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1
課標內容
對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歸納,透過對10以內加減法表的觀察、分析,從中發現規律,體驗探索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對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歸納,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並能正確的計算。
2、透過合作交流,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對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歸納、整理
教學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用具
卡片
教
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
給出規定的數,同桌之間先後出數,使之相加等於規定的數。
二、整理10以內的加法
1、交流。
說一說我們學過的10以內的加法算式有哪些,邊說邊口算,並把能想到的算式寫在卡片上,在交流中體會,這樣的算式有很多。
2、整理算式。
我們把這些算式整理一下吧!
(1)討論按什麼樣的順序排列這些卡片。
(2)整理算式,初步完成加法表。
3、觀察、討論。
(1)你們這樣排列是怎麼想的,這樣整理有什麼好處?
(2)在小組活動中遇到了哪些問題,你們是怎麼解決的?
(3)觀察加法表你能發現什麼?
三、整理10以內的減法
1、玩“送信”的遊戲。
讓學生算出手中的卡片上的題目,比比誰最快送出手中的“信”。
2、小組整理遊戲結果,完成減法表。
3、討論、觀察。
(1)你們是怎麼想的,這樣整理有什麼好處?
(2)在小組活動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又是如何解決的?
(3)觀察減法表你能發現什麼規律?
四、回顧總結
設計意圖
遊戲活動
小組討論、交流,產生整理算式的願望。
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2
教學內容:
教材第24頁整理和複習第1題及第25頁練習六1-3題。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歸納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綜合、概括能力。
2、透過一圖四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地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進一步提高每個學生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的熟練程度。
教學重點:
系統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
20以內的退位減法我們已經學完了,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複習20以內退位減法。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並提問
1、想一想20以內退位減法一共有幾道題?
2、找一找減法表中有什麼規律?怎樣才能很快地記住這36道題?
二、探索規律,彙報交流
學生小組彙報討論結果。
1、豎著看,在排列上有什麼規律?
(1)每一豎行的減數都不變。
(2)每一豎行的被減數從上到下依次遞增1,這樣它們的差也依次遞增1
[引導學生得出:減數不變,被減數越大。差也越大。
2、橫著看,在排列上有什麼規律?
(1)每一橫行的被減數都不變。
(2)每一橫行的減數從左往右依次少1,這樣它們的差也依次遞增1。
三、掌握演算法
[想一想:20以內的退位減法題,你是怎樣算的?
四、歸納整理
[動腦筋想一想你還能發現什麼有規律的排列?還能把這些卡片重新有規律的排列一下嗎?
五、口算練習
1、教師任指表中一題,學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師隨意指出表中一題,讓學生找出與這道題得數相同的所有試題。
3、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目重點練習。
4、做練習六第3題。
[全班同時開始做題,教師計算時間,看誰又對又快。要求每分鐘完成8-10題。
5、完成練習六第1題,奪紅旗比賽,培養學生計算能力。
6、完成練習六第2題,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熟練運用退位減法表中的規律,掌握得數相等的兩個減法算式的特點。
六、總結並佈置作業
教學反思:
透過本課的練習,使學生在有梯度的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在老師的鼓勵下,運用想加算減法,學生計算的速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3
課型:複習
課授課時間:第周第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23頁退位減法表。
教學目標:
初步感知20以內退位減法表的排列規律;引導學生找規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發現重新排出一個減發表。
教學重點:提升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水平。
教具準備:20以內退位減法表的掛圖,口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出示20以內退位減法表: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二、引導學生找規律:
1、仔細觀察20以內退位減法表,看看算式是怎樣排列的,一共有多少個?
2、小組活動:請小朋友們在小組中互相商量商量,看看這個表有那些規律?學生可能找到橫、豎、斜等各種規律。
3、組與組之間交流,教師啟發:還能發現什麼規律?
三、各小組用事先準備好的算式卡片重新排一個表,以展示各組的新發現。
四、利用退位減法表複習:
1、把差是6……的算式一組一組地說出來。
說一說差是6的算式有哪幾道?除了表中算式,還有哪些?生答,師板書。
2、看一看這些算式,哪些是我們上學期學過的?哪些是我們剛剛學習的?哪些是以後要學算式?
