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開學第一課> 關於開學第一課教案(精選8篇)

開學第一課教案

關於開學第一課教案(精選8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開學第一課教案(精選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1

  開學第一課講點什麼,我想最好不講學習的事情,不要講作業什麼的。最好的就是談談理想,或者寫寫夢想,描繪一下自己在本學期結束後會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作為老師,我想我會講三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我會講《山體滑坡的故事》

  一個灰心喪氣的青年人,因科舉沒考上,便頹廢不堪,一蹶不振,整天關在屋子裡,抱頭痛哭。有一天,一位老者跨進門,語重心長地說:“假如山上滑坡,你該怎麼辦?”年青人喃喃:“往下跑。”老者仰頭大笑:“那你就葬身山中了。你應該往山上跑,你只有勇敢地面對它,才有生還的希望,天下事皆然。”說完便飄然而去。

  需要告訴學生的是:只有勇敢面對挑戰和困難,才能戰勝它。往上走,不要往下走,學習亦如此。

  第二個故事:我會講《老鷹的故事》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裡,抓到了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裡。這隻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隻雞。這隻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於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隻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拼命地撲打翅膀,就這樣,它終於飛了起來!

  需要告訴學生的是:相信自己是一隻雄鷹,勇敢面對一切挑戰和失敗。

  第三故事:我會講《蘇格拉底的故事》

  開學第一天,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們說:“今天,我們只做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兒:每個人把胳膊儘量都往前甩,然後再儘量往後甩。”說著,蘇格拉底示範了一遍,“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嗎?”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情,有什麼做不到的?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問學生們:“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學堅持了?”有90%的同學驕傲地舉起了手。又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再問,這回,堅持下來的同學只剩下了八成。一年過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請大家告訴我,最簡單的甩手運動,還有哪幾位同學堅持了?”這時候,整個教室裡,只有一個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需要告訴學生的是:成功在於堅持,這是一個並不神秘的秘訣。

  三個故事講完之後,我還會問問,成功除了學會面對困難,相信自己,學會堅持之外,還需要那些成功因素?當然還需要養成好習慣和掌握好方法。

  最後我還會講兩個小故事。來結束我的第一課。

  故事一:

  父子兩住山上,每天都要趕牛車下山賣柴。老父較有經驗,坐鎮駕車,山路崎嶇,彎道特多,兒子眼神較好,總是在要轉彎時提醒道:“爹,轉彎啦!”有一次父親因病沒有下山,兒子一人駕車。到了彎道,牛怎麼也不肯轉彎,兒子用盡各種方法,下車又推又拉,用青草誘之,牛一動不動。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後只有一個辦法了,他左右看看無人,貼近牛的耳朵大聲叫道:“爹,轉彎啦!”牛應聲而動。——要培養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的習慣,當好的習慣積累多了,自然會有一個好的人生。

  故事二:

  有個老人在河邊釣魚,一個小孩走過去看他釣魚,老人技巧純熟,所以沒多久就釣上了滿簍的魚,老人見小孩很可愛,要把整簍的魚送給他,小孩搖搖頭,老人驚異的問道你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釣竿。”老人問:“你要釣竿做什麼?小孩說:”這簍魚沒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釣竿,我就可以自己釣,一輩子也吃不完。“你們說,這個小孩是不是很聰明?——重要的還在釣技。學習,不能只記住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透過活動交流知道自己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加強學習常規教育,能夠遵守課堂常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2、透過講故事等,瞭解到生活中到處都有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上課認真傾聽、發言先舉手等習慣。

  教學難點:

  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願望。

  教學過程:

  活動(一)教師自我介紹

  (1)師生問好

  (2)談話匯入:小朋友,從今天起,你們就是小學生了,說明你們已經長大了,能懂得更多的道理,能學到更多的本領,這是很光榮的。

  (3)教師簡單介紹自己

  請孩子猜猜教師的年齡,誰猜對有獎。說說你是怎麼猜到的?

