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

  引導語:CCTV《開學第一課》將於9月1日播出,本屆節目主題為“先輩的旗幟”,將圍繞“長征精神”,選取青少年的獨特視角,向孩子們講述長征中的動人故事。觀看開學第一課之後你有哪些感想呢?本文是小編整理的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篇,僅供參考。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篇1

  今天是《開學第一課》節目播出的日子。看完之後,無比激動的心情使我拿起筆,寫下了我觀看節目的感想。節目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動人的愛國故事,而最打動我的無疑是“搭人梯”攀登絕壁的故事。

  “第二臺階”位於珠穆朗瑪峰北坡約8600米的地方,那是一個30多米高的、幾乎垂直的峭壁。在1960年之前它從未被人逾越,那麼又是誰在1960年成為第一個從北坡登頂的人呢?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隊的四位突擊頂峰的隊員王富洲、屈銀華、劉連滿和貢布到達“第二臺階”之後,以“搭人梯”的方法,從北坡登頂,攀頂的過程無比艱辛,為了更穩地站在冰錐上,他們光著雙腳攀登,途中劉連滿體力不支,其他三人把唯一的氧氣瓶留給了他,然後繼續衝頂。僅僅30多米的里程,他們用了一個多小時。就這樣,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歷經千辛萬苦成功登頂。貢布拿出揹著的國旗,高高地升起,讓五星紅旗在珠峰之巔上迎風飄揚。

  聽完這個故事,我深受感動。三位中國登山隊的隊員在沒有食物、沒有氧氣、折膠墮指的嚴酷條件下,登上了珠峰之巔!他們是靠什麼堅持下來的呢?是什麼讓他們擁有如此強大的毅力呢?是祖國!對祖國的熱愛猶如火焰,在他們心中溫暖著、激勵著他們,使他們奮勇前進。他們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五星紅旗飄揚在更高的藍天!他們的愛國情懷、他們不屈的中國精神,創造了這個奇蹟。

  可以說,我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就像這些登山英雄們一樣。每一次升旗儀式,全體同學站在陽光下高唱國歌,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沐浴在陽光下的五星紅旗緩緩升起時,我的心中就充滿了對祖國的崇敬與熱愛。這是一種無比神聖的崇敬,它感染了每一個人的內心,千言萬語都無法表達我們此刻的感受,雄壯鏗鏘的國歌在我們心中永遠迴盪,高高飄揚的國旗成為了我心中永遠的'印象。

  現在祖國已經強大,但她仍需要我們這些少年讓她變得更強大。為了承擔這一光榮的責任,我們必須好好讀書,長大後報效祖國。讓五星紅旗飄揚在更高的藍天!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篇2

  觀看了年《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之後,我對長征這段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開學第一課:先輩的旗幟》邀請多位親歷長征、平均年齡逾百歲的老紅軍講述了長征中的故事,第一堂課“信念不移”中,99歲老紅軍胡正先講述了長征途中“紅軍的千里眼和順風耳”——通訊兵的故事。在長征過程中,胡正先經歷背靠背的小夥伴被敵軍擊中犧牲、突圍時吞吃密碼本保護部隊機密、雪山上忍飢挨餓激戰48天等驚心動魄的瞬間,展現了紅軍戰士“跟著走”和“為國家奉獻一切”的堅定信念。他還告訴大家,當年在沒有汽油、柴油維持電臺發電的極端條件下,曾經用提煉的豬油和牛油維持發電機運轉。隨後,94歲老紅軍梁天文回憶了長征途中與政委楊朝禮相依為命,同吃一碗飯、同蓋一床被的情誼,講述了楊政委危急關頭犧牲自己、戰鬥到最後一刻的革命信念。

  長征是中華民族歷史上一座巍巍豐碑。8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軍為了北上抗日,踏遍了千山萬水。紅軍長征轉戰11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險,儲存和鍛鍊了革命的基幹力量,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為開展抗日戰爭和發展中國革命事業創造了條件。1936年長征結束,歷經兩年。

  如今,我們更應該延續長征精神,學習那種頑強拼搏、積極進取的精神。現實生活中有許多小孩受盡了家庭的寵愛,家長的過於溺愛使他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與長征時的生活比可是翻了一番,那時缺乏糧食,紅軍戰士們吃草根、煮皮帶,口渴了沒水喝馬尿,而今天的孩子們哪個懂得珍惜糧食呢?又有誰做到了?時間在流逝,祖國在飛騰,從當時的貧窮走向現在的繁榮昌盛,中國強大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回顧歷史,展望未來,使我感慨萬千。長征的精神激勵著我努力學習,克服生活、學習中的種種困難,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身上艱苦奮鬥、大公無私的品德,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今我們生活在他們為我們創造的和平年代裡,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有什麼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讓我們把長征的精神用到學習、生活中,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奮鬥。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範文篇3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長征,是一首雄壯、豪邁、大氣磅礴的革命交響曲!長征,把驚濤壯觀推出,把日出瑰麗托起,讓松柏昂首挺拔,讓雄鷹翱翔藍天!

  還記得70年前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的艱辛,它見證了我們中華民族的艱險歷程,體現了中國的輝煌與僮景,矗立起長征者不怕犧牲,勇往直前,不畏艱險,不屈不撓,積極進取,自力更生,艱苦奮鬥英勇的雕像。

  隨著新中國的發展,一座座大樓拔地而起,開發區星羅棋佈,作為新一代的少先隊員,我們更應該好好發揚長征精神。在學校裡,我們要幫助、關心身邊的小同學,和同學們和睦相處;在家裡,我們要尊敬父母……

  想想我們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曾想到,這是革命烈士拋頭顱,撒熱血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著幸福的生活,好好學習,長大報效祖國。我們只有在為遠大理想的頑強奮鬥中,青年的人生抱負才能真正實現,青年的人生道路才會煥發光彩。

  我始終牢記唐太宗李世民的一句話: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廢,在學習的道路上,我奮發向上。上課了,一雙小手寫個不停;雙休日,在房裡看課外書,有時,也畫幾幅圖,寫幾篇趣文。一天到晚忙個不停。正因為這些的努力,我還獲得了不少獎項,但這離我的理想還有一大段的距離。

  長征給我們的啟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支軍隊,一個人,只要有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不畏艱辛,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就一定能夠成就事業,創造輝煌。具體到我們學生,就是要學習上高要求,生活上艱苦樸素。作為未來的接班人,要樹立歷史責任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學習,時刻準備著,為祖國、為人民奉獻自己,讓長征精神永遠流傳下去,讓長征精神化作一種不朽的精神,光照千秋、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