五、小結:
透過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
整理和複習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4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透過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的理解,並找到最佳化方法。
2、熟練地進行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口算。
3、利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透過用多種方法解決解決問題,初步體驗最佳化思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透過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解決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利用20以內的退位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難點:
1、快速口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
2、解決實際問題時,排除多與條件。
三、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法練習法
四、教學裝置
多媒體課件卡片獎勵貼
五、教學過程
同學們今天大頭兒子想帶大家一起去玩闖關遊戲,大家想去嗎?可是大頭兒子遇到一道數學題不會做了,那怎麼辦呢?好,我們去幫幫他。
(一)複習20以內退位減法的方法
課件出示:14—8=?
師:你們知道差是幾嗎?用什麼方法算出來的呢?
生:
師:同學們你們真聰明,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有很多種方法,但是我們要選擇對於自己來說最快最準確的方法去算。只要能快速算出正確的答案就是最的。
下面就和大頭兒子一起去玩闖關遊戲吧。
(二)闖關遊戲
第一關口算
下面是一些百寶箱,裡面是大頭兒子給大家準備的一些小禮物,但是隻有口算正確百寶箱下面的算式,才能得到小禮物。
13—5=8 12—3=9 16—9=7 12—8=4
8+3—7=4 12—7=5 15+2—9=8 6+10—3=13
師:同學們,那你們知道大頭兒子為什麼要給大家送一些可愛的橡皮擦嗎?因為橡皮擦能幫助我們改正錯誤,在學習生活中我們難免犯錯誤,但我們都要勇於改正錯誤。
第二關圈一圈,算一算
(兩個學生板演,其他同學在題單上寫,寫完展臺展示)
第三關:我會看圖列式
第四關:解決問題一
師:大頭兒子想帶大家去看足球賽,同學們你們從下面的畫面中獲得了哪些數學資訊呢?要我們解決的問題是什麼呢?
生:獲得的數學資訊是:踢球的一共有14人,男生有8人,紅隊踢進了5個球。
問題是:踢球的女生有幾人?
生:解決這個問題有用的資訊是什麼?
生:一共有14人,男生有8人。
師:誰會列式解決這個問題?
生:14—8=6
師:式子的最後要寫上單位。
師:我們在解決問題時要學會排除多餘條件。(板書)
總結:踢足球的時候要注意安全。要遵守規則,學校裡也要遵守學校的規則。
第五關解決問題二
師:看完足球賽大頭兒子帶大家來到湖邊玩耍,發現這裡有好多動物也在玩。那請你看一下,你從圖中獲得了哪些數學資訊呢?
生:小鳥有16只,小猴有9只,小兔有11只
師: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生:小猴比小兔少來了幾隻?
師:誰會列式計算這個問題?
生:11—9(只)
師:小鳥比小猴多來了幾隻?
生:16—9=7(只)
師:誰比誰“多幾”“少幾”要用減法(板書)
師:小鳥、小猴、小兔雖然是不同的動物,但是他們相處的很好,那我們平時也要和其他小朋友和睦相處,同時我們要愛護小動物。
六、板書設計
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5
課標內容
對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歸納,透過對10以內加減法表的觀察、分析,從中發現規律,體驗探索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對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歸納,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並能正確的計算。
2、透過合作交流,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對10以內的加減法進行歸納、
教學方法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學用具
卡片
教
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遊戲匯入
給出規定的數,同桌之間先後出數,使之相加等於規定的數。
二、10以內的加法
1、交流。
說一說我們學過的10以內的加法算式有哪些,邊說邊口算,並把能想到的算式寫在卡片上,在交流中體會,這樣的算式有很多。
2、算式。
我們把這些算式一下吧!
(1)討論按什麼樣的順序排列這些卡片。
(2)算式,初步完成加法表。
3、觀察、討論。
(1)你們這樣排列是怎麼想的,這樣有什麼好處?
(2)在小組活動中遇到了哪些問題,你們是怎麼解決的?
(3)觀察加法表你能發現什麼?
三、10以內的減法
1、玩“送信”的遊戲。
讓學生算出手中的卡片上的題目,比比誰最快送出手中的“信”。
2、小組遊戲結果,完成減法表。
3、討論、觀察。
(1)你們是怎麼想的,這樣有什麼好處?
(2)在小組活動中遇到了哪些問題?又是如何解決的?
(3)觀察減法表你能發現什麼規律?
四、回顧
設計意圖
遊戲活動
小組討論、交流,產生算式的願望。
小組活動算式,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排列方式,也可能不完整,但可在下面的討論過程中逐步完善。
遊戲活動
小組討論,完成加法表
課後反思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我們一起來說說。
我學會了 。
我最喜歡,你呢?
