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禮儀常識> 禮儀小知識15篇

禮儀小知識

禮儀小知識15篇

禮儀小知識1

  1、三種方式練出“女人味”

  第一式:凡事有度且矝持,體現最高品位;

  第二式:憑藉少許智慧,盡顯一舉一動,一言一語,一顰一笑之至善至美;

  第三式:妝要淡,話要少,笑可掬,愛執著,使秀色可餐在明處,暗香浮動在深處。

  2、體態美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體態美內容很廣泛,主要包括體型美、姿態美和動作美。體型美是指人體的體型勻稱、協調,圍度尺寸及長度尺寸成比例。姿態美是指人在坐、立、行時的身體美態。動作美是指特殊作所表現出的美,如跑、跳、攀登、爬越、表演等。

  3、20xx年3月全國兩會中有代表發言提出:不會唱國歌的人沒有代表資格。很好,素質太重要。

  4、什麼是人體的黃金比?

  古希臘人在健美競技活動中,發現人體上有一種非常美的比例。這個比例就是1:1:618。舉例來說,以人體上的肚臍眼為界,上下兩部分的組織部就接近這個比例。

  5、第一位模特兒是誰?

  1845年,高階手工時裝的創始人查理·沃斯讓自己店裡漂亮的瑪麗·韋爾娜披上披巾走動,結果產生了轟動。於是,瑪麗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真人模特兒。

  6、模特兒的基本訓練包括哪些?

  立半腳尖訓練,目的是增強腳各部分肌肉的力量;半蹲訓練,目的是養成上身與後背平直的習慣,同時拉長了跟腱,鍛鍊跟腱的彈性;胯的訓練,目的是為了使身體靈活與協調,為在舞臺上展示出優美的曲線打下基礎。

  7、模特兒走臺的基本轉體方法有哪些?

  上步轉體、退步轉體、兩步轉體、插步轉體、平步轉體。

  8、模特兒走臺時手型與手位有哪些?

  交叉手、交錯指、雙抱手、單搭肩、雙搭肩、正插腰、軟插肩、反插腰、手貼腰、手掌腰、拳插腰、平開手、雙壓手、單提手、全插袋、半插袋、指插袋。

  9、模特兒基本腳位有哪些?

  正步、分步、八字步、丁字步、前點步、後點步、靠步、一字步、踏步。

  10、模特兒的基本語言是什麼?

  形體動作,精神態勢。

  11、模特兒的文化基礎有什麼重要性?

  模特兒的文化素養是其服裝表演質量和發展後勁的隱性因素。文化知識體現著人的整體素養,是適應各種職業的條件,它與表演職業有著直接關係。

  12、模特兒的人格素質是什麼?

  模特兒要學會尊重別人,尊重科學。失意泰然,得意淡然是一種巨大的人格力量。

  13、模特兒著裝的五要素是什麼?

  可概括為“五W”原則:

  WHEN——著裝的時間要素。

  WHERE——著裝的空間要素。

  WHO——著裝的主體要素。

  WHY——著裝的目的要素。

  WHET——著裝的款式要素。

  14、模特兒的型別有哪些?

  女裝模特兒、男裝模特兒、特種模特兒(其中包括:高身體模特兒、兒童模特兒、名人模特兒、手模特兒、腿模特兒、足模特兒、頭部模特兒、人體模特兒、影視模特兒、演藝模特兒、禮儀模特兒)等。

  15、模特兒除具備基本條件外,還應具備哪些條件?

  1)文化基礎。模特兒的文化素質是其服裝表演質量和發展後勁的隱性因素,它可以使模特兒具有開闊的視野。

  2)職業感覺。模特兒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這是一種走在燈光閃爍的舞臺上的激情,是一種忘我陶醉的心理狀態。此外,舞臺感覺也很重要。

  3)人格素養。良好的品格應該是入道者的重要素質,首先,要尊重別人,其次要尊重自己,還要尊重科學。

  4)經營意識。從長遠利益講,表演只是達到更高境界的手段,而不是職業目的,學會經營是從

禮儀小知識2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稱為一個人人誇讚懂禮貌的寶寶,但是面對怎麼教寶寶,很多家長犯了難。其實,幼兒的利益培養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需要足夠的時間和耐心。現在,讓我們從頭開始。以下是幼兒禮儀小知識,uanyingyued1.

  6個月~1週歲:禮儀入門

  再小的寶寶也會模仿大人的行為,6個月大的寶寶已經開始模仿成人的舉止和麵部表情了:1週歲的寶寶已懂得在陌生環境下觀察父母的表情,作出適當的反應。所以,年輕的父母,請檢點自己言行,多說“請”和“謝謝”,並用愉悅的聲音對寶寶說話。這些將為幼兒未來的禮儀培養開個好頭。

  兒童禮儀故事

  1~2週歲:基本禮儀

  教一個蹣跚學步的幼兒學禮儀——這想法聽上去有點滑稽。可是,1週歲後,寶寶的個體意識已漸漸萌芽,應該學些基本禮儀了。父母千萬得有耐心,要知道這個年齡的寶寶的記憶力還較弱,又很難集中注意力,你得一遍遍不斷重複地教育,還得注意別惹惱了寶寶——要知道一個沒吃點心、沒睡好覺的寶寶,可比心滿意足的寶寶難教育多了。

  教育要點:

  1.學說“請”和“謝謝”:1歲左右的幼兒已經開始學說話了,速度之快令人吃驚。所以,父母務必在他那不斷膨脹的詞庫里加上“請”和“謝謝”。每當他要點心或玩具時,父母就可以提示他說這些禮貌用語。

  2.問候大家:讓幼兒學說“你好”和“再見”相當容易。簡單地教育後,大多數一二歲的幼兒都能地說出這些基本問候語。

  3.學會分享:引導幼兒領會“分享”的涵義。最好的方法是:給他兩件相似的玩具,然後從他手中拿去一件,交給別的小朋友。如果只有一件玩具,難以擺平,應該對他說:“現在輪到別的小朋友玩了,等他玩好了你再玩。我們先做另一個遊戲。”

  4.飯桌上的交流:這個年齡的幼兒顯然還不適合教授餐桌禮儀,2歲的幼兒甚至很難坐下來吃飯,但你可以給他打打基礎了。如果幼兒坐在高高的寶寶椅上吃飯,你應把他降到桌邊,讓他感受飯桌的氛圍。不少寶寶愛模仿大人擺弄湯勺或筷子,那就提供一些兒童餐具,讓他試試。

  3~5週歲:創造社交情景

  3歲的幼兒差不多該“初出茅廬”進入他的“社交圈”了。他們上幼兒園、探親訪友、去公園玩耍……一個個社交“里程碑”為父母提供了教授禮儀的絕好機會。要知道,所謂禮儀的本質,就是為他人著想,這是禮儀教育的基礎。

  教育要點:

  1.培養耐心:讓幼兒學會耐心,有助於他應付各種需要等待的情況,比如幼兒園排隊領點心或在公園輪流玩鞦韆。家裡的飯桌是教育的好場所,你可以在分點心時對他說:“等你爸爸和奶奶拿到後,才能輪到你。”當幼兒插嘴時,你應該輕輕提醒他,應該等別人說完後再說話。當然別忘了告訴幼兒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是可以插嘴的,比如想上廁所、身體不舒服或求援時。

  2.說“對不起”:對這個年紀的幼兒來說,學會道歉十分重要。讓他明白有意無意弄傷他人或損壞了東西都得道歉。你可以這樣引導幼兒:“記得上次小明弄倒了你的積木,你有多難過嗎?現在,你弄壞了他的玩具,如果你說聲‘對不起’,小明就不會那麼難過了。”

