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匯入語文教學論文
一、藉助現代教具,調動學生興趣
有效的情境創設,僅僅藉助三尺講臺、一支粉筆、一本教材以及教師的口傳身教,很難達到課堂最最佳化。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國家加大了對於教學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具有現代氣息的教學用具出現在教學領域,多媒體、電子白板等現代教具不僅提升了教師的授課效率,而且為學生們帶來了感官上的衝擊,對成長中的小學生,更是充滿了吸引力。因此,進行語文課堂情境的創設,教師可以充分發揮這些現代教具的優勢,將文字中的資訊製作成授課課件或者利用Flash動畫形式形象直觀傳達文字資訊拓展實施範圍,激發學生參與情境的興趣,落實語文課的授課效果。
比方說,在講授《小鷹學飛》的文章時,為了形象地將小鷹跟隨鷹媽媽學習翱翔的故事展現給學生,教師就可以選取《動物世界》中雄鷹翱翔的圖片,配以具有草原風情的音樂,將雛鷹一遍遍試飛的flash動畫展現給學生。學生在教師設定的情境中,在強烈的視覺衝擊下,產生了情感的'共鳴,將內心中永不捨棄、好學謙虛甚至對媽媽的感恩情感在課堂上傳達出來,語文課堂籠罩在師生互動的和諧氛圍中,踐行了新課改理念。
二、實施分組探究,挖掘語文內涵
新課改在課堂中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就是實現不同層次的學生間的有效分組,透過小組互助、分組討論以及踴躍發言,創設學生積極參與教學的情境,從而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輕鬆感受文字的信
息。小學生活潑好動,語文課蘊含著眾多趣味故事、人生真知,因此在語文課堂上實施分組探究,不失為一種有效引發語文教學活水的途徑。四、結合文字,扮演故事角色小學階段的學生,更樂於接受色彩感比較強,能夠讓其參與其中的教學活動。蘇教版的語文教材,大多數課文附以生動形象的圖畫,吻合了小學生的情感認知特點,因此,教師在進行文字講解的時候,就可以充分利用文字,引領學生直觀感受故事情境,發揮學生好動、稚真的天性,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水到渠成感受文字內涵。《狼和小羊》這篇寓言感很強的文章,就可以讓學生參看文字圖畫聆聽教師朗讀,分組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從而體味狼的狡詐、小羊據理力爭的寓意,增強學生們不畏惡勢力的正能量,為語文教學引入源頭活水。
基礎教育擔負著重要的責任,唯有夯實基礎,才能為今後學生質的飛躍提供良好的前提。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作為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承擔著傳道授業的重任,高揚新課改的旗幟,就要在課堂上體現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因此,創設能夠引發學生積極參與的情境,才是匯入語文教學活水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