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開學第一課>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

  當觀看完一部影視作品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這時候,最關鍵的觀後感怎麼能落下!那麼你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1

  9月5日8點整,央視一套的《開學第一課》拉開了序幕。精彩的節目讓我從頭至尾就一直目不轉睛的看著,我時而感動流涕,時而傷懷悲憤,時而高興微笑,時而激情唱和……

  當左太北奶奶講述著左權將軍的事蹟時,我的眼淚就一直在眼眶裡打轉。當她講述完,走到父親(左權)雕像前,低聲說著:“……父親,我們現在過得很幸福,您安息吧!”我的眼淚頓時奔湧而出。左權將軍是八路軍在抗戰中犧牲的最高將領,他是為了掩護大部隊突圍而犧牲的,他犧牲了自己,犧牲了小家,卻成全了大家,讓更多的將士生存下來。左將軍多麼偉大,多麼高尚啊!可是左將軍也是一個平凡人,他也有家庭,也給自己才出生不久的女兒寫信,也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父親和丈夫……左將軍犧牲時,小太北還未懂事,而今,當年牙牙學語的小女孩儼然成了白髮蒼蒼的垂暮老人!左奶奶的一聲“父親,您安息吧”不僅是她的心聲,也是我們所有中國人的心聲。我也想大聲說:“左爺爺,你安息吧!我們偉大的祖國一定會越來越美好,越來越強大!”

  當史林山爺爺講述“三哥”的故事時,我的心就一直提著。他讓小史林山去報信,而自己卻留下來監視鬼子……多麼好的“三哥”,他把希望留給了別人,卻把危險留給了自己。當史爺爺講到“三哥”被鬼子用刺刀活活刺死拋下山崖時,我的心像刀絞一樣疼痛。日本侵略者太可恨了,我恨自己不能回到那個年代去痛殺鬼子。我要對“三哥”說:“您是好樣的,您的勇敢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向您致敬!”

  當老新四軍爺爺講述新四軍搶救“飛虎隊”隊員的故事時,我除了敬佩之情,還感到的一絲溫暖。新四軍冒著槍林彈雨,不怕犧牲的精神讓我敬佩。他們以傷亡300多人的代價,搶救5名“飛虎隊”的隊員,讓我感到溫暖。古人說,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新四軍很好地做到了。父親說:中國軍隊不僅是威武之師,更是仁義之師啊!我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當節目播到許許多多的中國人,在建設祖國中自強不息,奮勇前進時,我在心裡默唸著:我要快快長大,早日為祖國的強盛添磚加瓦。

  隨著一首《我的祖國》唱起,一個多小時的節目不知不覺結束了,但是我的心裡卻深深地烙下了四個詞:愛國、勇敢、團結、自強!在莊嚴的國旗面前,我向祖國鄭重發誓:我一定會做一個“愛國、勇敢、團結、自強”的中國人,長大後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全力。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2

  昨晚陪孩子看了開學第一課。今年的主題是:有夢想就有動力,有夢想就要堅持,有夢想就能出彩。很多人,在夢想的道路上堅持著,努力著,奮鬥著,頑強著,也終於讓自己的人生閃爍出不一樣的光彩。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那從個小被醫生確診為智力低下的自閉症孩子,他現在十五歲了,彈得一手好鋼琴,也能和人簡單交流。

  這是一個偉大母親的奮鬥史,他的媽媽在講述這些年的點點滴滴時,淚如雨下,有心酸也有欣慰。我們不難想象,一個單身媽媽帶著一個有自閉症的孩子是怎麼度過這一年又一年的,除了媽媽心理上的痛苦和壓力,只是單單讓孩子從他自己的世界裡走出來,媽媽要付出多少努力。孩子媽媽講,只是讓他把手放在鋼琴上彈出do,re,me就花了三年時間。三年,對於正常人來說,不知不覺就過去了,但是對於這位媽媽,她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煎熬,都在流血流淚。但是她堅持下來了,這是怎樣的一種堅持啊,這堅持得需要多強的信念的支撐啊!“即使全世界都放棄你,媽媽也不會放棄你。彈鋼琴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它給了我和我的孩子最後的希望,只要堅持夢想,每個人的人生,都能精彩。”母愛真的是能戰勝一切,終於,媽媽所有的付出都沒有白費,當兒子在臺上演湊那首《世上只有媽媽好》時,媽媽流出了幸福的眼淚。

  還有一個人很讓我感動,就是在地震中失去雙腿和女兒的廖智。假肢帶來的劇痛,一度使她放棄重新起舞甚至重新站立行走的夢想,當她有一天一個人在家,不得不戴上假肢慢慢地挪到衛生間,卻狠狠地摔倒在地上,“頭瞌到坐便上,頭髮也掉到坐便裡……”當她用盡力氣爬起來看到鏡子裡那麼狼狽的自己,她就問自己:我在廢墟里堅持26個小時就是為了這麼邋遢這麼沒有尊嚴地活著嗎?從此她忍受痛苦,穿上假肢一遍一遍地練習,終有一天她也能穿上假肢重新開始跳舞。接下來,她做了很多健全時不曾嘗試的事情,游泳、攀巖、登山,對夢想的堅持,給了她一次重生。

