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開學第一課>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範文400字(通用13篇)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範文400字(通用13篇)

  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400字,歡迎大家分享。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1

  在前幾天,我看了一檔電視節目名字叫做《開學第一課》。

  共分為四節課,對於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節課:信念不移。說的是一名老紅軍講述走兩萬五千里長徵的事。其中走過的世界之最數不勝數。老紅軍說的有一句話讓我感到心酸:長征開始時有30萬人,可長征結束後只剩下3萬人。相當於每走了300米就會犧牲一名紅軍,其中翻躍大山20座,在裡面有世界最高峰;河流30多條,其中有世界最急的河流。聽到這裡有人不禁讚歎道:這真是一次偉大的創舉呀!

  有一名老紅軍叫秦華禮,是一位通訊員。當時電報也要電池,有時沒有電時,就只能用土辦法給電池充電。在這種沒有電的情況下還能做到通訊流暢,真讓我佩服。看到這裡,我又不禁想起老紅軍用生命打拼出美好生活和良好的學習環境真不容易啊!在和平時代的我們,對於我們這些“小皇帝”或“小公主”來說信念不移這個詞也基本上沒有接觸過吧!在學習上也很少人做到信念不移,就跟一句成語所說的一樣——“知難而退”。想到這裡我又不禁一口氣。

  我呼籲同學們,我們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並把長征精神傳承下去。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2

  時光流轉,白馬過隙,今年是澳門迴歸的20週年,所以,當我看到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主題是關於澳門迴歸也就不足為奇了。當我在《開學第一課中》看到了現在的澳門發展得如此繁榮的時候,我真的很開心。在一國兩制的指導下,相比於20年前的澳門,今天的澳門變化可謂是巨大的,單是GDP總值相比以前已經是漲了幾十倍了,人民臉上洋溢著的都是幸福笑容。

  澳門從古至今一直都是我們中國的領土,但卻在16世紀中葉被狡猾奸詐的葡萄牙強盜將它從祖國的身邊的搶走,自此以後,便是長達四百多年的骨肉分離,這四百年的等待終於在1999年12月20日結束了。在1999年12月20日,我們的遊子澳門迴歸到了祖國母親懷抱裡,而這一次,我們將不會再分離。

  在今天,澳門迴歸的20週年,我想祝福你,親愛的澳門,祝福明日的你比今日更加富強;祝福你一如蓮花那樣,在祖國母親的懷抱中永遠綻放著耀眼的美麗;祝福你可以在祖國的母愛中,更加自由自在地飛翔。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3

  今天,九月一日,是全國中小學開學的第一天。雖然在我們開學又推遲到了九月六日,但是我們今天上了生動的一課。

  早晨九點,我開啟電視,收看開學第一課。在第一課中,我看到了一個盲人小朋友。雖然是盲人,但是他可以彈鋼琴。這要歸功於他的母親。他的母親用針一點一點扎成盲文教他識譜。雖然沒有一個老師願意教他,但他還是在堅持學習彈鋼琴。

  成龍老師在演講的時候說:“我有一個朋友,他有兩個女兒,已經九歲了,連繫鞋帶也不會,上個學也要傭人拿書包。後來,我的朋友和他們說他破產了,後來租了一個50平方米的小房子。女兒們在兩年的時間裡學會了做飯、繫鞋帶,也可以自己去上學了。後來我的朋友和他們說他其實沒有破產。”這句話對我感觸很深。是呀,只要你有信心,你就會成功,沒有什麼辦不到的。後來,又有很多我們很熟悉的,也有很多我們很陌生的人上臺來給我們教課。比如鄧亞萍、于丹、楊利偉……

  在節目的最後,我們小學生的代表在臺上宣誓:我要樂觀、我要成長、我要……過幾天我們也要開學了。我們會在新的學期裡更加的快樂、幸福。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4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老師讓我們觀看《開學第一課》,《開學第一課》也是每個學期開學第一天必看的。今年的節目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神奇的漢字了。

  中國的漢字,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研究漢字的王寧教授向我們講述了數千年前的甲骨文。比如說“直”這個字,甲骨文的話就是用的圖形來表示,意思就是用眼睛看著什麼。還演示了漢字的演化和思路。我覺得真是太神奇了。我覺得漢字,就像是小河,流過我們的筆尖,又像一株株美麗的花朵,開放在我們的眼前。

  還有一個機器人的表演,我也很喜歡。它會彈鋼琴,是不是很厲害?更厲害的是機器人跟人比彈《野蜂飛舞》的速度時,竟然用52秒比54秒的時間戰勝了人類,這是太神奇了。

  開學第一課教會了我很多中國的傳統文化,漢字的由來,圍棋的發明,科技的發展等等,我真的感覺受益很多。我們作為小學生,應該從現在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像96歲的著名翻譯家許淵衝爺爺一樣,把中國的文化帶到全世界。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5

