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我的家風故事

我的家風故事

我的家風故事

我的家風故事1

  良好的家風伴隨著一個人良好的修養,一個人的家風好,走進社會,可以很自豪的挺起胸膛。要問我的家風是什麼,那就是:勤儉持家,善待他人。尊老愛幼,和睦相處。

  從爺爺開始,生活就十分簡樸,儘管不缺錢,但也不亂花錢。如今,這個習慣一直被沿用至今,但是隻要是為了老人,都會盡可能安排最好的。家中如今還有一個百歲老人,她是我的祖奶,今年103歲了,為了照顧老人,家中男女老少都進自己的微薄之力來奉養老人,如今,她老人家走路不主拐,起身不用扶,家人都十分開心。我們家的男女老少,關係十分密切,幾個姑姑與我們家都其樂融融,把家中的孩子都當做自己的孩子養,於是,便出現了一個沒有爭吵,沒有煩惱的幸福家庭。

  最讓我感到驕傲的是我的爸爸,他早年接觸傳統文化教育,便勵志要感謝登封,回饋家鄉,就這樣,他找到了一個好機會:開論壇。他在20xx年時與愛源公司一起在登封8684部隊聯合創辦了愛心公益大講堂,開講當天全場座無虛席,人生鼎沸,爸爸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全國各地的名師那句句感人的話語浸透了在坐每一位的心靈,所有的人都留下了真摯的眼淚,淚聲俱下,爸爸很開心,他為登封做出了一個貢獻。

  隨後,爸爸在學習中無意間聽到了這樣一則訊息:登封許多人吃不到飯,環衛工十分辛苦,儘管為登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中午還要頂著嚴寒酷暑,在街上吃著沒有營養的飯菜於是爸爸發心要讓他們吃上有營養的飯菜,他找到了一家全國的免費素食餐廳,開始嘗試與他們加盟,家中爺爺十分生氣,他認為這樣會讓爸爸產生巨大的損失,但是爸爸決心已定,義無反顧的開張了,從20xx十月一日起,登封便多了一份愛的中轉站“雨花齋”,直到如今,“雨花齋”仍然在風雨中屹立不倒,爸爸的經濟不但沒有變差,反而生意更加的火爆,每天都有許多人來感謝雨花齋,送來許多米麵油菜,甚至溫州的一個雨花齋老闆送來了一火車的白菜……這些難道不是感召來的嗎?

  爸爸身先士卒,給他的兒子樹立了一個良好的榜樣,同時,他的兒子也會努力,讓家族興旺,把這樣的精神一代一代傳遞下去,我不會讓我家風的花朵變得枯黃無力,相反,他會更加的輝煌!

我的家風故事2

  “人無信不立”這句話說的就是人與人之間如果沒有了信任,就會沒有立足之地。我清楚地記得爸爸用一件小事教育我一定要講誠信,也告訴了我誠信是做人的根本。

  那是開學的前一天晚上,天空還下著毛毛細雨,我、哥哥和奶奶一起去一家文具店買文具。我們一走進文具店,老闆就很熱情地問道:“小朋友,你需要什麼?”我說:“老闆,我自己拿。”於是,我走到最裡面,拿了一把尺子、一塊橡皮和一瓶純藍墨水,然後遞給了奶奶。這時,哥哥突然說:“聽說隔壁那家的文具更便宜,我們到那邊去買。”由於顧客非常多,老闆忙於照顧別的顧客,沒有讓我們立即付錢。而奶奶也不知道她手上的文具沒有付錢。我們就到了第二家文具店買了一些文具。

  回到家裡,我們才發覺奶奶手上的這一袋文具沒有付錢。奶奶說:“這麼晚了,明天再說吧。”可爸爸就非常生氣,並嚴厲地說道:“東西雖小,但是這能反映一個人的品質,趕快把錢給人家送去。”於是爸爸立即騎上電瓶車帶著我到文具店去付錢。

