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教案:會爬高的水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學教案:會爬高的水,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教案:會爬高的水1
【活動設計】
我園每個班都有一塊種植地,每天都是小朋友輪流去給這些植物澆水,並要求孩子們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做好觀察記錄。有一天,有個小朋友突然問我:“老師,這些植物為什麼和人一樣可以慢慢長高呢?”我風趣的回答:“因為你們每天都給水它們喝呀!”沒想到這個小朋友追問我:“它們又沒有嘴巴,怎麼喝水呢?”這個問題把我問倒了,想做回答,又怕不科學。於是我就去查閱了有關資料,這一查,才發現小小問題學問還真不小:原來植物吸收水分還屬於一種物理現象——毛細現象,並且這一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見,只是往往被我們忽略了,於是我就設計了這一科學活動《會爬高的水寶寶》。
這一活動緊緊圍繞幼兒科學教育的總目標:1、有好奇心和初步的科學態度,願意自己動手探究問題。2、獲得探究解決問題的感性認識。3、獲得有關周圍事物及其關係的經驗,並有使用傾向。這三點來設計,我將教育目標和內容蘊含在操作活動中,並運用啟發、引導、直觀形象法、討論法,表揚鼓勵等教學方法激勵孩子們去操作探索。
環節一:提供給孩子許多材料,讓他們自由操作,發現許多有趣的現象,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慾望,這一環節目的在於讓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並且能與同伴分享、交流。重在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和探究的慾望。
環節二:幼兒帶著疑問看課件,透過形象直觀的畫面,初步瞭解物體的毛細現象,引出活動主題。
環節三:是實驗的驗證階段,也是本活動的重點。透過毛細玻璃管的.實驗,科學地驗證了毛細現象,讓孩子們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環節四:把科學現象與日常生活聯絡起來,讓孩子們透過實驗獲得的科學論證去解釋一些生活中的現象,同時發展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讓知識得到了遷移。
環節五:是活動的延伸。透過遊戲——給水搬家,讓孩子們在快樂中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幼兒有主動探究的慾望,體驗成功的喜悅。
2、瞭解生活中的毛細現象。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並在實驗中能主動與人合作。
【活動準備】
課件、醫用毛細玻璃管、各種顏色的顏料水、毛線、宣紙、棉布、餐巾紙、粉筆、紗布、拖把、抹布、棉花、海綿、幼兒事先摺好的紙睡蓮。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實驗,觀察物體的變化情況,並引導幼兒思考物體變化的原因。
幼兒討論:為什麼把物體一端放入水中,沒放進去的部分也溼了?水是怎樣上去的?
二、看CAI課件,初步瞭解物體的毛細現象。
引導幼兒總結:許多物體中都有我們肉眼看不見的細小管道,水就是順著這些小管道爬到物體上面去,這一現象叫毛細現象。
三、幼兒做玻璃管實驗,驗證這一現象。
小朋友每人一根細玻璃管,插入紅顏料水中,觀察水爬到管中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
四、用毛細現象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1、幼兒解釋前面做的各種實驗,水是怎樣爬到紙、粉筆、毛線、紗布等上面去的。
2、解釋花為何開得那麼美?它是怎樣喝到水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也是屬於這一現象?
3、遊戲:睡蓮開花。並思考這是為什麼?
五、活動延伸:
遊戲:給水搬家。
水寶寶想住到大一點的房子裡去,我們怎麼幫助它(不用倒的方法)。
大班科學教案:會爬高的水2
一、活動目標
在本次活動中,透過觀察水能沿著鬆軟的紙慢慢向上爬的現象,幼兒將感知紙的毛細現象,同時發現生活中的類似現象,並探索其中的原因,感知毛細現象。
二、活動準備
白色、綠色皺紋紙(或吸墨紙),紅、黃、藍、綠4種顏料水,白色小毛巾,毛細管(止咳糖漿的小細管,內徑越小越好),空飲料瓶,大瓷盤,杯子,透明膠帶,小剪刀,放大鏡。
三、活動過程
[活動提要]
本活動分三次完成:
1.感知水沿著紙向上爬的現象。
2.探索發現紙的毛細現象。
3.應用毛細現象動手製作。
[具體活動過程]
(一)試一試:
1、會吸水的紙:
(1)把皺紋紙(十六釐米長,四釐米寬)的一端用膠帶固定在厚紙板上,用黑色簽字筆在皺紋紙另一端1/4處畫一個墨點。
(2)將厚紙板豎起來,讓皺紋紙尾端浸到水中,猜一猜,紙會怎麼樣?(水順著紙向高處爬,並帶著顏色向上擴散)。(圖A、B)
問題:水為什麼會爬高呢?我們再做一個試驗。
2、會爬高的水:每人取毛細管一支,放入4種顏色水中,你發現了什麼?(顏色水順著毛細管向上爬)。(圖C)
(教師總結:水會順著毛細管向上爬,這是毛細現象。)
問題:為什麼水會順著紙往高處爬呢?教師引導幼兒用放大鏡觀察紙,你發現了什麼?
(紙有很細小的空隙,水會順著這些空隙向上爬,進行擴散)。
(二)玩一玩
1、、白花變彩花
幼兒取一朵白花,想辦法怎樣讓白花變成彩花。(教師引導幼兒將花的一小部分接觸顏料水,觀察白花變彩花的現象)。(圖D)
2、白毛巾變彩色毛巾
幼兒取一杯顏料水,放在大瓷盤上,同時取一條白毛巾,搭在杯壁上,一端接觸顏料水,一端垂向瓷盤,引導幼兒觀察白毛巾變彩色毛巾的過程。(圖E)
3、流淚的樹:
將皺紋紙裹在飲料瓶周圍(多裹幾層),將高出瓶口的皺紋紙用剪刀剪開,擰成樹狀(可用透明膠帶將接縫處貼牢),做好後放入瓷盤中,往盤中澆彩色水,觀察水沿著“樹”上升的變化。(圖F)
(三)說一說:
啟發幼兒把自己做的、觀察到的說給同伴和老師。
四、活動建議
1、白紙花可讓幼兒自己動手製作。
2、活動過程中,提醒幼兒注意衛生,以防將顏料弄到衣服上。
3、建議將幼兒分成4人一組進行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