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6
教學內容:
1、複習100以內的加減法、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
2、統計的知識和人民幣的使用。
教學目標:
1、透過對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整
學生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2、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算理,熟練的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100以內的加減法。
1、看圖說一說:小熊舉的是什麼型別的題?(兩位數加兩位數)
提問:我們在做題時應注意什麼?
25+2125+27說一說計算過程。
小猴舉的題:65-2265-29
2、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的內容。
出示圖片:你能提出哪些問題?怎樣計算。
買羽毛球拍和排球公用多少元,應找回多少元?
15+12=27(元)30元5角–27元=3元5角
買足球和乒乓球拍還差多少錢?
30+10=40(元)40元-30元5角=9元5角
籃球、足球和排球一共要用多少錢?
50+30+15=95(元)
二、課題作業
計算下面各題:
59+827+2599-3831-24
63-938+4650-2377+23
88-5543-3412+963+36
三、觀察與測量。
1、誰離大樹最近。
房屋
5釐米
3釐米
螞蟻大樹
4釐米
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7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P23及練習五1——3題。
教學目標:
1、對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和用數學進行一番回顧與,以提升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掌握水平。
2、讓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學習中透過動手操作,發展個性,概括規律,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合作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歸納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熟練地掌握20以內的退位減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學過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對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進行和複習。
板書:和複習
二、自主學習,合作研討:
1、口算:
我們先進行口算練習,開火車回答。哪列火車來開呢?(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第一行和第一列共15道算式)。
提問:這道題(15-9)你是怎麼口算的?誰有不同的想法?
2、初步感知規律:
⑴剛才我們用各種方法口算出20以內的退位減法,現在老師把這15道口算算式卡片排成兩行貼在黑板上,請同學們仔細觀察,想一想,這些算式有什麼特點?可以按什麼規律來給這些算式排排隊呢?(先獨立思考,後小組組織討論)
⑵第一行算式的被減數都一樣,可以按減數的大小順序進行排隊。第二行算式的減數都一樣,可以按被減數的大小順序進行排隊。下面,老師要讓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來給15個算式排排隊。請小組長拿出黑色的袋子放在桌上,裡面裝的就是這15個算式。各個小組的同學要聽從組長的安排,有的找算式,有的貼,分工合作,看看哪個小組的同學配合得最好,排得又對又快。
⑶學生動手操作。
⑷小組展示,並說說是按什麼規律來排的。
⑸:同學們真厲害,經過你們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手操作,得出了這麼多種排法,真了不起。但20以內的退位減法還有21道算式,為了排列起來比較直觀,我們先按照這種排法(③)來排(學生排法中:①排成兩行的:;②差相等的;③排成倒“7”字型的:…)你們能按照這種方法很快地排列出來嗎?好,看看哪個小組又對又快又整齊。是這種排法的小組,就討論一下,接下去怎麼排?
3、運用規律,完成表格:
⑴誰能說一說剛才我們排的這一行一列有什麼規律呢?
⑵接下來該排哪個算式呢?(師指11-8下面那一格)。
請小組長拿出第二個袋子,裡面裝的是其餘的21道算式卡片,小組合作,按照規律繼續排下去。看看哪個小組排得又快又整齊。
⑶學生動手操作。
4、,引導學生說出“20以內減法表”的規律。
⑴豎著看,算式的排列有什麼規律?你怎麼知道差是從小到大的?
⑵橫著看,又有什麼規律?你是怎麼知道差是從小到大的?
⑶除了這些,你還有哪些新的發現?怎麼知道斜著看,差都一樣?
