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開學第一課> 觀《2022年開學第一課》有感15篇

觀《開學第一課》有感

觀《2022年開學第一課》有感15篇

  在觀看完一部作品以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2021年開學第一課》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觀《2021年開學第一課》有感1

  從點撇豎橫,到詩詞歌賦;由刀槍劍戟,轉為五棋書畫。駝鈴聲聲,伴隨著絲綢之路上的寂寞與希望,墨香點點,夾雜著中華學子的書聲琅琅。一條驚豔世界的巨龍,展現了東方華夏,向著全人類傲然挺立,這就是我們的神州中華!

  婀娜身姿秀麗端莊,橫豎撇捺柔中帶剛,這就是我們的中國漢字。每一個偏旁都有一種寓意,每一個字都蘊含著一個古老傳奇,述說著一個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從篆文金文甲骨文,到今天的行書草收正楷字,王羲之,柳公權,顔真卿,書法名家豪爽的筆法下誕生的珍貴墨跡至今流傳,象徵了中華民族永不彎曲的脊樑。

  在耄耋老人的述說中,詩詞歌賦的寶庫如同浩渺夜空般向我們開啟,一首首傳世之作如同滿天閃耀的星斗般熤熤生輝,不同年齡,不同行業的人都不禁為之折腰,驚豔於世的中華詩詞,在博覽古今中外的九旬老人的智慧下化裝成一個個跳躍的英文字母,走向世界。董卿單膝跪地,比花梢的言辭更具有說服力,對那神聖而崇高的知識殿堂,文化堡壘,心中總有難以言表的敬仰。在它們面前,我們是多麼渺小!

觀《2021年開學第一課》有感2

  在八十年前,那時的中國並不強大,甚至可以說很弱小,在國際上的地位如同是浩瀚星海里的一顆微不足道的行星。這樣的舊中國,備受侵略,英國、日本等世界列強妄想掠奪中國豐富的資源和財富。可是,中國有這樣一群英雄們,他們的信念是保家衛國,理想是強大中國,追求是打到侵略者,目標是讓中國人民過上好日子!他們走了二萬五千裡,爬雪山,過草地,和敵人抗爭,有的每天只能吃一顆黃豆,穿著腳趾幾乎全部露在外面的草鞋,走遍大半個中國,條件艱苦得令我們無法想象,出發時有30萬人,他們中有婦女,有小孩,還有老戰士,但到達時只剩下3萬人……

  他們的名字響亮動聽,在中國無人不知,他們就是——紅軍。

  令我最震撼的,是紅軍們百折不撓的精神!賀炳炎將軍是紅軍中的領袖人物,他身經百戰,有著保家衛國的一腔熱血。在一次戰爭中,賀炳炎的胳膊被子彈打穿了,頓時鮮血直流,軍醫要求他立即截肢,卻遭到了將軍的強烈反對,不是因為怕疼,而是因為——他認為,鋸掉了右手就沒法打仗了!看到這裡我特別震驚,在自己的生命和國家之間,賀將軍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國家。在眾人的勸解下,他被綁在木頭板上,嘴裡塞著毛巾,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硬生生地被農民家的鋸子鋸掉了!平時我們被刀劃了一道傷口有多疼,現在是切斷神經和骨頭,早已不僅僅是切膚之痛,是什麼毅力讓他可以堅持下來?後來,毛主席特批只有他可以不用行軍禮,這樣的一位軍人怎麼不令人佩服?

  在紅軍這支光榮的隊伍中,像賀炳炎將軍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為新中國的誕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如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的巨人,人民不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而有的國家卻依然戰火紛飛,敘利亞人民提心吊膽的生活,恐懼、死亡籠罩在這個國家的頭頂,百姓如同生活在地獄一樣!每個人都向往和平、嚮往幸福的生活,如果沒有英勇的紅軍先輩們艱苦奮鬥,就沒有今天繁榮富強的中國和人民美好的生活。所以,我們為有這樣英勇的先輩感到自豪,發自內心的感謝他們。在那個苦難歲月裡,是他們憑著堅定的理想信念,用血肉之軀,經歷了艱苦卓越的鬥爭建立了新中國。

  珍惜現在的生活,接過先輩的旗幟,追尋他們的腳步,為建設強大的中國,開始我們新的長征!

