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反思與建構論文

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反思與建構論文

高校體育教學模式反思與建構論文

  【摘要】傳統文化是我國的文化瑰寶,是寶貴的精神文明,是需要世代傳承的燦爛文明。在我國的高校中,體育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只沿用了現代體育的模式,而忽略了傳統文化在教學中的應用,導致教學模式片面追求技術性。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型人才是高校的義務和責任。體育課程可以改善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不斷提高身體健康水平,還能夠提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達到身心健康的共同發展,只是在教學過程中,我國體育教學的優勢沒有被髮揮出來,對成績的過分追求,大大降低了高校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體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傳承文化;傳統體育;教學模式;反思與對策

  “全球村”的逐漸形成,多元文化的不斷深入,民族傳統體育備受衝擊,文化空間的破壞模糊了民族文化的個性,影響了國家文化安全和民族復興。高校是民族傳承體育文化的重要場所,但是體育教育的機構並沒有進行深入的研究,在追名逐利的體育教育中失去了體育教學的真正意義。因此,只有將文化傳承融入到體育教育中,教育模式的改變,能夠不斷完善體育結構,增加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並且推動體育教育向前發展。

  一、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不間斷的歷史文化使我們繼承了很多傳統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形成傳統文化潮流,逐漸使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發展,被更多人所關注,在精神與物質財富經歷的世代傳遞過程中,汲取體育文化的精髓,在體育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承接中,應該注重體育知識、規則、意志和智慧,還有體育器材等的全面繼承,作為後世傳承的基礎。體育教學指的是在教學理論和思想的指導下,在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和教學內容中,主要由教學體系、教學結構和教學思想三部分組成。教學結構是主要的.組成部分,教學體系起到豐富內容的作用,教學思想起到連線教學結構和教學體系的作用,並深藏在其中,使教學結構和教學體系達到一定的平衡目的。在文化傳承下,體育教育和文化傳承密不可分,主要表現在體育技術和技能以及身份等都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教學方法和課程內容,我國多數高校在體育教學方面過分注重技術和技能,極少涉及體育思想和精神的傳承,從而造成學生片面發展,過分追求表面的技藝卻忽視了體育的精神意義。在傳承方面,技能與思想文化是相輔相成的,體育技能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體育文化的發展。

  二、我國體育教學中的問題

  1.體育教學過程中片面追求利益價值。在實踐教學中通常使用近現代的教學模式,高校體育教學在實施過程中對文化教育的缺失,單純開展的體育課程,使傳統體育文化中所包含的修身、娛樂、和諧的體育精神變得越來越模糊,而現在大學生在提高身體素質的同時,還應該加入文化活動的開展,協調發展。傳統體育的價值被物質的價值思想影響,長期以來對西方教育的模仿,而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中國傳統體育逐漸被競技的目的所取代,傳統體育教學精神的感悟、修身、自娛都被利益慾望引導走向“價值化”。

  2.教學模式單一、缺乏實用性。目前,雖然被稱為“體育大國”的我們,在高校教育中開設的體育課程多為羽毛球、足球、健美操等專案,傳統武術、樂器等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但都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我國體育教育的專業能力的不足,是阻礙傳統體育教育發展的主要原因,培養一名職業的傳統體育教師對文化底蘊和專業化的職業素養要求較高,這一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經歷,而且在培養過程中,需要有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探討,在研究中,傳承下來的體育精神多為口口相傳,相關資料較少,研究難度大。相對單一的教學課程,沒有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民族傳統體育的課程開發滯後,對青少年喜愛的專案缺少開發和整合。

  3.教學過程中人文知識教育的缺失。人文知識的教育是傳承傳統文化的關鍵,僅僅在技術上對教學過分專注,並不能體現出體育教學對傳承文化的重要意義。技術和文化存在著辯證的關係,從廣義上講運動中利用身體完成體育動作也可以稱之為文化,技術離不開文化,文化也離不開技術。技術支撐著文化的發展,文化又為技術指引方向,兩者相互結合才能夠持續發展,技術絕不是簡單的模仿和做動作,同樣需要文化的昇華和精進,文化也不是單純的講述理論,沒有實際應用的理論不足以稱之為文化。作為文化事業接班人的大學生,如果不瞭解體育專案背後的歷史和文化背景,過分追求表面技能的發展,必將造成體育事業的片面發展,這將是我國體育教學事業的極大失敗。