  爸爸一進店裡就連忙用道歉的口氣對老闆說道:“老闆,不好意思,剛才小孩買文具忘了付錢。”老闆也連忙說:“沒事,沒事。”爸爸付完錢,又連聲道歉後才走。

  透過這件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無信不立”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誠信比金錢還要寶貴,這樣的家風我們要世代傳承。

我的家風故事3

  小草,只有在春雨的呵護下,才能茁壯成長;雛鷹只有在老鷹的哺育下才能一飛沖天;同樣,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健康成長。

  記得那是一個夏天,太陽就像一個大火爐一樣炙烤著大地。村莊周圍的樹兒卻依舊意氣風發在烈日下閃耀著自己那綠油油的葉子,絲毫不妥協。而此時的我正在烈日下欣賞著鄰家小孩的“自駕遊”呢!只見他兜了幾圈後,便下了車。我鼓起勇氣跑到他身邊,一本正經的對他說:“能借給我玩一會兒嗎?”他猶豫了一會,但終於還是笑嘻嘻地對我說:“你玩吧”,說完便匆匆走開了。於是我二話不說便上了車,開始了屬於我的“自駕遊”。好景不長,過了一會兒,車子便動不了了。我下車一看,原來是車子壞了。驚慌失措的我望著被自己弄壞的車子,不知如何是好,這時他正好走過來,我見狀慌忙逃跑卻聽見身後一陣又一陣的哭聲。

  我躲進了自家的後院,一躲就是幾個小時。傍晚,我找到我父親,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一告知。此時的我不知如何是好,是該主動站出來承認錯誤,還是該當一個懦夫呢?就在我做出選擇,準備主動承認錯誤時,又見父親從口袋中掏出零錢打發他走了。

  天黑了,父親終於找到了我,我知道這次插翅難逃了,只好低著頭,準備接受父親的訓斥。思緒剛落,父親卻領著我回家吃飯了。我大吃一驚,心裡的大石頭終於放了下去,以為可以逃過一劫了。

  吃過飯後,父親放下碗筷並沒有訓斥我,而是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道:“林林啊,做錯事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出來承認錯誤。”我紅了臉,低下頭無言以對。

  父親又接著說:“你知道錯了嗎?下次不許再這樣了。男子漢大丈夫,敢作敢當。知道嗎?”我鄭重地點了點頭,並保證以後一定做一個敢於擔當的男子漢。

  從那以後,我的家訓裡便多了“勇擔過錯,可謂大丈夫也。”這一條,它時刻提醒著我做錯事就要去承認錯誤,男子漢要敢做敢當。

  光陰似箭,日子總在不經意間流去。轉眼我長大了,經歷了許多也懂得了很多,但還是養成了一個不好的習慣:挑食。每每餐桌上出現不稱心的菜餚時,我總會耍起小性子,而且還常常剩飯,吃不完就倒掉。母親發現我的壞習慣之後,對我進行了批評教育,她還給我講了她小時候生活拮据吃不飽飯的故事。我羞愧難當,與母親相比我不知道要幸福多少呢?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浪費糧食了,從那時起“勤儉節約”成為了我家的另一個家訓。

  家風家訓伴隨著我一路成長。無論何時何地,它都使我終生受益。良好的家風家訓,讓我如沐春風,享受著生活的溫馨和快樂;無論何時何地,我都會銘記於心,砥礪前行,去成就自己的人生。

我的家風故事4

  家風似一縷陽光,溫暖人心;家風如一朵花,芬芳撲鼻;家風若一盞燈,照亮我的成長道路。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每一個孩子要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攀上高峰。也不知何時,我無意間注意到爺爺家牆上,端端正正地掛了一幅字:孝。那端正的筆筆劃劃似乎浸透著無窮的力量,令我震撼。

  哦,那是我家的家風一一百善孝為先。孝,編織了一道很美很美的彩虹。

  我家有位年事已高的太奶奶,整天臥床不起。而奶奶悉心照料太奶奶,總是候在太奶奶身旁,伺候太奶奶,吃飯時,太奶奶就特意為太奶奶準備軟的飯菜,便以咀嚼,就那樣一口一口地餵給太奶奶,直到太奶奶吃完了,奶奶才露出滿意的笑容。沒有一句怨言,讓太奶奶過著幸福快樂的晚年生活,在太奶奶最無助的時候,用簡簡單單的親情,讓太奶奶感到快樂,那親情雖簡潔卻蘊含著人間最真摯的情感,可以奉獻溫暖。