觀《2021年開學第一課》有感3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開始了,我們一家人都早早的坐在電視機前準備觀看。

  著名主持人董卿、撒貝南化身“班主任”,帶領大家從各自國家到來的前輩們身上學習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堅守。而這次的主題是“中華驕傲”,這讓我首先想到了我國舉世聞名的四大發明和古時人們所追求的琴棋書畫,之後便是各個老師們的上臺演講。

  當撒老師上臺時我看見他手裡拿著一個板子,正當我納悶時,他便舉起來展示,我才看清,那是一份甲骨文。上面有兩個一模一樣的字,上半部分看起來像是一個倒著的山,下半部分則是三條豎線。剛開始時我並沒有看出是什麼字,只是覺得應該和水有關。之後撒老師說:“如果你把這個山想成天,這個字你就猜對了。”我頓時恍然大悟,原來是個雨字,我不得不讚嘆我們祖先的機智。之後王老師便又給我們講解了一下“正直”這兩個字的演變,“目不斜視,直奔目標”,我覺得十分有道理。

  之後還有來自美國的理查德,圍棋高手柯潔,著名鋼琴家郎朗的徒弟徐子航和來自義大利的擁有53根手指的機器人特奧進行的精彩的比賽,著名翻譯家許淵衝,還有青年京劇演員王佩瑜用京劇唸白表演的《水調歌頭》和來自巴基斯坦的漢語教師米斯巴。

  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96歲高齡的許淵衝老先生,他從事文學翻譯長達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詩經》、《李白詩選》、《紅與黑》等中外名著都是經許淵衝的翻譯後才得以流傳國外或引進國內,他還曾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他還說:“我給自己定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我要翻譯到一百歲,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經典傳播到海外。”

  這是個多麼敬業的老人啊,我不禁十分地佩服他,他那皺皺的皮膚裡彷彿埋藏著這些年積攢的知識,而我們作為年輕的學生,為自己定個小目標,然後向著目標前進,成為能夠為社會做貢獻的好學生。

觀《2021年開學第一課》有感4

  當你看到五彩繽紛的花朵時,會說:“真美!”當你看到清潔工一絲不苟的打掃身影時會說:“真美!”

  ——題記

  在生活中,往往有許多人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總是抱怨著世界的不美。但其實,美就在身邊。

  劉洋老師在太空中看到我們的地球,她感嘆:“好美好美!”這,是地球的美。

  當葉詩文姐姐在奧運會上第一個觸壁,當國旗隨著國歌冉冉升起,當她高舉著鮮花和獎牌流淚時,我覺得很美。這,是勝利的美。

  早晨,公園的清風撲打在你的臉上,望著老人們一邊談笑風生一邊鍛鍊身體,小孩兒們一起追逐打鬧,笑容洋溢在臉上,婦女們共同聊著家常,寵物們在他們腳旁撒歡……這個畫面很美。這,是和諧之美。

  每天,你都會看到清潔工們彎著腰,吃力的掃著地上的垃圾。無論是大雨滂沱還是鵝毛大雪,無論是驕陽似火還是天寒地凍。他們從不間斷,毫無半句怨言。這,是奉獻之美。

  這段時間,發生了許多感人事情:最美媽媽吳菊萍不顧一切的接住墜樓的寶寶;最美孝女孟佩傑不怕苦不怕累幾十年如一日的照顧自己的媽媽;最美司機吳斌在自己生命的盡頭保住了車上的所有乘客……這些,都是心靈的美。

  祖國的錦繡山河有氣魄之美,廣袤無垠的大海有雄渾之美,鳥語花香有自然之美,星月蒼穹有夢幻之美……甚至是生活中的一棵草,一朵花,一抹微笑,一句問候,這些,多是美。

  美,無處不在。關鍵是你有沒有睜開發現美的眼睛。

觀《2021年開學第一課》有感5

  開學伊始,我和媽媽又一次在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看完,深有感觸。今年的主題是“中華文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漢字叔叔”和“翻譯爺爺”的故事。

