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論文> 有關學前教育的畢業論文範文(通用7篇)

學前教育的畢業論文

有關學前教育的畢業論文範文(通用7篇)

  學前教育是學前教育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是構成學前教育學的科學體系的一部分。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有關學前教育的畢業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前教育的畢業論文 篇1

  摘要:區域活動多為幼兒的自選活動,基本上是以小組活動的形式開展,其教育價值主要是附著在區內的材料上、情景及響應的活動中。教師首先要關注好區域的材料選擇與投放問題,才能引發幼兒興趣,讓幼兒與材料產生有效的互動。特別是小班幼兒,由於生活經驗缺乏,認知直觀形象,各方面能力偏弱,教師在選擇和投放材料時,可以結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結合小班階段目標,結合小班幼兒發展水平,結合小班幼兒學習特點等策略。

  關鍵詞:小班;區域材料;選擇與投放策略

  皮亞傑提出:“兒童的智慧源於材料。 ”區域活動的教育功能主要透過材料來表現。對教師來說,材料是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物化體現;對幼兒來說,材料是主動建構經驗和認識周圍世界的中介和橋樑,但在實踐工作中發現,教師在組織區域活動時只是簡單地堆積材料,沒有考慮選擇的材料是否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是否符合幼兒發展情況等問題,這樣的材料很難滿足幼兒活動的興趣,很難讓幼兒與材料產生有效的互動,對幼兒的發展是有一定影響的。小班區域材料的選擇與投放可以遵循以下策略:

  一、結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

  《3-6歲 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幼兒各年齡段特點做了很詳細的分析,小班幼兒主要體現在動作的協調性增強,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愛模仿,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有比較強烈的情緒反應時,能在成人的安撫下逐漸平靜等年齡特點。結合這些年齡特點,我們在選擇與投放材料時要注意以下要求:

  (一)為安撫幼兒情緒,創設安全、舒適環境

  小班幼兒剛入園時,缺乏安全感,有很強的焦慮情緒,喜歡玩自己熟悉、會活動,摸起來柔柔的、暖暖的玩具。教師可以在小班設定娃娃家之類的、能給幼兒帶來溫暖和安慰的區域,在娃娃家中投放女孩子喜歡的玩偶,男孩子喜歡的汽車、變形金剛,大眾喜歡的動畫形象、娃娃家操作材料等,都可以幫助幼兒穩定情緒,給幼兒帶來溫暖熟悉的感覺。除了娃娃家,還可以為喜歡安靜、不擅於交往的孩子設定一個比較封閉的“談話吧”,鼓勵這些孩子拉著他的好朋友去“談話吧”說說悄悄話,還可以在“談話吧”中提供抱枕、不同型別的圖書,如故事類、百科類;不同型別的卡片類玩具、圖譜卡、玩偶、頭飾、手偶、地墊、抱枕、錄音機等,幫助他們尋找話題,學會與人交往。

  (二)選擇富有生活情境的材料,促進小班幼兒各方面能力發展

  小班幼兒由於生活經驗缺乏,認知特點主要是好奇心強,愛模仿。因此在選擇與投放材料時要關注這些特點。如科學區《學習形狀相匹配》,可以以《小動物餵食》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活動目標是引導幼兒尋找與小動物相匹配的食物,讓幼兒模仿生活中餵食的情境,讓幼兒握好湯匙,能手眼協調地把對應的食物一個個送到小動物嘴巴里,孩子會一遍又一遍重複這些動作,直到任務完成。這樣的活動既能幫助教師觀察幼兒學習形狀認知情況,又能提高幼兒的小手抓握、手眼協調等動作發展。又如語言區,孩子都不喜歡主動表達自己,如果語言區只投放圖書會特別冷清,我們可以結合孩子最喜歡模仿生活情境打電話的遊戲,提供兩個舊電話,收集或自繪幼兒熟悉的故事圖片或生活情境,然後將故事情境中的人物或物品的名稱做成一張張字卡,讓幼兒看圖對講。還可以玩傳話遊戲,如拿一根長長的水管穿過隔板,讓幼兒站在東西兩端,互相交流傳話,孩子會非常感興趣。

  二、結合小班階段目標

  不同階段的幼兒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教師可以參考省編教材去制定符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的階段目標去選擇與投放材料。

  (一)根據月發展階段目標

  在選擇材料時可以結合五大領域發展的階段目標去投放,如9月份科學領域階段目標中提出“感知常見的幾種生活用品、水果。瞭解基本特徵;按事物的一種特徵進行分類;比較大小並排序等”,教師就可以結合階段目標投放水果沙拉自助餐品嚐區、投放標籤分類整理娃娃家,投放各種大小不同的瓶子按大小排序等。 10月份科學發展提出“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感知圓形等。 ”教師根據這些階段目標可以在建構區投放各種圓形玩具搭建車類交通工具,在運動區投放輪胎、呼啦圈自主練習感知圓形等。但有的活動區目標是結合幼兒自身發展制定階段目標,如9月份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動手能力弱,可以先開展“抓”的練習。可以培養幼兒練習五指抓到三指抓,逐步提高練習的難度。每個月投放的“抓的物品”也應該從大到小,從粗到細。也可以玩“夾”的練習,早期階段讓幼兒用塑膠夾子給各種動物形象夾鬍鬚,還可以提供夾饅頭的大夾子讓幼兒練習夾乒乓球,對於能力較強的幼兒,教師可以稍微提高一點難度,提供的夾子小一些,夾的物品也小一些,後期再逐步換小增加難度。 “舀”“倒”“串”“扣扣子”等操作練習都可以遵循這個從粗到細階段性逐步提高的規律。

  (二)根據每個階段目標中具體的教學活動

  每個階段目標中都有具體的教學活動,如10月份美工區目標中提出“嘗試用點(雨點、圓點等)、線條(直線、曲線、折線)和簡單形態(圓形、方形等)表現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簡單的物體特徵。 ”具體活動有《香甜的水果》《畫水果給小貓》《小貓的水果》等,教師就可以結合活動內容創設水果屋主題,提供各種各樣形狀的水果、顏料,可以利用窗臺、牆面、玩具櫃面等地方創設背景牆,投放顏料、油畫棒、水彩筆等工具讓幼兒自由塗鴉、玩水果印畫、水果分類、塗鴉水果區寶寶等活動。又如科學領域目標中提出“按物體特徵進行排序”具體活動有《按顏色特徵排序》,可以開發圖形寶寶找家、收整糖果屋、做漂亮的糖葫蘆、串有規律的門簾等活動。