  3.學會“叫人”:幼兒們已經學會用“叔叔”、“阿姨”、“阿婆”等稱謂打招呼了,家長可以在節日聚會時教育幼兒如何正確稱呼親戚,遇見熟人時,家長應及時讓幼兒問候:“小兵,向王叔叔問好。”

  4.學餐桌禮儀:應把重點放在基本原則上,不要強迫幼兒去接受一堆的“可以做”或“不可以做”。

  首先,教幼兒正確的坐姿,不要歪著、側著坐。給他一張舒適的兒童椅子、適合小手用的餐具。當幼兒真正有了參與感時,他會努力學著像大人一樣吃飯的。

  其次,得讓幼兒明白,吃飯時不能吹牛奶泡泡、不能用雞翅膀“搭積木”——告訴他,飯桌不是玩耍的地方,他不能影響別人吃飯。

  最後,教會幼兒如何拒絕不喜歡的食物。較好的做法是:故意給他一種他不愛吃的東西,引導他正確說出:“不,謝謝。”讓他明白吵鬧和做鬼臉是不禮貌的行為。提醒幼兒享受美食後要感謝燒飯的人。許多幼兒不喜歡長時間安靜地坐著,不妨讓他們在得到家長同意後中途離開。

  5.學會感謝:收到禮物是件開心的事,但幼兒常忘了道謝。如果你的幼兒當著送禮人的面拆開禮盒,該提醒他說謝謝。如果禮物不是當面給的,家長可以和幼兒一起挑一張美麗的卡片——學齡前兒童還不會寫字,可以引導他在卡片上畫畫並簽上名字。

  6週歲:最後的學前禮儀課

  這個年齡的幼兒大部分已能頗為老道地招待小朋友、打電話或做客,多數幼兒在這個年紀喜歡取悅父母,這是學前禮儀教育的大好時機。

  1.教幼兒做一個好主人

  先讓他說出在別人家做客時感到快樂的事:比如說小朋友讓他一起玩玩具、給他喝飲料等。然後讓他用同樣的方式招待客人。當幼兒出門做客時,應該提醒他穿戴整潔,做個好客人,遵守別人家的規矩。

  2.電話禮儀:教幼兒打電話很容易,多數幼兒喜歡玩這個“成人玩具”。當他接電話時,可以先教他說“你好”。如果電話不是找他的,提示他問一句:“請問找誰?”當幼兒要撥號打電話時,替他念號碼,並提醒他先作自我介紹:“我是某某”。

  教幼兒一點禮儀,能使他被更多人接納,奠定良好的人際關係基礎。

禮儀小知識3

  一、在老師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的禮儀

  這些禮儀包括:

  1、為教師作好課前準備。如擦乾淨黑板、講臺、搬教學儀器等。

  2、教師宣佈上課,班長喊“起立”,同學起立站好對老師行注目禮,老師向同學告別說“同學們再見”,同學向老師告別說“老師再見”,待老師離開課堂,同學再自由活動。

  3、同學起立向老師問候時姿態要端正。具體要求:

  (1)頭正,雙目平視,嘴角微張,下頜微收,面容平和自然。

  (2)雙肩放鬆,稍向下沉,人體有向上的感覺。

  (3)軀幹挺直,做到挺胸、收腹、立腰

  (4)雙肩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手指貼攏褲縫。

  (5)雙腿直立,併攏,腳跟相靠,腳尖分開成60度。

  4、班長喊“起立”的聲音要洪亮有力。同學們問候的聲音要大聲清楚,充滿對老師的尊重的真感情。

  5、為了上好每堂課老師都要花費很多的心思。因此學生以飽滿的情緒,集中精神,積極思考,聽好每一堂課。

  6、老師提問,學生應該站起來回答,答不上來的問題應說:“對不起,我還沒考慮好”有疑問提問,應先舉手,經老師允許後發言不應邊舉手邊說問題。

  7、老師佈置的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同樣傾注了老師的苦心,學生應該按時、認真、獨立地完成各種作業,並且認真體會老師在 作業上細心批改之處。

  8、對老師講述的內容有異議時,最好下課後單獨找老師交換意見,共同探討。若非提不可也要注意場合和方式,態度要誠懇,謙虛恭維,不可擾亂課堂秩序,影響授課計劃。

  9、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教育,並認真的改正自己的缺點錯誤。若老師的批評與事實有出入時,要在老師講過後平心靜氣地加以解釋,或在事後尋找適當的場合、時機加以說明。若與老師發生矛盾,不要頂撞老師,更不要在課下散佈對老師不滿的情緒,發洩無理言辭。

  10、上課遲到的同學應先在教室門外喊“報告”,待老師允許後在進入教室,未經允許不得擅自進入。

  11、對老師的相貌和衣著不要指指點點,品頭論足,要尊重老師的人格和習慣。

  二、請教老師問題時要注意的禮節

  具體內容有:

  1、事先把請教的問題考慮清楚,以便明確地向老師提問。

  2、請教的態度要謙虛,不要隨意打斷老師的講述,若遇到觀點不同,可用徵詢語氣委婉地說出自己想法,謙虛地與老師探討。不要反問和質問老師。

  三、到老師家拜訪應注意的禮節

  1、要有約在先。在飛速發展的今天,時間就是效率。五天工作制,天天有工作計劃,人人有工作安排,所以有事需要拜訪老師應該事先約好,臨時拜訪、不速之客不禮貌。預約時間要儘量準確,並且要照顧老師的時間。拜訪時間不宜太早,白天避開吃飯和休息時間,晚上不要太晚。約時間的同時要說清楚拜訪事由,讓老師事先有準備。

  2、守時踐約。拜訪老師要準時,不要提前,更不要遲到。若提前到了可到外面轉轉,到時再進。因為到居室拜訪,提前去,別人沒準備好,容易引起尷尬。遲到是很不禮貌的事,因不可避免的原因不能按時到達,應想辦法提前通知老師並誠懇道歉;通知不了老師,過後一定要專門道歉,爭取諒解。

  3.禮貌登門。到了老師家門口要線按門鈴或敲門,門即使開著的也要敲門。按門鈴或敲門是動作要輕,要有節奏的停頓,仔細聽是否有迴音。不要連續不斷用力敲門。

  4.見面禮節。老師開門後要問候老師。若去不認識的老師家拜訪應先確認老師的身份,然後再問候,作自我介紹,如說“你好,請問這是張老師的家嗎?”“張老師在家嗎?”“張老師打擾你了我是中文系的學生,叫×××”。如果敲錯門別忘了道歉。老師請你進門後你在進門。進屋後,屋裡若有其他的人應與其他人點頭致意。

  5.拜訪中的禮儀。進屋後東西不要亂放,老師請坐後再坐下,並向老師謝座。與老師交談時注意交談禮節。

  6.拜訪時間不應太長,一般不超過20分鐘為好。到吃飯、休息時間應告辭。有其他客人來訪時也應告辭。不要老看錶,讓人覺得你急於想走,也不要在老師說完一段話或一件事後,立即提出告辭,這樣會使老師覺得你不耐煩和不感興趣。告辭時一般遵從“先謝後辭”的原則。如恭敬地對老師說“打擾多時了,我該告辭了,謝謝你的幫助指教,再見”。老師相送,應及時請老師留步。

禮儀小知識4

  【春節拜年基本禮儀】

  1、在拜年的時間上選擇要妥當:

  如有必要,可先向主人報信,避免空跑一次,如不準備吃飯,最佳的時間是上午九時至十一時之間。過早,可能人家還未起床,節日都要休息的習慣;太遲,正適人家吃飯,不方便。下午應以三時至五時之間為宜。向長輩拜年,最好安排在節日內以示敬重。

  2、春節拜年要注意衣著整潔:

