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件> 關於情緒調適的活動課件

情緒調適的活動課件

關於情緒調適的活動課件

  活動1 從“不”開始

  活動目的:有助於大學生樹立生活目標,提高土氣,精力充沛地學習、工作與生活。

  活動形式:做心理體操。

  活動設計:

  (1)教師引言。

  常有一些大學生談到自己說,雖然很羨慕考研的學生,也很希望自己像一些學生幹部那樣轟轟烈烈地為班級、同學做點事情,可就是打不起精神,整天無精打彩,得過且過,到頭來又感到空虛,煩躁,如何讓自己振作精神呢?我們從“不”開始。

  (2)做心理操:拿來紙與筆,開始寫:“哪些事我不想做?”。採用的是我們最習慣的消極方式。這時我們會寫得很快。因為我們現在一點也想不起來自己想做什麼,但是我們很想知道自己不想做什麼。如“不想早晨跑操”“不想每天看書”“不想參加義務勞動”,要求一直寫下去,直到寫不出來為止。使我們這種消極的態度發揮到極至,已不起作用了;寫下“我可能不反對去做的事情”。用的還是消極的形式,因為要“適應”我們消極的習慣。但這時已經寫出我們願意拿出一部分時間去做的事情。直到我們想不起來的.時候,我們的態度慢慢變得積極一些了;寫下“我覺得可能喜歡的事情”。用的還是漸進的方法,題目不確定,因為習慣於失敗的人害怕作決定,也不敢負責任明確表態。我們怕作了決定就要行動,而最後又要失敗。我們對失敗的擔心比對成功抱的希望要強烈。這樣使得我們心裡輕鬆一點;第四步,寫出“我肯定地想要做??”。是給我們一個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起跳點,讓我們檢驗一下新的可能性並且開始思考問題。一旦這種“可能喜歡”的模糊想法被確立,也就是向一種取得成功的思想邁進了。

  活動2 學會說“不”

  活動目的:學習和練習對消極的同齡人的壓力作出拒絕。

  活動形式:心理體操。

  操作過程:

  (1)引言。

  常有一些大學生因不會拒絕別人感到苦惱。在需要拒絕別人的要求或者指出別人失誤的時候,往往顧前顧後,不知所措,擔心把關係搞僵或者傷害對方的自尊心,破壞彼此的合作。為此在他們想說“不”的時候,卻常常說了“是”。勉強做著一些自己極不情願做的事情,事後又為此深感內疚,唉聲嘆氣。也有的同學是“不”字說得太多而且態度也不好,他們總是生硬粗暴地對別人說:“不”,口氣裡帶著一種蔑視人和要跟人攤牌的味道。結果,不但與對方疏遠,而且造成一種互相厭惡的局面。今天你和他發一場火,明天在另一個場合他會覺得你欠了他的,一定要想辦法“撈回來”。古希臘數學家畢達哥拉斯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是”和“否”這兩個最簡單、最熟悉的字是最需要慎重考慮的字。大凡成功者必須具 備說“不”,掌握說“不”的藝術。他們能夠帶著友好的表情親切堅定地說“不”,口氣可以同你說“是”一樣輕鬆從容,絲毫不會損害際關係。成功者知道,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麻煩都是太快地說:“是”,所以他們寧肯說:“這事我要仔細考慮”,也不願迫於壓力匆忙答應。下面我們做學會說:“不”的練習。

  (2)提出情境。

  教師列舉出一些大學生經常碰到的難以拒絕的情境,如朋友或同學拉你逃課去逛街;最要好的同學要你考試時給他傳紙條;同學要你抽菸;同學要你給他的女朋友捎信等等;

  (3)將兩人分為一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