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論語》之孝的內涵及其當代意義論文

《論語》之孝的內涵及其當代意義論文

《論語》之孝的內涵及其當代意義論文

  在個人成長的多個環節中,大家都經常看到論文的身影吧,藉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論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論語》之孝的內涵及其當代意義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論語》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書中詳細記錄儒家所提倡的傳統道德觀點,全書圍繞"仁"的思想展開,涉及到政治、教育、倫理等各個方面,可稱為"諸經之慧眼"。在《論語》一書所涉及的儒家思想中,"孝"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可謂這種中華傳統美德最確切最豐富的詮釋,對於當今社會仍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一《論語》之"孝"的內涵

  《論語》一書中,有關"孝"的內容一共出現了26處,分佈於"學而"等11個篇章中,其中有14處直接出現"孝"字,其餘12處是未見"孝"字而與"孝"有關,下以表格示之:由表格可以看出,有關"孝"的內容在《論語》中佔有一定的篇幅。經筆者分析,《論語》之"孝"具有較為豐富的思想內涵。

  關於"孝"的詞彙意義,許慎《說文解字》中的解釋是這樣的:"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1]。這就告訴我們,"孝"在倫理方面的一般意義是指子女對父母的敬愛與奉養,而別無他意[2]。而在《論語》中,"孝"有著極其豐富的內涵,既是成己之方,對個人行為有一定的要求,涉及子女對父母的敬愛與奉養,同時對於君主來說又是為政之道和治國之策,表現出一種由個人到天下的道德修養程序。筆者現將《論語》中有關"孝"的內容分為兩組,以此為《論語》中"孝"之思想內涵理出一個較為清晰的脈絡。這兩組中,一組內容有關個人修養與行為19處,另一組則有關為政治國之策7處。(具體附錄於文後)《論語》之"孝"更注重個人的修養與行為這一方面,而涉及為政治國之策這一方面較少。當然兩組也有重合之處,意義並不是徹底分離的,如"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3]中的"慎終追遠"既有關個人修養行為又有關為政治國之策,君主與一般計程車人一樣,也是個體,也要注重有關"孝"的個人行為修養,進而才可以推之天下。

  我們且來分析兩組內容之要義。首先,在與"孝"有關的個人修養與行為的內容中,將"孝"看作是個人的道德標準之一,並且提及了不少與"孝"相關的具體行為準則,從理論到實踐要求個人注重"孝"這一重要美德。從這一部分的內容中,我們可以總結出《論語》之"孝"對於個人修養與行為的要求:

  一是理論上理解何為"孝"及"孝"對於個人良好道德修養形成的重要性。這一方面,點出了"孝"與"仁"的關係,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篇第2 頁)而"仁"是儒家學說的核心,這樣就彰顯了"孝"對於個人修養的重要性,正如另一部儒家的倫理學著作《孝經》中所言:"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二是行為上要求敬愛奉養父母。具體如物質奉養,這是孝道的`基本,但也是最淺的一層,故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為政篇 第14頁)又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為政篇 第15頁);又如情感慰藉,這是高於物質層面的行孝之道,是在精神方面給父母以關懷,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修養,有言"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里仁篇 第40頁)"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篇 第14頁);再如懷念父母之恩,奉之以禮,如書中所言"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篇 第13頁)"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里仁篇 第40 頁)"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子張篇 第199頁) 禮是孔子及儒家的政治與倫理範疇,儒家還有一本專門闡釋"禮"的經典———《禮記》,儒家思想認為只有經過禮,仁才能由內在的德性轉化為外在的德行,而"孝"作為"仁"之本,自然要受到禮的規範,"禮"是行孝的準則和方式,在日常生活、父母之生日及喪祭時都要注意,嚴守禮節,則達於"仁"可期也;再如無改父道,言"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學而篇 第7頁),但從義不從父,父母有錯時,要及時糾正之,但不能使其怨怒,也不能對其怨怒,故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里仁篇第40頁)。

  再者,與"孝"有關的為政治國之策的內容,將"孝"由個人與家庭拓展到了國家天下,往往將"孝"看做是道德風化的一部分與其他道德標準並提,是以仁德治國(用現在的言語說即是精神文明) 的一部分,同樣體現出對"仁"和"禮"的重視,因此當"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為政篇第20頁)《論語·堯曰》也提到:"所重:民、食、喪、祭。"(第202頁)將"孝"用於為政治國,是將"孝"由個人推向天下的必經之路。

  可見,《論語》中有關"孝"的內容體現出一個由獨善其身到兼濟天下天下的系統,顯現出"孝"和"仁"、"禮"的密切關係,指向"仁"的核心思想,要求個人注重"孝"的修養,要求君主以身作則,善誘民眾。

