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1

  在讀書上數量並不佔主要地位,重要的是書的品質與書中蘊含的人生價值對你的觀念與思想提升的過程,書不但是給予你知識的良師,他還是藏在你內心深處的知心益友,更是一個你想去就去永遠歡迎你的家。

  在這個寒假裡,我被一本名字叫《好心眼兒巨人》的書吸引了,這部小說每一章都寫得生動有趣引人入勝。

  在這本書中好心眼巨人的形象立體豐富,他有一對大大的耳朵和巨大無比的身體,平日裡他經常去捕“夢”。

  每當寂靜的夜晚降臨時,他就會把美好的“仙鏡”美夢吹到每一個小朋友的腦海裡,他永遠都是這麼的好心,他不求什麼回報,只為幫助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當我擁有剛擁有它的時候便被封面上的巨人和躺在他手上的小女孩所吸引。

  我看他沒多久時那神奇的故事就把我迷戀的愛不釋手,雖然都快考試了,但我還經常晚上拿著小手電在被窩裡看書。

  有一次半夜我睡不著,我便開啟燈靠著枕頭看書,看了一會我就在不知不覺中睡著了。第二天當我醒來後,我發現燈還亮著,書卻躺在我的懷抱裡,我才明白昨晚發生了什麼。

  書就是一個巨大的寶藏,如果你能夠不斷的探尋與開採,那麼它就可以讓你那原本枯燥無味的生活中變得充滿了激情與活力,也可以讓你孤獨的人生變得快樂與美好。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2

  說起我與書的故事還可真不少呢!聽媽媽說自從我小的時候啊,我就要天天纏著媽媽給我講故事,我和其他人不一樣,每個故事我總要聽兩三遍。

  漸漸的我會自己閱讀了,我開始就要媽媽給我買書《格林童話》、《三毛的故事》、《水滸傳》等書我都看,一開始我還不太懂故事情節,慢慢的我知道了這些故事的意思,我開始大量的閱讀課外書。

  有一次我去圖書館,走進圖書館如同魚兒鑽進了浩瀚的大海,我在一排排花花綠綠的書海里找,頓時,我的眼前一亮,看見了一本科學家的故事,翻開書頁,我開始津津有味的閱讀起來,這本書裡的故事讓我知道了這些科學家們經歷了多少挫折,才有今天的成就,而我呢?一遇到一點困難或挫折就放棄,我自從讀了這些書籍似乎懂了許多人生的道理。

  一本好書,蘊含著豐富知識和美好的情感。閱讀一本好書,就是跨越時間和空間,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對話,一本好書也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它還是不可缺少的一位老師,所以從現在開始愛書吧!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3

  在我們幾年的小學生活中,你肯定會有夥伴吧?但是一畢業可能就分離了,但我的一個夥伴到死了也不會分離,這個夥伴就是——書。

  我的媽媽說過,我從兩歲接觸了書。兩歲時看的繪本,四歲時看的故事書,六歲時看的童話集再到現在的名著,這都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從認識到漸漸地喜歡,可以說我是書的超級粉絲。但是還有人說小孩子讀書,沒什麼用處,還誤了學習的時間哩!我對這個看法完全不同意,小孩子看書反而是在學習。

  看書不僅是在學習,腦子其實還在做遊戲呢!有一次我看了一本《米小圈上學記》,還有一本《西遊記》,看得太入迷了,結果夢見了以下的一個情景。

  那天,一躺到床上,我就進入了夢鄉,夢見米小圈從石頭裡蹦了出來,兩眼冒著嚇人的金光。鐵頭身上揹著一個美麗的莫老師,豬八戒卻正坐在秋實小學吃著零食,李大小姐正坐在盤絲洞裡想著怎麼樣捉唐僧。還夢見了我們現在的語文老師是車馳,體育老師是米小圈,社團老師是鐵頭,他還教我們什麼好吃,什麼搭起來最有營養,飯後吃什麼,好奇怪啊!