  開學第一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看了《開學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每個人自己都要有個夢想。

  開始講的是成龍叔叔的故事。成龍叔叔演過很多的電影。有一部電影拍攝時他從五米高的樹上掉下來了,當時他全身都痛,耳朵裡一直在流血,受了很重的傷,後來還在腦袋上動了手術,想想就好痛的!他說連他右臉上的肉都是妝填起來的,但電影就是他的夢想,他願意為了他的夢想付出。

  還有一位叫王晶桐的珠心算大師,她是全世界珠心算最牛的人。她九歲就開始學了珠心算,十八歲參加了國家隊,而且她是四、五、六界的第一名全勝者。主持人現場考了考他,幾個數字一下就飄過,我還沒有反應過來,她就已經算出來了,太牛了。我也要好好學習,長大像她那麼牛!

  再來說說我最喜歡的吧!就是做的一個神奇實驗,把沒有殼的雞蛋孵化成小雞,總共經過了二十一天,他們成功的做出了第一隻在杯子裡孵化成的小雞,因為出生的杯子裡面,所以他們叫他“小茶缸”,長大了後又叫“大茶壺”,真好笑!這實驗告訴我們,只要自己有夢想,什麼都有可能實現的哦!

  《開學第一課》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我也要為了我的夢想去努力!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6

  《開學第一課》中提到“夢想是一種動力”,這句話使我感觸至深,我會銘記終生;我想,不管人生路上的艱難險阻,也不管圓夢路上的荊棘坎坷,只要頑強執著地走在夢想的道路上,我的`夢想就一定會實現。

  片中英雄的女航天員王亞平,她感嘆道:“夢想就像太空中的星辰,看似遙遠,只要努力,總有一天可以觸控得到。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並非一帆風順,只要擦乾眼淚不放棄,就會離夢想近一點再近一點。”王亞平那種不畏困難、堅強剛毅和積極進取的精神打動了我。我的夢想是將來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站在那三尺講臺上,用心靈去灌溉那一株株生機勃勃的綠芽兒,將那一株株綠芽兒默默無聞地培育成國家的棟樑之才,為國家效力,去報效祖國。去真正踐行“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真正做到“桃李滿天下”。

  為了實現我的夢想,我想,我一定要像王亞平那樣,平時遇到困難不放棄、不拋棄,不鑽牛角尖,堅毅地與困難去作鬥爭,努力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只要加油就會勝利,只要相信自己就一定會成功。夢想,是一個人的目標,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你會歷盡磨難;乘著夢想的翅膀,站在夢想的舞臺上,你會努力地在這個平臺上綻放出你自己,展現出你自己。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7

  隨著一首動聽《開學第一課》,我們走進這個節目。今年的主題是:創造向未來。

  首先為我們講演的是受大家喜愛的武打明星——成龍,聽了他的演講,人不禁感到慚愧,他的身上各個部位,無不受傷,胸骨裂過,腳變形過,甚至連耳朵也飆過血,而我呢,只是胳膊劃一下,也會疼得大哭,但是像我這小傷,在他那裡簡直不值得一提,像他這樣打了石膏,畫上跑鞋繼續拍戲,這樣的精神,多麼值得學習啊!為夢想而努力,為夢想而奮鬥,在夢想的這條路上不斷挑戰,才能達到自己的目標。

  接下來,是攝影師解海龍的演講,他深入中國26省,100多個縣去拍攝,記錄貧窮的孩子渴望學習的照片,“大眼睛“蘇明娟,她的一雙大眼睛,讓我發現她那對知識的渴求,”大鼻涕“,他即使留的是鼻涕,但是他前並沒有擦,而是大聲的堅持的朗讀課文,他不想錯過這個寶貴的學習時間。”小光頭“,因為解海龍叔叔的照片,獲得一些基金。而資金拮据的他把一大部分的錢給了同樣困難的同桌,他是多麼有愛心啊!正是因為這幾張照片,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成為先鋒。

  還有無殼孵化小雞實驗,最後王源哥哥張過不斷的嘗試,終於實驗成功,這個實驗讓我知到世界有多麼奇妙!