  女兒昨晚的觀後感,最後一段是這樣寫的:我有很多夢想,舞蹈家、鋼琴家、服裝設計……,但是我知道我只能選擇一種,不管我選擇哪一種,我都會努力,我相信,我的人生一定會因為我的努力而更加精彩!我想對寶貝說的是,夢想實現的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有困難並不可怕,只要我們有一個一定能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念,不管這個過程有多長有多難,堅持就是勝利。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3

  聽,一陣陣優美的音樂再次在耳邊迴盪,看一幅幅美麗的插圖再次在眼前閃現,瞧,一張張熟悉的面孔再次在熒屏中出現,等待已久的《開學第一課》在我們熱切的期盼中欣然赴約!

  世界上最美麗的字是愛,從小到大我們受到的第一份愛就是父母給予我們的愛,那種愛是世界上最聖潔的寶物,是多麼綿延,多麼偉大,如千絲萬縷般的柔情,割也割不斷,秦叔叔對他兒子的愛亦是如此!

  在十幾年前,秦叔叔的兒子被查出患有重度感應失調症,當他聽到這個訊息時,眼前一黑,然後,他冷靜下來,接受了現實,那時,他在心裡默默地想:既然沒法改變兒子現在的樣子,那隻能用愛來改變兒子將來的樣子。

  於是,他便開始了用愛對兒子的重塑,他天天和兒子一起玩耍,一起聊天,增加了彼此之間的情誼。有時,一個常人看起來簡單不過的動作,他們卻要練習很長時間。然而,親叔叔沒有沮喪,他聽說騎腳踏車可以增加平衡力,二話不說,讓兒子學騎腳踏車,可是,這需要讓他們付出多少啊!兒子摔下來,他讓兒子上去,兒子再摔下來,他再讓兒子上。我相信,在秦叔叔兒子摔下來的時候,無疑在深深刺痛他的心,終於,經過一年的努力,在“大珍珠”在學會騎在行車那一瞬間,秦叔叔一年的傷心和沮喪,在頃刻之間變為了開心。

  在這條路上,秦叔叔付出了太多,但也收穫了太多。在某個轉角處,他,也許曾猶豫過,可當他聽到兒子的一聲父王,就渾身充滿了力量。有人笑他傻,說放著好好的歌手不做,非要跑來做什麼全職爸爸,可秦叔叔卻說:“從酷酷的歌手到不酷的爸爸,我認為陪兒子一起長大,就是我做過最酷的事情。”的確如此,兒子是父親生命的繼續,兒子的微笑就是父親的動力,父母會牽著孩子的手走到很遠很遠........

  看到這兒,淚珠悄悄爬上了我的眼眶,父母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來陪我們一點一點成長,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最寶貴的時間都為我們付出了,但自己卻在慢慢老去,他們的一根根白頭髮,一條條皺紋,訴說著,詮釋著對我們那比天高,比海深的愛。我想:當他們下班後,拖著疲憊的身子到家時,我們如果能為他們遞上一雙拖鞋,為他們泡杯茶,和他們說說話,談談心,便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了。

  忽然間,我想到了自己,我在平時稍有不順心的事,就對媽媽發脾氣,吃個蘋果還要爸爸削皮,可他們從不叫一聲苦,一聲累,我不由得臉紅,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養大,一生都在是為了我們,而我,還在當個“小公主”,把他們當奴僕使喚,實在太不應該了,其實愛是彼此的,愛就像一個收支平衡的賬本,我們不能光索取而不回報,既然這樣,我們對父母的愛也要即刻出發。

  嗚,嗚……開往幸福天地的火車就要出發,愛就是車票,你準備好了嗎?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4

  今天,我在爸爸媽媽的陪同下一起收看了《開學第一課》。我被裡面英雄的事蹟深深地觸動了,原來五星紅旗之下藏著那麼多閃亮的靈魂,我們今天平淡的生活卻是很多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國旗象徵著我們國家的榮耀,更象徵著無數人前赴後繼的抗爭、無數人的生離死別、無數個妻子的眼淚、無數個兒女的期盼。在今天,我們為我們國家的富強而高興,更應該緬懷那些為了國家的未來灑熱血、拋頭顱,有理想有激情的革命先烈,因為他們是鮮紅的國旗背後最閃亮的靈魂.