  活動(二)瞭解數學

  1、老師先講一個故事給大家聽

  “有一個聰明的商人,在經商的過程中,曾經用騾子運過鹽。有一次,一頭騾子滑倒在小溪裡,鹽灑了一部分在水裡,大家知不知道,鹽遇到水會怎麼樣啊?那麼這頭騾子負擔減輕了不少,於是這頭騾子每次經過小溪時就故意在水中打一個滾。商人為了改變這頭牲畜的惡習,就讓它改馱海綿,那你知不知道海綿遇到水會怎麼樣啊?吸水之後,重量倍增,這頭騾子再也不敢偷懶了。”

  這個故事大家很熟悉,它已經收錄在著名的《伊索寓言》中了哦,你一定看過,可沒想到,這頭騾子的主人是一個數學家吧?泰勒斯,聽說過嗎?我敢保證,泰勒斯是所有數學家中最有趣最神奇的一個。關於他,流傳著許多的故事呢!

  2、在這個故事中,就有比一比這樣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還有很多這樣的數學知識呢。你想學數學嗎?在學習中我們會發現數學中藏著許多秘密等待大家去探索。

  活動(三)學習數學常規要求

  教師逐條邊講解邊示範,學生試著做

  1、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數學書、作業本、口算本、練習本、文具盒),鈴聲響輕輕進教室。

  2、課中:遵守紀律,不做小動作,要認真聽,動腦筋,想辦法。發言先舉手,聲音響亮,同桌交流時輕聲細語。拿學具、文具速度快,輕拿輕放。

  3、課末:整理學習用品,做好下節課的學習準備

  活動(四)學習小組的建立

  1、劃分好合作學習小組,確定每組臨時小組長,以後每週小組內表現最好的同學為下週的學習小組組長。

  2、合作要求:合作學習時要做到人人參與,活動聽從組長安排。

  活動(五)課中操訓練

  小白兔,蹦蹦跳(小兔跳)

  小鴨子,嚘嚘嚘(雙手放前作鴨子嘴巴狀)

  小金魚,遊啊遊(雙手作小魚遊狀)(或者在腰部擺動)

  小朋友,拍拍手(拍手)

  安安靜靜齊坐好!!(放好手,坐好)

  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3

  一、設計說明

  排列和組合的思想方法不僅在生活中運用廣泛,而且是後面學習機率統計知識的基礎,同時也是培養和發展學生抽象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好素材。本節課主要是使學生透過觀察、猜測、比較、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事物的排列數和組合數;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探索數學的濃厚興趣。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一些嘗試:

  l、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為了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把各項教學內容全部貫穿於活動當中,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關注合作,促進交流:為了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我運用小組共同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互相交流,互相溝通,把積極思考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使學生髮現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

  3、組織活動,引發思考:為了讓學生真正成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主體,我組織了許多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的活動,充分體現了數學學科所獨有的特點數學思考。

  二、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112、114頁。

  三、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透過觀察、猜測、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找出簡單事件的排列數或組合數。

  2、透過互相交流,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展符號感。

  3、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歷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使學生在探索規律的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四、教學中重、難點

  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和推理能力,以及有順序的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五、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進入有趣的數學廣角。(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

  小紅的衣櫃裡放著五件衣服(出示圖片),她可以怎樣搭配?一共有幾種不同的穿法?

  活動策略:①教師請同學們拿出課前老師發給你的衣服卡片,自己擺一擺。

  ②引導討論:有這麼多種不同的穿法,怎樣才能做到不遺漏、不重複呢?

  ③教師結合課件演示,介紹連線法。

  (三)、課堂實踐,鞏固新知。

  l、破密破。(課件出示課件密碼門)

  (1)學生用數字抽拉卡拉一拉,並記下結果。

  (2)學生匯交流(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點選課件展示密碼)

  (3)生生相互評價。

  2、早餐搭配。(課件出示情境圖)

  (l)老師提出要求:飲料和點心只能各選一種,可以有多少種不同的搭配呢?