  二《論語》之"孝"的當代價值

  眾所周知,儒家思想的核心為"仁",然而他有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篇第2頁) 可見"孝"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將《論語》所有談"孝"的內容歸納到一起,我們會發現他們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學說體系:"仁"是"孝"的指導思想,而"禮"是行孝的準則,一個涉及理論,一個涉及實踐,而都指向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仁"。《論語》之"孝",有的對於現今社會來說太過保守,不切實際,如嚴守禮節之"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陽貨篇第188頁)等,但其中還是有不少地方對於我們現今的社會仍是頗有啟迪的,具有較高的當代價值。

  第一,強調"孝"之美德的修養及"孝"在人倫關係中的地位。從《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出,儒家將"孝"作為其思想核心"仁"的根本點和出發點,言"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篇 第2頁)認為"孝"是最根本的美德修養,只有具備"孝"之美德,才能向著"仁"之目標前進。《論語》之"孝"注重具有血緣關係的"親親"一面的孝道,強調子女要善事父母,認為其具有維繫家庭關係的重要作用,而家庭是社會的組成細胞,家庭的和睦是社會和睦的基礎,可見"孝"在社會人倫關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主張入世的孔子亦常將"孝"與"忠"聯絡在一起,認為忠孝是士最根本的修養,如言"出則事公卿,入則事父兄,喪事不敢不勉,不為酒困,何有於我哉?"(子罕篇第92頁)《孝經·廣揚名章》中亦有言:"君子之事親孝,故忠可移於君。"[5]"孝"也是君主的行為準則之一,如"周公謂魯公曰: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微子篇第198頁)意思是君主不要怠慢親族,不要被大臣抱怨沒被信用[6]。這樣看來,在孔子眼中,為人臣者只有孝才能忠,為人君者只有孝才能治理好天下。

  這樣的看法雖然具有封建思想的烙印,但從歷史上看也不無道理,放於現今社會同樣受用。子女孝敬父母而得家庭之和睦,個人的修養也會有所提高,更易聞達於世,而能光宗耀祖,是以盡孝;子女盡孝使家庭穩定和睦,這樣才能有社會的穩定和睦。

  第二,使"孝"的具體內容更為豐滿。孔子在《論語》中指出,"孝"不僅要求子女懷念父母之恩,從物質上奉養父母,使之衣食無憂,而且要給予父母精神上的愉悅,以禮事之,使之身心舒暢,不讓父母過多擔憂自己,還要求子女在父母死後也要盡孝,重喪葬之禮,為自己的後代做好表率。是故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為政篇第14頁) 曰:"父母唯其疾之憂。"(為政篇第14頁)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里仁篇第40頁)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為政篇第13頁)《論語》之"孝",要求子女真心實意地對待父母,更強調道德主體的自覺意識和能動作用,更吻合人的情感與理智。一個人只有真正懂得了孝,才有可能把它轉化為一種品質,才可以更穩固地實施下去。對於當代社會,孔子在兩千多年前所倡導的孝道仍然頗有啟迪,他時刻為我們敲著警鐘,告知我們,不可棄生育自己的父母於不顧,甚至打罵父母,而且並非給予父母物質上的滿足既是盡孝,要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使父母身心愉悅,頤養天年。

  第三,將"孝"由個人、家庭推向了社會,用於為政治國。《論語》之"孝",不侷限於個人與家庭,孔子及其弟子還將"孝"推向了社會,使其具有政治內涵,把其視為為政治國之策,認為"孝"具有使天下歸順的作用,體現出中國封建社會家國同構的模式,故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為政篇第20頁) 曾子亦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學而篇第6頁)歷史上,不少君主如漢文帝、清康熙帝等,將"仁孝"作為其治國之一,君主也做了很好的表率,國家因而得以趨於安定,民風得以趨於淳厚,"仁"則可期也,應了孔子所言:"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學而篇第2頁)現今我國政府關注"中年空巢",倡導子女"常回家看看",並將"孝敬父母"納入法律,以此作為建設和諧社會的手段之一,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政府對"孝"這一美德的重視與提倡,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義,也在某個側面體現了孝的政治功用,同時這也展現出了兩千多年前孔子思想的魅力。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論語》之"孝"具有其豐富的內涵及其獨到之處,幾千年來一直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以至現今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孝"之思想仍然閃耀著溫情的光輝,對當代社會頗有啟迪。雖然《論語》之"孝"具有封建思想的烙印,但無論如何,其"孝"之思想確實給中華文明帶來了不可否定的重要意義,值得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和發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