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件>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有理數課件(精選9篇)

七年級上冊數學有理數課件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有理數課件(精選9篇)

  為使學生掌握有理數減法法則並熟練地進行有理數減法運算;如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有理數課件,希望對大家有所作用。

  七年級上冊數學有理數課件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藉助生活中的例項理解有理數的意義,體會負數引入的必要性和有理數應用的廣泛性,會判斷一個數是正數還是負數.

  2、能力目標:能應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3、情感態度:讓學生了解有關負數的歷史、體會負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有理數的意義.

  難點:能用正負數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某班舉行知識競賽,評分標準是:答對一題加1分,答錯一題扣1分,不回答得0分;每個隊的基礎分均為0分.兩個隊答題情況見書上第23頁.

  二、分析探索、問題解決

  分組討論扣的分怎樣表示?

  用前面學的數能表示嗎?

  數怎麼不夠用了?

  引出課題.

  講授正數、負數、有理數的定義.

  用負數表示比“0”低的數,如:-10,讀作負10,表示比0低10分的數.啟發學生再從生活中例舉出用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數.

  三、鞏固練習

  1、用正數或負數表示下列各題中的數量:

  (1)如果火車向東開出400千米記作+400千米,那麼火車向西開出4000千米,記作:

  (2)球賽時,如果勝2局記作+2,那麼-2表示:

  (3)若-4萬表示虧損4萬元,那麼盈餘3萬元記作:

  (4)+150米表示高出海平面150米,低於海平面200米應記作:

  分析:用正、負數可分別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通常高於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數表示,低於海平面的高度用負數表示;完全相反的兩個方向,一個方向定為用正數表示,則另一個方向用負數表示;如運進與運出,收入與支出,盈利與虧損,買進與賣出,勝與負等都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2、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向東5米”與“向西10米”不是相反意義的量;

  b.如果汽球上升25米記作+25米,那麼-15米的意義就是下降-15米;

  c.如果氣溫下降6℃記作-6℃,那麼+8℃的意義就是零上8℃;

  d.若將高1米設為標準0,高1.20米記作+0.20米,那麼-0.05米所表示的高是0.95米.

  三、小結回顧、納入體系

  學生交流回顧、討論總結,教師補充如下:

  概念:正數、負數、有理數.

  分類:有理數的分類:兩種分法.

  應用:有理數可以用來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七年級上冊數學有理數課件 篇2

  一、知識與技能

  理解有理數加減法可以互相轉化,能把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統一為加法運算,靈活應用運算律進行計算、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綜合運用有理數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絡,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與關鍵

  1、重點:有理數加減法統一為加法運算,掌握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

  2、難點:省略括號和加號的加法算式的運算方法、

  3、關鍵:理解加減混合運算可以統一成加法,?以及正確理解省略加號的有理數加法形式、教具準備

  投影儀、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引入新課

  1、敘述有理數的加法、減法法則、

  2、計算、

  (1)(—8)+(—6);(2)(—8)—(—6);(3)8—(—6);

  (4)(—8)—6;(5)5—14、

  五、新授

  我們已學習了有理數加、減法的運算,今天我們來研究怎樣進行有理數的加減混合運算、

  六、鞏固練習

  1、課本第24頁練習、

  (1)題是已寫成省略加號的代數和,可運用加法交換律、結合律、

  原式=1+3—4—0。5=0—0。5=—0。5

  (2)題運用加減混合運算律,同號結合、

  原式=—2。4—4。6+3。5+3。5=—7+7=0

  (3)題先把加減混合運算統一為加法運算、

  原式=(—7)+(—5)+(—4)+(+10)

  =—7—5—4+10(省略括號和加號)

  =—16+10

  =—6

  七、課堂小結

  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通常統一成加法運算,運算時常用交換律和結合律使計算簡便,一般情況採用:(1)凡相加是整數的,可以先加;(2)分母相同或易於通分的分數相結合;(3)有互為相反數可以互相抵消的,先相加;(4)正、負數分別相加、總之要認真觀察,靈活運用運算律、

  八、作業佈置

  1、課本第25頁第26頁習題1、3第5、6、13題、

  九、板書設計:

