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件> 初一上冊的數學課件

初一上冊的數學課件

初一上冊的數學課件

  數學要有目的性,初等數學是覆蓋性填鴨性的。提供了初一上冊數學課件給大家參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正數與負數是從實際需要中產生的;

  2、使學生理解正數與負數的概念,並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

  3、初步會用正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4、在負數概念的形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與概括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負數的概念

  難點:負數的概念及意義

  教學工具

  班班通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從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提出問題

  大家知道,數學與數是分不開的,它是一門研究數的學問。現在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小學裡已經學過哪些型別的數?

  學生答後,教師指出:小學裡學過的數可以分為三類:自然數(正整數)、分數和零(小數包括在分數之中),它們都是由於實際需要而產生的。

  為了表示一個人、兩隻手、……,我們用到整數1,2,…。

  為了表示半小時、四元八角七分、……,我們需用到分數和小數4.87、…。

  為了表示“沒有人”、“沒有羊”、……,我們要用到0。

  但在實際生活中,還有許多量不能用上述所說的自然數,零或分數、小數表示。

  二、師生共同研究形成正負數概念

  某市某一天的最高溫度是零上5℃,最低溫度是零下5℃。要表示這兩個溫度,如果只用小學學過的數,都記作5℃,就不能把它們區別清楚。它們是具有相反意義的`兩個量。

  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的相反意義的量還有很多。

  例如,珠穆朗瑪峰高於海平面8848米,吐魯番盆地低於海平面155米,“高於”和“低於”其意義是相反的。

  又如,某倉庫昨天運進貨物2 噸,今天運出貨物2噸,“運進”和“運出”,其意義是相反的。

  同學們能舉例子嗎?

  學生回答後,教師提出:怎樣區別相反意義的量才好呢?

  待學生思考後,請學生回答、評議、補充。

  教師小結:同學們成了發明家。甲同學說,用不同顏色來區分,比如,紅色5℃表示零下5℃,黑色5℃表示零上5℃;乙同學說,在數字前面加不同符號來區分,比如,△5℃表示零上5℃,×5℃表示零下5℃……。其實,中國古代數學家就曾經採用不同的顏色來區分,古時叫做“正算黑,負算赤”。如今這種方法在記賬的時候還使用。所謂“赤字”,就是這樣來的。

  現在,數學中採用符號來區分,規定零上5℃記作+5℃(讀作正5℃)或5℃,把零下5℃記作-5℃(讀作負5℃)。這樣,只要在小學裡學過的數前面加上“+”或“-”號,就把兩個相反意義的量簡明地表示出來了。

  讓學生用同樣的方法表示出前面例子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高於海平面8848米,記作+8848米;低於海平面155米,記作-155米;

  運進貨物2噸,記作+2;運出貨物2噸,記作-2。

  ……

  教師講解:什麼叫做正數?什麼叫做負數?強調,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負數的界限,表示“基準”的數,零不是表示“沒有”,它表示一個實際存在的數量。並指出,正數、負數的“+”、“-”號是表示性質相反的量,符號寫在數字前面,這種符號叫做性質符號。

  三、運用舉例變式練習

  例1、 所有的正陣列成正數集合,所有的負陣列成負數集合。把下列各數中的

  正數和負數分別填在表示正數集合和負數集合的圈裡:

  此例由學生口答,教師板書,注意加上省略號,說明這是因為正(負)數集合中包含所有正(負)數,而我們這裡只填了其中一部分。然後,指出不僅可以用圖表示集合,也可以用大括號表示集合。

  課後小結

  由於實際生活中存在著許多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因此產生了正數與負數。正數是大於0的數,負數就是在正數前面加上“-”號的數。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0可以表示沒有,也可以表示一個實際存在的數量,如0℃。

  課後習題

  1、北京一月份的日平均氣溫大約是零下3℃,用負數表示這個溫度。

  2、在小學地理圖冊的世界地形圖上,可以看到亞洲西部地中海旁有一個死海湖週中標著-392,這表明死海的湖面與海平面相比的高度是怎樣的?

  3、在下列各數中,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

  4、如果-50元表示支出50元,那麼+200元表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