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件> 《蜜蜂》課件模板

《蜜蜂》課件

《蜜蜂》課件模板

  一、教學要求: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飛散、幾乎、大概、減少、阻力、遙遠、推測、包括、檢查、迷失、準確無誤、沿途、確確實實、超常、記憶力、本能”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4.鼓勵學生透過查資料,進一步瞭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二、教學重、難點:

  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麼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三、課時安排:二教時

  四、教具準備:課件實物投影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匯入:你是否注意過鮮花的開放,是否注意過蜜蜂的'紛飛…(板書課題:蜜蜂)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1、請同學們大聲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出示生字、詞語,問:“誰能讀?”(指名讀——齊讀——交流識記好方法)

  3、(板書“試驗”)……請大家默讀課文,注意不出聲,不指讀,想想課文寫了什麼事?

  4、討論交流。

  5、學習“試驗”一詞。指導書寫,學生練寫。

  6、:讀了課文,我們就知道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法布林,這篇文章寫了法布林的什麼事?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1、讀一讀

  2、想一想:“我”想做個什麼試驗?

  3、說一說:要是讓你做,你打算怎麼做這個試驗。

  (四)探究試驗過程

  1、默讀課文第二段,劃出法布林試驗做法的詞語或句子。

  2、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試驗過程,按先後順序標上序號。

  3、各小組派代表實物投影試驗的順序。

  4、自由讀讀這幾句話。

  5、指名說說法布林依次做了什麼。(板書捉蜜蜂——放紙袋裡——做記號——)

  6、(指著學生的衣袋)裝在這樣的口袋裡行不行?

  7、還有什麼樣的注意呢?

  8、聽老師讀,邊讀邊想像當時的情景。(讀課文),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9、討論交流。

  10、出示“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11、問:觸到了沒有,你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12、示作者推測的一組句子,討論為什麼作者會有這樣的推測?

  最後小蜜蜂到底有沒有找到自己的家呢?我們下一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一)複習鞏固:

  1、字詞再現複習

  2、說說作者做了一項什麼試驗,是怎麼做的。按試驗順序複述一遍。

  導語: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朗讀感悟

  1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a、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b、說說這兩段告訴我們回來了幾隻蜜蜂?這麼長的路途,它們用了多少時間?

  c、假如你當時在做這個試驗,看到這兩隻飛回來的蜜蜂,你會是怎樣一種心情?會對這些可愛的小精靈說些什麼呢?

  d、運用多種方式讓學生帶著這種高興、激動、甚至有點意外的心情朗讀三、四自然段。

  2學習第五自然段

  導語: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其它蜜蜂的下落吧,請讀第五自然段

  a、自由朗讀課文,再指名朗讀。

  b、說說從這一段中知道,又飛回來幾隻蜜蜂?

  c、法布林的試驗成功了,他的心情一定會是怎麼樣?

  d、如果想表達法布林對這些小蜜蜂的讚賞,你覺得朗讀時要注意讀好哪些詞語?

  (交流——練讀——指名讀——範讀——指名讀——齊讀)

  3學習第六自然段

  a、同學們一定非常佩服小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它們怎麼會有這種能力的?讓我們看看昆蟲學家法布林是怎麼說的。

  b、朗讀第六自然段。

  c、學到這兒,你還有什麼疑問嗎?用什麼辦法解決?

  (三)拓展閱讀:

  (四)課堂練習

  (五)積累語言

  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