  4.過分追求技術教學,忽視文化教學的作用。“文武兼修”是我國傳統教育的一個特色,而現代教學中文教文武教武,對於專業化的追求過於片面,培養出來的人才只不過是技術追求的奴隸,失去了體育教學應有的靈魂。我國當代的體育事業表面上雖然成功,但從教學過程和教學結果來看,這一問題很突出,競技體育的出現,使各個國家為了追求名譽不斷培養著一個又一個體育競技“畸形天才”,甚至有的人為了獲得更好的成績而使用各種各樣的激素以便達到自己的目的,體育精神是應該誠實守信的,這種失信的表現必然是文化教育缺失的體現。我們應該吸取這樣的教訓,在技術追求的過程中,加強學子的文化知識教育和素質培養。

  三、如何改善體育教育發展策略

  1.構建文化傳承的教學模式。傳承文化的理念應該包括多元文化的傳承,民族體育是在傳承一種特定的文化,傳統體育教學背後的文化和底蘊不應該被忘記,技術的傳承是為文化傳承做服務的,技術作為文化傳承的一種載體將文化表現得有血有肉更加豐富,僅僅用肢體語言去傳承傳統體育是沒有“靈魂”的,就像傳統武術一樣,失去了“精氣神”的武術不能稱之為真正的武術。體育教育對文化的傳承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也向學生傳遞著一種精神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高校學生的身心發展。

  2.構建特色的傳統體育課程。在體育教學課程上改變傳統的模式,開發多元化課程適合當下社會需求,挖掘傳統體育課程資源,在追求競技體育的課程上還要加入非競技體育的專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課程構建上從物質、精神、行為等方面著手,在課程的制定上,充分吸收教育哲學、學習理論、教學理論知識,遵循當地特色進行安排,例如地理環境、文化氛圍等方面進行相應的增設,對傳統體育進行適當的保護和發展。開展傳統體育專業,培養傳統體育的綜合型人才,為傳統體育教學打下基礎,併為研究傳統體育開闢綠色通道,使傳統體育擁有優渥的發展土壤。

  3.提高對學生傳統體育文化理論的意識培養。在高校教學過程中,除了對運動的開展以外,還應該加入相應的娛樂活動的開展,包括生存意識的培養。在現今社會,市場競爭如此激烈,我們不得不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但在活動的開展中加入思想教育的灌輸,結合體育競技,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增加趣味的同時,還要增加學生精神層面的認知與良好心態的建立。活動開展中,加入理論知識的培養,在探求技能的發展過程中將理論知識運用其中,在運用中加強。舉辦相應的戶外運動,除了馬拉松之外,還包括像攀巖、野外求生等新興體育課程,增強學生的熱情和積極性,在活動中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還能夠不斷加強理論知識的應用,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在活動中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4.以體育專業為主,其他學科為輔。在戶外教學中,結合當地的地理環境,組建合適的生存訓練。在我國多數學校還是以“圈養式”教學為主,為了學生的人身安全很少會組織戶外求生類活動,在校學習的和諧運動在踏入社會後將沒有太大的用處,特別是遇到自然災害之後更是束手無措。而在體育課程內加入其他領域學科的課程,增加了體育教學的多元化,使學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時還能靈活變通,掌握知識的本質。

  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改革對文化的傳承起著重要的橋樑作用,高校體育能夠在西方現代體育教育模式的參考下,繼承傳統體育教學的優勢,培養“德、智、體、美、勞”多元化發展的高素質學生,同樣也是我國教育事業的指導目標,體育教育不應該只是培養強健的體魄那樣骨骼粗壯的人,而應該在傳承中培養有血有肉有靈魂的新生代。同時在體育教學中不斷創新加入適應當代社會發展的課程和教育理念,適應當下高校教育和國家的發展,塑造能夠抵抗較強壓力和擁有較強心理素質的大學生,在畢業後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能適應角色的轉換和社會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