  爸爸對爺爺奶奶也有著濃濃的孝心。每次回老家,爺爺奶奶有什麼事,爸爸都搶著幹,儘自己力所能及去幫助爺爺奶奶。奶奶在燒菜,正對眼前一大沓的菜頭疼,爸爸就立刻走上去幫奶奶洗起了菜,不畏寒冬;爺爺在幹活,正對眼前一大捆木頭著急,爸爸就立刻走上去幫爺爺鋸起了木,不畏酷暑。每次,當我們在盡情地玩耍、嬉戲,享受美好的假期時光,總會看到爸爸在搶著幹活的背影,絕沒有一絲怨言。

  既然如此,我也應學習家風。記得那次,媽媽剛乾完繁重的家務,腰痠背痛,坐在小板凳上,雙眉緊鎖,汗流滿面,我見了,心疼不已,便在到媽媽身旁,雙手握拳,在媽媽背上輕輕敲打著,還時不時揉揉媽媽的肩膀,近看,只見媽媽的額角沁出一層密密麻麻的汗珠,我敲得更加有節奏了,儘管手痠了,胳膊累了,但一想起平日媽媽對我們那麼嘔心瀝血,沒有一句怨言,便又敲起來。媽媽的愁眉漸漸舒展開了,露出了笑容。看到為媽媽減輕了負擔,我心裡樂滋滋的。

  孝心是一句溫馨的話語,撫摸父母的疲憊之心;孝心是一個辛勤的幫助,分擔父母的操勞。這份孝心,需要我們去奉獻給長輩。

  讓我們努力學習自己的家風,做文明的一份子,融入和諧的大家庭。讓優良家風代代相傳,讓自己走得更遠,飛得更高,攀向更浩瀚的天穹!

我的家風故事5

  習慣在我家佔據著重要的地位。需要一個好成績更需要一身好習慣,這,就是我家的胡家風範。而我小時候有一個壞習慣:叫人不稱呼,喜歡說“喂"。

  一天上午,我來到媽媽面前說“喂,幫我剪一下線。”可媽媽連頭都不抬一下,我又說“媽媽,我讓你幫我剪一下線!"這會她才肯抬頭:"我哪知道你剛剛在叫誰呀?"喂"是誰?"她幫我剪了線又說:"喚人不可以叫"喂"這樣不禮貌,也不知道你在叫誰。要先稱呼他人,知道嗎?"我應付道:"哦,知道了知道了。"這時,表妹想不經同意就闖進我房間,"喂,你又……"我話還沒說完,媽媽先教訓起我了:"剛剛我怎麼說的,你右耳進,左耳出呀!……"為了防止媽媽的話癆病又犯所以我立馬打斷她:"我知道了知道了媽媽,習慣哪有那麼好改,學壞三天,學好三年嘛。"媽媽淡淡地說:“好吧,事不過三喲。”

  第二天我們家有客人來,媽媽讓我去端茶,我老毛病又犯了,習慣性說了一句:"喂,茶。"媽媽這麼重禮,怎能坐視不管?把我拉進房間教訓起來。表妹呢?在旁邊煽風點火,還得寸進尺地教訓起我來。這一次,我不僅碰了一鼻子的灰,還丟盡了臉面,這使我對“喂”起了重視,說話時會盡量控制自己了,但也難免失誤。

  一次表姐來我們家吃飯,我想叫她來吃飯,可是"喂"又從嘴邊流出來了,我急中生智地說:"喂喂你好不好呀?表妹。"表妹翻個白眼說:"我又不是小孩了才不要你喂呢!"那時我心想:啊!漢字真是神奇呀!竟然幫我度過了危機,同音字可真偉大。這事過後,我的壞習慣改的更徹底了,"喂"字剛到嘴邊,就會想起媽媽說的話:先稱呼。