  第四課時

  1、把有理數加減混合運算轉化為加法後,常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使計算簡便、

  歸納:加減混合運算可以統一為加法運算、

  用式子表示為a+b—c=a+b+(—c)、

  2、隨堂練習。

  3、小結。

  4、課後作業。

  七年級上冊數學有理數課件 篇3

  學習目標:

  1.理解有理數加法意義

  2.掌握有 理數加法法則,會正確進行有理數加法運算

  3.經歷探究有理數有理數加法法則過程,學會與他人交流合作

  學習重點:和 的符號的確定

  學習難點: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

  學法指導:

  在探討有理數的加法法則問題時,利用物體在同一直線上兩次運動的過程,理解有理數運演算法則。先仔細觀察式子的特點,找到合理的運算步驟,使加法運算簡便。

  學習過程

  (一)課前學習導引:

  1. 如果向東走5米記作+5米,那麼向西走3米記作

  2. 比較 大小:2 -3,-5 - 7,4

  3. 已知a=-5,b=+ 3, 則︱a +︱ b︱=

  (二)課堂學習導引

  正有理數及0的加法運算,小學已經學過,然而實 際問題中做加法運算的數有可能超出正數範圍。例如,足球迴圈賽中,可以把進球數記為正數,失球數記為負數,它 們的和叫做 淨勝球數。如果,紅隊進4個球,失2個球;藍隊進1個球,失1個球.於是

  (1)紅隊的淨勝球數為 4+(-2) ,

  (2)藍隊的淨勝球數為 1+(-1) 。

  這裡用到正數和負數的加法。那麼,怎樣計算4+(-2),1+(-1)的結果呢?

  現在讓我們藉助數軸來討論有理數的加法:某人從一點出 發,經過下面兩次運動,結果的方向怎樣?離開出發點的距離是多少?規定向東為正,向西為負,請同學們用數學式子表示

  ①先向東走了5米 ,再向東走3米 ,結果怎樣?可以 表示為

  ②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結果如何?可以表示為:

  ③先向東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3米,結果呢?可以表示為:

  ④先向西走了5米,再向東走了3米,結果呢?可以表示為:

  ⑤先向東走了5米,再向西走了5米,結果呢?可以表示為:

  ⑥先向西走5米,再向東走5米,結果呢?可以表示為:

  從以上幾個算式中總結有理數加法法則:

  (1)、同號的兩數相加,取 的符號,並把 相加.

  (2).絕對值不相等的異號兩數相加, 取 的加數 的 符號, 並用較大的絕對值 較小的絕對值. 互為相反數的 兩個數相加得 .

  (3)、一個數同0相加,仍得 。

  例1 計算(能完成嗎,先自己動動手吧!)

  (-3)+( -9) (2)(-4.7)+3.9

  例2 足球迴圈賽中,

  紅隊勝黃隊4: 1,黃隊勝藍隊1 :0,藍隊勝紅隊1: 0,計算 各隊的 淨勝球數。

  解:每個隊的進球總數記為正數,失球總數記為負數,這 兩數的和為這隊的淨勝球數。

  三場比賽中,

  紅隊共進4球,失2球,淨勝球數為(+4)+(2)=+(42 )= ;

  黃隊共進2球,失4球,淨勝球數為(+2)+(4)= (4

  藍隊共進( )球,失( )球, 淨勝球數為 = 。

  (三)課堂檢測導引:

  (1)(-3)+(-5)= ; (2)3+(-5)= ;

  (3)5+(-3)= ; (4)7+(-7)= ;

  (5)8+(-1)= ; (6)(-8)+1 = ;

  (7)(-6)+0 = ; (8)0+(-2) = ;

  (四)課堂學習小結

  1.本節課中你學到了什麼知識?

  2.你覺得有理數加法比較難掌握的是哪裡?

  (五)學後拓延導引

  1.計算:

  (1)(-13)+(-18); (2)20+(-14);

  (3)1.7 + 2.8 ; (4)2.3 + (-3.1);

  (5) (- )+(- ); (6)1 +(-1.5 );

  (7)(-3.04)+ 6 ; (8) +(- ).