  (2)學生獨立練習,在書上連一連。

  (3)學生彙報早餐搭配方案。

  3、路線選擇。降件展示遊玩景點圖)

  (l)師引導觀察:從兒童樂園到百鳥園有幾條路線?從百鳥園去猴山有幾條路線?

  (2)學生獨立思索後小組交流

  (3)全班同學互相交流

  4、評選小小節目主持人活動。

  師提出要求:主持人要求一名男同學與一名女同學搭配,每小組根據男、女生人數設計搭配方案,由組長作好活動記錄。

  (1)小組活動,老師參與小組活動

  (2)各小組展示記錄方案

  (3)師生共同評價

  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4

  一、活動目的

  激發同學們追求理想,認清自己的努力方向,找到學習的動力,同時營造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二、活動物件

  班級所有同學

  三、活動形式

  心理測試、討論、歌曲

  四、活動時間:

  9月1號下午4點

  五、活動地點

  二五班教室

  六、活動流程:

  1、引入:ppt播放flash《奔跑》,主持人出場介紹本次班會的主題及相關內容。

  主持人:大家請看《奔跑》的歌詞:“全力奔跑夢在彼岸,隨風飛翔有夢做翅膀”,這裡都說到了夢,就是夢想,下面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班會——夢想在新學期綻放!

  2、提問:大家的夢想是什麼?理想是什麼?

  (1)主持人:大家有沒有夢想?初一的新徵程中你們的夢想是什麼呢?下面大家先討論一下,待會我們叫幾個同學上來跟大家分享一下。

  (2)同學討論

  (3)叫同學上臺交流分享

  3、介紹個人理想的內涵

  (1)主持人:剛剛大家都相互討論了個人的夢想,有說到了對職業的夢想,對生活的夢想等等,那究竟個人理想包括哪些內涵呢?在這裡跟大家簡單說說。

  (2)個人理想的發展包括生活理想、個人道德理想、職業理想和人生理想四個方面。生活理想是指人們對未來物質與精神生活的嚮往與追求。個人道德理想是指對自己未來道德面貌的想象。職業理想是指對自己未來工作部門與專業種類的嚮往與追求。人生理想是基於對人生價值的理解而對自己未來的人生道路與人生貢獻的設想和追求。

  4、學生介紹自己的理想,如何實現

  (1)同學討論

  (2)叫同學上臺交流分享

  5、我們現在應該怎樣做?同學上臺交流分享

  6、輔導員總結。

  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5

  學習目標

  a、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飢腸轆轆等詞語。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c、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蒐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直奔竊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以換成一個什麼詞?(偷讀),你知道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

  2、整體感知課文。

  a.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b.認讀生字詞。

  c.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d.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麼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_劃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彙報。)

  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鑽過去。喲,把短髮弄亂了,沒關係,我總算擠到裡邊來了。

  (1)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2)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b.急忙開啟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1)這句話把什麼比作什麼?

  (2)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身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表現出作者如飢似渴地讀書。)

  (3)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4)結合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裡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1)讀了這句話,你發現了什麼?(一般人物的神態和內心是一致的,從神態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中,神態和內心是不一致的。)

  (2)這樣寫有什麼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昇華:你能把自身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時,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3、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麼?

  c.相機指導朗讀。

  深悟竊讀,迴歸整體

  觀察課文插圖,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裡,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飢腸轆轆、腿痠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6

  分享目標:

  1、透過與學生交流《課程綱要》,使學生了解本學期的課程內容、課程目標及課程評價。

  2、通過了解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方法,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分享重點:

  瞭解本學期的學習內容和評價方法。

  分享難點:

  透過分享《課程綱要》明確學習目標。

  分享時間:

  一課時

  分享準備:

  《三年級綜實課程綱要》PPT

  分享過程:

  一、談話匯入

  1、師:同學們,新年新氣象,新的學期又是新的開始。本學期的第二節綜實課,老師要帶領大家認識一個新朋友,它就像嚮導一樣,能夠指引大家在本學期的學習中找準學習目標,理清學習內容、瞭解學習安排,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它就是課程綱要。(板書課題)

  二、內容新授

  1、師:怎樣才能做學習的小主人呢?首先我們要了解本學期的學習內容。我們本學期將會學習那些內容呢?《課程綱要》來一一為我們介紹。

  2、師:本學期我們只進行一個綜合實踐活動課的主題,它就是有趣的姓氏。

  3、師:主題確定了,那麼課下就需要你們想想,圍繞這些主題可以引出什麼呢?(生說)

  4、師:對,是子課題。說明大家上學期上課大家認真聽講了。除了想一想可以確定哪些子課題,還要想想你準備怎樣做,使用哪些方法等等。

  5、師:接下來我來說說我們這學期綜實課分組的問題。這學期分組,以主題確定後,你們自己找搭檔,找助手,一起同心協力更好的完成各個主題活動。

  6、師:本學期的課程內容大家都瞭解了,那本學期的評獎方式是什麼呢?

  ①每節課課餘1—3分鐘,根據本節舉手回答問題的次數,以及課堂表現,來老師這裡為個人加分,各組組長也負責記錄並統計出每星期、每個月加分最多的組員上報老師,老師會授予這些同學優秀之星的稱號,獲得優秀之星稱號的同學會得到學習星以及才藝星的獎勵。

  ② 課前準備綜實成長記錄袋以及A4白紙15張,作為平時作業及記錄板書內容的筆記本。老師批閱,每月月末總檢,作為評分獎勵的內容之一。

  ③平時按照老師要求,準備工具、材料,期末獎勵進步獎。

  三、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透過對本學期《課程綱要》的學習,你是否對本學期的學習充滿信心呢?老師相信,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自我介紹,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為以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瞭解本冊數學書的內容,激發學習興趣。

  3、明確數學課和數學作業的要求,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

  4、透過講故事,悟出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並掌握一些數學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重點、難點:

  1、明確自己本學期應有的學習態度,認真紮實地上好每一節課。

  2、悟出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並掌握一些數學學習的方法和技巧。

  教學過程:

  一、匯入——自我介紹

  1、同學們知道這節是什麼課嗎?你怎麼知道的?(板書:數學)

  3、你瞭解王老師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有針對性的互動)

  1、如果現在請你看一看數學課本的目錄,再來向大家介紹本書的內容,你能行嗎?試一試吧。

  三、介紹本學科的相關要求

  問題1:上課前要做哪些準備?怎樣愛護書本?

  (一)學習用品

  1、課前準備好學習用品放在左上角。(安排檢查組長)

  2、書本要包皮,不亂塗、亂劃、亂寫。

  3、作業用同一種顏色的鋼筆。

  (二)學習紀律

  1、坐姿端正不做小動作(慎言慎行)

  2、積極發言,聲音響亮,表達完整。

  3、老師講話時看老師,老師寫字時看黑板。

  4、預備鈴響後馬上回座位靜候老師到來。

  5、上課遲到或進老師辦公室喊“報告”,得到允許後方可進入。

  6、在教師辦公室不得隨意講話,排隊三人以上時,第四人應在辦公室外等候,出一人後再進。

  7、做作業獨立完成。討論、請教同學等同抄寫,在家不會寫可以問家長,家長也不會的註明原因可不寫,在校可以問老師。

  8、課間不得寫作業(訂正除外)

  問題3:做作業應注意些什麼?