  乾乾淨淨過節日,穿衣和打扮要整潔、大方,適當穿上一些好衣服,給人一種節日的美感。 要講究稱呼的規範化:到別人家拜年,尤其到親戚家拜年,要事先對可能碰到的長輩、同輩的稱呼有所瞭解,以免出現叫不出稱呼的尷尬場面,使人感到不夠禮貌。

  3、“吉利話”要說得適宜:

  對於不同的人,應有不同的祝賀語。交談時,要揀雙方愉快的話題,不要扯到悲哀傷感的事情上,不要高談闊論,不要信口開河,不要過分激烈地爭論問題,要在輕鬆愉快、親切自然的氣氛中,把道喜賀新的真情實意表露出來。

  4、拜年時接物要有禮貌:

  主人送茶,要起身雙手接住,並道謝。主人招待食品,可先讓給小孩,然後自己取少量受用。

  5、拜年時歡鬧要有節制:

  掌握適度。不宜大聲喧鬧,不宜通宵達旦,以免影響鄰舍,妨礙別人休息。 拜年結束時,要表示謝意,邀請人家回訪。對主人的盛情款待,要讚美幾句。臨分手時,可發出邀請,表示回報的意思。

  【拜年的禮儀常識】

  在年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中國人自明清起始,對拜年禮儀定下了不成文的規矩,有著一定的次序:首拜天地神祗,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後全家按輩份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 “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過一歲。

  【拜親朋也講究次序】

  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這種習俗早在宋朝時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到了清朝年間,拜年禮儀有了昇華。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一般說來,平輩間拜年則拱手致語就行了。

  首先拜家裡長輩。初一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當然,長輩受拜以後,一定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不能忘記的是向鄰居長輩拜年。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所以向鄰居長輩拜年僅次於本屬長輩,一般說,鄰居長輩也會給“壓歲錢”的。

  其次是走親戚拜年。初一或初二必須到岳父、母家,並須帶賀禮。進門後還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

  接著就是禮節性的拜年了。如給朋友拜年,一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一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一般情況下,不宜久坐,客套話完了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也應擇日回拜。

禮儀小知識5

  文明交通

  行人禮儀:遵守法規,各行其道;並行走路,講究位置;相互禮讓,與人方便;問路有禮,樂於助人。

  駕駛機動車禮儀:遵守法規,注意形象,禮讓他人,言行有禮,專心開車,慎用喇叭,不忘環保。

  機動車座次禮儀:乘車有序,主動禮讓,保持車廂衛生。

  乘坐飛機禮儀:耐心辦手續,按時登機,尊重乘務員,在飛機上關機或調為飛航模式。

  乘坐火車、客輪禮儀:遵守秩序,講究公共衛生,注重個人形象,言談要有分寸,禮貌道別。

  乘坐電梯禮儀:乘坐自動扶梯,應靠右側站立。乘坐箱式電梯,應先出後入。上下電梯應主動照顧同行的老人與小孩。

  文明通訊

  用手機禮儀:在會場、影院、劇場、音樂廳、圖書館、展覽館等需要保持安靜的場所,主動關機或置於振動、靜音狀態。不隨意轉發不確定的訊息。

  網路交流禮儀:誠實友好交流,不瀏覽、釋出和轉載淫穢、暴力、迷信以及其他違法違規資訊,維護網路安全。

  文明言談

  態度誠懇,善於聆聽,細微有別,顧及他人,考慮措辭,學會幽默,稱呼得體。

  文明觀眾

  觀看演出和比賽,注意衣著整潔、適宜。禮貌入場,有序退場,熱情喝彩、舉止得體。

  文明旅遊

  愛護旅遊景點,維護環境整潔,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個人形象。

  文明居家

  尊老、愛幼,保持良好的家風和家教。睦鄰友好,互幫互助。

  文明經商

  商場商店服務禮儀:態度誠懇,業務精通,誠信經營,售後服務周到,履行好門前“三包”責任。

  餐館飯店服務禮儀:講究個人衛生,熟悉菜餚酒水,尊重顧客選擇,服務熱情周到。

  計程車服務禮儀:保持車容整潔,著裝得體,交談得當,安全第一,禮讓他人。

  文明購物

  使用商場手推車時注意停放位置,損壞商品應主動承擔責任,購物或結賬時自覺排隊。

禮儀小知識6

  良好的禮貌禮儀,優秀的道德品質,乃是中國——一個悠久文化歷史國家的光榮象徵。但此刻的中國人,十個當中不知是否還有兩個依然保留了這象徵不知此刻的中國,是否還有資格被稱為“禮儀之邦”

  曾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位考生在進京趕考途中迷了路,見旁邊有位老人,忙問:“喂,到京城還有多遠老頭”老人見狀回答:“三百丈。”書生不解,“別人談路程都論裡,你那裡怎樣論丈”老人回答:“你無理,我自然“無裡”,只好論丈。”從這個故事中,我們明白了一個人只有講禮貌,講禮儀,對他人有禮貌。那麼,人們才會同樣地對待你。反之,你的一生生活中將看不到一絲禮貌的跡象。

  還記得那一次,一個挑糞工正在幹活,幾個上學的男孩恥笑他。一個歪戴著帽子的學生大喊:“瞧,屎殼螂過來了,快躲開,別弄髒了衣服。”又有一個男孩說:“揍他,別讓他靠近。”其他幾個小學生撿起了路邊的小石頭,噼裡啪啦地向挑糞工扔去。這一次,他但是真的生氣了。他凹凸不平的臉憋得通紅通紅,氣憤地說:“俺挑糞不起眼,可並不丟人。沒有大糞臭,哪有五穀香呢這些孩子們呀,越來越不講禮貌了。”看著此情此景,我心裡真的很想幫挑糞工抱怨不平,他不管髒和累,風雪無阻地幹活,不僅僅僅是為了養家餬口,更是為了給我們的城市建立一個舒適的環境呀!

  2008年奧運會還有一百多天的時間就要在中國北京舉行了,要是以此刻人們的修養,髒話脫口而出,唾液四濺,不知外國人該如何評價我們的祖國呢禮貌禮儀是中國人民的優良傳統,我們只有禮貌用語才是一個真真正正的中國人。禮貌是雨露的象徵,讓你和他人感受到無私的滋潤;禮貌是燈光的象徵,讓你和他人踏上光明之路。讓我們諧起手來,講禮貌,樹新風,做新時代的起步者、領跑人吧!

禮儀小知識7

  一、用餐禮儀的四個階段

  1、餐前禮儀

  教育幼兒在餐前做好準備工作,比如幫助家長擺放桌椅、餐前洗手、擺放碗筷、紙巾、飲料、呼喚長輩,告知長輩準備用餐等。

  2、使用餐具禮儀

  主要教育幼兒學會正確地使用餐具,比如使用筷子、勺子、刀叉等,學會用刀叉吃西餐的基本禮節。

  3、就餐時的禮儀

  主要教育幼兒不挑食、不搶食、進餐不說話、不浪費、不發出吃東西的聲音、細嚼慢嚥、喝湯不要咕嚕咕嚕響等。

  4、餐後禮儀

  主要教育幼兒吃完飯後幫助家長收拾碗筷、飯後擦嘴、漱口等。

  二、用餐時的注意事項

  1. 長輩先坐,表達敬意;坐要端詳,不可喧鬧; 細嚼慢嚥,不出聲響;講時講禮,合理飲食; 營養均衡,浪費可惜。

  2.我們在與長輩一起用餐時,應等長輩入座後,才可以入座。坐下後不要隨意走動,安靜地等待用餐。雙腿自然平放,坐姿自然。如果桌上有小夥伴一同用餐,在桌上不能嬉戲、喧鬧。等長輩先拿碗筷後,自己再拿碗筷。

  3.就餐時細嚼慢嚥,嘴裡不能發出聲響,餐具要輕拿輕放,擺放整齊。如果飯菜夠不著,可以輕聲告訴長輩。長輩給自己添飯菜,要表示謝意!