  2.判斷題:

  (1)兩個負數的和一定是負數; ( )

  (2)絕對值相等的兩個數的和等於零; ( )

  (3)若兩個有理數相加時的和為負數,這兩個有理數一定都是負數; ( )

  (4)若兩個有理數相加時的和為正數,這兩個有理數一定都是正數. ( )

  3.當a = -1.6,b = 2.4時,求a+b和a+(-b)的值.

  七年級上冊數學有理數課件 篇4

  教學目標

  1.理解掌握有理數的減法法則,會將有理數的減法運算轉化為加法運算;(重點)

  2.透過把減法運算轉化為加法運算,向學生滲透轉化思想,透過有理數的減法運算,培養學生的運算技能.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北京天氣預報網每天實時播報天氣情況,它會告訴我們各個城市的天氣狀況和氣溫變化.下圖是2015年1月30日北京天氣預報網上的北京天氣情況,從下圖我們可以得知北京從週五到下週二的最高溫度為6℃,最低溫度為-5℃.那麼它的溫差怎麼算?6-(-5)=?

  《1.3.2有理數的減法》同步練習含答案

  1.把-6-(+7)+(-2)-(-9)寫成省略加號和括號的和的'形式是()

  A.-6-7+2-9B.-6-7-2+9

  C.-6+7-2-9D.-6+7-2+9

  2.式子-20+3-5+7的正確讀法是()

  A.負20加3減5加7的和

  B.負20加3減負5加正7

  C.負20加3減5加7D.負20加正3減負5加正7

  3.下列交換加數位置的變形中,正確的是()

  A.1-4+5-4=1-4+4-5B.1-2+3-4=2-1+4-3

  C.4-7-5+8=4-5+8-7D.-3+4-1-2=2+4-3-1

  1.3.2有理數的減法》同步練習題(含答案)

  一、選擇題

  1.下列等式計算正確的是( )

  A.(-2)+3=-1B.3-(-2)=1

  C.(-3)+(-2)=6D.(-3)+(-2)=-5

  答案D(-2)+3=1,故選項A錯誤;3-(-2)=3+2=5,故選項B錯誤;

  (-3)+(-2)=-5,故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故選D.

  2.-3,-14,7的和比它們的絕對值的和小( )

  A.-34B.-10C.10D.34

  答案D可列式:(|-3|+|-14|+|7|)-(-3-14+7)=24-(-10)=34.

  七年級上冊數學有理數課件 篇5

  一、知識與能力

  掌握有理數乘法以及乘法運算律,熟練進行有理數乘除運算,發展觀察,歸納等方面的能力,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經歷歸納,總結有理數乘法,除法法則及乘法運算律的過程,會觀察,選擇適當的、較簡便的方法進行有理數乘除運算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心,上進心,透過用乘除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明確學習教學的目的是學以致用,從而培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四、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熟練進行有理數的乘除運算

  二、難點:正確進行有理數的乘除運算

  預習導學

  透過看課本§1.4的內容,歸納有理數的乘法法則以及乘法運算律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談話匯入

  我們已經學習了有理數的乘除法,同學們歸納,總結一下有理數的乘法法則以及乘法運算律

  二、精講點撥質疑問難

  根據預習內容,同學們回答問題

  三、課堂活動強化訓練

  某公司去年1~3月份平均每月虧損1.5萬元,4~6月份平均每月盈利2萬元,7~10月份平均每月盈利1.7萬元,11~12月份平均每月虧損2.3萬元,這個公司去年總的盈虧情況如何?