  就在這時,我突然醒了,這才知道是一個夢,太奇怪了!我自己又在那裡傻笑了一會兒。書裡的小人換一下家,真的非常非常好笑,我把這些畫了下來,畫下來後就更好笑了。

  原來讀書並不枯燥,我給你們推薦一種讀書方法——換讀法。就像我做的那一場夢一樣好笑,但是要兩三本書同時看才可以喲!

  動物是人的朋友,書就是我們共同進步的夥伴。真不愧是——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啊!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4

  一天早上,媽媽說帶我到鄉下去玩,我欣然答應了。

  吃完早飯,媽媽拎著包微笑著說:“兒子,我們出發吧!”我突然想起還沒看完的小說《西遊記》,急忙拿起放進我的小包裡。我和媽媽一起來到了共享單車停放的地方,媽媽推出一輛單車,準備上車時,媽媽叮囑我說:“兒子,快上車,注意安全囉!”我點了點頭,縱身一跳坐上了單車。

  一路上,我顧不上欣賞路邊優美的風景,腦子裡全都是悟空舞著金箍棒的情景。想到悟空和白骨精大戰三百回合的時候,我也像悟空在單車上舞動起來。“抓穩點,路上石子多,別摔著了!”哈哈!媽媽還以為是……

  突然,我身子晃了起來,車子怎麼都架不住了,我慌神了。“啪”的一聲,單車倒在路旁,我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然後,我就什麼也不知道了。

  當我醒來的時候,已經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了。舅舅站在我的床邊,看到我醒來,立即高興起來,連忙問我身上哪裡痛不痛?我小聲地說:“舅舅,我的書呢?”

  “你還不吸取教訓,要不是看書,怎麼會摔成樣?”

  “我求求你把書給我吧!我不看就是了。”我接過書,正想翻一翻,聽到門外說話的聲音,是媽媽來了。我只得趕緊把書藏在枕頭下,不知不覺我又在夢鄉伴隨唐僧師徒走在了西天取經的路上了。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5

  什麼是書?書是精華,是良師,無所不包;孔老夫子在裡面,米老鼠也在其中;中華文明在裡面,國外文化也包含在其中。

  在很多人眼中,書不過是用來放鬆的,用來消磨時間的,這樣的人,書也只會帶給他最無用的感受。而我卻不然,我把書當成老師,書也把我當成弟子,傳授我知識。

  原先,我並不太喜歡書,認為書中全是字,沒什麼意思。如果我按這樣發展的話,我今天的語文成績也不可能在班上名列前茅。在我迷惘的時候,作為語文老師的媽媽出馬了,她先拿出“家法”,再拿出一本書,讓我來個“二選一”。

  為了不受皮肉之苦,我只好被迫拿起書。但我只在媽媽來檢查時,才翻看一下,平時,我還是當一個不讀書的“文盲”。但紙包不住火,這事,還是被媽媽發現了。

  本以為會受皮肉之苦,然而,媽媽卻一反常態,把我拉到跟前,堅持每天為我讀一篇文章。開始時,我還有些反抗。後來,我被文中的情節吸引,就算媽媽不來為我“講經”,我也會主動找她。再後來,我乾脆自己讀書了,在學校讀書可不是白讀的。

  因為我愛讀傳統的書,所以一本本大部頭,如《論語》《四書五經》等中華寶典,被我硬啃下來了。這時,我也開始受益了:

  先不說考試成績,光是作文,我就有話可說了——多次作文發表,每次作文成績都排班級前三,這與之前怕寫作、不會寫作文的我可謂是判若兩人。

  再說說人際吧。讀書前,我仗著自己身材高大,成天鬧事,班上的人見了我,都大氣都不敢出。讀書後,我對人謙和了,人際關係也好了,朋友可多了!就拿上次我競選科代表來說吧,班上幾乎所有同學都投了我一票。

