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會變的月亮》教案

大班科學《會變的月亮》教案

大班科學《會變的月亮》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學《會變的月亮》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科學《會變的月亮》教案1

  活動目標:

  1、知道月亮是會變化的,並初步瞭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2、激發孩子探索自然現象的興趣。

  活動準備:

  場地佈置、課件、幼兒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回憶故事匯入

  師:小朋友都聽過好聽的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月亮姑娘最後穿上合適的衣服了嗎?

  師:為什麼穿不到合適的衣服?

  因為月亮姑娘的身體不斷變化,有時候大,有時候小,所以她總是穿不到合適的衣裳。

  師:我們這段時間一直在探索月亮,月亮會發光嗎?

  師:月光從哪裡來?

  課件展示,小結:月亮是個不會發光的球體,也叫月球。太陽的光芒照到月球上,月球把光反射到地球上,所以我們地球上的人能看到月亮。

  二、演示實驗

  1、討論:你們平時見過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

  2、課件展示

  師:月亮有這麼多的樣子,在這張掛圖中會在什麼位子上呢?(幼兒自由猜想)

  3、實驗驗證實驗:一個教師當月亮,其他孩子當地球上的孩子。“文章、出自屈、老、師教、案網、"孩子觀察演示實驗。並驗證猜想的結果。

  認識新月、滿月。

  師小結:月亮亮面朝著太陽從新月開始,繞著地球轉到滿月,月亮越變越大。

  三、幼兒操作

  師:從滿月到新月,月亮的變化又有什麼樣的規律呢?

  1、再次進行模擬實驗,教師發給幼兒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小朋友根據觀察結果進行操作。

  2、檢驗幼兒操作結果,教師分析。

  3、運用課件小結。

  小結:新月到滿月,月亮越變越大。滿月到新月,月亮越變越小。

  四、活動延伸

  師:月亮繞地球轉一圈用了多長時間?(一個月)月亮這樣的變化一年有幾次?(12次)

  師:月亮還有很多的秘密,如月亮上有水、動物、人類嗎?我們可以透過觀察、看書、查電腦、問問爸爸媽媽來了解,把你發現的秘密帶來與老師、小朋友共同分享,好嗎?

  教學反思:

  家長的配合意識有待提高,只有唐沁等幾個孩子記錄的很完整,很仔細,其他孩子的記錄有些只有大人的文字,孩子只是講述,參與的感官太少;還有一部分家長可能覺得這件事對孩子的發展無關緊要,所以孩子要求後,並不主動配合,沒有和孩子一起觀察月亮,所以當老師讓他講述發現的時候,孩子無可奈何。家長的教育觀念有待改變。

大班科學《會變的月亮》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透過傾聽故事及觀看月相變化圖,初步瞭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2、嘗試運用語言、動作及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月亮變化的理解

  3、對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感興趣,能關注月亮的變化

  二: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學習DVD

  2、動態教具

  3、課件

  4、幼兒用書、鉛筆人手一份

  三:活動過程:

  1、匯入,教師根據幼兒已學的美術活動中《月亮姐姐》,進行經驗的遷移師:上星期的美術課中,我們學習畫了一個美麗的小姐姐,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想起來,她是誰?老師給你們一個提示:她長了一對美麗的翅膀。

  師:對,是月亮姐姐,那哪位小朋友還記得月亮姐姐的臉是什麼形狀的?有的小朋友畫了圓圓的月亮姐姐,有的小朋友畫了細細彎彎的月亮姐姐,咦?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月亮姐姐的臉可以變化?

  2、傾聽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激發幼兒瞭解月亮變化的願望

  (1)師:為什麼月亮姑娘做的衣裳總是不合身呢?(激發幼兒發現月亮在不停的變化)

  (2)教師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生活經驗,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狀。

  師:你見過的什麼樣的月亮?像什麼?(鼓勵幼兒用語言和行動進行表達,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幼兒所講月相)

  (3)播放《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動畫,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月亮的變化規律。

  師:現在,請小朋友看一下,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動畫,請你看一看,月亮姑娘的變化和你看見過的和想象中的有什麼不一樣?