  先看看“漢字叔叔”理查德吧,他對漢字的迷戀,足以讓作為中國人的我感到汗顏,和他比起來,我對祖國曆史悠久的漢字文化的認知真是少得可憐。他為了研究漢字,製作了一萬五千餘張漢字卡片。吃飯在學、工作在學,甚至連上廁所手中都拿著卡片……為了研究漢字,他付出了金錢、付出了時間、甚至願意付出一生,他說,等他到了90歲時,我們可以叫他“漢字爺爺”……“漢字叔叔”的故事是讓我第一次對普普通通的漢字產生了敬意,也許,正是這些小小的符號濃縮了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才會讓世界為他著迷吧。

  除了“漢字叔叔”,還讓我敬佩的是一位翻譯爺爺。他翻譯的不是別的,正是我們國家偉大的古詩詞!在他小的時候,就開始迷戀中華文化,雖然將字母“W”翻譯為“打潑了油”十分好笑,但我看到的卻是他的努力和堅持,也看到了中華文化的巨大魅力。也許正是在這種魅力的吸引下,才造就了他透過努力學習所創造的輝煌成就。

  中國是偉大的國家,我堅信祖國正在飛速進步,東方雄獅已經奮起!也許,在未來機器人可能會超過人類,但它們是人類創造的,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不能與中國的傳統技藝和文化相比的!中華文化將是永遠不可超越和替代的!

  中國,一提起她我們就會自然地想到琴棋書畫、京劇、武術、書法……這些由我們老祖宗傳下來的文化。這些文化是中國的瑰寶,上下五千年沒間斷過!整整五千年呀!漢字美,詩詞美,中國更美!我要用書架裡的書,搭起知識的小船,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游覽!

  雖然我們還小,但我們一定要將中華文化深紮在心,等我們大了,有能力了,一定要儘自己所能將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發揚光大!從我做起,從你做起,從大家做起!

觀《2021年開學第一課》有感6

  開學啦!9月4日晚上,我和媽媽一同觀看《開學第一課》,這一期的主題是——我愛你,中國。它是圍繞愛國、勇敢、團結、自強這四個標題。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一課——愛國。秦怡奶奶向我們講述了《義勇軍進行曲》的來源。日本鬼子把長城炸開了一個缺口,八路軍拼死保護長城,用血肉之軀築起了新的長城。我不由的感嘆:長城能有今天的完好無損,多虧了八路軍的頑強抵抗,要是沒有他們,長城估計早已處在異國他鄉。

  而這一課最讓我感動的人物是左權。他1942年5月25日犧牲,再過兩天便是他女兒左太北的生日,而1942年5月22日是他寫的最後一封家書。左太北奶奶講,在她記憶中,父親是個很模糊的記憶,直到看到那十一封家書之後才知道父親有多麼地愛她。這也讓我不由得打了個寒顫,當時戰爭是多殘酷、無情,剝奪了一家人的親情、團圓,剝奪了大約2700萬人的生命,剝奪了太多的和平,所以我們要加倍愛護、珍惜今天這個來之不易的和平盛世。

  第二課勇敢主要是重現“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守,日本人在城內肆意殺人,被殺的中國人總計30萬人。這讓我很氣憤,日本人太殘忍了,一點人情都沒有。

  第三課是團結,因為沒有團結就沒有今天的勝利;第四課是自強,是要我們學會獨立。

  《開學第一課》讓我更愛祖國了,但我更不會忘記那段血淚史。

觀《2021年開學第一課》有感7

  2013年《開學第一課》節目的主題是:乘著夢想的翅膀。看完2013年《開學第一課》“我相信,有夢就有明天”。

  人生的路途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是為人民伸冤的侓是?還是專門烹調美食的廚師?還是······

  而我的夢想是當一名“軍人”。小時候,經常在電視上看到那些當兵的訓練,當我每次看到那些人,一個個地為了報效祖國而在訓練中累到。從那一刻起,我就發誓,將來一定要當一名軍人,來報效祖國。我心裡知道,要想實現自己的夢想,絕非一件容易的事。在這條路上一定充滿的艱辛,不過我想只要肯付出努力,就一定會達到勝利的彼岸。我一定要像廖智老師一樣,永不放棄,堅持自己的理想,就一定會出現奇蹟。