  三、結合小班幼兒發展水平

  同年齡段的小班幼兒能力水平也會有所不同,教師在投放材料的時候既要考慮本班幼兒的普遍水平,還要兼顧個別幼兒發展的不同層次,投放適合各年齡段幼兒最近發展區的活動材料。

  (一)關注同年齡段不同幼兒的發展水平,為他們準備不同層次的材料

  每個孩子在各領域發展的情況都具有個體差異性,有的孩子動手能力強,我們在美工區,就可以為孩子準備不同星級的材料,如不善於動手的孩子提供一級材料:畫好虛線的寬較窄的長方形紙條,讓孩子一刀剪斷。相對較好的幼兒提供二級材料:寬較寬的長方形紙條,讓孩子連續剪。能力更強的幼兒可以挑戰三級材料:沿曲線剪。有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強,會自己穿衣釦紐扣。教師在生活操作區,可以提供不同型別的紐扣區,如繫帶子的搭扣、傳統的民族風搭扣、不同大小的紐扣穿洞練習,讓幼兒自由練習,挑戰不同的難度,孩子會特別感興趣,有時還會邀約她的好朋友幫忙一起完成,給了孩子合作的機會。

  (二)關注相同的材料難度層次的提高

  在實踐工作中,我們發現很多材料都是使用一次性就被擱置無人問津,新的任務下達,教師又開始馬不停蹄地製作新材料,不懂得開發和利用原有材料,從原有材料中去抽取或新增,提升和創新原有材料。如科學活動《有趣的石頭》教師請家長蒐集了各種各樣的石頭,投放科學區讓孩子們瞭解石頭的特性。一段時間,孩子對石頭不感興趣了,教師就和小朋友一起商量,用油畫棒、顏料來裝飾石頭,晾曬石頭,這從原來簡單的摸一摸石頭瞭解石頭到動筆裝飾石頭,對孩子技能上有了一定要求;裝飾石頭完工後,我們又把這些石頭運到沙池區,讓孩子搭建高高的城堡,一起用石頭裝飾大城堡,孩子們的興趣更加濃厚。有的孩子還商量不同的裝飾方法,如大石頭放在城堡的底層,小石頭放上層,不同的石頭分類裝飾,孩子在自主探索中發現了分類、空間安排等科學問題,對幼兒的學習又提出了新的要求。有的材料不適合跨區域開展,我們可以在原有材料上增加些難度。如生活操作區《夾夾樂》,原有材料是乒乓球,夾饅頭的夾子、盤子,孩子很快挑戰成功。第一次教師換掉的是盤子,提供高一點的杯子,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第二次教師換掉的是大夾子,用小號的夾子去夾乒乓球並放到杯子中;第三次教師換掉的是乒乓球,變成小木珠,小木珠個頭小比較難夾,但不像玻璃珠那麼滑溜,小班幼兒還是能挑戰成功。後期為了鍛鍊能力強的幼兒,還增設了瓶子,讓幼兒把小木珠裝進瓶口較小的瓶子裡。這樣循序漸進地增加材料難度,幼兒會有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幼兒參與的興趣。

  四、結合小班幼兒學習特點

  小班幼兒基本意識不到學習的目的、任務。他們只是對學習過程感興趣,往往把學習當作遊戲看待,需要在做中學、玩中學、生活中學。教師在區域材料投放過程中不能簡單的一盤材料、一份任務單讓小班幼兒操作,需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要求:

  (一)高、低結構材料相結合的區角環境

  小班幼兒思維以具體形象為主,喜歡顏色鮮豔、形象逼真的高結構材料,但低結構材料又能幫助幼兒創造性想象能力的發展,在選擇與投放材料過程中教師要考慮高、低結構材料相結合。如準備《娃娃家》材料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小班幼兒準備一些高仿的材料,如自制的電視機、冰箱、洗衣機等,角色扮演道具如各類角色服裝、帽子。娃娃、奶瓶、炊具等,還可以收集幼兒照片,製作全家福。玩具小人、裝扮服飾、廚具用具、過家家餐廳、醫院、理髮店等模型玩具。低結構材料如各種各樣小珠子,不同顏色的項鍊、假髮、頭飾、各種彩色的皺紋紙、泡沫紙、小瓶子、小杯子等,孩子可以根據情境佈置娃娃家,做娃娃家食品,裝飾品等。

  (二)選擇幼兒熟悉、具有生活經驗的材料

  小班幼兒經驗缺乏,教師選擇的材料要源於生活中的材料,幼兒才能更感興趣。如科學區《找匹配》,教師就可以直接用生活中的瓶和蓋、筆與筆套、腳與鞋的尺碼、手與手套的大小供幼兒探索、匹配等,《神奇的電池》教師可以請幼兒把自己熟悉的電動玩具帶來,認識電池兩端的不同,組裝電池,讓玩具動起來,這樣的活動孩子會百玩不厭。

  (三)投放豐富多樣的材料滿足幼兒不同學習需求

  在考慮小班幼兒學習特點的基礎上,要儘可能地提供種類多樣、數量充足,能激發幼兒的探索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活動材料,滿足幼兒不同學習需求。如美工區,除了有塗鴉區,還要提供充足的操作工具:如漿糊、雙面膠、透明膠、兒童剪刀、花邊剪刀、橡皮泥、水彩筆、油性筆、油畫棒、各色毛線、棉籤、紙杯、空紙盒、繪畫紙、不同材質的有色紙等。半成品材料如紙筒娃娃模型、各種空紙盒、空瓶等,讓幼兒大膽的用撕貼、點、線畫、繞毛線、包裹橡皮泥等方式去裝飾美化這些物品。還要注意提供清潔用品,如抹布、小紙簍、分類盤、整理箱等,幫助幼兒隨時清潔自己使用的空間,養成衛生整潔的習慣。

  (四)關注材料的動態性,保持幼兒學習的興趣

  隨著幼兒對材料的一次又一次的互動過程中,他們的興趣總是在不斷的變化和轉移的,他們會對玩了一段時間的活動內容產生厭倦。我們要考慮材料的更換,如益智區的拼圖材料,圖書角的一本書等;還要考慮材料的新增,如美工區《漂亮的瓶子》初期教師只提供了簡單的貼紙讓幼兒裝飾,一段時間後孩子不滿足於簡單的張貼,可以和幼兒協商還想把瓶子變成什麼。有的孩子說變成花瓶插花,有的孩子說變成瓶子娃娃等,教師就可以新增剪刀、吸管、紙花給原來漂亮的花瓶插上花;還可以新增黑色的毛線、泡沫圓球、水彩筆做瓶子娃娃等。