  4.不能專挑自己喜歡的菜吃,也不能在菜中亂翻亂揀,合理飲食,不偏食、不挑食。

  5.不亂倒飯菜,不亂扔食物。用餐時不將飯菜掉在桌上,將碗中飯菜吃乾淨,不浪費。

  6.飯前不吃零食、喝飲料。

  7.用餐時保持輕鬆、愉快的氣氛。在吃飯時間絕對不可以看卡通片,要看也只是看一些孩子不喜歡的新聞,如果孩子哭鬧,就乾脆不要開電視。

  8.爸爸媽媽吃飯時給孩子做示範,不要輕易在孩子面前評價食物,尤其是發出不好吃的暗號,家長應該在吃飯時不斷鼓勵孩子吃得好,不挑食。

  9.家長切忌不要追著孩子餵飯。

  三、用餐結束時的注意事項

  1.用餐快結束,檢視盤中盤底、桌面地面,將剩餘飯菜送入垃圾盤。

  2.用餐結束後,先是站起身,再將椅子推入桌,再去協助家長把盤子放入指定位置。

  3.手中有盤子,走路要小心,來到指定處,將剩餘飯菜清理,再將盤子碼放整齊,物品歸位。

禮儀小知識8

  西餐禮儀小知識

  1、刀叉

  手握叉子時不要像握大提琴那樣,或像握麥克佩斯夫人的匕首那樣。另外,不要手握刀叉在空中飛來舞去用以強調說話的某一點,也不要將刀叉的一頭搭在盤子上,一頭放在餐桌上。刀叉一旦拿起使用,就不能再放回原處。刀子放在盤子上時,刀刃朝裡,頭在盤子裡,刀把放在盤子邊緣上。

  2、餐巾

  不要拿餐巾去用力擦臉的下部,要輕輕地沾擦。不要抖開餐巾再去摺疊,不要在空中像揮動旗子那樣揮動餐巾。餐巾應放在大腿上,如果離開餐桌,要將餐巾放在椅子上,並把椅子推近餐桌。注意動作要輕。用餐結束時不要摺疊餐巾;否則,不瞭解情況的服務生可能會再給別的客人使用。用餐結束時要將餐巾從中間拿起,輕輕地放在餐桌上盤子的左側。

  3、咀嚼

  嚼東西時嘴要閉緊,無論你有什麼驚人的妙語,時機多麼恰到好處,只要嘴裡有食物,絕不能開口說話。不能為了著急說話而馬上將食物吞下,要保持細嚼慢嚥的姿勢,將食物嚥下後會意地露出笑容,以轉達你內心的活動:剛才完全可以有妙語出口,只是口中有食物。

  4、坐姿

  坐立要直,不要將胳膊肘支在餐桌上。如果手放在什麼位置都不自在,放在大腿上。

  5、麵包

  麵包上抹黃油尤其要注意,將麵包掰成可以一口吃下的小塊,臨吃前在小塊上抹黃油,不要圖方便將整個麵包上都抹上黃油。

  6、速度

  切忌速度過快,無論你是場合,大口吞嚥食物不僅有害健康,而且也不雅觀,尤其是和他人共同進餐時,這麼做會顯得失禮。共同進餐時大家的量應該一樣,並保持同時開始同時結束的速度,別人都開始品味甜食了而你還在喝湯是不可取的。

  7、剔牙

  如果塞了牙,切忌在餐桌上剔牙,如果的確忍受不住,找個藉口去洗手間,你可以在那裡剔個夠。

  8、口紅

  將口紅留在餐具上是不可取的,工作用餐尤其如此。如果沒有隨身攜帶紙手帕,進酒店時可以順便到洗手間去一趟,或到吧檯去取塊紙餐巾。

  9、吸菸

  即使在吸菸區用餐,用餐期間吸菸也不可取,吸菸會影響他人的食慾,而且和整個氣氛也不和諧,應該等到用餐結束後再吸菸,還應記住:不要用盤子當菸灰缸。

  10、物品

  女用手提包及男用手提箱這類東西不要放在餐桌上,鑰匙、帽子、手套、眼鏡、眼鏡盒、香菸等物品都不要放在餐桌上。總之,凡是和用餐無關的東西都不能放在餐桌上。

  吃西餐的禮儀

  在歐洲,所有跟吃飯有關的事,都被備受重視,因為它同時提供了兩種最受讚賞的美學享受--美食與交談。除了口感精緻之外,用餐時酒、菜的搭配,優雅的用餐禮儀,調整和放鬆心態、享受這環境和美食、正確使用餐具、酒具都是進入美食的先修課。

  要注意的是,在西方去飯店吃飯一般都要事先預約,在預約時,有幾點要特別注意說清楚,首先要說明人數和時間,其次要表明是否要吸菸區或視野良好的座位。如果是生日或其他特別的日子,可以告知宴會的目的和預算。在預定時間到達,是基本的禮貌,有急事時要提前通知取消定位一定要道歉。

  再昂貴的休閒服,也不能隨意穿著上高檔西餐廳吃飯,穿著得體是歐美人的常識。去高檔的西餐廳,男士要穿整潔;女士要穿晚禮服或套裝和有跟的鞋子,女士化妝要稍重因為餐廳內的光線較暗,如果指定穿正式的服裝的話,男士必須打領帶,進入餐廳時,男士應先開門,請女士進入,應請女士走在前面。入座、點酒都應請女士來品嚐和決定。

  一般西餐廳的營業時間為中午11點半至下午、晚上6點半後開始晚餐,如果客人早到了可以先在酒吧喝點酒然後再進入主餐廳。

  就坐後可以不急於點菜,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問服務生,他們一般都非常樂意回答你提出的任何問題呢,若他們不是很清楚會問詢餐廳經理或主廚。

  就餐時間太早,中午11點或下午5點半就到了西餐廳、匆匆吃完就走、在餐桌上大談生意、衣著不講究、主菜吃的太慢影響下一道菜,或只點開胃菜不點主菜和甜點都是不禮貌的行為。

  高檔西餐的開胃菜雖然份量很小,卻很精緻,值得慢慢品嚐。

  餐後可以選擇甜點或乳酪、咖啡、茶等等,不同的國家都有不同的小費習慣。但是一定要多加讚美和表示感謝。

  吃西餐在很大程式上講是在吃情調:大理石的壁爐、熠熠閃光的水晶燈、銀色的燭臺、繽紛的美酒,再加上人們優雅迷人的舉止,這本身就是一幅動人的油畫。為了您在初嘗西餐時舉止更加嫻熟,費些力氣熟悉一下這些進餐禮儀,還是非常值得的。

  西餐對每種酒如何飲用有特別規定即:食生蠔或其他貝類時,飲無甜味之白葡萄酒。吃魚時,可配任何白葡萄酒,但以不過甜者為宜。

  西餐在吃水果時,常上洗手缽,所盛的水,常撒花瓣一枚,系供洗手用。但記住,只用來洗手指尖,切勿將整個手伸進去。因此,剛吃完水果的手,不宜用餐巾擦手,應先洗手指,再用紙巾擦乾。

  必須等大家坐定後,才可使用餐巾。切忌用餐巾擦拭餐具。

  就座時,身體要端正,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蹺足,與餐桌的距離以便於使用餐具為佳。餐檯上已擺好的餐具不要隨意擺弄。將餐巾對摺輕輕放在膝上。

