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端午的朗誦稿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朗誦稿吧,朗誦指大聲朗讀。就是把文字作品轉化為有聲語言的創作活動。是不是有很多人沒有真正理解朗誦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適合端午的朗誦稿,歡迎大家分享。
1、《端午節的情思》
國破家亡,家破人亡……
還有千斤的巨石,還有悲憤的驚世駭俗的無法施展的思想。
我不知道古老的楚國是一支怎樣凋零枯萎的花朵,
好比,至今我沒去過湖南的汩羅江。
或許,人生失意的歲月流不盡你心中的血淚,
或許,詩情噴湧的時刻也換不來你臉上瘦削的陽光……
太多的深情喲,才讓你發出“路漫漫”的無可奈何的感慨,
太多的夢想喲,才叫你血色的生命融進了哭泣的汩羅江。
荊楚大地一直哭到鄰近的瀟湘,
泣血的日子,讓整個神州從此黯然神傷……
從此,二千多年的五月這一天,叫做了端陽,
這叫作懷念,懷念是一種崇高而偉大的'想像。
你的橘頌你的離騷你的九歌你的九章……
流不盡你的悲哀你的惆悵。
你讓楚辭浪漫民歌一般在中華大地唱響,
你讓終生的遺恨連同自己一起消逝,淹沒進汩羅江。
我不知道,封建時代的土壤葬送了多少你這般詩意的文人,
我不知道,當今的紅塵,還有多少才子還在壓抑著奔放無羈的思想
願我笨拙的詩作,能化作你身邊的一縷輕風,
願我劣質的白酒,能祭出你春夏秋冬所有日子的明淨陽光。
2、《端午》
子規鳥輕盈的掠過
而我的腳步
卻在汨羅江畔沉重
星星與眼睛對視
沉浮中
你在泅渡詩意的銀河
天問依然迴響在天地
龍舟劃破千年的寂靜
浸透血液的文字
融入江水
月亮與濤聲對飲
我把九歌
唱給汨羅江
見你在揮毫之餘
縱身一躍
與楚辭再醉一萬年
千年的炊煙
從波濤應聲而起
懷念漲滿的粽香
裹住許多古老的記憶
漂泊的遊子
即使變成泥土
中國已在心裡種植
3、《汨羅江水》
青史上你留下一片潔白,
朝朝暮暮你行吟在楚澤。
江魚吞食了兩千多年,
吞不下你的一根傲骨。
太史公為你的投水太息,
怪你為什麼不遊宦他國?
他怎知你若是做了張儀,
你不過為先秦一說客。
但丁荷馬和魏吉爾的史詩,
怎撼動你那悲壯的楚辭?
你的死就是你的不死,
你一直活到千秋萬世!
悲苦時一節離騷,
千古的志士淚湧如潮;
那淺淺的一彎汨羅江水,
灌溉著天下詩人的驕傲!
子蘭的衣冠已化作塵土,
鄭袖的舞袖在何處飄舞?
聽!
急鼓!
可愛的三閭大夫!
灘灘的龍船在為你競渡!
我遙立在春晚的淡水河上,
我彷彿嗅到香草的芬芳;
我悵然俯吻那悠悠的碧水,
它依稀流著楚澤的寒涼。
4、《端午寄情》
風拂著柳葉,
似一對忠實的情侶,
遠遠望去,
這晚春初夏,
也別有一番情趣。
笑眯眯的大娘
還在孜孜不倦的搓著五色細繩,
年已八旬,
兒孫滿堂。
嘴裡叨唸著:
等第一場雨來得時候,
剪斷它,
扔到房頂上,
讓雨把它沖走,
把邪惡沖走。
門樑上,
艾蒿散發著它特有的香氣,
清清的,淡淡的,
瀰漫著…
不曉得這世上是否有妖魔鬼怪,
但這艾蒿,
卻被賦予了降妖除魔的神聖使命。
屈原是否聞到了飄來的棕香?
任江水徹涼,
卻無法冷卻這顆熾熱的心,
那股愛國的暖流,
從屈原的心裡,
勢不可擋的奔湧出來,
滲透到億萬中國人的身體裡,
中國便在這億萬的大愛下,
逐漸壯大。
5、《端午情懷》
熊熊大火燃燒了一個晚上
端午節的粽子才四處飄香
用心包裹
用思緒纏繞
裡面的一顆蒸熟的紅棗
可是古代美女芬芳的紅唇
在大火熊熊燃燒的夜晚
獻出的最虔誠的祭奠
祭奠誰已經不再重要
重要的是端午節的習俗
已經走過了多少年
有多少堅硬的壯漢
被歷史可圈可點
有多少硬骨頭的詩人
站在了歷史發展的前沿
端午節是回想歷硬漢的節日
不僅僅是吃幾包粽子
不僅僅是喝幾杯酒
不僅僅是吃幾個雞蛋
不僅僅是與家人愛人親人團圓
不僅僅是讓麥子豐收的喜悅
迷醉雙眼
端午節,展現的是中華民族的歷史
有骨氣,才會有魄力
才會有能力推動歷史的發展
端午節,祭奠的火焰中
凝聚著中國人散發著正能量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