  總之,每次選擇與投放區域材料之前,一定要思考這些材料符合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嗎?這些材料可以讓幼兒玩什麼,怎麼玩,適合幼兒哪些方面的發展等問題。讓活動區的材料不是簡單堆積,而是能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讓幼兒與材料產生有效的互動,真正實現“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地發展”的人文教育目標,實現區域活動的教育價值。

  參考文獻:

  [1]董旭花,韓冰川,王翠霞,等.幼兒園區域環境創設與活動指導[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

  [2]袁愛玲.幼兒園教育環境創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袁調芬.創設幼兒園特色環境[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

  學前教育的畢業論文 篇2

  摘要:

  教育公平一直是人們所倡導的平等的觀念,然而,我國的城鄉學前教育發展雖然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是就目前的現象來看依然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主要表現在城鄉學前教育發展的起點、過程和結果上。分析城鄉學期教育發展的差異,從而能夠有效的採取相應的措施,從而更好地為了農村的發展以及縮小城鄉差距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

  城鄉;學前教育;發展差異;措施

  1城鄉學前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因素

  我國的教育公平一直倡導從起點到結果的公平。這其中包括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上和幼兒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都實現教育的公平。但是,由於城鄉之間的地域差異以及受到環境的影響,城鄉學前教育的發展一直處於不平衡的狀態,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教育起點的不平衡

  起點教育在幼兒的整個教育過程發揮著重要的基礎作用,尤其是在入園的過程中,城鄉之間的幼兒園入學的數量就存在著明顯的差距。農村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發展,同時農民群眾對於子女接受學前教育的也有了一定觀念上的轉變。但是就城鄉比較而言,農村幼兒目前就讀幼兒園的數量還是較少,這主要是源於簡陋而自籌資金開辦的幼兒園教育問題。

  1.2教育過程的不平衡

  學前教育過程的不平衡主要體現在教師的資源情況下,師幼兒是保持良好的師幼關係建立的重要保障。長期以來,由於農村幼兒園教師待遇低下,師資水平低,流失現象嚴重,導致專任教師缺口越來越大。尤其是在受到幼兒園待遇的問題上,從而造成了農村的幼兒教師較少,尤其是幾乎一個幼兒教師要負責好幾個班級,從而使得農村的教育過程遠遠低於城市的幼兒園教育。幼兒園教師在數量上的缺乏是導致教育不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

  1.3教育結果的不平衡

  農村地區地形地貌複雜,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差異大,決定了農村學前教育普及的推進不能以新建正規學前教育機構為唯一途徑。[1]城鄉幼兒教育起點和過程的不平衡直接影響了教育結果的不平衡,尤其是體現了幼兒在入學的準備上。農村幼兒不僅在受教育機會和年限上遠不如城市幼兒,而且他們所接受的教育過程和質量更是無法與城市幼兒相比。

  2造成城鄉學前教育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2.1城鄉經濟發展存在著差異

  學前教育不公平的根本原因在於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在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和社會結構的發展過程中,往往忽視了農村的經濟發展,從而使得農村的經濟處於長期的滯後現象中。這種現狀直接影響了家庭的收入水平,從而對於勞動力較弱的家庭中所支付的費用就十分困難,從而造成農村家庭無法支付大量的幼兒費用。但與此同時,硬體資源的持續投入仍然需要,特別是鄉村幼兒園的硬體條件仍有待大力改善,其中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有待大幅度增加。[2]

  2.2教育資源分配存在差異

  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同直接影響了農村學前教育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的匱乏,尤其是我國教育部門在學前教育方面的投入嚴重不足,從而使得農村的學前教育難以發展。這種經費的投入和農村的發展息息相關。而城市的教育資源本來就高於農村,而面向社會支援的更多。從而使得城市的辦學條件越來越好,從而出現了嚴重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平衡。只有強調對學前教育公共財政進行公平導向的合理分配,理順投入機制,才能確定幼兒教育資源配置的優先順序,將幼兒教育資源配置給最需要幫助的群體。[3]

  2.3教育師資力量存在差異

  由於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使得更多的幼兒園教師不願意上偏遠的農村任教,這就間接了造成了農村的教育發展水平有限,尤其是在專任幼兒園教師和城鎮相比,職稱問題以及收入水平的因素都造成了農村幼兒園教師在工作中的積極性和教育師資力量的穩定性。從而長久下去就會引起學前教育在師資力量上的不同。

  3促進我國城鄉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措施

  3.1普及農村學前教育

  在長期以來城鄉二元經濟結構的背景下,要從教育的起點即普及幼兒教育開始,將有限的資源運用到大力推進農村幼兒園的建設和發展上,從而才能夠提高農村學前教育的數量,以此來保障每個幼兒都能夠接受農村教育的機會。透過各種有效方式構建教育公平視域下農村幼兒園課程和教育質量的基本保障,確保貧困地區農村兒童在學前階段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保障城鄉學前教育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公平。

  3.2最佳化城鄉學前教育的資源配置

  實現學前教育公平的資源配置能夠為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提供有效的保障,尤其是從改革城鄉之間的人力和財力方面,能夠使得政府更多的是關注政府的需求,從而才能夠在學前教育公平的基礎上實現師資力量的均衡發展。有針對性地解決好目前農村學前教育辦園條件上存在的突出問題,提高農村幼兒園的辦園水平,努力實現城鄉學前教育在物力資源上的均衡配置。

  3.3加強農村幼兒教育的監管

  學前教育的平衡性要根據幼兒的特點採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尤其是當學前教育兒童在教育資源上實現公平時,並不等於學前教育就實現了公平,這需要在保障兒童獲得基本的受教育權利上,根據兒童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才能實現真正意義的學前教育公平。

  4結語

  學前教育在基礎教育中起著關鍵的作用,是發展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基礎,隨著國家對於城鄉學前教育的關注,尤其是學前教育資源配置缺乏的情況下,要採取有效的措施從而減少農村的壓力,無論是在辦學條件還是從幼兒園的成長環境出發,要實現城鄉教師的資源合理的配置。