  牛排要吃一塊,切一塊。右手拿刀,左手握叉。

  切牛排應由外側向內側切。一次未切下,再切一次,不能向拉鋸子方式切,亦不要拉扯。

  切肉要大小適度,不要大塊塞進嘴裡。

  豬排、羊肉都要熟透,吃法與吃牛排相同。

  炸雞或烤雞,在正式場合用刀叉吃。

  食肉時,兩唇合攏,不要出聲。

  口中食物未吞下,不要再送入口中。

  肉類切忌先切成碎塊,不但不雅,而且肉汁流失,殊為可惜。

  麵包要撕成小片吃,吃一片撕一片,不可用口咬。

  如要塗牛油,並非整片先塗,再撕下來吃,宜先撕下小片,再塗在小片上,送入口中。

  撕麵包時,碎屑應用碟子盛接,切勿弄髒餐桌。

  麵包切忌用刀子切割。

  如果餅乾和麵包是烤熱的,是可以整片先塗牛油,再撕成小片吃。

  多汁的水果如西瓜、柚子等,應用匙取食。

  粒狀水果如葡萄,可以用手抓來吃。

  葡萄連籽吞吃,如欲吐籽,應吐於手掌中再放入碟裡。

  汁較少的水果如蘋果、柿子,可將之切成四片,再削皮用刀叉取食。

  桃及瓜類,削皮切片後,用叉取食。

  臺灣的柑,用手剝皮後,可用手一片一片的撕下來吃。

  喝湯時不能發出啜食聲音,也不能端起湯盤喝,喝湯必須藉助湯匙。

  西方人用餐,餐桌上必須使用餐巾,一般家庭均用與桌布同套的餐巾,或抽沙,或刺繡,力求美觀大方。餐巾務必洗淨熨平,折後置放於餐盤中。

  使用刀叉進餐時,從外側往內側取用刀叉,要左手持叉,右手持刀;切東西時左手拿叉按住食物,右手執刀將其鋸切成小塊,然後用叉子送入口中。使用刀時,刀刃不可向外。進餐中放下刀叉時,應擺成“八”字型,分別放在餐盤邊上。刀刃朝向自身,表示還要繼續吃。每吃完一道菜,將刀叉併攏放在盤中。如果是談話,可以拿著刀叉,無需放下。不用刀時,也可以用右手持叉,但若需要作手勢時,就應放下刀叉,千萬不可手執刀叉在空中揮舞搖晃,也不要一手拿刀或叉,而另一隻手拿餐巾擦嘴,也不可一手拿酒杯,另一隻手拿叉取菜。要記住,任何時候,都不可將刀叉的一端放在盤上,另一端放在桌上。

禮儀小知識9

  6個月至1歲:禮儀入門

  再小的寶寶也會模仿大人的行為,6個月大的寶寶已經開始模仿成人的舉止和麵部表情了:1歲的寶寶已懂得在陌生環境下觀察父母的表情,作出適當的反應。所以,年輕的父母,請檢點自己言行,多說“請”和“謝謝”,並用愉悅的聲音對寶寶說話。這些將為孩子未來的禮儀培養開個好頭。

  1至2歲:基本禮儀

  教一個蹣跚學步的孩子學禮儀——這想法聽上去有點滑稽。可是,1歲後,寶寶的個體意識已漸漸萌芽,應該學些基本禮儀了。父母千萬得有耐心,要知道這個年齡的寶寶的記憶力還較弱,又很難集中注意力,你得一遍遍不斷重複地教育,還得注意別惹惱了寶寶——要知道一個沒吃點心、沒睡好覺的寶寶,可比心滿意足的寶寶難教育多了。

  教育要點:

  1.學說“請”和“謝謝”:1歲左右的孩子已經開始學說話了,速度之快令人吃驚。所以,父母務必在他那不斷膨脹的詞庫里加上“請”和“謝謝”。每當他要點心或玩具時,父母就可以提示他說這些禮貌用語。

  2.問候大家:讓孩子學說“你好”和“再見”相當容易。簡單地教育後,大多數一二歲的孩子都能地說出這些基本問候語。

  3.學會分享:引導孩子領會“分享”的涵義。最好的方法是:給他兩件相似的玩具,然後從他手中拿去一件,交給別的小朋友。如果只有一件玩具,難以擺平,應該對他說:“現在輪到別的小朋友玩了,等他玩好了你再玩。我們先做另一個遊戲。”

  4.飯桌上的交流:這個年齡的孩子顯然還不適合教授餐桌禮儀,2歲的孩子甚至很難坐下來吃飯,但你可以給他打打基礎了。如果孩子坐在高高的寶寶椅上吃飯,你應把他降到桌邊,讓他感受飯桌的氛圍。不少寶寶愛模仿大人擺弄湯勺或筷子,那就提供一些兒童餐具,讓他試試。

  3至5歲:創造社交情景

  3歲的`孩子差不多該“初出茅廬”進入他的“社交圈”了。他們上幼兒園、探親訪友、去公園玩耍……一個個社交“里程碑”為父母提供了教授禮儀的絕好機會。要知道,所謂禮儀的本質,就是為他人著想,這是禮儀教育的基礎。

  教育要點:

  1.培養耐心:讓孩子學會耐心,有助於他應付各種需要等待的情況,比如幼兒園排隊領點心或在公園輪流玩鞦韆。家裡的飯桌是教育的好場所,你可以在分點心時對他說:“等你爸爸和奶奶拿到後,才能輪到你。”當孩子插嘴時,你應該輕輕提醒他,應該等別人說完後再說話。當然別忘了告訴孩子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是可以插嘴的,比如想上廁所、身體不舒服或求援時。

  2.說“對不起”: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學會道歉十分重要。讓他明白有意無意弄傷他人或損壞了東西都得道歉。你可以這樣引導孩子:“記得上次小明弄倒了你的積木,你有多難過嗎?現在,你弄壞了他的玩具,如果你說聲‘對不起’,小明就不會那麼難過了。”

  3.學會“叫人”:孩子們已經學會用“叔叔”、“阿姨”、“阿婆”等稱謂打招呼了,家長可以在節日聚會時教育孩子如何正確稱呼親戚,遇見熟人時,家長應及時讓孩子問候:“小兵,向王叔叔問好。”

  4.學餐桌禮儀:應把重點放在基本原則上,不要強迫孩子去接受一堆的“可以做”或“不可以做”。

  首先,教孩子正確的坐姿,不要歪著、側著坐。給他一張舒適的兒童椅子、適合小手用的餐具。當孩子真正有了參與感時,他會努力學著像大人一樣吃飯的。

  其次,得讓孩子明白,吃飯時不能吹牛奶泡泡、不能用雞翅膀“搭積木”——告訴他,飯桌不是玩耍的地方,他不能影響別人吃飯。

  最後,教會孩子如何拒絕不喜歡的食物。較好的做法是:故意給他一種他不愛吃的東西,引導他正確說出:“不,謝謝。”讓他明白吵鬧和做鬼臉是不禮貌的行為。提醒孩子享受美食後要感謝燒飯的人。許多孩子不喜歡長時間安靜地坐著,不妨讓他們在得到家長同意後中途離開。

  5.學會感謝:收到禮物是件開心的事,但孩子常忘了道謝。如果你的孩子當著送禮人的面拆開禮盒,該提醒他說謝謝。如果禮物不是當面給的,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挑一張美麗的卡片——學齡前兒童還不會寫字,可以引導他在卡片上畫畫並簽上名字。

  6歲:最後的學前禮儀課

  這個年齡的孩子大部分已能頗為老道地招待小朋友、打電話或做客,多數孩子在這個年紀喜歡取悅父母,這是學前禮儀教育的大好時機。

  1.教孩子做一個好主人

  先讓他說出在別人家做客時感到快樂的事:比如說小朋友讓他一起玩玩具、給他喝飲料等。然後讓他用同樣的方式招待客人。當孩子出門做客時,應該提醒他穿戴整潔,做個好客人,遵守別人家的規矩。