  書,是良師益友,少年讀書,更是如同日初出之光,有無盡的希望!所以,讓我們讀書吧!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6

  英國的莎士比亞說:“書籍是人類的營養品。”我覺得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它把書的作用形容得恰到好處,也正是這句話,將我引入了知識的海洋。

  在一個萬里無雲的日子,我興沖沖地來到寧波書城,買了一本我喜愛的書,當天我就將它全部看完了,跟以往的習慣一樣,看書就只看一遍就將它們扔一邊,突然我想到了這個新學期學的第一單元的課文《竊讀記》,裡面的作者因為買不起書而偷偷的去書店閱讀,我有那麼多書為什麼不好好珍惜呢?想著,我就把所有的書都整理起來放在書架上,以便下次閱讀,的確,書籍是人類的營養品,需要我們不斷地讀它、品它,才能真正有所收穫!

  從此之後,我對書十分這惜,一本書從只讀一次到兩次、三次……有一次媽媽整理房間時理出了很多舊書,說要將他們處理掉,我不同意,因為我以後還要讀的。媽媽說:“這本呢?已經破了。”我說:“不行。”媽媽又說:“那這本呢?”“也不行”我堅定地說。就這樣在我和媽媽的爭論中,終於保住了我的寶貝書籍!

  這就是我和書的故事,它帶領我進入知識的海洋中航行,以增長知識,補充精神食糧。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7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籍是知識的寶庫。我很喜歡看書,而且我和我心愛的書籍發生過一段有趣的小故事呢!

  記得有一次,我做完作業,隨手拿起一本故事書,津津有味地看了起來,而且越看越入迷,還時不時按書中的內容指手劃腳。看呀看……當我被書中最精彩的情節迷住的時候,媽媽突然大喊一聲:“看什麼書啊,快檢查作業!”但我只是“哦”了一聲,依然我行我素,繼續看我的書。過了半小時,媽媽以為我已經檢查完作業,就走進房間催我睡覺去,卻見我還是手捧著書,臉上的表情跟著書的情節“千變萬化”:有時笑、有時愁、有時驚訝、有時歡喜……媽媽“唉“了一聲走出了房間,跟正在玩遊戲機的爸爸說:”你看看這孩子,只要一拿著書,就廢寢忘食,什麼也聽不進。”“是呀,她真是一條‘書蟲子’!”這時,傳來了爸爸的“男高音”:“‘書蟲子’,是時候睡覺了”。媽媽也不停地催我睡覺,我才依依不捨地放下書本進行睡前洗臉,經水一洗我清醒了,從書中的故事情節回到了現實生活中。一看鬧鐘,“譁”已經十時三十分了,我連忙上床呼呼大睡。

  書籍,帶給我快樂、帶給我傷感、帶給我驚喜、也帶給我煩惱,但更重要的還是書籍帶給了我無窮的知識和有趣的故事,書籍是我們人類的`良師益友,所以我熱愛書籍喜愛書籍。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8

  我愛書,愛它的博大,和它們在一起是最快樂的。

  記得三年級剛開始寫作文時,我不知道如何下筆,總是害怕寫作文。每當老師在課堂上讀別的同學的作文時,我很羨慕,也很著急。奶奶說是我的閱讀面太窄,應該多讀書擴大知識面。於是,我接受了奶奶提出的每天晚上睡覺前讀十分鐘的書的建議。

  從此,不管每晚做了多少作業,是不是疲倦,我都堅持讀十分鐘的課外書。奶奶為我買來了很多好看的書,有童話、詩歌、優秀作文、還有名著等,她還把學校給我們發的校報《香樟樹》上對我有用的文章剪下來,貼上好,讓我在睡覺前讀一讀。我讀得津津有味,很受啟發。後來,我睡覺前的閱讀時間遠遠不止十分鐘了。

