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好文> 關心孩子本身重要過孩子的成績

關心孩子本身重要過孩子的成績

關心孩子本身重要過孩子的成績

  中考令孩子有壓力,家長們也倍感壓力,他們使出渾身解數,想方設法在飲食和學習上對孩子進行大補,可有時候,家長的熱心卻適得其反,家長注意:關心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的成績。家長們可對照以下四種現象,如果您不幸被“套中”,那麼,在接下來,“亡羊補牢,未為晚也”。

  考前過分重營養

  李女士最近買菜可頭疼了,每天向朋友打聽吃什麼東西能讓孩子既補充體力又補充腦力,她變著花樣給孩子搭配營養食譜,兒子向來不喜歡吃的菜最近也頻頻出現在餐桌上,為此兒子還跟李女士吵過幾次。

  專家點評:考前家長不宜給孩子大補,應該按照平時的飲食習慣,順其自然。但是要注意一點,早餐很重要,不吃早餐和吃早餐相比,孩子考出的成績會相差很大。營養早餐有“三高”:高能量(比如要有牛奶和雞蛋)、高維生素(比如要有蔬菜和水果)、高礦物質(偶爾可以吃一些雜糧和粗糧)。血液偏鹼性有助於大腦的運作,而且考試是從早上開始的,所以務必保證早餐的營養。

  家長也應該切記,這個時候不宜過分給孩子張羅,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壓力,孩子會認為爸媽這麼辛苦地為我付出,萬一我沒考好怎麼辦?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坦誠地與孩子溝通,問孩子需要吃什麼、家長需要怎樣做才能幫助他等等。

  貌似安慰反添堵

  女兒這次考差了,看到一臉沮喪的女兒,張先生不問緣由就說:“下次努力了就一定會考得好。”原本心情不好的女兒頓時心情更糟了。

  專家點評:孩子其實已經很努力了,但這一次還是沒考好,如果家長這樣安慰的話,孩子就會覺得“天哪,我這次這麼努力都考不好,下次再努力也是無濟於事的”。這樣孩子會更沮喪,更加沒有信心。家長在發現孩子有緊張或沮喪的情緒時應該說:“孩子,只要你盡力了就可以了,我們都知道你很努力。”如果考得比較好,家長可以說:“這次考得不錯哦,我真為你高興。”如果孩子最近睡眠不好,可以說:“我感覺你最近比較晚睡,有什麼我們可以幫到你的?”讓孩子感覺到他是被關心的即可。

  軲轤話說個沒完

  兒子每次出門去學校時,秦女士都不忘叮囑:“要好好學習,認真聽講啊!看看有沒有落下什麼東西,備戰中考《家長注意:關心孩子本身而不是孩子的成績》。”每次聽到媽媽這樣說,兒子都會覺得很煩,跟媽媽的溝通也越來越少了。

  專家點評:其實到了考前衝刺時,不用家長提醒,考生都會很自覺地認真複習,家長們能做的就是為孩子營造寬鬆的環境。父親主要以他理智、豁達、穩重的形象來影響孩子,可以幫助孩子分析學業狀況和考試成績,這種分析和歸因孩子比較容易接受;母親主要是一個親切、細緻的形象,在生活上給孩子以照顧,比如早餐的準備、對孩子情緒的關注等。在這個階段,家長要關注孩子本身而非孩子的身外之物——考試成績,這樣才不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孩子反常家長急

  覃女士的兒子佳佳平時是個很乖的孩子,可最近一段時間他忽然變成了“壞孩子”,動輒就說自己“生病”了,甚至乾脆無端曠課。更讓覃女士頭疼的是,兒子還跟班裡一位女生“早戀”,眼看著中考就要到了,覃女士在苦口婆心地勸導無果的情況下,生氣地說:“我對你算是沒什麼指望了。”

  專家點評:孩子的一些反常行為,實際上是他焦慮心理的一種具體表現,家長長期對孩子過高的.要求和期望,導致孩子產生焦慮的情緒,這種焦慮的情緒又無從在家裡得到安慰和釋放,因此孩子就可能把這樣的焦慮轉移到其他行為上發洩出來。其實要讓孩子不焦慮,首先家長要做到不焦慮。家長對孩子過高的期望導致了總是把目光放在考試上,其實到了這個節骨眼上,中考差不多已成定局,家長的期望值應該有所降低,把注意力轉移到孩子的生活起居上,而不是老盯著孩子的成績不放。

  如果發現孩子有“早戀”的苗頭,此時也不宜“棒打鴛鴦”,以免引起孩子更大的情緒波動。家長不妨淡化所謂“早戀”的概念,鼓勵孩子相互學習對方優點,從而產生積極的正效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