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出遊通知
陽春三月外出郊遊踏青好季節,下面小編整理的幼兒出遊通知,歡迎來參考!
幼兒出遊通知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
陽光燦爛、春暖花開,又是春季踏青的好季節。為了開拓孩子們的視野、感受春天的美好、鍛鍊幼兒體質和意志,激發孩子們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我園定於4月15日開展春遊活動。
具體事宜通知如下:
一、春遊時間:20xx年4月15日 上午9:00——11:00
二、春遊地點:xx市xx公園
三、行程安排:
1.8:20全體幼兒準時從本園出發;
2.9:00——10:00“苗苗預備隊”綠領巾入隊儀式,爬山。
10:00——10:40徒步踏青xx公園;
3.11:00春遊結束,家長在xx公園東大門(噴泉)處接幼兒。
四、注意事項:
1.春遊時,請您給幼兒穿舒適的衣服和運動鞋(儘量不要穿繫鞋帶的鞋子)。另當天讓孩子背書包來園,包裡帶一張報紙和一個垃圾袋,以及墊背的汗巾,紙巾。活動當天幼兒園為每位幼兒準備了一盒牛奶、一個元祖銅鑼燒、一個水果,家長可根據孩子自身情況自行為幼兒準備少量的食物和水。
2.活動當天幼兒8:20之前入園,同時在家吃好早餐,請家長對幼兒進行“集體遊玩”的相關安全教育:如不到危險的地方、不跟陌生人走、聽從老師的指令等。
xx幼兒園
20xx年4月14日
幼兒出遊注意事項
一、暈動症
很多孩子在乘坐車、船、飛機等交通工具的時候,由於內耳的平衡系統對車、船等的運動刺激特別敏感,從而產生眩暈、噁心、嘔吐、頭暈、臉色蒼白、腹瀉等暈動症狀。
暈動症的預防(以暈車為例):
1、乘車前不要吃得太飽,特別要少吃油炸的或高脂肪的食物。
2、保持車內空氣暢通,避免濃烈的食物味道或香菸、汽油味等。
3、坐在前面靠司機旁邊的.座位上,以減少顛簸。
4、為孩子準備好塑膠袋、衛生紙和水,嘔吐時讓其將汙物吐在袋子裡,吐完後用水漱口,消除不良氣味,並擦淨嘴角。
5、可再乘車前服用一些預防性用藥。如外用藥:在乘車前可用防暈耳貼;也可在乘車前取傷溼止痛膏貼於肚臍眼處,防止暈車療效顯著。或者讓孩子口服胃復安,半片就夠了。暈車嚴重時可服1片,在上車前10~15分鐘服下,可防暈車。行程2小時以上又出現暈車症狀者,可再服半片。途中臨時服藥的話,應在服藥後站立15~20分鐘後坐下。這一方法的有效率達97%,相比其他暈車藥物,它不會引起的口乾、頭暈等副作用。
發生暈車時怎樣處理?
1、掐內關穴:孩子發生暈車時,可用大拇指掐他的內關穴(內關穴在腕關節掌側,腕橫紋上約二橫指,二筋之間)。
2、擦塗風油精:乘車途中發生暈車,可以將風油精搽於孩子的太陽穴或風池穴(風池穴在腦後,頭骨下緣,左右兩條大筋的陷窩處)。
二、小腿抽筋
小腿抽筋在醫學上被稱為“腓痙攣”,因腿肚的腓腸肌痙攣而引起的腿部抽筋,伴有劇痛,令人暫時不能動彈。如果發生在游泳的時候,將會非常危險。
預防措施:
1、在活動前、活動後和晚上臨睡前,按摩小腿肌肉。
2、旅行時(尤其是登山旅行),讓孩子走30分鐘左右就要休息一下。
3、常常抽筋的人可在游泳前將搗爛的生薑渣汁塗在腿上,充分按摩,能收到良好的預防效果。
4、游泳前,須做好熱身運動,如果水溫較低,建議別讓孩子下水。父母的視線不要離開孩子,以免照顧不到。
發生抽筋時怎樣處理?
人們可以嘗試親子按摩法。此法透過放鬆區域性肌肉來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
操作方法:可以讓媽媽抱著孩子坐著,幫孩子伸直抽筋的腿,爸爸用手握住前腳掌,向外側旋轉踝關節,只要動作連貫有力,通常能立即止住劇痛。然後,爸爸雙手交替,順靜脈的走向,由下而上按摩腿肚肌肉;也可以用雙手手掌夾住小腿,輕揉小腿肌肉,或從側面輕輕拍打,以此放鬆肌肉,恢復正常的血液迴圈。
注意:如果孩子是在游泳時發生抽筋,爸爸可以教孩子將大腿儘量向前伸,腳跟向前蹬,用手拉住大腳趾,使勁往身體方向扳,反覆多次,直至症狀消失。但在每次扳腳之前,都要深吸一口氣再潛入水中。如果孩子水性不好或過於緊張,還是建議由父母幫忙,趕快送上岸後救治。
三、腸胃病
旅行中的腸胃病通常為急性發作,最常見的表現有:肚子脹、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等。
預防措施:
1、應保證充分休息,以消除白天的疲勞。
2、讓孩子多喝水、多吃水果。
3、注意飲食衛生,養成飲前、便後洗手的習慣。
4、少吃難消化的地方特色食品,飲食儘量規律並有節制,在外就餐別點太油膩的菜,可以喝清淡的湯品;吃海鮮時,避免與一些寒涼的食物搭配,比如空心菜,黃瓜等蔬菜,且餐後1小時內不要吃冷飲、西瓜等食物。
5、根據環境變化常給孩子更換衣服。
6、餐後不要馬上做運動,如外出跑步、游泳等。
應對辦法:
1、如有嘔吐、腹瀉等症狀,可喂些含鹽食物或米粥,補充液體流失;症狀較輕時可服些腸道消炎藥,如症狀嚴重應及早到醫院就診。
2、如果孩子腹脹難受,可以用熱毛巾熱敷孩子的腹部,若仍無好轉應及早到醫院就診。
3、搭乘飛機時,可能會產生耳鳴,吃東西或嚼口香糖或吞口水可消除耳鳴。
四、感冒
感冒是旅行中最可能發生的疾病,表現為流鼻涕、咽痛、咳嗽、鼻塞、發燒等。應隨氣候變化增減衣服,防止孩子受涼。
感冒後的處理:
1、如果出現感冒症狀,應讓孩子多休息,充足的休息和均衡的營養是治療感冒的最佳途徑。
2、保持室內清潔通風。
3、洗熱水澡,保持身體溫暖,用溫水擦前額。
4、多喝溫開水,服用維生素C,並酌情服用退燒、止痛、消炎藥;若發燒超過24小時,應立即送醫院治療。
五、意外傷害
出遊時,孩子常常因為過於興奮或放鬆而出現意外,如跌倒、扭傷等。爸爸媽媽應該隨時留意孩子的動向,儘量避免意外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