  學前教育的畢業論文 篇3

  摘 要 科學家認為:人類的大腦的基本構架,在6歲就基本完成,所以學前教育尤為重要,開發幼兒智力,培養幼兒語言表達

  能力,發展幼兒認識事物能力還有幼兒的自制能力,意志能力,身心健康等等。常言道:“三歲定終身”,在幼兒時期是施以教育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早期教育決定幼兒的未來,所以,學前教育對兒童發展起著重大的決定性作用。

  關鍵詞 教育 學前教育 幼兒教育

  何謂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就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為開發學前兒童的智力,使他們更加聰明,有系統、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他們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

  一、學前教育的意義

  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學前階段是兒童神經系統迅速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的教育對兒童發展起著重大的決定性作用,也是其發展智力,潛力的必要條件。學前教育是對學前兒童進行教育的過程,實施適應兒童發展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可有效地促進兒童發展,促成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的協調與聯結,形成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互動關係。幼兒如果能在學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發展,那也就為他日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是一個複雜,動態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過程。我認為學前教育在兒童發展過程中起誘導作用,是兒童發展的必要條件,對兒童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二、學前教育的目的

  學前教育的目的是讓孩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學習對和錯,形成初步的判斷對與錯的能力:對外部世界和對所處環境進行初步認知和探索(學習探索,試驗和觀察):學會簡單與社會交往(學習聆聽,分享和合作):形成健康情緒,讓他們經常進行正面的情緒體驗(建立自信,學習與同伴和家人溝通):獲得健康的體魄(透過活動鍛鍊身體)。

  三、學前教育的任務

  根據統一的教育目的,結合學前兒童身心發展水平而提出的具體目標和要求, 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具體內容如下:1.讓兒童獨立地、主動地成長;2.發展自我控制,自我訓練及自我指導的能力,而不是隻受成人的控制;3.學習從自我中心的情感,到能夠給予、分享及接納情感,在新的環境中感到安全和被撫愛;4.學習與別人交往的技能,並獲得快樂的、積極的體驗;5.使男女兒童同等地發展個性與才能;6.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能注意到健康、衛生和營養;7.發展與練習大肌肉動作與小肌肉動作;8.初步認識及支配周圍環境,鼓勵兒童的好奇心,思考和推理能力的發展,鼓勵兒童積累和和運用知識;9.發展語言,學習新的詞彙,並理解別人的語言;10.發展對周圍環境的積極情感,發展積極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

  四、學前教育的原則

  1.從胎教開始適應各年齡發展和個體發展的教育;2.促進學前兒童體、智、德、美的良好發展與個性的健康發展;3.成人對學前兒童的照管與教育相結合;4.以興趣誘發,在遊戲中成長;5.創設適宜的環境,發揮其教育的功能。

  五、學前教育的教育方式

  (一)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說“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兒期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

  (二)多讓孩子接觸大自然,是必要的

  鄉村都市有土、洋之分,雖然都是在同一片天空底下,然而無論景觀、房舍、建築,都有差別。久居都市的孩子,每天所風的無非是幾幢大的房屋、川流不息的車輛,想要玩玩“官兵捉強盜”的遊戲,恐怕都找不到足夠的空間,父母應多帶孩子們到鄉村、田園玩玩。若做不到,則家中若有院子或空間,可放些砂石、野草,雖無大自然之寶,但也聊勝於無,依然可以讓孩子玩得不亦樂乎。不要怕孩子弄髒衣服、身體,弄髒了還可以洗,最重要的,從中玩出野性,常能影響未來的雄心壯志及達觀進取的精神,這些不是一些斯斯文文的積木可以培養出來的。

  (三) 多給予孩子鼓勵

  對孩子的評價要以肯定性評價為主。一個良好的自我係統的形成,有賴於主我與客我的積極互動。幼兒很希望從教師、父母、同伴那裡得到自我認識。孩子還是特別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並從中獲得關於自己的印象,如果他面對老師的漠視,他還敢向老師表現自己嗎?我們知道,幼兒如果得到肯定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就會利於幼兒積極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從而形成自信、自尊的人格特徵,反之就形成消極的自我概念。

  (四)讓幼兒體驗合作的樂趣

  幼兒對遊戲很感興趣,因此,引導幼兒在遊戲中體會合作的益處,促進幼兒積極與他人合作,逐漸具有合作的意識。如遊戲“照鏡子”一課,兩人為一組,其中一個幼兒拿鏡子,一個幼兒對著鏡子往額頭貼紅點,看哪一組貼得又好又快。遊戲結束後,教師可引導幼兒進行反思,讓他們想一想自己是怎麼做的、應該怎樣改進等。在這裡,教師應注重讓幼兒用自己的眼光看問題,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透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彼此爭論,達到互教互學、共同提高的目的。如一個幼兒對同伴說:“你鏡子拿得太高,我總照不上。”同伴說:“你貼得太慢,下次我來貼好嗎?”這個幼兒馬上高興地說:“我知道怎麼拿鏡子。”幼兒在相互交流互相關心的過程中,逐漸有了合作的意識,建立了相互信賴的關係。

  總之,學前教育不單單是照本宣科的進行文化課本傳授,更重要的是實踐能力和各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希望家長及幼師們能緊抓孩子的黃金時期,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適應社會的能力,讓幼兒身心都得到全面的發展。讓孩子的無限潛能透過學前教育激發出來,為今後的成才之路坐下良好的鋪墊。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EB/OL].

  [2]孫碧華.資訊科技對幼兒園禮儀課程的影響[J].1(4):39-42.

  [3]中國資訊科技教育,2010(22):106-107.

  [4]張伯邑.數字空間為學前教育提供了新平臺[J].學前教育研究,2003(4):48-49.

  學前教育的畢業論文 篇4

  摘要:視唱練耳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視唱練耳課程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幫助我們理解其他課程,作為一個具有突破性的基礎課程幫助學前教育的音樂教育的全面發展。這表明,它是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未來發展的重要性的一門必修課。有音樂,聲樂,鋼琴,視唱練耳,舞蹈,兒童歌曲創作諸多內容進行培訓和教育。其他學科是在樂理視唱練耳的基礎上創作的。教育工作者要透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音樂技能,在實踐中獲得音樂知識和能力。因此,我們必須加強視唱練耳訓練,認識到視唱練耳訓練的重要性。