  注:學生分組討論練習,教師在巡視過程中,引導、輔導部分基礎較差的學生後,各小組進行交流,總結

  四、延伸拓展,鞏固內化

  例2.(1)若ab=1,則a、b的關係為()

  (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個數為( )

  0除以任何數都得0

  ②如果=-

  1,那麼a是非負數若若⑤(c≠0)⑥()⑦1的倒數等於本身

  A 1個B 2個C 3個D 4個

  (3)兩個不為零的有理數相除,如果交換被除數與除數的關係,它們的商不變( )

  A兩數相等B兩數互為相反數

  C兩數互為倒數D兩數相等或互為相反數

  七年級上冊數學有理數課件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理解有理數的概念,掌握有理數的兩種分類方法,能把給出的有理數按要求分類。

  過程與方法:經歷本節的學習,培養學生分類討論的觀點和正確進行分類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本課的學習,體驗成功的喜悅,保持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學重點:

  掌握有理數的兩種分類方法

  教學難點:

  會把所給的各數填入它所屬於的集合裡

  教學方法:

  問題引導法

  學習方法:

  自主探究法

  一、情境誘導

  在小學我們學習了整數、分數,上一節課我們又學習了正數、負數,誰能很快的做出下面的題目。

  1.有下面這些數:15,-1/9,-5,2/15,-13/8,0.1,-5.22,-80,0,123,2.33

  (1)將上面的數填入下面兩個集合:正整數集合{},負整數集合{},填完了嗎?

  (2)將上面的數填入下面兩個集合:整數集合{},分數集合{},填完了嗎?

  把整數和分數起個名字叫有理數。(點題並板書課題)

  二、自學指導

  學生自學課本,對照課本找自學提綱中問題的答案;老師先做必要的板書準備,再到學生中巡視指導,並瞭解掌握學生自學情況,為展示歸納作準備。

  附:自學提綱:

  1.xxxxxxxxxxx、xxxx、xxxxxxx統稱為整數,

  2.xxxxxxx和xxxxxxxxx統稱為分數

  3.xxxxxxxxxx統稱為有理數,

  4.在1、2、3、0、-1、-2、-3、1/2、0.1、-0.5、-5/2中,整數:、分數:;正整數:、負整數:、正分數:、負分數:.

  三、展示歸納

  1、找有問題的學生逐題展示自學提綱中的問題答案,學生說,老師板書;

  2、發動學生進行評價、補充、完善,教師根據每個題目的展示情況進行必要的講解和強調;

  3、全部展示完畢後,老師對本段知識做系統梳理,關鍵點予以強調。

  四、變式練習

  逐題出示,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請有問題的學生彙報結果,老師板書,並發動其他學生評價、補充並完善,最後老師根據需要進行重點強調。

  1.整數可分為:xxxxx、xxxxxx和xxxxxxx,分數可分為:xxxxxxx和xxxxxxxxx.有理數按符號不同可分為正有理數,xxxxxxx和xxxxxxxx.

  2.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並說明理由。

  (1)有理數包括有整數和分數.

  (2)0.3不是有理數.

  (3)0不是有理數.

  (4)一個有理數不是正數就是負數.

  (5)一個有理數不是整數就是分數

  3.所有的正整陣列成正整數集合,所有負整陣列成負整數集合,依次類推有正數集合、負數集合、整數集合、分數集合等,把下面的有理數填入它屬於的集合中(大括號內,將各數用逗號分開):

  楊桂花:1.2.1有理數教學設計

  正數集合:{…}負數集合:{…}

  正整數集合:{…}負分數集合:{…}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0是最小的正整數

  B.0是最小的有理數

  C.0既不是整數也不是分數

  D.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5、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1)整數就是正整數和負整數(2)零是整數,但不是自然數(3)分數包括正分數和負分數(4)正數和負數統稱為有理數(5)一個有理數,它不是整數就是分數

  五、總結與反思:透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六、作業:必做題:課本14頁:1、9題

  七年級上冊數學有理數課件 篇7

  教學目標

  1.知道乘方運算與乘法運算的關係,會進行有理數的乘方運算;

  2.知道底數、指數和冪的概念,會求有理數的正整數指數冪;

  3.會用科學記數法表示較大的數.

  教學重點

  1.有理數乘方的意義,求有理數的正整數指數冪;

  2.用科學記數法表示較大的數.

  教學難點

  有理數乘方結果(冪)的符號的確定.

  教學過程(教師)

  問題引入

  手工拉麵是我國的傳統麵食.製作時,拉麵師傅將一團和好的面,揉搓成1根長條後,手握兩端用力拉長,然後將長條對摺,再拉長,再對摺(每次對摺稱為一扣),如此反覆操作,連續拉扣若干次後便成了許多細細的麵條.你能算出拉扣6次後共有多少根麵條嗎?