  有夢想,才會有希望。只有堅持,才會出現奇蹟。古今中外都不例外。愛迪生一生中有一千多種發明。在找燈芯的實驗中,他嘗試了上萬種材料,經歷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敗,但他一直相信,在100次的失敗後,迎來的101次,也許就是成功。在奧運會上,李小鵬也同樣讓我感動著我。奧運會前,李小鵬的腳骨折了,可是他依然堅持帶著傷腿練習單槓雙槓。他說,正是這中間沒有過一次間斷,才能使他在奧運會上一次多魁。

  記住“有志者是竟成”這句簡單的道理!讓我和我的夢想敞開雪白的翅膀,飛向夢想的明天!

觀《2021年開學第一課》有感8

  今天,是開學第一天。老師給我們看了《開學第一課》。這一次的主題是美就在身邊。節目分四課來講述了四種不同的美: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其中第三課傳遞美讓我感動頗多。

  它講述了最美的司機吳斌的事蹟。5月,吳斌開著大巴在寧杭高速上行駛著。突然,一塊很重的鐵片打中了他,他忍著劇痛在幾十秒內把車安全的停下來。在他為乘客安排好一切後才想到自己。他自己犧牲了,而車上的24人卻沒有受傷。他把自己的美傳遞給了更多的人。

  因此,在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和吳斌叔叔一樣傳遞美的人。他們為了別人不惜犧牲一切,就算是死亡,也會義無反顧。如汶川地震中捨身救學生的譚千秋老師,為了保護自己的學生,犧牲自己的殷雪梅老師……這些人就像雷鋒叔叔一樣,擁有著一顆時時為別人著想,無私奉獻的心。如果每個人都能傳遞自己的美,世界將會美不勝收。

  美,需要傳遞,更需要創造。鄧麗老師就是最好的榜樣。她不怕山裡條件苦,堅持留在山裡,給山裡的孩子上課。她給山裡的孩子帶去了從來沒接觸過的英語課;她為了讓孩子提高自己的自信心,教孩子們跳舞……在她的教育下,孩子們見到了大山以外的東西,學到了不一樣的知識。她給孩子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別開生面的美。

  我們身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來發現身邊的美吧!其實,美就在身邊。

觀《2021年開學第一課》有感9

  幸福是什麼?它是一句溫暖的話語;是一個滿懷的擁抱;是快樂的生活,它更是對家人的感恩。

  9月1日,同學們收看了《開學第一課》,我覺得,我終於知道了幸福是什麼。看電視裡的女孩孟佩傑那急匆匆的腳步,聽她“呼呼”的喘氣聲,我的心顫抖了。她那麼瘦弱的身影一天到晚沒時間休息還要用她僅有80幾斤的身體背起100四十幾斤的母親,母親不是靠在了她的肩上,而是靠在了她幼小的心靈上。我的淚水模糊了我的視線。

  想起我的媽媽,我的家人,我為他們做了什麼?而孟佩傑卻用感恩的心使自己堅強地站起來。這時,我不禁羞愧地低下了頭。或許,我為媽媽倒杯水,媽媽就會笑笑;或許,我幫媽媽分擔些家務,媽媽就會欣慰地抱抱我。或許,我該和媽媽一起分擔了,多做些事,讓媽媽多笑笑,自豪地對別人說:“瞧,那是我女兒!”

  我似乎一下子懂了,有家人陪著我成長就是我最大的幸福。我的心上坐著我的一家,我要用我那怦怦跳的熱心感恩我的家人。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媽媽笑笑;幸福是我長大了。幸福是孟佩傑用心揹著她的媽媽。