  關鍵詞:學前教育;視唱練耳;重要性

  學前教育以培養幼兒優秀的人才、幼兒園的教育和專業的興趣為基本目標。為了提高幼兒園兒童的整體素質,學前教育工作者應該具有音樂素養,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教學建立包括基本樂理、視唱練耳、音樂,鋼琴伴奏和練耳基本的聲樂、節奏和舞蹈教育。作為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學習音樂知識,提高音樂表現力,完善音樂教育是為以後的教學準備起到關鍵作用。視聽練耳和音樂基礎理論運用寫作,唱歌等基本練習手段進行訓練,培養學生聽音樂的節奏,聯想和回憶相關元素,提高對音樂樂譜和豐富的音樂詞彙的掌握。視聽練耳訓練包括:聽覺訓練、節奏和音樂實踐訓練。因此,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活動要透過合理練習方式來進行,這些教育手段在幼兒園音樂教育中起到積極引導作用。

  一、視唱練耳課程

  視唱練耳一般分為視唱、聽覺訓練。視唱就是指利用看到的樂譜來進行音樂的演奏。對於樂譜的具體知識有非常嚴格的要求。針對於表演的具體內容需要有專業性的表現,所要到達的標準也是有相對應的要求。練耳就是指訓練聽力、練習聽覺,通常情況下就是需要學生不斷聆聽音樂中的旋律和節奏,並且能夠辨識出相應的節奏和和絃等基本構成要素[1]。同時,不同人、不同樂器的音色不相同,因而辨識音對於學生來講是練耳練習當中重要的一個環節。對於基礎要素的學習是音樂學習的關鍵也是基礎,視唱練耳的訓練和學習就是在進行音樂基礎的學習,而且視唱練耳的學習既能夠便於理解和學習其他音樂課程也能夠培養學生對於音樂的熱愛,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和綜合能力。在當前許多高校的學前教育專業對於視唱練耳課程的重要性還沒有認識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對於基礎課程的理解和學習,造成了學生對於基礎知識把握不牢,進而影響其他課程的學習和音樂素養的提高。

  二、視唱練耳對樂理課程的影響

  音樂被稱為音樂理論。它包括基本理論、閱讀譜、和絃、音程、節奏等。也有如和聲、旋律,復調等比較複雜的理論。我們通常所說的音樂,一般是指音樂理論中的最基本一個部分,被稱為:基本音樂理論[2]。學前教育專業基礎音樂理論課程相比專業音樂比較簡單,一些重要的章節一般沒有再進行深入專業分析和探討。高校學前教育專業將在音樂教育中音樂基礎理論課結束之後進入學習。視唱練耳課程的設定時間相對很短。在視唱練耳課程中學到了最擠出的音樂知識,無論多麼簡單的視唱練耳音樂或是複雜的音樂理論,必須節奏、節拍、調式調性音這些基本的樂理知識相符合。然後在透過基本音樂理論知識學習的靈活運用,提升音樂素質,視唱練耳為其他音樂課程提供了理論前提。而且基本樂理對視唱練耳學習起了主導作用。視唱練耳課程的教育和學習為聲樂教育和學習起到一定的基礎性作用。視唱練耳練習有利於對旋律、節奏的把握,同時有利與提高聽辨能力和讀譜能力,最終有助於學生進行獨立創作和演奏能力的提升和整體的樂隊配合。一般來說,識譜學習和訓練是音樂學習中最基本的要素,透過視唱練耳的訓練和學習,學生識譜能力有了提升,達到能夠直接唱譜的狀態。學生對節奏和旋律的把握可以在視唱練耳的訓練和學習中得到提高,這一過程針對節奏感不好的學生進行不斷完善和提高。同時,在聲樂學習中,伴隨著適當的伴奏,直接影響著歌唱的表現。在視唱練耳訓練,學生的聽力變得敏感,直接有助於學習聲樂演唱與伴奏的融合。視唱練耳訓練有助於提高學生成績分析,歌曲的能力和創造力。

  三、視唱練耳對鋼琴基礎的影響

  鋼琴的學習離不開對樂譜的學習。學習樂譜是學習鋼琴的基礎課程。一般情況下,老師教學生進行鋼琴練習時經常會要求學生眼睛看著樂譜,手指接觸琴鍵。這樣是標準的演奏程式,但是在眼睛不能準確看到琴鍵的具體情況時,就需要學生自己依靠自己的耳朵分辨所彈的內容與樂譜上的內容是不是相同。在演奏鋼琴的學習中不斷縮短對樂譜的依賴,減少對樂譜的熟悉過程,進而加快了鋼琴的學習進度[3]。學前教育專業中視唱練耳課程的內容,就主要培養學生對於樂譜的聽辨能力。學生對於音樂學習中不同要素的記憶對於音樂的感知和理解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因此,練耳課程的學習對於鋼琴演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在進行鋼琴演奏的教學過程中利用不同的方式來表現音樂的急緩和強弱,讓學生能夠更好得把握節奏。在加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默契程度的同時,能夠提高學生的樂譜的聽辨能力,將大部分精力放在鋼琴演奏本身上,這樣一來,有利於學生鋼琴演奏水平的提升。同時鋼琴演奏水平的提升也使得學生對於樂譜聽辨能力的訓練有了更好的把握。

  四、視唱練耳對兒歌教學的影響

  由於專業的特殊性問題,一般來說,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除了聲樂學習之外還要學習一些兒童歌曲。由於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通常要進行學前教育工作,工作內容也是與學齡前兒童相關。所以在進行教育活動是就要更多地選擇學習一些簡單的兒歌、簡單旋律的歌曲。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視唱練耳課程設定的旋律明快的歌曲對於傳統的聲樂教學是一種彌補和完善。加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視唱練耳對兒歌的學習訓練是與今後的工作內容充分接軌。

  五、視唱練耳對兒歌創作的影響

  兒歌的創作也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中的必修課之一。兒童文學與兒童音樂二者融合創造出兒歌。它在學前教育專業音樂學習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兒歌的特點就在於對兒童心理和兒童特點的把握,一般來說,兒歌的內容要儘量淺顯、節奏要儘量明快、旋律一般要簡單一點。兒童的心理特徵與成年人有很大差異,一般要考慮兒歌的風格,加入活潑的元素進行創作。視唱練耳課程對於兒歌創作起了基礎作用,是兒歌創作的前提條件。視聽練耳有利於學生對節奏的把握和學生聽辨能力的提升,所以在進行兒歌創作之前,針對兒歌創作必須具有的創作要素都要完備,集體就是對於內容的創作以及對於旋律和節奏的把握。這些兒歌創作的基礎元素一旦完備,兒歌創作問題就可以基本解決。通常情況下對於兒童歌曲的選擇不要以為選擇相同風格的兒歌,同時要兼顧其他形式的歌曲。在兒歌創造過程裡選擇不同風格的兒歌來進行學習和創造,要提升邊彈邊唱的能力。

