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形狀寶寶找朋友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科學形狀寶寶找朋友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科學形狀寶寶找朋友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能對三種形狀進行區分配對。
2.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
2.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形狀餅乾若干。
3.張三種不同形狀嘴巴的動物。
活動過程:
一、課件匯入,認識形狀1.師:"今天,我們小小四班來了三個新朋友,你們想認識它們嗎?"2.出示課件一,引出圓形寶寶。師:"這是我們的第一個朋友,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鼓勵幼兒自由發言。
3.師:"你看這個朋友是什麼形狀的?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圓形。"3.同上引出三角形和正方形。
二、形狀寶寶找家1.出示課件,引出三個房子。師:"你們看,這裡有三幢房子,你知道這分別是誰的家嗎?"2.引導幼兒發現規律,找出形狀與房子的`共同點--都是相同形狀的。
3.出示課件——開門檢驗是否找對家,開門的房子裡出現相應的形狀寶寶。
三、分餅乾1.請小朋友去形狀寶寶的家裡做客,分發相應形狀的餅乾。
2.認識手中餅乾的形狀,請和手中拿一樣圖形餅乾的小朋友相互碰一碰做朋友。
3.出示小熊小貓和小青蛙。師:"有三個小動物聞到了餅乾的香味也到我們小小四班來啦!"4.師:"你們願意請他們吃餅乾嗎?他們喜歡的口味可是不一樣的。猜猜分別喜歡什麼口味?從哪裡看出來的?(張開的不同形狀的嘴巴)"5.在愉快的音樂聲中分餅乾給動物寶寶四、延伸活動出示真的形狀餅乾,請小朋友們洗手喝水,分享自己喜歡的形狀餅乾。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餘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鬆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並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小班科學形狀寶寶找朋友教案2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能對三種形狀進行區分配對。
2.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
2.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形狀餅乾若干。
3.張三種不同形狀嘴巴的動物。
活動過程:
一、課件匯入,認識形狀
1.師:"今天,我們小小四班來了三個新朋友,你們想認識它們嗎?"
2.出示課件一,引出圓形寶寶。師:"這是我們的第一個朋友,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鼓勵幼兒自由發言。
3.師:"你看這個朋友是什麼形狀的?它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圓形。"
4.同上引出三角形和正方形。
二、形狀寶寶找家
1.出示課件,引出三個房子。師:"你們看,這裡有三幢房子,你知道這分別是誰的家嗎?"
2.引導幼兒發現規律,找出形狀與房子的共同點--都是相同形狀的。
3.出示課件--開門檢驗是否找對家,開門的房子裡出現相應的形狀寶寶。
三、分餅乾
1.請小朋友去形狀寶寶的家裡做客,分發相應形狀的餅乾。
2.認識手中餅乾的形狀,請和手中拿一樣圖形餅乾的小朋友相互碰一碰做朋友。
3.出示小熊小貓和小青蛙。師:"有三個小動物聞到了餅乾的香味也到我們小小四班來啦!"
4.師:"你們願意請他們吃餅乾嗎?他們喜歡的口味可是不一樣的。猜猜分別喜歡什麼口味?從哪裡看出來的?(張開的不同形狀的嘴巴)"
5.在愉快的音樂聲中分餅乾給動物寶寶
延伸活動:
出示真的形狀餅乾,請小朋友們洗手喝水,分享自己喜歡的形狀餅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