  (三)家庭作業要求

  5、班級姓名按照要求寫在指定地方。

  6、連線要用直尺,畫圖要用鉛筆和直尺。

  7、當天作業當天訂正。全對直接交組長,有錯訂正經老師批改後交組長。

  8、每天的家庭作業必須要家長檢查後簽字並寫上完成情況。

  (四)課堂作業的要求

  1、按時、按質、按要求完成作業。

  2、在每次寫作業之前,先在第一行寫上第幾次,在第二行寫上幾月幾日、星期幾,從第三行開始再寫作業。

  3、認真書寫,字跡工整,爭取做到乾淨、整潔、不塗改。

  5、有錯當天及時訂正,養成檢查的好習慣。

  6、只用一種顏色的筆寫作業。

  7、凡是請假的同學,來校之後立即補作業並及時上交。

  開學第一課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透過學習日常安全知識,使學生樹立安全觀念,形成自護、自救的意識,使學生安全、健康成長。

  談話引入:

  同學們生活在幸福、溫暖的家庭裡,受到父母和家人的關心、愛護,似乎並不存在什麼危險。但是,日常生活中仍然有許多事情需要備加註意和小心對待,否則很容易發生危險,釀成事故。

  教學過程

  1、用電安全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中用電的地方越來越多了。因此,我們有必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用電常識。

  1)認識瞭解電源總開關,學會在緊急情況下關斷電源。

  2)不用溼手觸控電器,不用溼布擦拭電器。

  3)電器使用完畢後應拔掉電源插頭。

  4)使用中發現電器有冒煙、冒火花、發出焦糊的異味等情況,應立即關掉電源開關,停止使用。

  5)發現有人觸電要設法及時關斷電源;或者用乾燥的木棍等物將觸電者與帶電的電器分開,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2、安全使用煤氣

  1)燃氣器具在工作時,人不能長時間離開,以防被風吹滅或被鍋中溢位的水澆滅,造成煤氣大量洩露而發生火災。

  2)使用燃氣器具(如煤火爐、燃氣熱水器等),應充分保證室內的通風,保持足夠的氧氣,防止煤氣中毒。

  3、游泳時要注意安全

  1)、游泳需要經過體格檢查。

  2)、要慎重選擇游泳場所,不在水域情況不明的地方游泳,並有成年人陪伴。

  3)、下水前要做準備運動。

  4)、飽食或者飢餓時,劇烈運動和繁重勞動以後不要游泳。

  5)、水下情況不明時,不要跳水。

  6)、發現有人溺水,不要貿然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

  4、交通安全

  老師介紹幾則案例:

  透過這些故事,我們瞭解到了什麼?談談你的感受?

  行走時怎樣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邊行走。

  2)集體外出時,要有組織、有秩序地列隊行走。

  3)在沒有交通民警指揮的路段,要學會避讓機動車輛,不與機動車輛爭道搶行。

  4)穿越馬路時,要遵守交通規則,做到"綠燈行,紅燈停"。

  5)騎腳踏車要在非機動車道上靠右邊行駛,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準騎腳踏車上街。

  5、發生火災怎麼辦

  1)要打火警電話119報警,報警時要向消防部門講清著火的地

  點,還要講清什麼物品著火,火勢怎麼樣。

  2)一旦身受火災的威脅,千萬不要驚慌,要冷靜,想辦法離開火場。

  3)逃生時,儘量採取保護措施,如用溼毛巾捂住口鼻、用溼衣物包裹身體。

  6、校園安全

  1)上下樓梯時有序緩慢右行,嚴禁擁擠,特別是發現有人摔倒

  時,應立即停止上下,迅速將摔倒者扶起。

  2)不在教室裡打跳,翻越門窗;不在走廊上追逐嬉戲,身體不靠欄杆且使身體重心外傾或用力拉扯欄杆。

  3)課間活動不追逐打鬧,不帶刀子、棍棒等管制器具進入校園,以免對學生造成傷害。

  三、小結:

  只要我們處處小心,注意校園安全,掌握自救、自護的知識,鍛鍊自己自護自救的能力,機智勇敢的處理遇到的各種異常的情況或危險,就能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