  六、視唱練耳對即興伴奏的影響

  即興是指演奏者在完全沒有任何其前期準備下進行的演奏狀態。即興伴奏就是進行臨時組建旋律和和聲來進行的沒有演奏樂譜的創作形式[4]。利用一些輔助樂器進行演奏就使要求伴奏者能夠對於琴鍵和樂譜有相當熟練的把握,根據其他因素的變化而改變伴奏旋律和節奏,同時要依靠伴奏旋律的改變迅速模式出橫隔即興伴奏所要表現出來的風格和特點,利用一些結構的調整和內容的改變進而表現出作品的藝術性。在學前教育音樂教育中視唱練耳的訓練和學習能夠提高鋼琴即興伴奏的水平和能力。在通常情況下視唱練耳訓練和學習中,掌握節奏對於整個即興伴奏的質量有非常大的關係,節奏掌握有利於整個即興伴奏的結構和整體脈絡的進行。一般在對於一些歌曲進行即興伴奏的時候最主要的是要根據原有的風格塑造進行節奏的選定,不一樣的伴奏需要不同的節奏風格來表現不同的風格會給人們帶來不一樣的聽覺感受,另一方面就是在視唱練耳的練習和學習中,要培養自己對於聲樂內容的整體把握和感受,要促進聽辨能力的敏感度的提升。最後是調式與調性的訓練。學前教育專業的視唱練耳課程的練習還會加入調式調性的樂曲的訓練。即興伴奏的過程當中由於要接觸不同調式調性樂曲的伴奏,所以就在實踐練習中得到了不同調式調性樂曲能力的提升。視唱練耳的學習在即興伴奏當中的影響顯而易見。所以,視唱練耳的有效學習,在即興伴奏活動中具有引導作用。如果將這兩方面的練習有效的結合起來,並且不斷地實踐學習和訓練,就會使即興伴奏能力得到提高。

  七、視唱練耳對舞蹈課程的影響

  視唱練耳課程全面的訓練了學生的視唱,聽辨能力,音樂的鑑賞力,進而不斷提升學生的對音樂的感知,表達以及欣賞。這樣的能力對於舞蹈的學習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因為在舞蹈學習中會需要學生對於節奏和音調、音色的理解和感知。那麼視唱練耳課程的學習就是對於這一系列內容的學習,所以視唱練耳的學習效果好,勢必會影響到舞蹈學習的質量[5]。在進行舞蹈課程的學習時老師會要求學生按照節奏來進行訓練和學習舞蹈動作。由於舞蹈動作的表現一定是與音樂相結合的,同時也是與樂譜脫離的,這就以為這舞蹈動作與配樂之間能否銜接完美主要在於跳舞者對於舞蹈配樂的把握程度,根據節奏來進行舞蹈動作的表現。在經常接觸到不同的節奏的舞蹈,許多學生無法掌握即時速度的變化。而在視唱練耳學習,各種音樂的訓練和接觸這使得學生對舞蹈配樂的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再者,學習舞蹈提前去了解舞蹈作品再正常不過,根據已經熟悉的音樂來舒展身體,進行與節奏向符合的舞蹈動作。注意舞蹈動作與音樂節奏,舞蹈的風格音樂和舞蹈風格,音樂的情感和舞蹈表演的情感關係等的融合。在進行視唱練耳訓練和學習的學生可以把握整個音樂獨特風格,將舞蹈動作完美配置在整個音樂當中。並且可以準確地將舞蹈風格和情感融入當音樂其中,完成舞蹈動作的分割和整合。

  八、結語

  總之,視唱練耳課程教育對於音樂本身的積極作用是十分廣泛而深遠的。因此,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視唱練耳訓練需要將系統科學的只是理論與具體的實踐結合在一起,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教育能力,培養音樂人才。將聽覺訓練作為主要的教學步驟和教學內容,將這一重點因素貫穿在音樂教學的始終來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視唱練耳課程的教育不僅對於音樂素質的提高具有深遠影響,同時對於舞蹈學習提供了一定的支援,並且科學有效的推動了舞蹈教學的質量和進度。視唱練耳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中最基礎的課程,視唱練耳訓練對於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和綜合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深刻的作用。對於學生今後人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文幸閨.視唱練耳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重要性[J].大眾文藝,2013,16:229-230.

  [2]田媚娜.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黃河之聲,2015,11:33.

  [3]陳宇飛.高師學前教育專業視唱練耳教學問題探析[J].藝術教育,2015,09:156-157.

  [4]張婷.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開設視唱練耳課程的重要性[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43-245.

  [5]李亞秋.視唱練耳訓練之於學前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3:185-186.

  學前教育的畢業論文 篇5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設定的目的是培養幼兒教師,除了注重專業知識教學外,還理應強化專業技能教學。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中,做好實訓室建設對於提升學生實踐技能,培養學生嚴謹的思維方式,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發展;實訓室建設

  為培養出社會需要的幼兒教師,學前教育專業的設定不僅要傳授專業知識,還必須聯絡幼兒園教學實踐,探討學前教學專業的教育現狀,強化專業實訓室建設,提升學生實踐技能,如此方可確保學前教育專業穩步發展。

  1實訓室建設現狀

  學前教育專業的設定是為了滿足幼兒園發展需求,透過專業知識和技能培養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1]。在教學實踐中,除了要傳授專業知識外,還要注重課內外訓練,建立實訓室,提升學生實踐技能。在學前教育迎來春天之後,很多沒有學前教育專業背景的學校也開設了學前教育專業。部分學校在一開始,資金投入不足,教學設施不完善、教師資源匱乏,也沒有很好建立實訓室,不能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導致學生空有理論知識卻缺乏實踐技能。隨著近幾年教育改革推進,人們對學前教育越加重視,學校也緊隨國家及社會發展需要,在學前教育專業發展中加大了資金投入,教師資源和教學裝置得到了逐步完善。就現有的學前教育發展來看,實訓室建設取得了較大進步,不僅實驗實訓場地大,且種類多。基本都設有鋼琴及電子琴教室、嬰幼兒活動觀察室、幼兒活動模擬室、親子活動模擬室。同時,學前實訓室還有蒙臺梭利工作模擬室、奧樂夫音樂教室、衛生模擬保健室等,基本可以滿足學前教育的教學需要。但是,從整體來看,為更好發展學生的專業技能,在實訓室建設中還需繼續加強硬體設施建設,如多功能廳、微格教室、幼兒園教學模擬室等。