  開學第一課,我們一起長大:開學第一課,我們一起奔跑。希望同學們在新的學期裡努力,加油!~為有更好的明天而戰鬥!!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8

  9月1日晚上9:00《開學第一課》在中央電視臺開演了,這次的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愛我中華》,與以往不同,因為是講漢字的。

  讓我最感動的是有一個美國人叫理查德,又叫漢字叔叔,他對中國漢字非常熱愛、著迷,他用了四十年時間來研究中國漢字,有所成就,他已經有了自己的網站,但在他收穫之前也有過很多困難,但他沒有退縮,一直迎難而上,最後獲得成功。

  昨天,我在練毛筆字,但是不管怎麼練,手都在抖,更別提腿了,像灌了鉛一樣重。最後,我實在受不了了,心裡像洩了氣的皮球,很不是滋味,把毛筆一把放下,生氣地說:“真是討厭,我不練了,反正只要交給老師就行了,何必練這麼好?”但是,我的心裡又產生了另一種念頭:“我這點困難算什麼呢?毛筆字又不難,我只需要照著樣子寫不就行了嗎?在《開學第一課》裡的漢字叔叔研究了多年的漢字,遇到的困難比我大都沒有退縮。我一定要堅持下去,克服困難。” 於是我又打起精神,繼續練了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練出了一張漂亮的毛筆字。今天上午,還被吳老師貼在牆壁上呢!

  這就是我《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讓我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迎難而上,同時又讓我學習到了老祖宗的精神財富,並且激發了我好好學習的慾望。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9

  9月1日那天,我觀看了《開學第一課》,看了這個節目,我知道了“孝”、“愛”、“禮”、“強”。

  讓我受到教育的是“禮”,什麼是“禮”呢?要做到“禮”,那就要做到禮貌,每天我們都能遇到親人,遇到親人要先主動打招呼,這是對別人的尊重,在平常,遇到同學和朋友也要禮貌地問好,出門回家後,一定要和父母說聲“我回來了”,否則父母會擔心我們。

  在生活中,我們要做到的不止是禮貌,我們還要講文明,說到文明,《開學第一課》裡有提到“文明”,我也受到了教育,文明的人不會說髒話,文明的人更不會隨地扔垃圾,以後我們一定要做個文明的人。

  再說說“孝”吧,“孝”有很多種方式,比如沒事多和父母聊聊天,給他們講點有趣的事,多幫父母做點家務活,吃飯前幫父母端菜,晚上為父母鋪鋪被子等等。

  《開學第一課》裡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叔叔為了讓自己的父親的生活變得多彩,於是自己改造了一輛舊摩托車,新改裝的摩托車上坐著那位叔叔和他的父親,他們在中國到處旅遊,已經去了大半個中國了。這個故事讓我驚奇的是,一個摩托車竟然能載著兩個人到處旅遊,雖然說騎摩托車旅遊很累,但從影片上看的出來七十多歲的父親真的很快樂,我覺得這個故事真的很感人,我明白了一定要讓父母變得快樂起來,這也是“孝”。

  看完《開學第一課》,我懂得很多道理,這些道理會讓我受益無窮。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10

  前天,我看了《開學第一課》,其中,“愛”這個環節,令我感受頗深,大珍珠和他的“父王”,用愛創造了奇蹟。

  十年前,他,是黑豹樂隊的主唱。他,也曾是馳騁在樂壇的風雲人物。他,就是秦勇。但在他兒子大珍珠四歲的時候,被查出類似於自閉症的病。自閉症是很難醫治的,因為他會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完全聽不進你說的話。但秦勇用愛創造了奇蹟。他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教會了大珍珠騎腳踏車;然後花了三個月的時間教大珍珠繫鞋帶……

  雖然大珍珠與我們有些不同。我們很快就能學會的東西,他可能要比我們,多花上幾倍、幾十倍、幾百倍,甚至幾千倍的時間來學會。他們只是需要比我們更多的關愛和呵護。

  秦勇和大珍珠讓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以前,由於性格不合,他們天天吵架。有一次,我被吵煩了,大叫:“你們離婚算了!”結果,還真被我說離婚了。雖然那個時候很傷心。不過我現在也沒覺得有什麼大不了的。因為不吵架,因為爸爸媽媽對我的愛,我的學習成績也有提升。爸爸媽媽還因此對我更好。並且,就在去年九月,我有了個淘氣可愛的妹妹。喜事還不止呢!今年四月,我又有了一個長得像混血兒的小表妹,真是雙喜臨門呢!

