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開學第一課> 2022開學第一課日記

開學第一課日記

2022開學第一課日記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這一天裡,大家身邊一定有一些有趣的見聞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日記了。日記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2021開學第一課日記,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1

  在九月一日晚上八點,中央電視臺播出了開學第一課,這臺節目以先輩的旗幟為主題。以長征精神講述紅軍長征路上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不懈的故事。

  節目分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四個段落來講。主持人是撒貝南、董卿和何炅,他們和我們一起聆聽長征故事,學習長征精神。

  在這個節目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賀炳炎將軍的兒子賀隆生給我們講的一個故事。

  賀炳炎將軍,被稱為唯一一個不用敬軍禮的將軍,他在戰鬥中被敵人的子彈打傷了右臂之後,需要緊急救治。醫生說只有捨棄右臂才行。不過機械裝置剛轉移走,麻藥也沒有。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只有拿老百姓的鋸子才行。戰士們讓賀炳炎將軍咬著布,大約用了兩個小時十五分鐘才把賀炳炎將軍的右臂割斷,賀龍元帥捧著他的骨頭說:這是賀炳炎的骨頭,是紅軍戰士的骨頭!

  看完這個節目,我覺得現在的生活和以前的艱苦不能相比。我們現在應該更努力,堅持不懈,克服困難!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2

  今天下午的時候,老師跟我們全幫同學說讓我們上網去看看開學第一課,然後寫一篇觀後感,一開始我不以為然,想應付下就算了,可我看完了這一課後我被那不可名狀的吸引力牽引著我寫下了這篇讀後感。

  在開學第一課裡,有許多人讓我在心裡不得不敬佩、尊重他們。而最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是那個熱愛音樂、喜愛鋼琴的那個小男孩——劉浩。

  劉浩是一個盲童,雖然他是一個殘疾人,但他的心卻和我們正常人一樣,渴望學習。他在音樂方面有很大的天賦,而且很喜歡彈琴,還能清楚地知道某個音在鋼琴的什麼位置,更厲害的是,他居然能在短時間內背下一首10頁的奏鳴曲!這樣好的記憶力,讓我這個同樣有著一雙健康的手和一雙明亮的眼睛的人感到驚異!這些都是因為劉浩媽媽巨大的付出,才換來的。他的媽媽需要為他將五線譜翻譯成盲譜,再用針一針一針的將譜子做好後,才能給劉浩背譜,這是一位多麼偉大的母親啊!劉浩一定很幸福。

  今天的主題是幸福,楊利偉叔叔對此發表了他自己的意見,他說:“只要能夠為人們做出貢獻,你就能感到幸福正在向你走來。

  還有一個人,也讓我記憶猶新,她就是李佩傑。她有一個家庭,但她是一個父母相繼離開這個世界的孤兒,她的母親在臨死前就將她交給了現在的養母。而她們的幸福卻只維持了三年時間,養父便離開了家,養母也得了一種病,常時間臥床不起。這樣,一個家的重擔全“跑”到了佩傑姐姐的肩上,可她還是接受了這苦重。還要一邊上大學一邊照顧養母,可成績還是很不錯,可把我這個在父母百般呵護下長大的孩子給羞死了。我不得不讓她成為我的榜樣。她說:“只要媽媽好好的,我就很幸福。”

  幸福,只要你做些什麼,就會獲得它。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3

  9月1日晚上,我準時收看了中央電視臺和教育部合辦的《開學第一課》節目。在短短的一個多小時裡,我的心被一個個追逐夢想的故事震撼著、感動著。

  在新學期的鐘聲裡,我認真聆聽了“英雄航天員”王亞平、著名鋼琴家朗朗、國際影響章子怡……引人入勝的故事。其中,最讓我難忘的人物是廖智。她是一個堅強不屈的人。我對廖智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在觀看《開學第一課》前我就認識了她。只要看過《舞出我人生》這個節目的觀眾都會知道那個戴著假肢、坐在輪椅上跳舞的美麗姑娘。她,就是廖智。2013年4月,在蘆山地震災區,有一名特殊的志願者,她有著溫暖的眼神、燦爛的笑容,被大家稱為“最美志願者”。令人驚訝的是她是戴著假肢奔走在災區第一線的。她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倖存者,她曾是一名舞蹈老師,地震讓她失去了用來跳舞的雙腿。但是她沒有消沉,而是戴上假肢重新站了起來,並且重新登上了舞臺,用樂觀的笑容、絢爛的舞姿,舞出了新的人生。她,就是廖智。