  現在,我沉浸在幸福之中,我坐在媽媽的心頭。以後,媽媽老了,就讓她坐在我的心頭上。想著,我的心像糖塊掉進了蜜罐裡,甜中透甜。

觀《2021年開學第一課》有感10

  當窗外的知了再不像盛夏般不知疲倦叫著的時候,我們也隨之又一次迎來了開學。坐在教室裡,觀看者這次的開學第一課,突然覺得這世界真美。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持人如是說。女教師鄧麗長得並不出眾,她只是眾多教師中的一員。但她卻又被稱為“最美的女教師”,這是因為她為了大山裡的孩子,在支教三年後卻毅然留在那個貧瘠的地方,是什麼讓她寧願捨棄城裡的繁華,放棄到更好的學校教學?我想是為了山裡那群質樸孩子的臉龐。這首您別走也寄託了孩子們對鄧麗的感情。為我們鑄就了一首愛的讚歌,更是美的讚歌。

  美不一定是城市的燈火繁華,也可能是鄉間小鎮的田屋流水;美不一定是春天的百花爭豔,也可能是冬天的素梅傲雪;美不一定是發生在多大的崗位上,也可能是由平凡人鑄就。

  “最美的司機吳斌”在生命的緊要關頭,卻首先保證車內人員的安全;清潔工人穿著那統一的衣服,整日奔走於大街小巷,使一個個城市變得整潔美觀;還有那些在地震中為他人獻出生命的人;還有……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無私奉獻的人,所以這世界真美。

  將思維回到課堂上,抬頭是老師在低眉思索著什麼,望向兩側只見他們在奮筆疾書的身影,還有偶爾撓下頭的焦慮表情。這一切,如此和諧。

  在生活中,不必要為一件小事而耿耿於懷,卻也不必為了耿耿於懷而覺得有些羞愧。生活便是如此,循規蹈矩,如在白開水般平淡的生活才不是我們想要的。我們要活得灑脫,活得精彩,活得快樂,這何嘗不是一種自然美呢?

  在生活中,我們要善於尋找美,發現美,或許它就發生在你眼皮底下,只是你從不管願為他們停留而已。睜大雙眼,去觀察身邊發生的小事,或許你也會同我一樣覺得,這世界,真美!

觀《2021年開學第一課》有感11

  今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很令我感動。《開學第一課》是在宏偉壯觀的長城腳下開講的,具有許多特殊的意義,這是一次愛的教育、愛國的教育。它是以“愛,讓中國更美麗”為主題,一起在遊戲與交談中開始的一次別開生面的主題班會。晚會共分四個部分是:”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透過這四個主題,啟示了我們愛國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愛同學、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只有付出“小愛”才能凝聚成榮耀祖國的“大愛”。

  在這個晚會中演繹了許多真實的“愛”,其中,最令我感動的還是那個“愛是承擔”的真實故事了。這是一個來自瀋陽14歲的大哥哥馬鵬飛,他從小失去父母,只有他和奶奶相依為命,他從6歲時就開始燒水做飯,擔負起了照顧失明奶奶的重任,而他還沒有因此耽誤學習。為了能精心照顧奶奶,每天馬鵬飛從家到學校4公里的路程,都是跑著去跑著回。每天早上馬鵬飛5點起床,做好早飯,餵奶奶吃完飯,準備好涼白開水後再去學校。貼在他床頭的作息時間表上密密麻麻寫滿他這一天的事情,直到深夜22:30,馬鵬飛才能上床睡覺,至今已經堅持了9年。

  看到這裡,我哭了,我太感動了,我從中懂得了:要學會自強自立,承擔自己的責任。我們生在這個社會,這個家庭,實在是太幸福了,可我們卻身在福中不知福,現在,我的責任就是“好好學習,回報祖國!”

  “愛,讓中國更美麗!”我愛你,中國!

觀《2021年開學第一課》有感12

  當我們迎著颯爽的秋風,伴著初秋的腳步,踏著凝聚的雨珠重新回到學校,新學期的生活正在向我們招手。

  我們的開學第一課,是對烈夏的歡送,是對秋天的歡迎。而全國中小學生一起的“開學第一課”則是對過去的告別,對新學期的希望。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教育我們:美就在你身邊。

  生活中的美好處處可見。無論是春天滿園綻放的嬌豔之美,還是冬天白雪皚皚的純潔之美,都是大自然中不可或缺的美麗。而生命意義中,也有著這般不可或缺的美麗。無論是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都是人生中美的.所在、美的源泉。