  2.電話禮儀:教孩子打電話很容易,多數孩子喜歡玩這個“成人玩具”。當他接電話時,可以先教他說“你好”。如果電話不是找他的,提示他問一句:“請問找誰?”當孩子要撥號打電話時,替他念號碼,並提醒他先作自我介紹:“我是某某”。

  附:幼兒禮儀教育從點滴做起

  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禮儀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人類文明社會的基本標誌,也是個體思想覺悟、道德素質、文化教養的外在表現。新世紀兒童,由於受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的影響,滋長了一些作為獨生子女而引發的不良習慣。

  新學期開學,幼兒每天在家長的陪伴下陸續入園,我們作為老師,也會每天迎接每個孩子的到來。開始時,只有個別幼兒會在家長的提醒下向老師問“早”、問“好”,絕大多數家長卻沒有禮貌問候的意識。學前期的幼兒,可塑性強,因而也是瞭解社會、學習各種行為要求的理想時期,更是文明禮儀習慣養成的最佳時期。因此,我決定做好家長和幼兒的榜樣:除了佈置相關的禮儀圖片之外,還在每天早上幼兒來園時,用自己熱情的微笑、最真誠的問候主動招呼每一個走進教室的孩子。開始有叫不出名字的,我就用“小朋友早”來招呼,直到他意識到也要對我說“早”為止,接著,我會提醒幼兒和家長說“再見”。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到了孩子禮貌的重要性,會主動地提醒自己的孩子向老師打招呼,自己也能主動和老師打招呼了。

  一個月的幼兒園生活過去了,班上絕大多數的幼兒都能主動向老師問“早”、問“好”了,少數幼兒也能在家長的提醒下跟老師打招呼了。一聲聲親切的問候,一個個愛護的動作,在我們小(一)班這個大家庭演奏著一篇篇和諧的樂章。

禮儀小知識10

  職業女性著裝四講究

  在重要會議和會談、莊重的儀式以及正式宴請等場合,女士著裝應端莊得體。

  (1)上衣:上衣講究平整挺括,較少使用飾物和花邊進行點綴,紐扣應全部繫上。

  (2)裙子:以窄裙為主,年輕女性的裙子下襬可在膝蓋以上3釐米 — 6釐米,但不可太短;中老年女性的裙子應在膝蓋以下3釐米左右。裙子裡面應穿著襯裙。真皮或仿皮的西裝套裙不宜在正式場合穿著。

  (3)襯衫:以單色為最佳之選。穿著襯衫還應注意以下事項:襯衫的下襬應掖入裙腰之內而不是懸垂於外,也不要在腰間打結;襯衫的紐扣除最上面一粒可以不繫上,其他紐扣均應繫好;穿著西裝套裙時不要脫下上衣而直接外穿襯衫。襯衫之內應當穿著內衣但不可顯露出來。

  (4)鞋襪:鞋子應是高跟鞋或中跟鞋。襪子應是高筒襪或連褲襪。鞋襪款式應以簡單為主,顏色應與西裝套裙相搭配。

  職業女性著裝應注意什麼

  尺寸也不要過於短小和緊身,否則會給人以不穩重的感覺。

  內衣不能外露,更不能外穿,穿褲子和裙子時,不要明顯透出內褲的輪廓,文胸的肩帶不能露在衣服外面。

  穿裙服時著絲襪,能增強腿部美感。腿較粗的人適合穿深色的襪子,腿較細的人適合穿淺色的襪子。一般不要選擇鮮豔、帶有網格或有明顯花紋的絲襪。穿絲襪時,襪口不能露在裙子外面。

  整潔平整 服裝並非一定要高檔華貴,但須保持清潔,並熨燙平整,穿起來就能大方得體,顯得精神煥發。整潔並不完全為了自己,更是尊重他人的需要,這是良好儀態的第一要務。

  色彩技巧 不同色彩會給人不同的感受,如深色或冷色調的服裝讓人產生視覺上的收縮感,顯得莊重嚴肅;而淺色或暖色調的服裝會有擴張感,使人顯得輕鬆活潑。因此,可以根據不同需要進行選擇和搭配。

  配套齊全 除了主體衣服之外,如襪子以透明近似膚色或與服裝顏色協調為好,帶有大花紋的襪子不能登大雅之堂。正式、莊重的場合不宜穿涼鞋或靴子,黑色皮鞋是適用最廣的,可以和任何服裝相配。

  飾物點綴 巧妙地佩戴飾品能夠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給女士們增添色彩。但是佩戴的飾品不宜過多,否則會分散對方的注意力。佩戴飾品時,應儘量選擇同一色系。佩戴首飾最關鍵的就是要與你的整體服飾搭配統一起來。

  總之,穿衣是“形象工程”的大事。西方的服裝設計大師認為:“服裝不能造出完人,但是第一印象的80%來自於著裝。”因此,大家都不可以掉以輕心哦!

禮儀小知識11

  公關禮儀顧名思義是指公關人員在公關活動中應遵循的禮儀要求,並不包括其他場合的禮儀。但是,公關禮儀與其他交際禮儀也有相通之處,只不過目的、物件有所不同罷了。

  公關禮儀是人們從事公關活動的行為規範。由於公關禮儀是建立在業緣基礎上的現代禮儀,因而它除了遵循人類共同應有的交往原則外,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一)禮儀的系統整體原則

  禮儀是一個完整體系,幾千年來已經無所不包,因而在對外交往和公關交往中,我們一定不能忽視它的整體性,並注意採集資訊應完整,因為來賓或合作物件的性別、年齡、國籍、州籍、民族、宗教、信仰、職業都決定了他適應並喜好什麼樣的禮儀接待,搞錯一個環節都可能招來“100-1=0”的效果。

  (二)公平對等原則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禮尚往來”,社會交往中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尊重,傲慢,冷漠,或曲意逢迎,都會被視為不禮貌。應公平大方,不卑不亢,主動友好,熱情又有所節制。

  (三)遵時守約原則

  現代社會社會節奏加快、遵時守約更為重要,無論什麼理由,不遵時守約都是不禮貌的,再正當的理由失約後也應道謙。

  (四)尊重習俗原則與風俗禁忌原則

  “十里不同風、八里不同俗”,到什麼山唱什麼歌,“進門見禮,出門問忌”,這些有益的格言都說明尊重各地不同風俗與禁忌的重要性。特別是對外交往中不懂外國禁忌,不懂不同民族的禁忌,可能會造成不愉快的後果。

  (五)和諧適度原則

  使用禮儀一定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人、因事、因時、因地而恰當處理。

  (六)外事禮賓順序原則

  (七)女士優先原則

  “Ladies first”,(女士優先)是西方的一項體現教養水平的重要標誌,是紳士風度與騎士風度的體現。雖然男女平等了,但在涉外時這一點是萬不可忽視的。

  (八)差異性原則

  外國人由於歷史、文化、經濟、政治、民族與我國不同,因而在交往中,不僅語言不同,而且在意識形態的許多方面都會發生歧義,因而我們必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技術準備。

禮儀小知識12

  1.解決矛盾需說服

  矛盾普遍存在,社交場合也無例外。解決矛盾,一般都透過說服,只有經過長期說服無效,矛盾性質又日益激化,才採取非社交的強制手段,但那仍然需要以說服作為輔助手段。說服不限於思想教育工作,傳播知識、治療疾病、經濟談判等等,都離不開說服。即使志同道合的摯友之間,也不可能永遠事事認識、見解完全一致;若要取得一致,就要透過說服。說服工作處處有,經常有,它的應用範圍極為廣泛。

