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餘數的除法課件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透過創設情境和動手操作,讓學生感知餘數的產生和有餘數除法的意義。理解並掌握除法的豎式計算及豎式每一步的意義,初步掌握試商。
2.能力目標:透過操作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經歷發現知識的過程,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並從中體會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理解有餘數除法的意義並能用除法豎式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掌握試商的方法,理解除法豎式中“商和除數的乘積”。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演示,學生每人發一張印有蘑菇圖的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皮卡丘請小朋友到數學王國探索數學的奧秘,讓我們一起出發吧)
二、實踐操作,自主探究
(一)感知有餘數除法的意義及認識餘數
1、感知有餘數除法的意義
(1)沒有餘數。
出示蘑菇圖,15個蘑菇,每3個一份,可以分成幾份?可以怎樣列式?為什麼要用除法列式呢?
15÷3=5(份)這個除法算式中15、3、5分別叫什麼?
(2)出現了餘數
①15個蘑菇,每2個一份,可以分成幾份?這樣分,最多可以分幾份?15個蘑菇分完了沒有?還多幾個?多的1個能算一份嗎?為什麼?
②當我們平均分物體的時候,並不是每次都能正好分完,剩下不能再繼續分的數,你能給它取個名字嗎?(板書課題:餘數)
③你能用算式表示剛才分的過程嗎?講解:我們在商的後面點上6個小圓點,然後寫上餘數。
2、進一步感知有餘數除法的意義及餘數的產生
①還有其他分法嗎?
請小朋友把你的`分法在紙上圈一圈,想一想你最多擺了幾份?有沒有分完?這種分法可以怎樣列式?
②課件展示其他各種情況並請學生列出算式。
15÷5=3(份)
15÷6=2(份)……3(個)
15÷8=1(份)……7(個)
3、給除法算式分類:
15÷6=2(份)……3(個)
15÷5=3(份)
15÷8=1(份)……7(個)
15÷2=7(份)……1(個)
15÷3=5(份)
(二)學習除法的豎式
1、學習有餘數除法豎式
(1)除法也有豎式,你們知道怎麼寫嗎?
(2)試一試:把15÷2豎式寫出來。
(3)講解:先寫被除數15,接著寫除號。然後在被除數的左邊寫除數。商和餘數又該寫在哪兒呢?
(4)7寫在哪裡?
(5)14怎麼來的,在圖中表示什麼?
(6)在豎式中,餘數是怎麼算出來的?(7)即時練習:筆算27÷6。學生獨立完成在紙上
問:你是怎麼想到商4的?
小結:在試商時,我們想乘法口訣,試的商和除數相乘最接近被除數且比被除數小。
(8)小結:豎式計算的三步法
2、學習整除除法豎式。
15÷3=5(份)(1)你能寫出這個除法豎式嗎?怎麼寫?(2)探究整除除法豎式的意義。(3)怎麼想出商5?(4)即時練習:35÷5
(5)小結:
三、學以致用、鞏固新知
第一層次:基本練習。
1、()裡最大填幾
()×4
<29()×7
<44()×8<27()×5<38
2、用豎式計算
20÷363÷732÷9
3、我是小醫生
第二層次:發展練習
1、“()÷5=3……(),猜猜餘數可能是幾?”
2、猜一猜、算一算。(機動題)
同學們按顏色黃、綠、紅、藍的順序穿珠子。你能算出第25顆珠子是什麼顏色嗎?第31個呢?
四、課堂小結、質疑問難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