  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的我早已經把那個壞習慣甩了幾條街。我相信好習慣伴終生,幸運也會伴終生,而且胡家風範會一直延續下去。

我的家風故事6

  遊戲,不愛學習。有一天放學,他讓我去他家玩遊戲,我禁不起誘惑,就和他去了,一直玩到天黑了才回家。一到家,媽媽就劈頭蓋臉地問我:“你去哪兒了?這麼晚才到家?”媽媽兇得像只

  豹子,臉色很是難看。我吞吞吐吐地說:“我在學校寫作業,寫完才回來。”媽媽聽了氣不打一處來喊道:“胡說!我去過你的班級,早就沒人了,你還在寫作業?你到底去哪啦?別以為我不知道!快說!”爸爸見著情況不妙忙過來把我拉到房間,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兒子,我們不是常對你說嘛,做人要誠實,你怎麼能撒謊呢?你是學生,主要的任務是學習。‘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呀?”聽了爸爸這番話,我使勁地點了點頭向爸爸說了放學後去同學家玩遊戲的過程,向媽媽承認了錯誤並保證以後不再撒謊準時回家。幾個月後的一次數學考試,考卷發下來了,我一看成績是98分,心裡挺高興,可仔細一查,發現填空題有兩空錯了,老師沒有發現。這樣一來,我的真實成績只有94分。上課時,我進行著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到底是去找老師改過來?還是不去呢?令我左右為難。這時,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了爸爸曾對我說的那句話“做人要誠實”。最終,我還是鼓起勇氣,找老師改了分數。老師表揚了我,我很開心,因為我做到了誠實。爸爸的那番話令至今我還記憶猶新,它時刻提醒著我做人要誠實。做人誠實就是我的家訓家風,它一直伴著我成長。

我的家風故事7

  媽媽常說:國有國法人心齊,家有家風規則立。很小的時候,我並不太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媽媽就指著牆上太爺爺留下來的“勤儉持家”的字對我說:“這就是咱們家世代相傳的家風:勤儉持家!”

  媽媽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要求我們的。在我們家,爸爸媽媽的節儉,幾近苛刻。從我懂事開始,他們就很少添置新衣物。爸爸愛好運動,衣服、褲子經常脫線,這時候,不論多忙,媽媽總會拿出針線盒,一針一線地認真縫起來。有一次,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你為什麼不幫爸爸買幾條新褲子呢,爸爸這條褲子已經很舊了,你都幫他縫了很多次了。”這時候,媽媽突然停下了手頭的針線活,非常嚴肅地指著牆上的字對我說:“小熙,你忘了太爺爺留下的囑咐了嗎?不論什麼時候,都不能鋪張浪費,爸爸的這條褲子,補一補還是可以穿的,等過幾年實在沒法穿了,再買也不遲。”從媽媽的眼神裡,我看到了她對勤儉持家的堅持。這種節儉的品格,似乎已經融入到了媽媽的骨髓裡,在那一瞬間,我也似乎一下子領悟到了牆上那幅蒼勁有力的字的真正含義。

  正是因了父母的言傳身教,小小的我,也擁有了大大的力量。在學校,看到同學們各式各樣的鉛筆,雖然很喜歡,但是,我還是忍住了;在路上,看到琳琅滿目的特色小吃,雖然很想吃,但是,我還是忍住了;在超市,看到品種繁多的零食,雖然很想買,但是,我還是忍住了。因為,每次看到想買的東西,媽媽的話都會在耳邊縈繞:“小熙,我們是個節儉的家庭,你也要做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不該買的東西,咱們絕不浪費。”是的,這些東西,我可能只是一時喜歡,並不會真正用到,那麼,就不應該去做不必要的浪費。

  我為有這樣的家風感到自豪,謝謝你們,親愛的爸爸媽媽,感謝你們為我樹立了良好的'榜樣,而我,也會謹記你們的教誨,做個勤儉節約的好孩子!