  2實訓室建設面臨的困境

  當前實訓室建設仍面臨三方面的困境:一是在實訓室建設中,實訓教材種類還需繼續完善,教學內容有待更新。二是實訓室制度有待完善。總管現階段的實訓室制度建設,還存在較大的不足,對於實訓室使用時間等使用細節還需繼續完善。三是,未能充分發揮實訓室的作用。大部分實訓室僅用於課堂教學,目的是完成課程大綱規定的實訓內容,內容形式過於統一,不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自我探索能力。為此,在實訓室建設中,還需做好實訓室使用制度的完善,加強與幼兒的聯絡,充分發揮實訓室作用[2]。針對當前實訓室建設面臨的困境,必須對校內教學與校外實訓都要提起重視,補充教學裝置和教學資源,加強與幼兒園的交流合作,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及實踐技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從而更好滿足幼兒園的實際需要。

  3實訓室建設改革思路

  3.1建立模擬室,強化技能訓練

  在實訓室建設中,應加強技能訓練,為此,模擬室的建設是十分有必要的[3]。建立模擬活動室,實施模擬教學,模擬工作崗位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從中鍛鍊學生的職業技能。模擬室的建立讓學生處於一種模擬的工作環境,利用模擬室中真實的教具、環境、教材練習,教師從旁指導,不僅能提升學生主動參與度,也培養了學生實踐技能。在模擬室教學中,學生首先要明確任務要求,分析並確定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制定教學方案,準備模擬教學所需的教玩具材料。在接下來的模擬教學活動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工合作,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自主探索,教師根據每組模擬操作情況對學生的教學行為進行評價,同時,也要加入學生自評與同學互評,讓學生在評價中找到不足並改正。透過這樣的模擬教學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調動學生主動探究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3.2完善實訓室管理制度和配備,發揮實訓室作用

  在實訓室建設中,不僅要及時完善硬體設施,更要立足於教學需要,完善實訓室管理制度,利用各實訓室的硬體裝置,充分發揮實訓室的作用。需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在校內的學前教育中,訓練學生的專業技能需要以教學場所和教學裝置為主要助力,為此,需完善實訓室管理制度,如規定實訓室開放使用時間、填寫實訓室使用情況登記、建立器材裝置檔案、對數碼鋼琴實訓室等大型器材室實施定時檢查管理等,確保實訓室的正常使用。二是在實訓室建設中,學校要儘量為學生提供便利,在繪畫室、手工製作室等實訓場所將教學裝置及製作材料準備齊全,如配備製作工具、不同型別紙張等。三是要注意利用微格訓練室,透過現代教學手段,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整。如藉助情景模擬、過程記錄等方式,在反饋原理的基礎上,完善教學活動,做好教學評價,訓練學生掌握專業技能。

  3.3建立多功能廳,展示專業技能

  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學校也應該提供舞臺讓學生展示專業技能,因此,多功能廳的建立就顯得尤為必要[4]。建立多功能廳,發揮其多樣性功能,組織學生演出活動,組織專業培訓活動等,讓學生透過現代化的教育裝置彙報專業演出,展示專業技能和才華,提升學生彈唱說跳等基本功。同時,為發揮學生的專業技能,學校還需加強與幼兒園的聯絡與合作,邀請幼兒園教師到學校多功能廳作報告,向幼兒園輸送優秀的見習學生,讓學生積累專業經驗,提升其實踐能力。如果條件允許,甚至可以與學校附近的幼兒園聯合辦學,定時把幼兒園的小朋友請到幼兒園教學模擬室來上課,讓學生在更為真實的環境下練習教學能力。

  4結語

  在學前教育中,提升學生實踐技能,必須做好實訓室建設,發揮實訓室的作用,健全實訓室相關管理制度,加強與幼兒園之間的聯絡合作,最佳化教師資源,校內校外相結合,培養全面性的幼兒教師人才,更好服務於學前教育。

  作者:吳錦紅 單位: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參考文獻:

  [1]趙麗英.高職高專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職業能力狀況及對策研究[D].河北師範大學,2014.

  [2]胡秋雲.高職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實踐研究[D].廈門大學,2013.

  學前教育的畢業論文 篇6

  由於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提高,僅僅是紮實的理論知識和良好的職業道德已經不是未來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優秀教育人才。其中音樂技能在中職學前教育人才綜合素質結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結合目前來看,我國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教學模式、方法、內容與培養目標難以達標,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職院校音樂專業的教學過程中應當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現代音樂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當今世界的音樂教育體系中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這一教學理論中,音樂教學的觀念和體系是最為重要的部分。奧爾夫的音樂教育理論強調從原本性出發的教學方式,這一教學理論始終貫穿於整個教學過程中,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裝置等也產生了相應的影響。

  1.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特點

  1.1多元性。在奧爾夫的音樂教育中不斷引用“原本性”的原則和理念。是將多種元素性的藝術行為有機地組合成為一種作品,使該作品具有多遠教學的意義。所謂的“原本性”是指充分利用音樂表現方式中的所有元素,其中包括音樂的藝術性、技能性、元素性、教學材料的元素性、教學模式的元素性等。奧爾夫理論下采用的教材通常在形式上十分的簡潔、樸實,音樂素材貼近生活,不多帶華麗的裝飾。例如,採用五聲調式旋律更讓學生容易上口,採用固定節奏不斷反覆並且簡單的音樂素材等。

  1.2綜合性。在奧爾夫的音樂理論中,原始的音樂形式並不是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割裂的,而是與語音、舞蹈等表現形式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一種豐富、綜合的藝術形式。正是考慮到這種藝術表現形式的綜合性,奧爾夫在組織音樂教學活動時也強調活動形式和型別的綜合性,課堂教學的內容和形式也是十分多變豐富的。如將舞蹈、遊戲、故事、表演等融入音樂中,再進行整體的配樂編排等,所有的教學內容都與音樂相互密切聯絡,但是不是直接進行音樂的技巧性灌輸。這充分體現了在音樂教育中,綜合性教學的重要性和創新性。培養了學生音樂在各個藝術表現領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藝術的意識。因此,奧爾夫體系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以綜合性的音樂教育形式實現對學生的培養。

  1.3即興性。在奧爾夫的音樂教學理論中,即興創作被看做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同時也是最具有自由性的一種創作形式,是提高音樂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學生在即興創作的過程中能夠提高自身的肢體表現能力,與此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想象力,從而在教學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理解和領悟音樂的藝術魅力。透過這種即興演出的方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還不斷的進而引發學生對音樂知識強烈的求知慾。