  3:簡要解釋月亮姑娘變化的原因,使幼兒產生科學探索的興趣

  (1)師:小朋友們現在都知道,月亮姐姐每天都在變化,那小朋友們知道"月亮姐姐"為什麼變化?。請你們大膽地猜一猜,然後告訴老師。

  (2)播放圖片,使幼兒初步感知月亮姑娘的變化是因為地球影子的投射師:小朋友來看一看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圖片,請你看一看,月亮姐姐在哪兒?地球在哪?那太陽光照射進來的時候,月亮姐姐被誰擋住了啊?原來是月亮姐姐和我們居住的地球想曬太陽,可是月亮姐姐的太陽光被地球擋住了,這個怎麼辦?

  師:月亮姐姐很聰明,她想到一個好辦法,請你們猜猜這是什麼辦法?(用故事性的語言,引導幼兒瞭解月亮在圍繞地球旋轉)噢,原來月亮姐姐想到了,只要圍繞地球旋轉,當它轉到地球和月亮中間的時候,是不是就能完全曬到太陽啦?

  4: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幼兒理解圖片所表達的意思,瞭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1)師:月亮姐姐聰明不聰明啊?那老師現在就來考一考我們班的小朋友,看看小朋友比不比月亮姐姐聰明。

  (2)觀看教學掛圖,幼兒理解圖片所表達的意思。

  師:圖上畫的是什麼?每幅圖上的數字表示什麼?(初一、十五、二四等),那在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麼?

  (3)教師出示動態教具,請幼兒總結月亮變化規律引導幼兒說出隨著時間的變化,月亮每個月開始的時候變成細細的月牙,到了每月十五就變成了大圓盤,到了月底的時候又慢慢變回了月牙的形狀。

  5:幼兒根據月亮變化規律進行填圖遊戲師:你們看,圖中的初九和二十四號得月亮被劉老師不小心擦掉了,現在忘掉了她們的樣子,請你們當我的好幫手,幫我把她們的樣子畫出來好不好?

  (請幼兒在幼兒用書中添畫出來)

  活動反思:

  今天,教學活動為大班科學活動《會變的月亮》,主要是讓幼兒認識月亮形狀變化的規律,知道自然界中的事物會發生變化。

大班科學《會變的月亮》教案3

  活動目標

  1.瞭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2.知道月亮變化的順序。

  3.初步對天文知識產生興趣。

  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幼兒初步掌握月亮變化的規律。

  2.活動難點:正確掌握月亮變化的順序。

  活動準備教師準備:

  月亮變化的圖片,影片《月相變化》,一則關於月亮的謎語。

  幼兒準備:幾張實拍月亮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匯入部分

  1.透過猜謎語,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跟大家猜個謎語,你們想聽聽嗎?

  幼:想聽。

  師:那小朋友們要仔細聽哦。有時圓圓像個盤子,有時彎彎像只船。

  要問這個是什麼?晚上抬頭向天看。

  師:小朋友們仔細想一想,晚上會在天空中出現的,是什麼? 幼:是月亮。

  師:那小朋友們想一想,你們平時看見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

  幼:有時圓圓的,有時彎彎的。

  教師小結:透過猜謎語,引發幼兒對本次活動的興趣。教師讓幼兒回憶平時看到的月亮,激發幼兒的思考與探討,寓教育與生活。

  (二)基本過程

  1.展示照片,讓幼兒說出自己看見的月亮形狀。

  師:那有小朋友能給我們展示一下自己晚上看見的月亮嗎?

  (教師請幼兒展示照片)

  師:請小朋友們仔細看看小夥伴展示的月亮是什麼形狀的。

  幼:好。

  (幼兒自由發言)

  師:那為什麼我們每次看見的月亮都不一樣呢?你們知道月亮是怎樣變化的嗎?