  在《開學第一課》裡最令我感動的是左權將軍的書信和左將軍的女兒左太北奶奶相隔40年的回憶。左將軍在左奶奶兩歲的時候就已經逝世,左奶奶腦海裡幾乎沒有與父親的一點回憶,她十分想知道關於自己父親的事情,哪怕是細小的點點滴滴。於是她只能不斷地問身邊的人,努力地拼湊出一些關於自己父親的碎片。左奶奶對左將軍的思念是那麼的深,但是卻一生不能與自己的父親見上一面,如果每一次的思念都是一滴水,從兩歲的黃髮孩童到70歲的白頭老人,左奶奶的思念已經化成了一個海洋。

  40年後,左奶奶的媽媽將當年左將軍寫的信全部交給左奶奶,左奶奶一封一封認真地看,隔著記憶的長河,等到頭髮花白,才瞭解到父親對自己的愛原來也是這樣的深。左將軍在信裡寫到:“看到太北的照片以及你對太北的描寫,那樣活潑可愛的孩子更增添了對我的思念,時刻想著如果有你們在身邊,能夠聽聽你們的聲音,能夠牽著太北走走,抱著它走走那該有多快樂。可是我卻在千里之外的地方,只能看著你們的照片寄託一份思念”。左將軍對親人的思念是那麼深,但為了國家的未來,只能犧牲自己犧牲自己的家人,毅然地奔赴戰場並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左將軍的身上,我看到了革命將士的熱血與柔情。他們和我們一樣,有家、有親人,有著深深的愛與牽掛。但他們的胸中仍然燃燒著對革命的忠誠、對國家的熱愛,這份使命感促使他們將心中的小愛暫時收藏轉化為大愛。他們犧牲了自己的家庭,成全了祖國的未來,成全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國旗鮮豔的紅,都是用他們的鮮血染成的,他們是隱藏在國旗背後神聖的靈魂,是最值得我們尊敬的人。我們將永遠追隨他們的靈魂,奮發向上,將我們的國家建設得更加繁榮、美好。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5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這些夢想可能普普通通,有些人的夢想是當一名警察,有些人想當一名老師,或是當一名醫生。在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中,我們更是看到了許許多多平凡人的夢想,夢想引導他們走向成功。

  第一堂課的主題是“有夢就有動力”。課上講述了女航天員王亞平和跳傘集訓隊最小的隊員付麗娟的故事。2003年,還是一名飛行員的王亞平在電視裡看到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進入太空。十年後,這位電視機前的觀眾也成為了一名航天員,實現了她的飛天夢。她說,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就能摸得到。

  跳傘集訓隊員付麗娟,今年13歲。這群平均年齡只有十五歲的孩子,每天要接受至少六小時的高強度訓練。儘管再苦、再累,為了夢想,他們仍然堅持了下去。這就是夢想的力量,夢想給了人無盡的動力。有了動力,你就能不畏艱險,勇往直前。

  第二堂課的主題是“有夢就要堅持”。有一位熱愛電影的青年,20歲時,他進入了劇組。在劇組中,他開始了長達30年的追夢旅程。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幫人買早點、洗杯子,三年後才開始演一些一句臺詞也沒有的角色。經過不懈努力,他終於成為了華語電影的驕傲,他就是“喜劇之王”周星馳。

  舞蹈老師廖智堅持不懈的精神同樣令人敬佩。之前,她是一位舞蹈老師。2008年5月12日,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使她失去了雙腿。但地震之後,她戴上假肢。經過兩年多的恢復和不懈努力,她已經和正常人沒什麼區別了。她的生命又開始變得精彩。一個人要有夢想,但是,光有夢想是遠遠不夠的。追求夢想的道路很長,只有付出努力和汗水,才能實現夢想。

  第三節課的主題是“有夢就能出彩”。鋼琴家郎朗到國外學習時,曾經是一名替補,上臺機率幾乎為零。但他沒有放棄,仍然努力地練習鋼琴。由於他的精彩表現,芝加哥交響樂團讓他成為第一替補,他終於登上了舞臺。機會只給有準備的人,就算當初僅僅是個替補,只要經過努力,照樣能夠出彩。

  夢想,還可能創造奇蹟。她是一名加油站員工,兒子四歲時被診斷為智力低下,並患有嚴重自閉症。於是,她自學鋼琴11年,並開始教兒子彈鋼琴。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兒子十五歲,已經會自己彈鋼琴了,而且上了小學六年級。這難道不是一個奇蹟嗎?

  夢想可以把人引向成功的道路,可以給人前進的動力。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只要你堅持不懈,勇往直前,就能出彩,就能獲得成功。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6

  隨著開學的臨近,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也拉開了序幕。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父母是孩子人生最初的榜樣,教會孩子孝順家長、文明禮貌、熱愛生命、堅強勇敢。

  伴隨著優美的音樂,主持人上臺了。他們請出了何紅濤,因為何紅濤的父親沒有去過任何地方,但他非常想出去玩一玩。於是,何紅濤用自己的方式改造了一輛摩托車,帶著75歲的老父親去了河南、陝西、山西等地方。何紅濤父親一回家就樂呵呵的。讓父母開心也是一種盡孝!