  在《開學第一課》中,最使我感動的一句話,是13歲的付麗娟說的:“真累,難熬,但是我必須熬。”是的,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總不能一帆風順,但是為了實現夢想,我們必須堅持。這使我想到了暑假裡的一件事。爸爸媽媽帶我去爬華山,第一天是做纜車上到北峰的,再往上爬就不怎麼累。而第二天徒步爬上北峰,烈日當空,直射腦門,我渴得一會兒就喝了三瓶水。有一段山路,傳說是太上老君開的,名叫老君犁溝。那段山路大概有70度,寬只有五六十釐米,有的行人往上爬,還有的行人往山下走。我抓著鐵鏈小心翼翼地往上爬,回頭一看,腳下就是深不見底的山谷,自己就像懸在半空中一樣。也不能把自己留著山上吧,儘管我已經筋疲力盡,但我仍然堅持著,勝利就在前方。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的夢想是當一名優秀的老師,你的夢想是什麼?讓我們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並肩前進。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4

  我們昨天看了《開學第一課》,最讓我感動的是廖智姐姐,她最讓我感動的是:她沒有像其他的殘疾人一樣,坐上輪椅,而是裝上假肢。廖智姐姐在《開學第一課》裡說:“我當時站了起來,那時,本來應該開心的,因為我終於能站起來了。可是,我卻一點兒都開心不起來。因為我當時太痛了,我痛得快擰成一團了,這時我心裡想:如果這樣的話,那我的舞蹈夢可能就破滅了。”當時瘳智講到這裡時,正在寫觀後感的我已經哭了,她居然為了她的舞蹈夢,寧願不坐輪椅,也寧願忍受著戴著假肢的痛苦,也要讓自己的舞蹈夢成真!

  我覺得今年的《開學第一課》很有意思,也很感動人,也是有時候有些地方很好笑,有些地方很吊人胃口(特別是突然來廣告)也很有趣。

  我特別喜歡今年的《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5

  新的學期又到來了,《開學第一課》又與全國小學生如約相見。這次節目分別以孝、禮、愛、強這四個字來展開。

  童話大王鄭淵講訴了關於“孝”的家庭故事;青年歌手容祖兒為我們帶來有關"禮”的故事;搖滾爸爸帶來與兒子共同克服病魔有關“愛”的故事;最後是一群來自震後藏區的孤兒為我們帶來有關“強”的故事;這一隻只故事讓我既感動又愧疚,在平時生活中一直以為父母對自己的愛是理所當然,從不為父母去考慮,也沒對父母做過什麼事情,更別提盡什麼孝心了。

  但看了《開學第一課》這一堂充滿“愛”的課,讓我明白除了愛自己、愛生活、愛生命,更應愛父母。平時要多關心長輩,比如把好吃的先讓給父母,有空多陪陪父母,甚至聽聽媽媽的嘮叨,因為嘮叨也是媽媽對子女的一種愛。"平時碰到老師同學應有禮貌主動問候,遇到別人有困難要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在生活中更應做一個堅強獨立的人,不管碰到什麼困難都不再退縮和逃避,從今天起我要努力的做一個誠實守信、孝敬感恩、文明禮貌的人。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6

  星期三晚上,我們一家人收看了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主題為“我的夢,中國夢”,我懂得了人是有夢想的,你有了夢想,你才會有努力的方向。

  從下星期一開始,我要認真學習,上課認真聽講,遵守紀律,課前要做好上課的準備,課後要複習,預習課文,在家裡要多做練習題,並且多看課外書,增加課外知識,在做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快,不能磨磨蹭蹭,不能馬虎,在學校裡要聽老師的話,在家裡要聽家長的話,這樣,我的成績就會更好,離成功也就更近了。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7

  一年一度的《開學第一課》終於播出啦,節日中讓我印象最深就是漢字。

  漢字,是炎黃子孫的驕傲,是先人一代代智慧的`結晶,是一種神奇的字型。

  每個漢字都由橫豎撇捺這些簡簡單單的筆畫組成,卻有著自己的情感。瞧瞧它們吧,你會感受到他們獨特的性格。望見“朝陽”兩字,你能感受到一絲明媚的陽光照耀著你,而望見“晚霞”,你會為那絢麗的色彩而迷醉;看見“崇敬”這個詞,你又會感受到一股神聖的力量。

  “喜”字使人笑逐顏開,“哀”字一望而皺眉;“哈”字使人臉上浮現出笑容,“嗚”字一見就彷彿聽見哭泣聲;“芬芳”好像散發出花的香味,“無憂無慮”一詞出現後,你就如小鳥般快樂,看見“愁眉苦臉”這個詞,就會想到一張哭喪的臉……

  當你用筆寫出一個個生動的漢字時,一定會感嘆漢字的奇妙。它就如一位技術精湛的魔術師,時而輕如鴻毛,時而重如泰山,時而飄若遊絲,時而嬌若驚鴻。每一個字都是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畫頁,也是一個跳躍歡快音符的樂章。它們還有悠長的歷史:從甲骨文到金文、篆書、隸書、草書、行書,最後到我們現在的楷書,你說有哪一樣不值得我們去感嘆的呢?

