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讓誰先吃好呢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透過教案准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程序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數學教案:讓誰先吃好呢,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在按事物的某一特徵進行排序的基礎上,嘗試逆向排序。
2、透過故事明白不要小看自己,樹立自信。
活動準備:PPT,排序操作圖,輔助標記。
活動過程: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初步瞭解桃子及動物的主要特徵。(故事第1頁)
1、瞭解桃子的特徵。
師(點選課件):這是什麼?(桃子)是一隻怎樣的桃子呢?
小結:好大好大的一個桃子,紅紅的,香香的,真是誰看了都想咬一口啊!
2、瞭解動物的主要特徵。
(1)師(點選課件):森林裡的長頸鹿、犀牛、猴子、兔子和毛毛蟲都想吃這個桃子。你能找到它們並且說說它們身體上的特徵嗎?
小結:長耳朵的兔子、長尾巴的猴子、高個子的長頸鹿、重重的犀牛、小小的毛毛蟲,它們看到這個桃子,饞得口水都快流出來了,都想先吃到這個大桃子。
二、自主探索,按動物身體上的某一特徵進行多種排序。
1、欣賞故事第2、第3頁,引出多種排序方法。
(1)師:今天的故事名字就叫《讓誰先吃好呢?》你們覺得應該讓誰先吃呢?有什麼辦法可以決定出誰先吃桃子?
(2)師:動物們決定按照身體上的特徵舉行比賽,誰在比賽中得了第一名,就先吃桃子;第二名,就第二個吃桃子,……誰比了最後一名,就只能最後一個吃桃子了,只能吃到一點點了。
(3)師:你覺得動物們可能會比些什麼呢?
2、按照動物身體上的不同特徵排排隊,並說明理由。
(1)分組合作
師:每個動物都想先吃到桃子,接下來我們來幫助他們比一比。兩人一組合作完成,先商量好你們想讓誰先吃桃子?可以按照什麼特徵來排?然後讓動物們在排列卡里排排隊,完成後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是怎麼排的`?
(2)展示排序結果,並說明理由。
3、欣賞故事4-8頁,驗證排序結果。
(1)動物比身高
師:要想知道動物們的身高,首先得來量一量。根據紅色的身高線,動物們該怎麼排列?
毛毛蟲在這輪比賽中得了最後一名,心裡有些著急,它想,我得加油了!
(2)動物尾巴、耳朵比長短
師:按照耳朵和尾巴的長短分別是怎麼排列的?毛毛蟲在這兩輪比賽中排在哪裡?你覺得他此時的心情會是怎樣?他還會繼續比賽嗎?
毛毛蟲雖然有點著急,但它並不打算放棄。只要相信自己,總能取得成功!
(3)按動物的輕重排序。
師:這一次大肚皮的犀牛會要求比什麼呢?
師:要想比體重,先要知道動物們有多重。犀牛有多重呢?這幅圖你能看懂嗎?
(犀牛和6塊石頭一樣重。)
師:其他動物呢?毛毛蟲的體重是怎樣?(毛毛蟲比一塊石頭還要輕。)
這輪比賽怎麼排列?
4、幫助故事中的毛毛蟲最先吃到桃子,嘗試逆向排序。
(1)討論如何幫助毛毛蟲得第一,引出逆向排序的概念。
師:毛毛蟲還是跟大家比了身高、體重、還有耳朵和尾巴的長短,但毛毛蟲說它可以得到4個第一名呢!它可以怎麼排呢?
(2)分組嘗試逆向排序
師:請每組按照逆向排序的方法試試看,毛毛蟲是否真的能得到第一,並且說說這回你們是按照哪個特徵來排的,怎麼排的?
小結:毛毛蟲說:為什麼不管什麼順序,都要從最大的開始!要論誰的個子最小,我是第一;耳朵最短的動物,我還是第一名;要說尾巴最短的,我又是第一名;還有,要是問誰的體重最輕,第一名的不還是我嘛!從小的順序開始,第一名都是我!所以,這個桃子就應該是我先吃!”
三、故事結尾,尋找生活中的逆向排序。
1、師:你們覺得毛毛蟲說得有道理嗎?為什麼?想想看,在我們的生活中,有沒有“從小到大、從矮到高、從短到長”排列的情況發生?(排隊、坐座位、做操時)
2、欣賞故事第9頁
師:聰明的毛毛蟲最終想出逆向排序的方法,獲得了4個第一,取得第一個吃桃子的權力。看,毛毛蟲“嗖”的一下鑽進了大桃子的肚子裡,美美的品嚐著,邊吃邊說“朋友們一起來吃吧,桃子真好吃呀!”5只小動物,一起分享著又大又紅又香的桃子。
3、師:如果毛毛蟲中途放棄比賽,它還會贏嗎?
小結:毛毛蟲雖然在前面四輪的比賽中失敗了,但它堅持不放棄,相信自己,最終想出逆向排列的方法,得到了四面紅旗。取得了第一個吃桃子的權力。我們小朋友也是這樣,雖然有些地方可能不如別人,但只要相信自己,你就會成為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