  乘方的有關概念

  試一試:

  將一張報紙對摺再對摺……直到無法對摺為止.你對摺了多少次?請用算式表示你對摺出來的報紙的層數.

  你還能舉出類似的例項嗎?

  有理數的乘方:同步練習

  1.對於式子(-3)6與-36,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它們的意義相同

  B.它們的結果相同

  C.它們的意義不同,結果相等

  D.它們的意義不同,結果也不相等

  2.下列敘述中:

  ①正數與它的絕對值互為相反數;

  ②非負數與它的絕對值的差為0;

  ③-1的立方與它的平方互為相反數;

  ④±1的倒數與它的平方相等.其中正確的個數有()

  A.1B.2C.3D.4

  七年級上冊數學有理數課件 篇8

  教學目的:

  1.瞭解計算器的效能,並會操作和使用;

  2.會用計算器求數的平方根;

  重點:

  用計算器進行數的加、減、乘、除、乘方和開方的計算;

  難點:

  乘方和開方運算;

  教學過程:

  1.計算器的使用介紹(科學計算器)

  初一上冊數學一單元教案.png

  2.用計算器進行加、減、乘、除、乘方、開方運算

  例1用計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3.75)+(-22.5)(2)51.7(-7.2)

  解(1)

  初一上冊數學一單元教案.png

  (-3.75)+(-22.5)=-26.25

  (2)

  初一上冊數學一單元教案.png

  51.7(-7.2)=-372.24

  說明輸入資料時,按鍵順序與寫這個資料的順序完全相同,但輸入負數時,符號轉換鍵要放在資料之後鍵入.

  隨堂練習

  用計算器求值

  1.9.23+10.22.(-2.35)×(-0.46)

  答案1.37.82.1.081

  七年級上冊數學有理數課件 篇9

  一、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課是有理數加法的法則推導和計算,在此基礎上,學生已經學過了正數和負數的認識及實際表示的意義和有理數的大小比較。本節課將在此基礎上授導學生學習有理數的加法法則,解決同號、異號兩數相加的計算。

  二、學習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其思維已經明顯地具備了邏輯思維性,並且學生已經在我的要求下,學會了預習、初步養成了預習的習慣,逐漸養成了合作交流的習慣。只要我們教師透過具體的問題的指引、學生小組間的合作和交流,是可以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的。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有理數加法法則,並能運用法則進行計算;

  2、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究有理數加法法則的過程,深刻感受分類討論、數形結合的思想,感受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律;

  3、讓學生透過研討、分類、比較等方法的學習,培養歸納總結知識的能力。

  四、資訊科技應用分析

  由於本節課的知識點是探究有理數加法法則,要求學生掌握並會運用,所以為了節省時間和極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選用了多媒體進行教學,把所有的內容用電子的白板展示出來。

  五、教學過程

  1、複習提問,引入新知

  透過對小學加法及數軸知識的應用的複習,讓學生既鞏固了原來所學的知識,又可以引出新課。

  2、出示問題情境、解決新知

  在解決新知的過程中,由於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及題目提示,運用學生互相合作交流,並且由各個小組進行展示答案。

  3、探索發現,歸納新知

  利用學生展示的答案,學生分組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有理數運演算法則。

  學生透過合作交流,養成在日常生活中和別人交流合作的好習慣。,透過展示成果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

  4、展示例題、應用新知

  此環節鞏固了所學知識,並且透過本環節讓學生體會小組合作的樂趣,體會利用法則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

  5、達標訓練,鞏固新知

  本環節進一步鞏固了所學的知識,在互動回答是採用哪個小組舉手多、舉得早,讓哪個小組來回答;讓學生養成一種競爭意識,合作交流意識。

  6、規律總結,昇華新知

  本環節著重總結有關有理數加法法則,讓學生進行小結,逐步養成學生在解決問題時隨時總結規律的習慣,並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梳理、加深和鞏固。

  7、作業和運用,拓展新知

  透過作業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強化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透過挑戰自我來拓展學生知識面,發展學生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