  高原小學位於湖北恩施,由於偏遠,師資力量匱乏,三年前這裡的孩子們沒有升過國旗,沒有英語老師,沒有像樣的音樂美術課。從大山裡走出來的鄧麗作為一名資教老師,來到這裡,服務期三年。她帶給了山區的孩子們新穎的英語課以及第一堂美術課,帶領著孩子們跳舞、玩耍,鼓勵他們好好學習,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帶給了他們別樣的歡樂。在跳舞時鄧麗從不在乎孩子們舞跳的怎樣,並告訴他們,只要盡情地去跳,快樂地去跳,就是最美的。三年服務期到了,山區裡的孩子們為了留住老師,透過各種方法盡力去做,只為留下她。鄧麗從未想過孩子們會為她做如此多,十分感動地留了下來,繼續在這偏僻的山區教學,繼續帶給孩子們知識與歡樂。她就是孩子們口中的“最美老師”。

  吳斌,他只是一位大巴車司機,就像你我身邊的千萬普通人,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今年的5月29日,他開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車上載滿了乘客,一塊重達七斤的剎車轂殘片像炮彈一樣穿透吳斌駕駛的大客車前擋風玻璃,重重地砸在了吳斌的腹部,而之後不到一分鐘之內發生的一切讓所有人為之動容。吳斌被砸之後的第一反應是握住方向盤然後踩剎車、減檔位,而後是解開安全帶、拉手剎,接著開啟雙閃警示後車,這一系列在最不正常情況下完成的最正常的停車動作幾乎是耗費了吳斌所有的力氣,但他還是掙扎著起身告訴乘客不要亂走,畢竟是在高速公路上,接著才要求幫忙打119、120等急救電話。此時,車廂裡有24位乘客,無一受傷,而吳斌卻在之後的幾天內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他就是人民口中的“最美司機”。

  美,可能就是父親給你的一個溫暖的擁抱,母親給你做的一桌香甜的飯菜,也有可能美就是身邊的同學給你的一個微笑。美,特別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其實只要你處處留意,美就在你身邊。

觀《2021年開學第一課》有感13

  9月1日,我在中央一臺晚黃金檔收看了《開學第一課》。本次《開學第一課》的話題為“乘著夢想的翅膀”,分別由主持人撒貝南、王小丫和方瓊來主持本次節目。

  第一節課是由撒貝南撒老師來為我們主持,撒老師帶領著這節課的小班長迷你彬,開講啦!首先,一架飛船到達了課堂中間,一位漂亮的宇航員——王亞平,我們的夢想老師從飛船慢慢下來跟我們說了一段話,最讓我難忘的是這樣一句話:“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並非一帆風順,擦乾眼淚不輕言放棄,就會離夢想近一點再進一點”。不久,撒老師又“召喚”出一位中國傘兵,付麗娟。又讓她如願的見到了自己的奶奶,我們都為祖孫倆人能重逢而喜極而泣。

  《開學第一課》第二節課是由王小丫老師主持的。講述了,最美舞蹈教師廖智失去雙腿依然綻放微笑,女演員章子怡的故事。印象最深的黃綺珊、方俊、廖智共舞《怒放的生命》,一曲動人心。夢想,就是廖智在失去女兒後堅持下去的動力。

  《開學第一課》第三節課是由方瓊老師來上。這節課郎朗讓我們明白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鄭媽媽鄭亞波雖是加油站女工,但為了患有自閉症,也就是不愛跟別人說話,只自己跟自己說話的兒子。沒有叫苦叫累,反而堅持在十一年中教她兒子鋼琴,想要讓孩子活得更有希望。她說:“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你,媽媽也不會放棄你。”感動了很多人。我和父母也流下了眼淚。

  夢想是人人都擁有的,但我們是否能夠實現不是取決於別人怎麼看,而是自己怎麼做。看了《開學第一課》後,我會更加堅持自己的夢想,讓自己的夢想開出驕傲的花。

觀《2021年開學第一課》有感14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在這琅琅的讀書聲中,我們迎來了看開學第一課,此次的主題——中華驕傲。

  中國,一個擁有著輝煌文化的泱泱大國。從唐詩宋詞到琴棋書畫,從三皇五帝到唐宗宋祖……無不體現著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悠久。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具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中國文化,詩詞在其中佔有著極高的地位。李白、杜甫、蘇東坡等詩人大家更是耳熟能詳。可詩詞中涵意又有幾人能體會?愁苦、狂妄、懷念、不捨……一字一句,無不包含了詩人的情感在其中,令人不禁讚歎中國詩詞在文化歷史長河中的霸主之位!