  幼:不知道。

  2.透過觀察,讓幼兒發現月亮的變化過程。

  師:那現在,老師給大家播放一個影片,小朋友們仔細觀察一下月亮是怎樣變化的。好嗎?

  幼:好。

  (教師播放影片《月相變化》)

  師:小朋友們,看完了影片,你們知道月亮是怎樣變化的嗎?

  幼:先從彎彎的變成圓圓的,在變成彎彎的。

  師:對,小朋友們觀察的真仔細,但是你們知道月亮為什麼會變化嗎?

  幼:不知道。

  3.教師給幼兒簡單的講解月亮變化的原理。

  師:那老師今天就給大家簡單的講一講。因為月亮本身不會發光,

  是太陽將光照射在月亮身上,但有的時候地球會擋住太陽照在

  月亮上的光。因此我們每次看見的月亮都不一樣。

  教師小結:剛開始時,幼兒對月亮的變化過程很陌生。但是經過教師的講解之後,初步瞭解了月亮變化的過程,並開始對變化的過程產生興趣。

  (三)結束部分

  1.透過排序,加強對月亮變化過程的認知。

  師:現在老師手上有幾張關於月亮變化的圖片,想請小朋友們幫老師排一下順序,好嗎?

  幼:好。

  師:在排序的過程中,如果有小朋友不會,一定要舉手,向老師提問哦。

  師:老師看見小朋友們都能正確的排好序,小朋友們真棒。給自己比個心,好不好?

  幼:好。

  教師小結:教師請幼兒排序,加深幼兒對於月亮變化過程的瞭解。在排序過程中,還是有孩子不能正確的進行排序,教師應多對此類孩子加以指導。

  (四)活動延伸

  師:小朋友們今天表現的都很棒,很多小朋友都能正確的排序。老

  師想請小朋友們回家收集兩句關於月亮的詩句,下次活動時與

  老師和小夥伴們分享。好不好?

  幼:好。

  活動反思

  《會變的月亮》是一個比較有科學性的活動,適合大班幼兒年齡段的教學活動,在活動中,教師應尊重幼兒的主題地位,引導幼兒去觀察和發現。針對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教師也要及時的糾正和指導幼兒。在活動結束後,我認為以後還可以進行一些新的活動,拓寬幼兒的知識面和想象力。

大班科學《會變的月亮》教案4

  大班科學活動:《會變的月亮》

  設計意圖

  月亮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是生活中可以見到的,鑑於孩子們的這種生活經驗我參閱了很多這方面的課案及常識,並根據《會變的月亮》原教案調整設計了適合於大班孩子的綜合活動過程,從謎語匯入,讓月亮的“變”更加神秘,並擬人化月亮,讓本來抽象的科學活動在探索、故事化的遊戲中更加有趣,更加易於孩子理解。

  活動目標

  (一)理解故事,初步瞭解月亮盈虧變化的規律。

  (二)願意傾聽並進行講述,能簡單地記錄月亮外形的變化。

  (三)萌發幼兒對月亮變化的好奇心和觀察興趣。

  活動準備

  PPT一份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匯入活動

  1.謎語:缺時一道小彎彎,圓時一個大玉盤,白天躲藏夜晚現,灑下光輝照人間。

  2.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它是誰嗎?你們喜歡月亮嗎?關於月亮你想告訴我什麼呢?

  3.你們看過月亮嗎?在那裡見過呢?(你見到的月亮待在哪裡?)