  接下來主持人請出了秦勇,他原來是黑豹樂隊的主唱。1996年,自己的兒子“大珍珠”出生。而沒想到的是:四年後,“大珍珠”被診斷為重度感統失調。秦勇說:“既然改變不了過去,就用愛改變他將來的樣子”。他不離不棄,陪著“大珍珠”一起快樂的長大。

  然後容祖兒出場了,她說有禮貌的孩子才會收歡迎。她的媽媽告訴她吃飯夾菜要有規矩,家裡等長輩來了才能吃飯,不能在碗裡翻來翻去等家規。文明禮貌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

  緊接著是粘仕傑父子的魔術表演,一開始粘立人叔叔的魔術袍裡神馬東東也木有,但他一拉開就變出了一盆鮮花,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最後,主持人請出了張家振,他一手創辦了北京盛基藝術學校。帶領著81名藏族孤兒學習武術,強身健體。

  父母是我一生中最偉大的啟蒙老師,他們如同兩盞明燈照亮了我的童年,是的,我要好好孝順爸爸媽媽!今年的開學第一課讓我明白了孝、愛、禮、強!

  從前,有一位歌手。在十年前,他還在舞臺上甩著頭髮,唱著搖滾歌曲;現在,他放棄了自己最喜愛的音樂,一直陪著他那嚴重感統失調的兒子。沒錯,他就是秦勇與他的兒子“大珍珠”。

  有人問過他:“這幾年來,你放棄了你的音樂生涯,把全部的精力都注入在你的孩子身上,你後悔嗎?”秦勇答道:“沒有,我並沒有後悔。這幾年,我能與穩定孩子一同走過,一同成長,雖然這期間我們並不順利,但我覺得他就是我最完美的作品,完成了這個作品,就是我這一輩子最美好、最自豪的事情了。”

  我聽完了這句話,立刻沉浸在我的思想當中。一個父親,能夠從自己最喜歡的音樂中走出來,把經歷全部注入到自己的兒子身上,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多大的力量啊!我想,這應該就是愛的力量吧?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7

  “成長的路上總有煩惱,與夥伴一起愛的擁抱,校園的花草一同長高,開學第一課用心起跑……”今天我們收看了開學第一課,主題是:英雄不朽。是啊!英雄永垂不朽,英雄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第1課:愛國

  每個英雄都愛國,他們保家衛國,拯救同胞,不畏艱險,勇往直前,不怕風吹雨打。在1931年,日本軍隊霸佔了東北三省,並且打到長城腳下,在城牆上轟下了一個缺口,戰士們用自己的身軀將缺口死死堵住,阻止了敵人的鐵蹄……國歌就是在這國難當頭之際創作出來的。不上英雄為了國家,為了人民,他們付出,甚至犧牲了自己的生命!那些英雄如鋼鐵般堅強,如獅虎般勇猛,一位位錚錚鐵漢,一位位巾幗英雄,用自己的汗水血水染紅了我們的國旗……有太多太多的抗日英雄,為了保家衛國,捍衛國土,拋家棄子,視死如歸,他們也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困難,敢於壓倒一切敵人,而不被敵人壓倒的英雄氣概。

  第2節課:勇敢

  所有英雄面對困難都勇往直前,挺身而出,不怕犧牲。這份勇敢難能可貴,不分男女老少。在那個時代,不少小英雄也拼盡全力,用盡一切辦法,把犧牲減到了最小,保護了戰士和相親的生命。敵人用血洗了我們的南京城,敵人在這座千年古城,進行了一場血腥恐怖的大屠殺,那時的南京就是現實的煉獄。傷痛讓我們更加珍惜今日的和平,勇敢的捍衛正義和良知。

  第3課:團結

  1931年時,中國的上空出現了一百多架戰鬥機,外國飛行員把戰鬥機畫成鯊魚的樣子,雄赳赳氣昂昂,中國誤以為是老虎,於是形象的稱他們為”飛虎隊“。在戰場上面對敵人的時候,只有同心協力,並肩作戰的團隊,才能獲勝。為了反法西斯的勝利,我們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在那個年代,我們用小米加步槍對抗敵人的飛機大炮,之所以能獲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團結!