  提起中國詩詞,那中國字就不可不提!甲骨文、金文、小篆、楷書……都是我們老祖宗智慧的結晶,在一橫一豎、一點一捺之中,彷彿向我們訴說那一段段古老的歷史,《史記》、“四大名著”……這些文學鉅著因漢字而呈現在我們眼前,流芳千古!啊!多智慧的中國人,多優美的中國字!

  俗話說“文武雙全”,光講文可不行,中國武術可謂博大精深。從大家熟悉的太極拳、詠春拳到金庸老先生筆下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或是那少林武當、崑崙崆峒……都是中華武術的精髓!武術,不止是一種防身之術,更是一種精神,習武之人,必仁義、慈善,肯在刀光劍影之間捨己為人!這才是中國武術,這才是習武之人,這才是頂天立地的中國人!

  開學第一課,我明白了:做為一箇中國人,我是多麼地驕傲!我明白了:無論在何時何地,我們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而國雄於地球。”梁啟超爺爺的《中華少年說》又在我耳邊縈繞,我心中默默地吶喊:“新學期,加油,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觀《2021年開學第一課》有感15

  這學期剛開學的時候,我看了《開學第一課》,看完之後我覺得自己才明白美的真正的含義。

  這次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美在你身邊”,第一篇由中國首位女航員劉洋向我們講述了探索美的特點,也有籃球巨星姚明擔任課外輔導員,作為野生救援協會的形象大使,在非洲大陸向同學們講述他在探索沒和發現美的一些故事。使我瞭解到探索美要從尋找美、發現美從接觸自然、接觸動物開始。大自然之美,人類文明之美,還需要主動去探索,一部人類文明史,其實就是人類不斷探索自然界,探索社會,探索人生的歷史。

  第二篇由今年倫敦奧運會游泳冠軍焦劉洋向我們講述了創造

  美的特點,也有山村支教老師鄧麗和她的學生們來到現場,更有擁有拿手絕活的大成,帶著他研究的各種各樣的樂器來到現場

  讓我們大開眼界。讓我明白了創造美就像授人玫瑰,手有餘香,那樣。分享正如那玫瑰散發出的幽香,縈繞在指尖,經久不散。這時分享是一種令人心曠神怡之美。正如最近流行的句子:“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麼樣,中國便怎麼樣。你是什麼,中國便是什麼。你有光明,中國便不黑暗。”你的態度,也影響和改變著周圍這個世界,這是人格之美帶來的美好改變。

  第三篇由《開學第一課》的老朋友學者于丹向我們講述了傳遞美的特點,還有今年倫敦奧運會帆船的冠軍徐莉佳來到現場,更有最美的司機吳斌的妻子和他的女兒來到現場。使我瞭解到傳遞美就要幫助別人,能獲得一種快樂,一種幸福,能感受到美的享受。人不是獨立存在於世界,人是社會之人,需要從小培養孩子們幫助別人、體諒他人,與社會相融合,體現心靈之美

  第四篇由中國男子體操代表團團長陳一冰向我們講述和諧美的特點,也有林書豪擔任課外輔導員,以特別的方式,給我們送上祝福,更有內蒙古少年合唱團,向我們展示了他們的合作美。使我瞭解到和諧美就像小美”上升到“大美”,集體主義的美,體現的“是和諧和力量著名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說過:“美在和諧。”和諧之美是一種集體主義的美,在一個集體裡,儘管每一個人都不是很完美,但這個集體裡的所有人匯聚起來,就能展現集體的和諧的美和力量

  這堂《開學第一課》讓我更清楚的瞭解到美,瞭解到美的含義,瞭解到美就在我們的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