我的家風故事8

  家風是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路,家風是一條小船,將我們安全地載向成功的彼岸,家風是一句良言,警誡著我們,約束著我們。同時,家風也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是一個家庭文化的象徵。現在我就講講我們家的家風吧。

  誠實守信

  小時候的我是個愛佔便宜的小孩子,我經常偷偷摸摸地拿走一些不屬於我的東西。爸媽看見我拿的只是一些小東西,以為我不懂事,還沒太計較,有進只是幾句責備而已。後來,我愈發得意,一次跟著爸爸去超市買東西時,趁著售貨員不注意,眼疾手快地拿走了一包巧克力。等回到家,我像只猴子般高興地活蹦亂跳。爸爸問我為什麼這麼高興。我把事情緣由告訴了爸爸。爸爸突然嚴肅起來了,說“你快把這包巧克力還回去,之前沒有教育好你,現在我告訴你,做人不一定得有大出息,但你一定得誠實守信,孔聖人寧可渴死不喝盜泉之水。你怎麼能幹這種事呢?下次你要再犯,我可非修理你不可。記住這是我們家的家風。”我的臉“唰”的紅了,急匆匆地把東西還了回去。自此我再也不敢貪小便宜了。

  節儉樸素

  我呢!自幼自尊心強,吃的用的總要和同學比一比。若是同學的比我好,我就吵著要買。這不同學小軍又買了一件新式的防水防髒外套,上面還有我喜歡的米老鼠圖案。我特別想要。於是我向爸媽請求買。媽媽說:“買什麼買,家裡你的外套都堆成山了。”我不服氣埋怨道:“同學小軍又買了一件新的,我也想要。”此時爸爸開口了:“孩子,做人要樸素,內在美是大於外在美的,和同學攀比是不對的,你應該用實力去證明自己。”我點了點頭,又進了書房努力學習。

  還有一次我和妹妹爸爸媽媽去飯店吃飯,年齡還小的我們很開心,拿起選單就一頓亂點,都不管菜是什麼價,爸媽真以為我們要吃,也沒阻止。後面菜上來了,我們開始很興奮,但畢竟只是三分鐘熱度,才吃一小碗飯就嚷嚷吃不下了。一看菜還有一大半沒動筷子。爸爸又說:“你們看看,點了這麼多菜不吃,要節儉呀!孩子,不是不可以用錢,而是要養成節儉的好習慣啊!”我們聽了以後很後悔,以後再也不大手大腳的花錢了。

  堅持不解

  上了五年級,同學們都開始騎腳踏車上學,我的心癢癢了,讓媽媽買了一輛,並在週末讓媽媽教我騎車。開始媽媽還手把手教我,耐心地告訴我要領,還親自示範了。我開始很順利,後來突然車把不穩,車子搖晃起來,我摔了一個“狗啃泥”,原來是媽媽放開了手。我大叫:“你幹什麼呀,害我摔了一跤。”媽媽說:“我不會教你了,你自己去練習吧!”我很氣憤,但也無可奈何,我開始一步一步的摸索,不停地練習,但每次均以失敗告終。正當我準備放棄了,媽媽的鼓勵來了:“兒子加油!堅持就是勝利。”我重抬信心,不斷嘗試,終於成功了,媽媽笑了。

  這就是我的家風故事。我一定會它的薰陶下變成更優秀的人。

我的家風故事9

  世界上有千千萬萬個家庭,自然也有千千萬萬種家風,雖然每個家庭的家風不盡相同,但是,我相信家風都是以真善美為核心的,踐行著誠、孝、儉、勤。俗話說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我們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說到家風,我的腦海裡不禁湧現出了爸爸媽媽用行動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打我記事起,爸爸媽媽很少給我太多的零花錢,每當看到同學們每天兜裡有零花錢,放學了可以去買自己喜歡的零食和玩具的時候,我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心想我的爸爸媽媽好小氣,不給我零花錢。後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瞭解到了:許多零食生產加工很不衛生,還添加了大量的有害新增劑,小孩吃了後會導致肥胖等,在我耳聞目睹了種種亂吃零食帶來的不良後果後,我終於理解爸爸媽媽的良苦用心,我也明白了:爸爸媽媽掙錢很辛苦,不能隨隨便便亂花錢,更重要的是他們在用行動保護我的成長,同時也體現了我們家儉樸的家風。