  第4課:自強

  英雄最重要的品質是心中自強,不怕困難。我們是英雄的的子孫,未來是屬於我們的時代,學習英雄的精神,接過英雄前輩的旗幟,從現在起堅定意志,把祖國的強盛當作自己的夢想。今天我們是未來的主人,只有自信,自立,自強,才能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

  我們是共產主義的接班人,戰士們勇敢頑強,機智勇敢,放棄了自己的家園,用自己的血肉打下了這片燦爛的祖國,用自己的血水染紅了這面國旗,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自信,自立,自強,成為對祖國,對社會,對人民有幫助的人。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8

  幸福是什麼?我無法輕易地為它下定義,因為現在,我還無法捕捉關於它的蹤影,無法感受到幸福所帶來的陽光,無法真正用心感受幸福。直至有人問我幸福在哪裡,我說,我還在尋找。

  從名人話語中尋找幸福。叔本華說過,“幸福不過是慾望的暫時停止。”有點悟不出它的道理,或許,照我的簡單理解,我們所想要得到的,能夠讓我們幸福,對於自己喜歡的才會有所慾望,不合自己慾望的我們何談幸福。

  新的學期,假期中憧憬了許久,直到它的到來,我才發現,壓力愈來愈大,似乎能讓人窒息。我並不想刻意地去重視成績,名列前茅有多少人對它饞涎欲滴,我的家長,究竟是為了榮譽,或是一意地想培育我成為人才,讓我百無聊賴地學習,學習。我要成長,學習固然重要,但健康快樂成長比成績更重要啊,我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夠了解。我會快樂地學習,況且沒有壓力地輕鬆學習效果該是會更好吧。

  第一是什麼?好多人說是“工作中或學習上的優秀”,但第一課告訴我,“人生中有無數場比賽,只要今天比昨天有進步,你就是第一”,進步,步伐雖小,但我邁開了。我是‘第一’嗎?

  約翰·庫提斯,上帝將不幸降臨於他,帶著自己殘疾的身體,他終究成為了一位偉大的演說家,終究是實現了自己從小的夢想。我也行嗎?也可以實現自己的夢想?我要自信,我一定有獨特的價值!通往夢想的途徑也許不只一條,嘗試新的路,我也能做得很好。

  校園生活,有友誼,也有競爭。第一課——“都在想著自己獲取,可能什麼都得不到”。的的確確,珍惜身邊人,身邊事,懂得對生活感恩,何必一直吵吵鬧鬧,好好對他人,下輩子不一定能夠遇上了。要奉獻,幫助別人能讓自己更快樂。

  幸福,《開學第一課》讓我領悟了。對於自己的愛好,我不該放棄,即使有些事情錯過了‘時間’,但是,現在,我明白了任何事情,從現在做都不晚。

  山區的孩子,他們眼裡的幸福是愛吧。因為,他們清楚最強大的不是苦難,而是愛。愛在大家心裡何嘗不是最強大的。

  幸福,現在,在我心裡,它已有了含義,不在受他人幸福的含義的束縛。我的幸福,簡簡單單的,只要我喜歡的人開心,我就感到幸福。因為,我總會為此而努力。而大家總而言之的幸福,也該就是課後總結的“成長、樂觀、自信、超越、感恩、分享、寬容、溝通、關愛、讚美、努力及奉獻”。

  幸福。我懂的。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9

  今天,我們看了開學第一課,裡面說了四“美”——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在其中,我看到了許多美的人、美的事。

  最令我感動的是吳斌叔叔的故事。他在開車的時候一塊鐵片穿過擋風玻璃砸到他的腹部,當時他忍著巨痛,他在一分鐘裡做出了常人無法做的事,他平穩的把車停在路邊,拉上手剎,開啟雙跳燈……最後解開安全帶。慢慢地站起來跟乘客說“不要亂走,因為這裡還是高速公路上,幫我打110,120。”說完就倒下了。最後因傷勢過重過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啊!吳斌叔叔是多麼的偉大!自己生命垂危,一心只想著車上的乘客。

  其中還有一個令我敬佩的人,她就是奧運冠軍葉詩文。她一口氣能遊多遠,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她的訓練是非常辛苦的。她訓練時,每天要遊一萬米,如果換成我,我肯定遊不到一萬米。她的訓練是多麼的刻苦啊!而她卻勇敢的面對這一切,所以她就是我最敬佩的人!

  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美,只要你去發現就會有收穫!

  美,就在你身邊(繆樂天)

  今天上午,老師組織我們看了《開學第一課》,裡面講了“四美”——探索美、創造美、傳遞美、和諧美。

  劉大成哥哥在“創造美”這一課裡給我們講到音樂。他說:“音樂源於生活,只要有聲音的地方就有音樂。”他用自然水管、針筒、藥瓶、花生、樹葉吹出了一段段優美的旋律。最讓我驚奇的是——他竟然拿出一把梳子。難道他要用梳子吹出音樂?果然被我猜對了。他吹了一首《讓我們蕩起雙槳》,瞧!他整個身心完全投入了,眼睛都不由地閉了起來。我想:大成哥哥用智慧創造出那麼多有趣的樂器,讓我們感受到了音樂的`快樂,真令我敬佩。啊,美就在創造中!