  愛,能創造奇蹟,秦勇對大珍珠的愛,讓他差不多恢復成了正常人。同樣,我也愛我的妹妹,雖然我和她相處的時間很短,但最令我驚喜的是,他學會的第一句話就是“娃娃”——我的小名,這可真是奇蹟呢!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11

  “開學了!開學了!”中央電視臺《開學第一課》節目如期與我們見面了。而今年的《開學第一課》一共有三個主題,分別是愛國、勇敢、團結。而課堂講的都是抗日英雄的故事。那些故事,讓我內心感到震撼,更加激發了我的愛國熱情。

  大家都知道升國旗的時候一定得唱國歌,那麼我就講講國歌的故事。國歌就是《義勇軍進行曲》。1931年,日本鬼子霸佔東北三省。後來敵人準備攻擊長城,竟然把長城炸了一個大窟窿。戰士們都用自己的身體堵在了窟窿那兒。一個戰士倒下了,又一個戰士跟上來,就這樣前仆後繼,最後戰士們的屍體堵住了窟窿,讓敵人從窟窿入侵的計劃落空。《國歌》就是在進行“長城之戰”時由聶耳先生創作的。

  無數的抗日英雄們都是血肉之軀,但為何面對死亡卻能無所畏懼?那是因為他們心中有濃厚民族情,有忠貞的愛國心。

  聽完這些故事,我更加明白了為什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愛國列入其中的意義了。愛國就是把國家放在心中。

  趙一曼是令鬼子聞風喪膽的民族英雄,抗日英雄。還有一個抗日英雄寧死不屈的故事。1935年擔任東北人民革命裡第三軍第三師第二團政委,11月,與偽日軍作戰時不幸因腿部受傷被捕,敵人看耶對其進行了嚴酷的審訊。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和慘無人道的折磨,趙一曼沒有屈服,沒有讓敵人得到半點。雖然身為大家閨秀,卻有副男兒、漢子般的錚錚鐵骨。怎能不讓人欽佩萬分!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12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也是我非常開心的一天。一是可以見到和藹可親的老師們,和兩個月未見面的同學們,二是晚上可以觀看《開學第一課》的電視節目。

  首先,是由吳磊哥哥唱的《第一天》。“開學第一天,用心起跑……”讓我有了更堅定的心去好好學習。因為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中華驕傲,所以我一直在猜想,是作詞優美的古詩詞,還是歷史悠久的中國漢字呢?果然猜中了。

  中國漢字,由北京師範大學的王寧奶奶給我們講述漢字。她給我們寫“正直”的變化過程。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是用甲骨文進行書寫的。“正”一開始上面是一個似“二”的部首,下面似“止”的部首,表示阻止這錯誤發生。“直”最起初是一個大眼睛的圖形,眼球位於眼眶的中間。這個詞就是正視錯誤並不再犯。

  接下來,世界圍棋冠軍柯潔登上了舞臺。他很遺憾,和人工智慧機器人比賽中,因為自己太急功心切,惜敗!但他說:“我是一個永不服輸的柯潔!”正因為這句話,讓他雖敗猶榮!他對面失敗不氣餒,有一顆不服輸的心,相信他總有一天一定會超過人工智慧機器人的。觀眾席中的掌聲震耳欲聾,蓋過了主持人的報幕聲。

  《開學第一課》讓我學到了漢字的由來,更懂得了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要勇敢面對挑戰,不輕言放棄,期待這個學期的表現。

  《開學第一課》的觀後感 篇13

  在大合唱中,團結化身成了悠揚的音樂;在班級中,團結化身為了同學們的陣陣歡笑;在奧運會上,團結成為了不朽的篇章……在《開學第一課》《和諧美》中,我就體會到了團結的力量,團結就是希望。

  開課了,首先上臺的是內蒙古少年合唱團的朋友們,他們優美宏偉的歌聲深深地震撼了我。這是什麼造就的呢?是團結!每個人團結一心,當有人跌入低谷時大家都積極地鼓勵,幫助他,這才造就了一個優秀團隊。可見,團結是多麼偉大。

  接下來,偉大的奧運團隊——男子體操團體冠軍也來到了現場。隊長陳一冰動情地敘說著比賽時的情況:“……我們預賽時很失敗,到了歷史最低的排名,到決賽時我們都非常緊張,但是我們仍然互相鼓勵,互相加油。每當一個隊友比完賽,我們都要和他擊掌、擁抱,不管他表現得怎麼樣。……我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句話:‘沒有完美的一個人,只有一個完美的團隊。’”聽到“團隊”這個詞,我想起了一件事。那是在學校舉行合演比賽的時候,我們全班都賣力地去練習,畢竟這不是一個人的活動,而是一個團隊的比賽。比賽結束了,雖然我們沒有獲得第一,但是我想,只要大家團結了,盡力了,著就是我們最大的勝利。

  在生活中,你會參與到很多團隊中。只要你團結了,快樂了,那就是莫大的幸福。這就是《開學第一課》給我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