  4.你看見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

  (二)聽故事並進行討論

  1.聽故事

  師:我發現你們看見的月亮都不一樣的呢。有的像……有的像……

  我們如果送一件衣裳給月亮,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吧。

  2.討論月亮圓缺變化的原因。

  月亮姑娘有沒有穿上漂亮的新衣服?為什麼沒有穿上呢?過了5天,裁縫師傅給月亮送衣服,月亮變成什麼樣子了?(像彎彎的鐮刀)

  裁縫師傅又去重做衣服,5天后,月亮變成了什麼樣子?(像彎彎的小船)又過了5天,月亮又長胖了,變成了什麼樣子?(像圓圓的大銀盤子)

  月亮姑娘是怎樣變化的呢?引導幼兒回答出順序(如果幼兒很快能回答出來則強調語言規範,先……然後……最後)

  3.小結:難怪裁縫做的衣服總是不合身,原來是因為月亮姑娘每天都在不停的變化。

  4.教師引導幼兒討論月亮為什麼會有圓缺的變化,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理解。

  5.教師小結:月亮本身不會發光,他發出的光來自於對太陽光的反射。月亮有變化是因為地球擋住了太陽反射到月亮上的光線。

  (三)結束活動

  師:小朋友們,你們現在認識月亮姑娘了嗎?喜歡月亮姑娘嗎?

  想和她做朋友嗎?那就先從觀察月亮開始吧。

  討論遇到陰天,看不到月亮的時候,如何記錄?

大班科學《會變的月亮》教案5

  活動目標:

  1.透過傾聽故事及觀看月相變化圖,初步瞭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2.嘗試運用語言、動作及操作遊戲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月亮變化的理解。

  3.對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感興趣,能關注月亮的變化。

  活動準備:

  1.月亮變化圖。

  2.與教學有關的PPT。

  3.影片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和《月亮的變化》。

  4.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重點、難點:月亮變化的理解。

  活動過程:

  一、猜謎匯入

  (1)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蔡老師帶來一個謎語,仔細聽哦!

  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個圓盤,有時像把鐮刀。

  (2)師:猜猜是什麼?揭曉謎底的時候到了:出示月亮(PPT)。小朋友們還記得月亮是什麼形狀的?

  (3)師:圓圓的月亮用動作怎麼表示?彎彎的月亮用動作怎麼表示?(請個別小朋友到前面進行展示,大家一起學一學)。

  (4)師:為什麼月亮有時圓圓的,有時彎彎的?我們一起來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

  二、基本部分

  (1)欣賞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激發幼兒瞭解月亮變化的願望。(播放動畫)

  師:為什麼月亮姑娘做的衣裳總是不合身呢?(激發幼兒發現月亮在不停的變化)

  (2)教師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生活經驗,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狀。

  師:故事中出現的月亮和天空中的月亮一樣嗎?今天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正真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出示月球PPT)

  (3)初步瞭解月亮、地球、太陽之間的聯絡。

  總結:月亮姑娘是圍繞地球執行的一顆衛星,它既不發光、也不發熱,它的位置不斷髮生變化,看上去月亮也在變。

  (4)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月亮的變化規律。

  簡要解釋月亮姑娘變化的原因,使幼兒產生科學探索的興趣。

  1.師:月亮姑娘每天都在變化,那小朋友們知道“月亮姑娘”為什麼變化?請你們互相討論,然後告訴老師。

  2.欣賞故事《月相的變化》,理解月亮的變化,並認識變化的月亮名稱。(播放動畫,出示月亮變化圖片)

  3.總結:月亮圍繞地球轉,地球圍繞太陽轉,當月亮執行到地球與太陽之間時,地球在月亮後面,由於反射光位於月亮的背面,我們是看不見月亮的,我們平時看見的月亮都是由太陽光的反射作用照到地球的。

  (5)操作遊戲,瞭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1.師:月亮姑娘要考一考我們班的小朋友,你們願意接受考驗嗎?