  說服人家動搖、改變、放棄己見或信服、同意、採納你的主張,實質上是一場從精神上征服人心的戰鬥,但又不能使對方有絲毫被迫接受的感覺。一個人幾十年形成的思想觀點,一個民族千百年形成的風俗習慣、思維定勢,你休想透過三五次苦口婆心的說服,就輕易改變。一種嶄新的學說、理論、觀點、方法,即使已透過一定的實踐證明其正確性、科學性、合理性,但要深入人心,仍需經過長期、反覆的宣傳和說服。說服需要耐心、韌性,打持久戰。但遇有特殊情況,也需要集中力量打殲滅戰,速戰速決。有的說服,三言兩語,就說到了對方的心坎上,疙瘩迎刃而解;有的說服,越說對方越不服,結果不歡而散。這說明說服有一定的規律,是一門交談、對話的藝術。教師、醫師、律師、推銷員、宣傳員、外交官等,天天在做說服工作,一生以不斷說服人為己任,更有必要探討、研究說服的規律,掌握說服的藝術。

  2.道理、情感、利害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衡之以利,是最常採用的說服方法。

  曉之以理,就是講道理。簡單的事情,小道理,一兩個典型事例,再加上簡明、扼要的分析,道理就可以講清楚。複雜的事情,大道理,涉及多方面的因素,觸動一點就牽動全域性,必須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地進行一系列的說服工作,從多方面展開心理攻勢,並以嚴密的邏輯推理,如水到渠成地得出結論。這個結論不宜由自己單方面推斷出來交給對方,最好以徵詢意見的口氣引導對方同你一起來推理,共同探討得出結論。讓他把你的意見、主張,當作自己尋求的答案,自願接受,自動就範。這樣的說服更高明。因為對於經過自己頭腦思考發現的真理,人們更堅信不疑。曉之以理,要滿懷信心,爭取主動,先取攻勢。當對方已明確、堅決地表示“不行”、“不幹”、“不同意”等等之後,再說服他,就要付出加倍的努力。當然,爭取主動仍要運用委婉、商榷的語氣,切忌盛氣凌人、以勢壓人。如對方因此而產生逆反心理,再說服他,同樣也要付出加倍的努力。

  曉之以理,還要結合動之以情,通情才能達理。牧師佈道宣傳的是唯心主義的宗教,但因以情動人,往往能在催人淚下的同時,不露痕跡地對聽眾施加思想影響,使人不知不覺地接受其教義。這就是情感的力量。對於形象思維強於邏輯思維的青少年兒童,對於多數平日沒有深刻的理論思維習慣的人,以事比事,將心比心,運用其自身或熟人的經驗教訓,再加上感情色彩濃厚的語言,去進行繪聲繪色地訴說,易令人感到親切可信,引發情感上的共鳴,從而為接受道理掃清了障礙,鋪平了道路。

  所謂“衡之以利”就是權衡利弊得失,講清利害關係。那些實惠觀念很強的人,理難服他,情難動他,唯有“衡之以利”是切實有效的一招。且不論對國家、對社會的利害如何,就是隻從個人實實在在的得失考慮,他也應趨利避害、以接受你的說服為上策。那些明事理、重情義的人,並不過分講究實惠。但你仍應設身處地充分考慮對方的切身利害、實際困難。在此基礎上進行說服,才稱得上是真正的通情達理,也更令人心說誠服。人生在世,要求得以生存與發展,必然有各種各樣的正常需要,如果絲毫不考慮對方的合理需要,雙方交談就沒有共同的語言,說服就無從談起了。如果看準了對方的需求,說服就能有的放矢,確有成效。

  3.說服與批評的異同

  說服與批評之間,既有相似相通之處,又有相異相悖之處。這是兩個有部分外延交叉重疊的概念。

  說服與批評,都有對人施加思想影響,從心理上征服人的意圖。批評常輔以說服,批評離不開說服;說服有時也帶有批評,但說服不一定都帶批評。如推銷產品時,一般都是向對方大講好話,極少有批評顧客、買方的。被批評者,一般都有缺點、錯誤。批評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對方改正。說服人接受你的主張,總要或多或少能給對方帶來一定的精神上或物質上的好處。說服的過程,就是宣傳這種好處,令對方信服。被說服者不一定有什麼缺點、錯誤,他放棄的主張與接受你宣傳的主張,不一定有正誤之分,也可能只有全面、完美的程度之別。

  批評的態度較嚴肅或嚴厲,說話的語氣也較重、較強硬;說服的態度較溫和,說話的語氣較輕、較委婉。批評的話語,貶義詞多於褒義詞,否定詞多於肯定詞。說服的話語,褒貶皆可。根據說服的物件與內容的不同,有時褒多於貶,有時貶多於褒。如果進一步仔細分類,說服還可以再分為批評性說服與讚美性說服兩類。接受批評,可能會屬於自覺自願,也可能多少帶點勉強。接受說服,完全是自覺自願,不帶任何勉強。

  民主空氣濃厚,解決矛盾糾紛,統一思想認識時,說服多於批評,協商多於命令,其結果是人際關係和諧,人心團結向上,社交往來活躍。反之則人際關係緊張,人心貌合神離,社交生活沉寂。雖然說服與批評皆不可少,但我們希望在一切社交場合,說服多一些,批評少一些。遇有矛盾分歧,儘可能多采用說服手段。

禮儀小知識13

  第一條、對同事、客戶要面帶微笑,“請”字當頭,“謝”不離口,“您”字掛嘴邊。

  第二條、在公共場所,嚴禁大聲喧譁、說笑,或粗言穢語,更不能唱歌或吹口哨。

  第三條、舉止要莊重、文明,注意保持良好的站姿和坐姿,在辦公室內,切忌將腳搭在辦公桌椅上,更不能坐在辦公桌上面。

  第四條、辦公區內,同事間談話時注意身體距離,保持一米左右為宜,不能過分親暱地摟肩搭背。

  第五條、工作時間切忌聚集聊天、吃零食、化妝或看與工作無關的書籍、

  第六條、不要在公共場合剪指甲、挖鼻孔、掏耳朵,尤其是在餐廳,更應禁止這些不文明的小動作。

  第七條、任何場合都不要隨地吐痰,以免殃及他人、破壞環境、傳播細菌。吐痰時應該背對人,把痰抹在紙巾裡,丟進垃圾箱,或去洗手間吐痰。

  第八條、咀嚼口香糖時不能發出聲音。嚼過的口香糖應用紙包起來,扔進垃圾箱。

  第九條、不要在公共場合當眾抓撓頭皮,以免頭皮屑四處飛落。

  第十條、不在一切標有“不準吸菸”標誌的場所吸菸。自覺遵守有關吸菸的規定

禮儀小知識14

  公共場所禮儀體現社會公德。在社會交往中,良好的公共禮儀可以使人際之間的交往更加和諧,使人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公共場所禮儀總的原則是:遵守秩序、儀表整潔、講究衛生、尊老愛幼。

  一、辦公室禮儀

  與同事交往應注意使用禮貌用語,始終保持謙虛、合作的態度。同事外出時有客來訪,要代為禮貌接待並將詳情轉告。注意個人儀表,主動打掃辦公室的衛生。非經他人同意,不隨意動用他人辦公桌上的物品。在辦公室不做私活、不談私事,非必要不打私人電話。

  二、閱覽室禮儀

  到圖書館、閱覽室學習,要衣著整潔,不能穿汗衫和拖鞋入內。進入圖書館應將通訊工具關閉或調節器至振動,接聽手機應悄然走出室外輕聲通話。就座時,不要為別人預佔位置。閱讀時要默讀,不能出聲或竊竊私語。不能在閱覽室內交談、聊天,更不能大聲喧譁。在圖書館、閱覽室走路腳步要輕,物品要輕拿輕放,不能發出聲響。要愛護圖書,有事需要幫助,不能大聲呼喊,要走到工作人員身邊。

  三、影劇院禮儀

  到影劇院觀看演出,應提前15分鐘左右進場,儘早入座。如果自己的座位在中間,應當有禮貌地向已就座者示意請其讓自己透過。透過讓座者時要與之正面相對,切勿讓自己的臀部正對別人的臉。