  在“傳遞美”中,最美司機——吳斌叔叔的事蹟感動了我。在他開著大巴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時,突然,一塊重達7斤的剎車碎片穿透玻璃,砸到了吳斌叔叔的腹部。他忍住劇痛,在45秒鐘內把車穩穩地停靠在路邊。所有乘客毫髮未損,他掙扎著站起來,趕緊讓乘客撥打110、120。可是,由於傷勢嚴重,吳斌叔叔還是犧牲了。吳斌叔叔捨己為人的精神感動了整座城,他是我們的榜樣。啊,美就在愛的傳遞中!

  其實,我們也能透過努力為世界增加美麗。比如“創造美”,只要我們彎彎腰,伸伸手,我們的校園就會變得更潔淨;還有“傳遞美”,如果別人有困難,你就去幫助他,你就是傳遞了一份美麗。

  美,有很多種,只要用心去尋找,你就能發現其中的美,你就是一個愛“美”、懂“美”的人。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10

  今年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為“中華驕傲”。中華驕傲,是文化的驕傲,是民族的自信。“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載道”和近年來提出來的“一帶一路”都是中國的驕傲。這份驕傲和自信,深深眷刻在我們民族的記憶裡,流淌在我們文化的血脈中。

  其中,“文以載道”,文學體現了中國人的審美、情懷和志向。字裡行間,有意境,有韻味,有風骨,迴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共鳴。而詩詞又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詩以言志,文以載道。”蘇軾就是很好的代表。他既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細膩,又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豪邁。在他失意的時候寫下了《赤壁賦》《後赤壁賦》等名篇佳作。在他經歷坎坷時,在他無人問津時,他依然積極生活,繼續創作,為中國文學作出貢獻。在他的作品中,依然能夠看出那種積極向上的豪邁的英雄本色。

  所以,人們常說文學就是一艘船,在這艘船上,承載著千百年來人類的思想情感、精神追求、道德倫理、家國情懷。如果說中國詩詞也是一艘船,那麼在這艘船上,從《詩經》到“楚辭”,從唐詩到宋詞,甚至從元曲到明清小說,就彷彿是一盞盞的燈火,照亮了多少雙眺望遠方的眼睛。

  路遙在他的小說《平凡的世界》裡,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精神再獨立的人,有時候也需要找到一種依附,一種歸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文學就是人類精神的依附,情感的歸宿。而古往今來中國文學寶庫中的詩詞,正承載著中華民族的許多情感和精神價值,傳遞著文化的共鳴。

  節目中請到一位96歲高齡的翻譯家許淵衝老先生。看到這位銀髮蒼蒼的老先生,聽到這位老先生70年來筆耕不輟,堅持將中國古詩詞帶向世界的感人事蹟。我很激動,也很震驚。因為從小到大我的夢想,也是做一位翻譯,我不僅想精通我的母語,我們國家的文字,更想去領略其他國家的語言之美,瞭解其他國家的文化。

  雖然我不能像許淵衝老先生那樣,將中國詩詞研究得那麼深,把中國詩詞翻譯得那麼好,但我也想把中國的文化傳播出去,夢想著在瞭解東西方文化的基礎上,將中國的文字、文學、文化帶向世界,讓世界領略東方之文的魅力。

  我會努力學習,爭取早日實現自己的夢想,利用兩國語言,甚至多國語言,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讓驕傲的中國文化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11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看晚上9點央視一套播放的節目《開學第一課》。

  晚飯後,我和爸爸媽媽早早地坐在電視機前,期待電視節目開播。

  9時,節目開始了。今年央視《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電視螢幕上顯示公開課教室別緻新穎,舞臺被佈置成一個開啟的“書卷”造型,兩側是捲起的書邊。在“書卷”下,來自全國各地的小學生們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

  一曲由我們喜歡的吳磊哥哥帶領大家唱響的“班歌”之後,主持人撒老師出示了一張卡片,上面寫的是祖先用的甲骨文,即倒立的“山”字下面有三豎,讓大家猜是什麼字,有的同學說是“流”字,有的同學回答是“出”字……當撒老師公佈的答案是“雨”字時,同學們都感到不解。撒老師形象地說,如果把倒立的“山”看作是“天”的話,天上落下的水,不就是雨。“多麼形象啊!”同學們都感到驚訝。五千年的滄桑歲月,五千年的風風雨雨,五千年的悠久歷史,五千年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鑄就了我們的漢字! 從甲骨到竹簡,從竹簡到紙頁,一個看似平凡的字型,卻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意義;一個看似平凡的字型,卻將人們的心靈表現得淋漓盡致,又給人以無限遐想的空間。漫長的歲月裡不知有多少人士為漢字驕傲,為漢字生動的形象而自豪!

