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關於淺析我國自考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建議的論文

淺析我國自考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建議的論文

關於淺析我國自考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建議的論文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簡稱自考,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以其嚴格的質量和良好的聲譽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影響波及海外,己成為我國規模最大的開放的高等教育形式,與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一起成為我國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項基本制度之一。”三十餘年來,自考教育為社會培養了大量人才,然而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文中對相關的問題做了總結,並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我國自考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自考教育側重專業技能教育,忽略對考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自學考試實行“寬進嚴出”。“寬”指入學門檻低:凡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均可依國家規定參加自學考試,不受年齡、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據不完全統計,至今己有累計5000餘萬人參加了學習考試;“嚴”指取得畢業證、學位證的難度大:自學考試每年兩次在全國考委規定的同-時間進行考試。一般專升本須透過8門國家統考課程,高升本則須透過16門。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考試可以透過簽到、劃重點等方式來降低試題難度,且本校監考不十分嚴格,普遍存在作弊現象。自考則不同,考前試題絕密,考場配備最先進的反作弊裝置,監考老師認真負責,近年來,幾乎杜絕了作弊抄襲。

  由於考生能否取得相關證書完全由全國統一考試成績決定,因此考生將透過考試當成唯一目的,相關院校只注重對其考試能力的培養,而使其成為名符其實的應試教育。自考幾乎無入學限制,考生入學前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只有加強德育、美育,才能造就德才兼備的專門人才,適應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二)自考教育缺乏有力推廣,權威性、知名度與社會認可度不夠。

  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入學門檻較高,受教者皆文理兼善,而對於有特殊偏好的考生,高考的狹隘與不公則顯得尤其突出。自學教育既能滿足該部分考生的要求,又能使想要提高自己的人獲得學習深造的機會。雖然自考具備普通髙等教育所不具備的靈活性,但因社會對普通髙等教育的偏愛,使其並沒有獲得與其本身教育質量相符的權威性、知名度與社會認可度,許多考生、輔導員甚至都不知道有自學考試,有些單位也不承認自考學歷。

  (三)自考生與全日制學生E別對待,不利於自考生積極發展。

  自考生的個人素質參差不齊,又多是在職,不能經常到校學習,故學校持有一種不聞不問的心態,不能將自考生與全日制學生一視同仁。

  首先,在教學機構設定上,自考生由學校自考中心管理,各專業皆隸屬於繼續教育學院,與普通教育完全脫離,這必然會影響學校在資源配置時的傾向。例如在教學配置方面,普通學生是由教授、講師授課,而自考生則多由碩士研宄生授課,以現在的研宄生水平,其教學質量不言而喻。自考生本來基礎就不是很好,加之教師水平較低,其與本科生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在日常生活方面,普通學生可以享有學校所有教育資源,而自考生會受到部分限制。如住宿,分配給自考生的'宿舍較少,出現多人一間,或無法入住的情況。再如校園卡,自考生的校園卡多為臨時卡,只能用於消費,而沒有借閱書籍的許可權。其學生證背後甚至都無磁條,無法享有車票打折優惠。

  其次,無任何獎勵措施。自考生沒有任何助學金、獎學金等生活補助,也無法保送研究生或取得交換生資格,即無任何正面鼓勵,這對自考生的學習生活無法起到積極作用。

  最後,自考生因學歷不高,加之學校的雙重標準,會產生自卑心理,這會給其學習生活帶來很大的負面因素,甚至有厭學、棄考、輟學現象發生。

  二、對我國自考生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一)在高等學校中宣傳推廣自考教育,擴大自考教育的知名度,為中途因各種原因而不能繼續參加更高水平教育的學生提供一個選擇。

  (二)取消公務員考試中“全日制高等院校畢業生”限制,使自考生能與普通高校畢業生在同一平臺公平競爭。

  (三)提升自考教育的考試難度,使其成為普通高等教育的補充,而非僅是獲得學歷的捷徑,從而進一步提髙自考教育的社會認可度。

  (四)在常規的課程設定之外,加強美育、德育建設,開設文藝選修課,是否學習該課程可由學生自由選擇,且不計入全國統一考試。對於學習優異者,可頒發獎勵證書,並體現在畢業評價中。

  (五)學校組織學生參加集體活動、義務勞動及公益活動,增進學生之間的感情,提升個人素質。

  (六)為自考生配備與普通學生相同的師資力量,嚴禁不符合教學條件的個人執教。

  (七)使自考生與普通學生使用相同形式、相同效力的證件,而只在教育類別中體現差異。

  (八)提供助學金、獎學金,保送研宄生、交換生名額,其金額與比例可適當少於普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