  我的書越來越多,我把它分為三類:一類是作文方面的書,一類是知識方面的書,還有一類是古典文學作品方面的書。

  看作文方面的書使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打開了我的作文思維,讓我學到了不少“點睛之筆”的東西,現在老師常常誇我,說:“你的作文能力不斷提高,由害怕作文到喜愛作文,是你交上了一個好朋友啊!”我細細想來,這位好朋友難道不是書嗎?《百科全書》《海底兩萬裡》《查理九世》《草房子》《魯濱孫漂流記》讓我學到了許多我在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名著作品《三國演義》《西遊記》《水滸傳》它們告訴了我許多典故,如桃園三結義、曹衝稱象、草船借箭……還讓我瞭解到了古文的語言風格呢!

  後來,我又愛上了一種新型的讀書法——電子閱讀。這種閱讀更加快捷,我想讀什麼就搜尋什麼,讀完後還可以參與互動,我在上面還發表過不少評論呢!

  書,是朝陽、是春風、是雨露。它像大海一樣遼闊,翻滾著知識的波濤;像大地一樣富有,蘊藏著無數的財寶;像希望的田野,飄蕩著知識的芬芳;像遼闊的天空,充滿著智慧的陽光。

  我終於悟出了高爾基的“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句名言所包含的深刻道理。我讀書永遠都不會畫上休止符,永遠和它快樂生活,無憂無慮。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9

  人們常說“開卷有益”。我也贊同這句話。我常常這麼想:只要認真讀書,積極讀課外書,自覺做筆記,就一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記得有一次,班上的同學都流傳看《名人傳》和《名人名言》。剛剛開始,我心想:這些書有什麼好看的,真搞不懂為什麼那麼多同學喜歡看。直到有一次,我和一個同學準備回宿舍去午睡,我的好朋友一邊走一邊對我說:“我給你講個故事吧!”我說:“好啊!我的朋友開始講了......”

  等她把故事講完了,我就說:“那作家小時候好苦哦!”她說:“如果你想了解作家小時候的故事就可以看《名人傳》啊。”“《名人傳》真的那麼好看嗎?”她回答道:“那是自然滴!”回到家中後,我和媽媽商量,說我想買那本書,媽媽聽到我想看書,高興的笑不攏嘴。那本書到手後,我迫不及待的開啟看,我看得津津有味,真是一本好書啊!

  從那以後,書成了我離不開的好夥伴!

我與書之間的故事10

  “書中自有黃金屋。”相信大家對這句話熟悉吧,今天我真正知道了這句話的含義。

  今天我有幸在書店看見了一本書—“蟻道”,這本書講比爾·蓋茨等成功人士的秘訣,我經不起誘惑,翻開了書,饒有興致地閱讀起來。

  “在教堂門口,有一塊石碑,上面刻道:我30歲時想改變整個世界;到了40歲,又覺得太過於‘遠大’,所以決定改變自己的國家;50歲時覺得改變自己的國家還是過於‘遠大’,又決定改變自己的家庭;最後到了60歲時,又想到這個目標還是很‘遠大’,決定先改變自己。可是現在我連走都走不動了,不禁有點木訥,我這一生有理想,但一直沒有實現,這是為什麼?想了一會兒,終於有了答案:人想做成一件大事,就得一步一步地來,不要想一下子就成功……”書裡講的都是些人生的哲理,使我看得津津有味,直到老闆叫我回家,我才從書的海洋中醒過來,依依不捨地把書放回去,並嚥了一口唾沫,回到了家。在家裡,我把我學到的知識講給爸爸媽媽,他們又驚又喜地問我怎麼會懂這麼多,我說“書中自有黃金屋嘛,當然是在書裡啦。”我調皮地說,這時,我終於知道了這句話的涵意。

  這句話的涵意是:書雖然沒有實物的黃金,但是裡面的知道,卻就像黃金一樣,或許,它們比黃金更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