  值得我們尊敬的是一位96歲高齡的大學教授許爺爺,他是本次《開學第一課》年齡最長的嘉賓。他從事文學翻譯60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詩經》、《李白詩選》、《紅與黑》等中外名著都是經許爺爺翻譯後才得以流傳國外或引進國內的,他還曾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文以載道,武以振魂,棋以明智。在這節課上,我們看到了來自我們河南少林寺傳統武術的奧秘和魅力;看到了董老師、吳磊和現場的小朋友們做的“用身體拼字”遊戲;看到了著名鋼琴家郎朗攜帶他的兩位高徒和一位來自義大利擁有53根手指的機器人現場比拼鋼琴彈奏《野蜂飛舞》……

  看了節目,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個個精彩的節目讓我感受到了傳統文化就在我們的身邊。中華歷史悠久,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這是我們每個中國人的驕傲!作為一名中國的小學生,我們是多麼的幸福和自豪!因此,我們要在努力學好文化課的同時,還要能文能武,全面發展,時刻準備著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12

  在老師的推薦下,我這個‘門外漢’嘗試著看了看一個針對中小學生的特點而設計的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我懷著好奇和期待的心情,在電腦的幫助下,找到了這個影片。

  直接映入眼簾的是來自各個不同地域的學生們在唱著那首主題曲《第一課》,聽著他們悅耳的聲音,我的身心不知道為何輕鬆了許多。

  接著進入正題了,今年的主題是以“乘著夢想的翅膀”為主題的,地震最美舞者廖智、加油站媽媽鄭亞波、退休教師潘其華,他們和航天員王亞平、鋼琴家郎朗一塊兒詮釋夢想的力量。夢想,是一個近在咫尺卻又讓人覺得遙不可及的詞彙。有的人懷揣著夢想,走向了成功,然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她(他)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堅持,然而人們從來只關注結果,不關注過程。

  在那些成功的人的背後,都有著一段艱難的過程。例如:廖智,這位最美舞者,在失去雙腿之後,她任然堅守著她對舞蹈的熱愛。我也是一名小舞者,我也知道要練好一隻舞曲需要花多少精力。舞蹈不是隨便跳跳就能展現的淋漓盡致的,但是這些在廖智的面前都不是什麼難事。因為她有一種對於舞蹈的熱愛,一種可以催人淚下的愛。

  失去雙腿,對於我們來說,是一件很讓人恐懼的一件事,你只能坐在輪椅上,看著人家在陽光下盡情奔跑,而自己卻不能。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沮喪的事啊。一次地震,讓她以雙腿換假肢。

  還記得春晚嗎,第九個節目是廖智的雙人舞《走向希望》,那時她穿著一件鮮紅色舞裙,當音樂進入*時廖智被舞伴猛地舉過頭頂,廖智雙手抓住右腳,一瞬間,她把一隻腿取下來了,扔在地上,紅色的裙褶就像鮮血一樣,垂直下搭。這讓全場氣氛凝固、鴉雀無聲,然而接下來人們的反映確是心酸不已……

  看著這些,我情不自禁地幻想著廖智是怎麼度過失去雙腿的時日的,表面上,她沉著冷靜,那麼在她的內心裡呢,是否也有過一些無助的感覺,是否也有過不知所措的時候,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們所不知道的,也是我想知道的,我知道的,就是讓廖智堅持下來的,不是別的什麼,正是她對未來生活的期待,也是她對舞蹈的熱愛與嚮往。

  夢想,有時就像人心裡的撐天柱,當你絕望的時候,傷心難過的時候,不妨試著想想你的夢想,我相信那時,你的內心會是漫天的烏雲一鬨而散。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13

  有夢就有動力,有夢就要堅持,有夢就能出彩,夢想照亮人生,這,就是夢想的力量!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我觀看了CCTV1頻道的《開學的一課》,真的學到了很多很多。

  第一課 有夢就有動力

  每個人都要有夢。

  夢,是一個懵懂的孩子最輝煌的驕傲;夢,使一個學生為之努力奮鬥;夢,讓一個成人擁有美妙的人生;夢,是一位老人最美好最純真的童年回憶。

  在《開學第一課》中,一個小小的遊戲,卻讓我感受最深,這就是透過玩紙飛機,讓我們知道:飛機起飛需要動力,而當我們的夢想像紙飛機一般飛向藍天時,我們也需要動力去推動夢想,讓它起飛。

  所以,我們就要找到讓夢想起飛的動力。我們要多學習,多讀書,多看報,豐富自己的頭腦,開拓自己的視野,讓努力化為動力。

  夢,起飛了!

