教師職業教育分離,使教師職業教育成為在學科專業學習基礎上的二次選擇,並促進職前培養與職後培訓一體化。四是在校園文化方面,師範院校應突出其師範性特色,要特別地注重培養學生的育人能力,“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正是其校園文化的核心。

  可見,師範院校面對巨大的教育市場,在走向綜合化的過程當中,保持和加強已在教師教育領域形成的特色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