  誠信,我想這是家風中最重要的一點。大到國家,小到家庭和個人,誠信是我們每個人立足的根本。從三年級開始,媽媽要求我每天堅持寫日記。記得有幾天,我因為種種原因沒時間寫,媽媽問我寫沒寫時,我總是面不改色,爽快回答:“寫了,寫了。”有一天,媽媽要檢查我的日記本,我的心裡怦怦直跳,忐忑不安,拿著日記本慢慢地向媽媽走去。媽媽翻開一張張白紙,臉上的笑容灰飛煙滅,頓時大發雷霆,狠狠地批評了我,並說:“我批評你,不是你沒寫完日記,而是因為你不誠實,不講信用。你沒寫可以告訴我,而不應該用謊言欺騙我。記住,做人要一諾千金。”在媽媽的諄諄教誨之下,我明白了誠信比任何品質都珍貴,我也答應媽媽,我會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誠信的人。

  孝,就是孝順了。俗話說“百順孝為先。”我家也不例外,雖然我們沒有和奶奶住在一起,但一有時間,爸爸媽媽就會帶我回鄉下看望年邁的奶奶,到了家,爸爸媽媽忙裡忙外地幫奶奶做好多的事情,我都默默的看在眼裡,有時候我也情不自禁地動起手來幫奶奶做一些事情。如果一段時間我們沒有回去,媽媽總是會要求我給奶奶打電話問候。

  勤,就是勤奮了。學習需要勤奮,每天我都會埋頭苦學。當我想鬆懈的時候,就會想起爸爸媽媽,他們為了我的健康成長,辛苦地工作,這時,我便會重振旗鼓,繼續努力學習。

  誠、孝、儉、勤這四個字雖然簡單,做起來卻並不容易。美好的家風陪伴我成長,讓我懂得如何為人處世。我希望每個家庭都能擁有獨具特色的優良家風,因為只有這樣,我們的大家庭才會越來越美好。

我的家風故事10

  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獨有的風氣;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獨有的風格;家風是什麼?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獨有的風尚。家風有好也有壞,好的家風能培養出品質優良的孩子,而壞的家風則會把孩子引入歧途。而我們家的家風,融入在日常的無形的言語和行為中。

  爸爸是驢友,而我跟著爸爸也成為了小驢友,每次驢友活動我們都要跋山涉水,千辛萬苦,途中總是會遇到許多困難。有一次,我們一家又去參加驢友活動。車開到山腳下,我們停好車開始爬山了。一路上,我邊看風景邊爬山,導致我狠狠地摔了好幾次。每當我說“我好累”三個字時,爸爸都會對我說:“前面還有很多路,一定要堅持堅持!再堅持!”我只好堅持下去,每當我摔了跤時,我總會喊:“爸爸,我不想走了,好疼,好疼呀!”爸爸都會說:“快點起來,堅持就是勝利,馬上就到山頂了。”透過驢友活動讓我懂得了:堅持就是勝利,堅持到底就是鍛鍊人的毅力,只要有毅力沒有幹不成的事。毅力來源於哪裡?毅力的磨練離不開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只有把小事做好,才會養成一種好的習慣。

  每當放學回家時,脫掉鞋子,我會直接把鞋子隨便一扔,媽媽看到了總會責備我;早晚洗漱時,我放牙杯會隨便一放,牙膏掉外面了,看見了卻當沒看見似的,媽媽會對我說:“你怎麼放牙杯的,倒了也不管,快點去放好。”我只好乖乖地放好;我掛毛巾時,總會不顧正反、歪斜直接掛,媽媽看到了會對我說:“重新掛。”這些事讓我懂得了:別看微不足道,其實它內含著做人的道理,細節決定成敗!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做事要有始有終,事必作於細,因為堅持就是勝利,細節決定成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