  2.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職學前教育音樂課程的應用方法

  2.1突出綜合性,展現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特色。音樂教學在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中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技能,而是透過多學科的綜合教育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當前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課程中,單純的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音樂的技巧必然會在以後的教學中埋下隱患,使得培養出來的藝術教師沒有藝術性的教學方式,只是單純的讓學生記憶音樂的公式,沒有了音樂的藝術感。結合目前的教學狀況我們應當清醒的認識到,我國目前的中職音樂教育課置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例如課程內容單調、教學層次不夠分明、學科綜合性以及與其他藝術形式的結合較弱等問題。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建立為中職學前教育中的音樂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這一教學理念強調的是提倡學科的綜合性,十分符合當前中職學前教育學生的要求和特點,能夠有效的提高中職音樂教育的綜合性,完善音樂教學體系,並提高其可操作性。在這一教學模式下,多種教學方都得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得以實施。

  2.2將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與本土性音樂結合起來。中職音樂教育不僅承擔著為培養優秀的幼兒音樂教師的重任,同時也承擔著傳承和弘揚我國優秀傳統民族音樂的責任。過於重視西方音樂文化的傳統的音樂教學方式,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傳統民族音樂這一財富。

  2.3用即興演出性培創新能力。我國基礎教學中最重視的是素質教育,其中最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藝術教育領域中,為滿足未來幼兒教育對高素質師資力量要求,中職教育者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根據奧爾夫音樂教學體系的理念,教師應該應該重視即興演出的能力。因此不斷培養中職學生的即興演出能力,對於今後的幼兒創新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

  3總結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透過實踐的方式,使同學們在實踐中接觸音樂,培養音樂的藝術感,從而熱愛音樂,寓教於樂,老師和同學都是音樂教學的主體。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內容上不侷限於音樂,在目的上不是單純的提高學生的音樂技巧,而是對提升學生對藝術的喜愛,和對藝術的創造性。

  參考文獻:

  [1]黃淑妹.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職學前教育音樂課程的應用[J].教育觀察(中旬),2015,(5):41-42.

  學前教育的畢業論文 篇7

  摘要:作為高師學前教育的專業課程,有著其獨特的定義。它與專業美術教學不同,其教學內容更加淺顯廣泛、教學形式更加多元化,教學評價機制也由對專業基礎和專業技能的評價轉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思維創新能力等的多方面評價。本文試圖從以上三方面對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模式進行思考,並提出自己的見解。

  關鍵詞:學前教育;最佳化;美術教學;模式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的思想逐漸深入人心,家長們對幼師的要求已不僅僅是看好孩子的衣食住行。他需要幼兒教師必須全面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看護好孩子的同時還要傳授多方面的知識。這就對作為幼兒教師的培訓搖籃——高等師範學前教育專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養高素質的全面發展的學前教育人才成為我們思考的問題。美術教學是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是幼兒園教師重要的基本功之一,它是個性化教學,提高教師綜合素質的重要武器。但由於該課程起步較晚,正處於探索階段,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教學內容片面、形式單一等,因此,對於高師學前教育美術教學模式需要我們更深入地去思考和研究。

  一、完善教學大綱,最佳化教學內容

  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與專業院校的美術課程不同,不是對專業技能、技法的反覆訓練,而是具有自己的專業特點。它是針對未來的幼兒教師設定的,要求學習者既要學習一些美術基礎知識與技能,又要把所學到的美術知識與技能應用到以後所從事的幼兒教育當中。如何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提高其生活品質,同時又能掌握必備技藝,形成職業素養,成為我們最佳化教學內容所要考慮的問題。美術課程作為人文性質的課程對技能技巧的要求偏高,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我們對技能技巧方面的要求要儘量廣一些,淺一些,要能為他們今後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奠定一些必備的基本技能。在課程設定方面需要開設一些簡單的繪畫基礎,這裡包括幼兒所接觸的一些簡單的繪畫形式,我們儘可能廣泛地進行學習,如簡筆畫、兒童版畫、兒童國畫、兒童手工藝術等。同時也應增設一些中外美術作品欣賞、民間藝術、簡易動畫、設計與工藝方面的學習內容,使學生在完成藝術作品、欣賞經典中掌握必備技藝,形成良好的職業素養。

  二、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最佳化教學形式

  美術教學的優勢在於它的靈活性和機動性,不少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忽略了這一優勢。他們偏重書本知識的傳授,照本宣科,很少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融入自然和社會,既缺乏對美的感知能力的培養,也忽視了社會實踐,不利於營造活潑的學習氛圍。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教學,應根據其教學內容的不同,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採用不同的教學形式,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索的慾望,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進行素描、色彩等繪畫基礎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習內容帶領學生去參觀一些書畫展覽,也可以組織學生觀摩美術專業的學生作畫,並與他們進行學習方面的交流。在進行兒童手工民間藝術的教學中,可聘請民間藝人進課堂,也可組織學生到民間藝術基地去親身體驗其中的神奇與奧妙。又如,在進行幼兒園環境創設課程的教學中,可以利用學校與幼兒園的合作之便,組織學生到各幼兒園實地參觀考查,使學生在對幼兒園環境有了直觀的瞭解後,再進行針對性教學,既能減少教學的難度,又能增強學習效果,使教學活動順利進展。教學資源的開發要建立在課程設定的基礎上,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強教師的引導作用,這就對我們的高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堅持以學生為本,發揮最大資源優勢,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根據課程目標,最佳化評價機制

  學前專業的美術教學培養的是幼兒教師,是能夠欣賞美、創造美和傳播美的適應現代教育需要的新型教育人才。這就需要我們突破傳統的美術教育評價機制,從過分重視專業基礎和專業技能轉為多元化的針對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的評價機制。從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思維創新能力的角度出發,對其美術作品進行評價。儘可能針對每個學生的不同發展水平,尊重個性的培養。評價時要多鼓勵,充分肯定學生的優點,針對性地提出學生的不足。促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優秀教育人才。

  四、結語

  美術課是學前教育專業的重要課程,傳統的美術教學方法和內容不能滿足本專業的實際需求。如何針對專業需要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作為學前專業的美術教師,更應該從實際出發,加強教學研究力度,增強教學能力,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式方法,使我們培養的學生能更好地適應到現代教育一線當中,成為一名高素質的學前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