  觀看演出時,不戴帽子,不吃帶皮和有聲響的食物,不笑語喧譁,不把腳踩在前排的座位上。演出結束後要報以掌聲,演員謝幕前不能提前退席。演出結束亮燈後再有秩序地離開。

  四、商場禮儀

  在商場購物時不要大聲喧譁,自覺維護公共衛生,愛護公共設施。對男女營業員可統稱為“同志”,不要以“喂”代表禮貌稱呼。在自選商場購物時,要愛護商品,對挑選過的商品如果不中意,應物歸原處。採購完畢離開櫃檯時,應對營業員的優質服務表示謝意

  五、旅遊觀光禮儀

  旅遊時要自覺遵守公共秩序,按順序購票入館、入園,不擁擠、堵塞道路和出入口。要樹立環保意識,自覺保持環境衛生整潔,遵守鐵路、民航規定,不攜帶危險品、違禁物品乘機乘船。

  行路

  行路靠右側,走人行道。橫穿馬路時,應注意交通訊號,等綠燈亮時,從人行橫道的斑馬線上穿過,行人之間要互相禮讓。不要闖紅燈,不要翻越馬路上的隔離欄。行路時不吃零食,不吸咽,不勾肩搭背,不亂扔雜物,不隨地吐痰。

  住宿

  旅客在輸住宿登記手續時,應耐心地回答服務檯工作人員的詢問,按旅館的規章制度輸登記手續。旅客住進客房後要講究衛生,愛護房內裝置。當旅館服務員進房間送開水、做清潔服務時,旅客應待之以禮。旅客離開旅館前,應保持客觀存在內整潔、物品完整,不做損人利已之事。要及時到服務檯結帳,並同旅館工作人員禮貌話別。

  進餐

  尊重服務員的勞動,對服務員謙和有禮。當服務員忙不過來時,應耐心等待,不可敲擊桌碗或喊叫。對於服務員工作上的失誤,要善意提出,不可冷言冷語,加以諷刺。

  六、賽場禮儀

  到體育館或體育場觀看體育比賽,應提前入場,對號入座。有些比賽存在一定的危險性,所以一定要按照賽場的要求到指定地點就座,不要到禁區走動,以免發生危險。要遵守公共道德,自覺維護秩序,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體育場內一般不許吸菸。拍照時不要使用閃光燈。

  運動員比賽時,觀眾要保持安靜,不能任意走動。鼓掌和喝彩要選擇合適的時機,一般應在選手完成了高難度動作之後。鼓掌的時間要適可而止。主場觀眾應體現東道主的風度和公平精神,為雙方鼓掌,表現出公道和友好。

  七、乘車禮儀

  乘客乘車、船時應依次排隊,對婦幼、弱及病殘者要照顧謙讓。不攜帶易燃易爆危險品或有礙安全的物品上車。上車後不要搶佔座位,遇到老弱病殘孕及懷抱嬰兒的乘客應主動讓座。乘車時不要吃東西、大聲喊叫或把頭伸出窗外。不隨地吐痰、亂丟紙屑果皮,不要讓小孩隨地大小便。乘坐飛機時要自覺接受和配合安全檢查,登機後不要亂摸亂動,不使用手機手提電腦等可能幹攏無線電訊號的物品。

  上下車

  上車時,應讓車子開到客人跟前,幫助客人開啟車門,站在客人身後等候客人上車。若客人中有長輩,還應扶其撫上,自己再行入內。下車時,則應先下,開啟車門,等候客人或長者下車。

  座次

  車內的座次,後排的位置應當讓尊長坐(後排二人坐,右邊為尊。三人坐中間為尊,右邊次之,左邊再次),晚輩或地位較低者,坐在副駕駛位。如果是主人新自開車,則應把副駕駛位讓給尊長,其餘的人坐在後排。

禮儀小知識15

  中國的飲宴禮儀號稱始於周公,到現在已經經過了千百年的演進。中國人最講究吃,常說“民以食為天”,不論是大宴小酌,總是極盡巧思安排菜式,以滿足賓主的口腹之慾。

  桌次座次安排主次有別

  安排宴會,首先要排桌次、座次,這是中國飲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座次安排上,中西方有較大差別:中國人以男士為大,西方人以女士優先;東方人夫婦坐隔壁,西方人男女對座;東方人尊左為大,西方人則尊右為大;中國式座次經常是把公司的“二把手”放在主人正對面,西方人則會把最尊貴的客人放在正對面。中餐安排座次的原則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家宴首席為輩份最高的長者,末席為輩份最低者。

  桌次。圓桌正對大門的為主客桌,左手邊依次為2、4、6、8……右手邊依次為3、5、7、9……直至會合。如果是正式宴會,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桌居前居中,不同桌數的桌次排列原則說明如下:

  一、只有一桌時,從面向門口站立的方向來看,主人應坐在離門口較近的地方,主賓則坐在面向門口的位置。

  二、兩桌時,從面向門口站立的方向來看,右手邊的桌次為主桌,左手邊則為次桌。

  三、三桌時,從面向門口站立的方向來看,中間的桌次為主桌,右邊為次桌,左邊為輔桌。

  四、四桌如排成環狀,從面向門口站立的方向來看,則中間離門最遠第一列的這桌為主桌,第二列從右邊順序排列為第二桌次和第三桌次,離門最近的第三列這桌是第四桌次;如排成一字型,從面向門口站立的方向來看,則右邊第二桌為主桌,第三桌為第二桌次,右邊第一桌為第三桌次,最左邊的這桌則為第四桌次。

  五、五桌如排為軸心環繞的形式,從面向門口站立的方向來看,中央這桌為主桌,離門較遠的這列右邊一桌為第二桌次,左邊一桌為第三桌次,靠門較近的這列右邊一桌為第四桌次,左邊一桌為第五桌次;如排為梅花形的形式,從面向門口站立的方向來看,離門最遠的第一列這桌為主桌,第二列右邊一桌為第二桌次,左邊一桌為第三桌次,靠近門的第三列右邊一桌為第四桌次,左邊一桌為第五桌次。

  座次。如果是很大的筵席,中國式的座次順序也需要搞清楚。

  餐具擺放有講究

  奧運會期間,接待的貴賓來自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們一定非常期待能夠品嚐到聞名遐邇的中國菜。不過,許多外國人並不清楚中餐的用餐禮儀。所以,用餐前主人要向來賓介紹一下中餐的餐具。中餐餐具的具體擺放方法如下:

  一、座位卡:置於酒杯前或平擺於餐具上方,但不得置於餐盤內。

  二、盤:骨盤會依據到席人數而定,以相等距離、標誌朝上、離桌約二指寬放置桌面上。小調味碟則會間隔一指排在骨盤左上方,讓賓客依自己的口味喜好放入調味料。

  三、餐巾:折成花插在水杯中或平放在骨盤上。

  四、湯匙:湯匙和湯匙架排在骨盤右上方與味碟平行,匙凹朝左。

  五、筷子:正式的餐宴上,筷子應設筷架,以利賓客放置筷子,筷架間隔一指寬橫置於湯匙架的右上方,筷子則平至於筷架上,如有標誌文字朝上。

  六、杯子:數量和式樣應配合酒和飲料的種類,放置於味碟右上方。中餐通常每桌還會放置公杯,擺在轉檯邊緣約一指寬處,杯嘴朝左。

  七、佐料壺:內裝醬油和醋的小佐料壺會放置在公杯的正對方,壺嘴朝左。

  八、牙籤:牙籤盅通常會擺在佐料壺右邊。

  九、服務叉匙:主人位置右方,放置一底座,斜置一隻長銀瓢和服務叉匙。

  十、盆花:擺在轉檯的中心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