  漢字,它們像一個個充滿靈氣的小精靈,在紙上跳著歡快的舞蹈,姿態是那麼的優美,那麼的迷人,我每次都會陶醉在這美好的境界之中。別看每個字都是那麼平凡,那麼普通,其實它們都深藏不露,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思想。每個漢字都有它的來歷、字義……若是碰上什麼煩惱,坐下來聽一段優美的散文,腦海裡似乎跳動著一個個漢字精靈,不停地上下飛舞,在四周縈繞,等他們徹底小詩時煩惱頓釋,如釋重負。

  每個漢字都經歷了一段不可猜測的道路,才能流傳到現在。它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作,是中國民族的光輝榮譽。漢字使我們中國的文化更上一層樓。

  當我聽到“漢字”這個詞時,不禁肅然起敬。漢字!我真想對你說:“我愛你!”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8

  人人都有愛。開學第一天,9月1日這個全國中小學生開學的第一天。CCTV1播出的《開學第一天》,便讓我們一起來談談“夢想”。

  有人說夢想是分享,無論是痛苦還是快樂,一起分享,一起為夢想努力;有人說夢想是力量,在夢想中我們齊心協力,夢想的力量是無限的;有人說夢想是承擔,深深的體會一點一點,有人說夢想是榮耀,因為有夢想,我們自信,我們驕傲,空中五星紅旗就是我們自豪的夢想!

  這句話在《開學第一天》的節目中談到了很多遍。同時,我在心中也聯想,夢想是什麼?略加深思後,豁然開朗……我們的夢想太多太多了。也許,只要伸出你的手;也許,只是臨走時的一句話;也許,是一個自信的微笑;也許……是呀,生活的每一處無不散發出夢想的希望。

  中國,我愛你!我愛你,中國!我相信只要心中有夢想,我們就會把夢想傳遞!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9

  今天我們看了開學第一課,裡面那些孩子的故事讓我非常感動。其中劉浩的故事讓我淚如泉湧,小劉浩年僅10歲,還是一個盲人,但為了自己的夢想,一直堅持不懈的奮鬥著,憑著比別人更加努力,彈得一手好鋼琴。

  小劉浩的母親只給家裡留了6個字的紙條,就帶著小劉浩出去求學,尋找了多位鋼琴老師,每天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連菜都吃不起的日子,但他們母子一直堅持著,最後終於尋得了老師。

  我們比小劉浩要幸福的多了,至少我們身體上沒有殘缺,我們可以看得見。未經歷坎坷泥濘的艱難,哪能知道陽光大道的可貴;未經歷風雪交加的黑夜;哪能體會風和日麗的可愛;未經歷挫折與磨難的考驗,怎能體會勝利與成功的喜悅。

  在小劉浩的眼裡,也許學鋼琴就是他的幸福,而在母親眼裡,也許小劉浩就是他的幸福。而在我們眼裡呢?我認為和父母在一起,每天去學校學習才是我們現在的幸福。

  我們現在不像小時候了,可以天天和父母在一起。現在我們也長大了,要住宿了,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越來越少了,等我們越長越大,我們還要工作,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就更少了。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現在的時光呢?

  衷心的奉勸同學們,珍惜吧,不要等失去之後才學會後悔。

  開學第一課日記 篇10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早上升旗時,王校長要求我們晚上收看中央電視臺第二套節目的《開學第一課》,王校長還對我們說:我們每個人心中都要有一顆愛的種子,這樣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開學第一課——我愛你,祖國》,是一堂情節活潑生動、寓教於樂的課,這堂課在象徵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長城腳下開講,主題是愛國主義教育,口號是“愛,讓中國更美麗”。這堂課分了四個篇章,分別為“愛是分享”、“愛是力量”、“愛是承擔”、“愛是榮耀”,透過這四個篇章,講述愛國要從身邊小事做起,愛同學、愛父母、愛家鄉,透過這些具體的“小愛”才能匯聚成“大愛”。

  最讓我感動的是第三節課:愛是承擔。主要講了一個小男孩,名叫馬鵬飛,他八個月的時候,就失去了爸爸、媽媽,和奶奶相依為命。他的奶奶患有糖尿病,為了省錢給孫子上學,奶奶長期不服用藥物,所以病魔奪取了奶奶的雙眼。就這樣,小鵬飛5歲就開始燒水做飯,擔負起了照顧奶奶的重任,而馬鵬飛還沒有因此耽誤學習,他每天早上都是5點就起床,做好早飯,餵奶奶吃飯,然後準備好開水再去學校。貼在馬鵬飛床頭的作息時間表密密麻麻寫滿他這一天的事情,直到深夜23:30,馬鵬飛才能上床睡覺,至今他已經整整堅持了9年。這麼多年的辛酸,就是因為鵬飛的心中有了愛,因為愛,鵬飛才學會了承擔!電視臺的導演知道鵬飛的生日要到了,特意為他定製了一個生日蛋糕,馬鵬飛的奶奶流著眼淚吃下了第一塊蛋糕……我也含著淚水為鵬飛深深地祝福。

  看了鵬飛的遭遇,再想想我自己,我是多麼地幸福,不愁吃,不愁穿,我一定要將滿腔的愛國熱情轉化為每一天的具體行動,勤奮學習,積極向上,長大以後報效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