  2.觀看PPT,幼兒理解圖片所表達的意思。幼兒一起操作

  師:圖上畫的是什麼?每幅圖上的數字表示什麼?(初一、十五、二十五等),

  3.總結:引導幼兒說出隨著時間的變化,月亮每個月開始的時候變成細細的月牙,到了每月十五就變成了大圓盤,到了月底的時候又慢慢變回了月牙的形狀。

  五、結束部分

  師:再過幾天是什麼節日?請小朋友們在中秋節和家人一起賞月。將你看到的月亮畫出來,和我們一起分享。

  活動延伸:

  將幼兒觀察到的月亮變化利用晨間談話、飯前等時間進行分享活動。提高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表現能力、以及對事物的探索能力。

  活動反思:

  月亮是孩子們經常能看見卻又摸不著的一顆宇宙衛星,為了激發和培養幼兒對學習天文知識的興趣,特開展此節科學活動《會變的月亮》。為了脫離枯燥乏味的學和滿足幼兒對科學知識的求知慾,我在課前除了做了充分的知識準備,也做足教具的準備。

  開始部分由謎語匯入,激發幼兒對月亮的探究慾望;再有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插入讓幼兒輕鬆瞭解月亮的變化;PPT的出示讓幼兒瞭解月亮、地球、太陽之間的聯絡;故事《月相的變化》使幼兒感受月亮的變化規律;最後以操作遊戲的.形式鞏固理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大班科學《會變的月亮》教案6

  活動目標:

  1.認識月亮形狀變化的規律,知道自然接種的事物會發生變化。

  2.對事物有好奇心,願意去發現自然界中的變化。

  活動準備:

  1.佈置簡單星空,在卡紙中剪開一個弧形口子,再用黃色卡紙剪成圓形的月亮2.幼兒活動材料第一冊P163.繪畫星空的材料:大張白紙,黃色、黑色及深淺不同的藍色顏料活動過程:

  一、我眼中的月亮1.天黑下來的時候,我們會看到月亮高高地掛在控制。你看到過的月亮是什麼樣子的?

  2.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說說自己看到的月亮。

  二、會變的月亮1.月亮在天空中的樣子不是一直不變的,它每一天的形狀都會有所不同。有時候月亮是圓的,有時候月亮石一個彎彎的月亮。

  2.教師出示製作好的"星空",然後逐漸抽拉出黃圓月,使"月亮"呈現不同的形狀。

  3.教師和幼兒一同翻看幼兒活動材料P16,觀察月亮形狀的變化過程,引導幼兒發現月亮變化的規律:月初的時候它是彎彎的,窄窄的,之後會慢慢變園,成為滿月,等完全變園之後,它又會慢慢變彎、變窄。

  三、幸福浪漫的夜晚1,在月光下,人們可以做些什麼事情?

  2.月亮柔和的光照亮夜晚的小路,和爸爸媽媽在月光下散散步、賞賞月,是一件既幸福又浪漫的事情。

  3.每年的中秋節是月亮最圓的時候,說說中秋節我們可以幹什麼。(與親人團聚、吃月餅、賞月等)四、星空與明月1.幼兒4-5人一組合作,在一張大紙上用深淺不同的藍色、黃色和黑色顏料繪畫"星空",大膽表現夜晚星空的夢幻色彩。

  2.教師將幼兒合作繪畫的"星空"懸掛在教室內。

大班科學《會變的月亮》教案7

  活動目標:

  1、知道月亮是不斷變化的,時圓時缺,瞭解新月至滿月的變化過程。

  2、學習簡單的用表格記錄的方法。

  3、萌發對月相變化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準備:

  1、月亮圖片一幅。《月亮姑娘做衣裳》故事課件。

  2、提前發放“月亮觀察表”,在家長的帶領下,觀察月亮形態、記錄。

  3、月亮觀察記錄表一張,請家長帶著孩子每天認真觀察並記錄。10月11日帶到幼兒園。

  活動過程:

  1、回憶表達月亮的特徵。說說見過什麼樣子的月亮,並觀察月亮圖片,瞭解圓月、彎月的特點及形成原因。

  2、播放故事課件,講述故事,幼兒理解故事內容,初步瞭解月亮的變化過程。

  3、引導幼兒交流月亮變化記錄結果,進一步瞭解月相變化規律。

  (1)幼兒自由交流記錄結果。

  (2)教師出示月相記錄表展板,幼兒對照簡述。

  活動延伸:

  請家長帶幼兒觀察中秋節的月亮。

大班科學《會變的月亮》教案8

  活動目標:

  1.透過傾聽故事及觀看月相變化圖,初步瞭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2.嘗試運用語言、動作及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月亮變化的理解。

  3.對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感興趣,能關注月亮的變化。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學習DVD

  2.動態教具

  3.課件

  4.幼兒用書、鉛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匯入,教師根據幼兒已學的美術活動中《月亮姐姐》,進行經驗的遷移

  師:上星期的美術課中,我們學習畫了一個美麗的小姐姐,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想起來,她是誰?老師給你們一個提示:她長了一對美麗的翅膀。

  師:對,是月亮姐姐,那哪位小朋友還記得月亮姐姐的臉是什麼形狀的?有的小朋友畫了圓圓的月亮姐姐,有的小朋友畫了細細彎彎的月亮姐姐,咦?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月亮姐姐的臉可以變化?

  2.傾聽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激發幼兒瞭解月亮變化的願望

  (1)師:為什麼月亮姑娘做的衣裳總是不合身呢?(激發幼兒發現月亮在不停的變化)

  (2)教師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生活經驗,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狀。

  師:你見過的什麼樣的月亮?像什麼?(鼓勵幼兒用語言和行動進行表達,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幼兒所講月相)

  (3)播放《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動畫,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月亮的變化規律。

  師:現在,請小朋友看一下,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動畫,請你看一看,月亮姑娘的變化和你看見過的和想象中的有什麼不一樣?

  3.簡要解釋月亮姑娘變化的原因,使幼兒產生科學探索的興趣

  (1)師:小朋友們現在都知道,月亮姐姐每天都在變化,那小朋友們知道"月亮姐姐"為什麼變化?請你們大膽地猜一猜,然後告訴老師。

  (2)播放圖片,使幼兒初步感知月亮姑娘的變化是因為地球影子的投射

  師:小朋友來看一看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圖片,請你看一看,月亮姐姐在哪兒?地球在哪?那太陽光照射進來的時候,月亮姐姐被誰擋住了啊?原來是月亮姐姐和我們居住的地球想曬太陽,可是月亮姐姐的太陽光被地球擋住了,這個怎麼辦?

  師:月亮姐姐很聰明,她想到一個好辦法,請你們猜猜這是什麼辦法?(用故事性的語言,引導幼兒瞭解月亮在圍繞地球旋轉)噢,原來月亮姐姐想到了,只要圍繞地球旋轉,當它轉到地球和月亮中間的時候,是不是就能完全曬到太陽啦?

  4.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幼兒理解圖片所表達的意思,瞭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1)師:月亮姐姐聰明不聰明啊?那老師現在就來考一考我們班的小朋友,看看小朋友比不比月亮姐姐聰明。

  (2)觀看教學掛圖,幼兒理解圖片所表達的意思。

  師:圖上畫的是什麼?每幅圖上的數字表示什麼?(初一、十五、二四等),那在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麼?

  (3)教師出示動態教具,請幼兒總結月亮變化規律

  引導幼兒說出隨著時間的變化,月亮每個月開始的時候變成細細的月牙,到了每月十五就變成了大圓盤,到了月底的時候又慢慢變回了月牙的形狀。

  5.幼兒根據月亮變化規律進行填圖遊戲

  師:你們看,圖中的初九和二十四號得月亮被劉老師不小心擦掉了,現在忘掉了她們的樣子,請你們當我的好幫手,幫我把她們的樣子畫出來好不好?

  (請幼兒在幼兒用書中添畫出來)

  活動反思:

  今天,教學活動為大班科學活動《會變的月亮》,主要是讓幼兒認識月亮形狀變化的規律,知道自然界中的事物會發生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