  第二課 有夢就要堅持

  堅持夢想才能成功。

  曾經的夢想總有人會放棄,一旦放棄,就一切都沒有了。如果堅持了,就算夢想沒有實現,可那奮鬥的日子,總會銘記在心,成為最寶貴的財富。

  鄭亞波媽媽有一個在四歲智障,深度自閉症的孩子——小威。因為偶然聽一位鋼琴老師說彈鋼琴有助於提高智力,鍛鍊手指,那位媽媽就帶著孩子找到鋼琴老師,鋼琴老師放棄了,但,那位媽媽不放棄。因為她想,如果自己都把自己的孩子放棄了,那還會有誰去幫助自己的孩子?

  那位媽媽自學鋼琴,再教小威,這真的很困難,就這樣,一年,兩年,三年……整整十一年過去了,小威能夠彈中外許多名曲,也能夠與外人交談了。他的媽媽,因為堅持夢想,創造了奇蹟。

  夢,努力了!

  第三課 有夢就能出彩

  夢,起飛了,堅持了,就能出彩。

  實現夢的結果是出彩的。就像,當你點燃煙花,看著煙花的捻子慢慢燃燒盡,最後,隨著“嘭”的一聲巨響,煙花在空中綻放是那麼的美麗,那麼的動人。

  音樂家朗朗是從小就十分熱愛鋼琴的。但是,他當時還是第六名、第七名替補,也就是說,只有之前的音樂家和替補都生病後,才會輪到他演出,可見機會的渺茫,但是他不甘心,在一次面試中,考官問他:“你會什麼?”他反問:“你要什麼?”之後,一彈就是兩個小時。第二天,他就成為了第一名替補,並且在演出上一舉成名。

  夢,輝煌了!

  每個人都有夢,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堅持去實現夢,每個人都會獲得最光彩的未來。

  所以,同學們,努力吧,讓我們的夢想去征服自己,去征服未來!

七年級學生觀《開學第一課》有感:讓愛傳出去14

  9月1號,一個多麼讓人激動的日子!升入高年級後,還是不忘上《開學第一課》。

  5分鐘,3分鐘,1分鐘……我開始了倒計時。“5,4,3,2,1!開始啦!”我激動地跳了起來!

  TFboys登上了舞臺,為我們演唱《開學第一課》主題曲。在歌聲還回蕩在整個場內時,音樂變得激情、高昂。毛主席的《七律?長征》振奮人心,再隨著接下來的介紹,我終於深深地懂得它的含義:長征道路居然長達兩萬五千裡!它跨越了14個省,翻過20多座大山,淌過30多條河流,其中,還走過了全世界最高的山峰,以及最險峻的峽谷!開始參加長征的有30萬人,可是當長征結束時只剩下3萬人,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個人犧牲。被敵人擊中、嘗毒草……這樣的精神多麼讓我們敬佩!我對著電視,深深地敬了一個隊禮。

  下面的故事一個接一個,讓我們的眼淚像擰開的、壞掉的水龍頭,怎麼也擰不上。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賀捷生的故事。她出生18天就跟著父親――鼎鼎有名的開國元帥賀龍將軍參加了長征。賀龍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將軍,不怕泥潭,不怕雪山,不怕敵人,但是在揣在他懷裡的女兒丟掉的時候,他真的害怕了,直到找到女兒。這更證明了賀龍將軍不僅愛國,而且也愛自己的女兒,愛祖國的未來。

  耿飈的女兒耿瑩上場為我們講了長征的故事。她先展示了一隻草鞋。天啊,一個破破爛爛的、跟紙差不多薄的草鞋,這怎麼穿呀?走著多磨腳啊!可是,甚至還有人光著腳,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其他的不說,光想想雪山,那多冷啊!腳一定會凍僵的。不過,我還沒來得及發表感嘆,耿瑩奶奶又拿出了一粒黃豆,告訴我們參加長征的人一天只吃一粒,就只吃一粒。天啊!一天就吃一粒小小的黃豆?要是換作是我,一碗都遠遠不夠呢!這,需要多大多強的毅力啊!正是他們愛國的精神,讓他們挺過了一切,忘記寒冷,忘記飢餓,忘記害怕,在兩萬五千里長徵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跡!

  航天員王亞平也向我們講述了她的故事。她首先問我們坐過海盜船沒有。這樣,使我想起了驚恐的一幕:海盜船有四層,第一層最靠裡,沒有其他的高。我們坐在第一層裡,海盜船“飛”了起來,我難受得要命!下來還吐了半天呢!可是王亞平卻說,海盜船隻是讓我們承受身體重量的兩倍而已。可是航天員,必須要承受身體重量的八倍!如果你是一百斤,那麼相當於要承受八百斤的重量!天啊!這是樣的一個天文數字,她是怎樣挺過來的啊!

  最後,在李谷一的《我的祖國和我》歌聲中,《開學第一課》就這樣結束了。

  我久久回味著它,心想: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這四個長征勇士的精神,我會永遠銘記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