⑷掌握了這些規律,可以幫助我們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在計算的時候做到又對又快。
三、應用規律,完成練習。
1、教師隨意指出表中一題,讓學生找出與這道題相同的所有算式。
2、學生自由選擇,想寫差是幾的算式就寫差是幾的算式(要求:差是相同的所有算式)。
3、課件出示遊戲:摘蘋果
開放性計算練習:13-()=613-()=11-214-()=()-()13-()〈616-()〈7
四、:
在本節課中,我們複習了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透過複習,你知道了什麼?根據課堂情況表揚表現好的同學。
五、佈置作業:練習五1——3題。
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8
教學內容:
西師版數學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66頁“整理和複習”第1~3題,練習十二的第1~4題、第6題,整理和複習11~20各數的認識。
教學提示:
這節課主要是複習整理“11~20各數”的分成、意義等,有關計算不是重點。
教學目標:
1. 進一步鞏固對11~20各數的認識;鞏固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並能比較大小。
2. 鞏固認識“個位”、“十位”的意義,能熟練地口算10加幾及相應的減法算式。
3. 初步感知整理和複習的作用,進一步樹立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鞏固11~20各數的大小、順序,熟練掌握大於號小於號的用法,練習不進位、不退位的加減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感知“整理和複習”的作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生每人準備 。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建議:可以預設幾個情景來進行匯入。如
回憶法、複習匯入法、故事匯入法等。
談話法:師:同學們,我們回憶下這幾天我們都學會了什麼?指名說。
師生補充評議。
師:這節課,我們用兩節課的時間來複習一下這些內容,這樣能讓大家更熟練的掌握這些知識,這節課是第一課時。板書課題:整理和複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這是複習課,暗示他們體會複習課和新學課的不同處,體會複習整理課可以讓他們鞏固所學的知識,是一種“學習效益”很好、“非常重要的課型”。
複習匯入法
師:請大家開啟課本,看一看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內容。
學生可以小組討論交流。也可以學生看書,回憶本單元的內容。
學生彙報自己看到的內容。
師:這節課我們來複習第一部分內容:認識11~20各數。教師板書:整理與複習
故事匯入法:教師可以選擇最近發生的一些數學小故事匯入本課。比如
師:我給大家講一個小故事。剛才xxx同學的說他一口氣吃了19顆糖,媽媽說她吹牛說大話。你們覺得這是真的嗎?
學生猜測。教師回答:他吃的是一種很小顆粒的糖,你看,(教師展示)一小袋有10顆,另一小袋是9顆,一共是多少顆?
師:xxx同學的回答又準確又完整,我可以送你1袋糖。請下課後到老師這裡來領取。請其餘同學向他學習。……
二、探求新知
1.教學課本66整理與複習第1題“想一想,說一說”。
教師出示第1題的圖,學生觀察,這些同學他們都會什麼?你會嗎?你還會些什麼?
和同桌說一說。教師巡視指導明瞭學情。
指名回答。
根據學生的回答的情況,師適當增加一些內容。
例如
師:誰會從20數到11? 11和20比誰大於誰?誰小於誰?小於號怎麼用?1個十3個1組成什麼數?1個十7個1組成什麼數?16是幾個十幾個一組成的?13+6怎麼算?17-4怎麼算?……
練一練:完成課本練習十二的第1題,第2題,第3題。
第1題的第(2)小題難度大一些。師提示,哪兩個數之間差2?再讓學生完成。
完成後讓師生一起訂正。
【設計意圖】教學中儘量提供學生思考時間,表達機會,讓學生的數學思維有良好發展空間。
2、教學課本“整理與複習”第2題:撥一撥,說一說。
師:剛才,……同學們做得很認真,很少出錯,你們真聰明。
現在我們來解決第2題。
師出示計數器:問這是什麼?這個位置是什麼位?這個位置是什麼位?這個位置上撥一個珠子,表示多少?這個位置撥一個珠子表示多少?
誰來撥出12? 誰來說一說12在誰的前面,在誰的後面?
誰來撥出14?誰來說一說14在誰的前面,在誰的後面?
師根據學生的表現給予肯定、鼓勵。
完成課本67頁第4題。
師介紹題意後,學生獨立完成。師巡視輔導瞭解學情。
【設計意圖】以教師問-學生答的方式來完成這樣型別的任務,速度快,效果好。而如果讓學生分角色合作來做的話,師不怎麼好組織,耗費的時間更長,感覺沒有必要。
三、鞏固新知
師:透過剛才的複習,這些知識我們更熟悉了,是嗎?不過學會了,我們還要會使用他們解決一些題目。
完成課本67頁第6題。
第6題可以同桌合作完成。
師指導合作過程:學生甲說一個十幾的數,學生乙說4到算式。
四、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複習了哪些內容?你有什麼收穫呢?你覺得哪些同學值得你學習?
【設計意圖】回憶本節課學習的內容同時對自己的學習過程、同學的學習過程在腦海裡重放,既可以鞏固所學知識,也能幫助學習注意到本節課的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從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佈置作業
回家和家長說一說今天覆習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請你的家長出幾道題給你完成。
【設計意圖】加強家長和學生的聯絡,給予家長更多的瞭解自己孩子學習情況的機會。次作業可以透過qq群來佈置。
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9
教學目的:
1、親歷整理知識的過程,感受不同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和差別
2、提高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並培養創新精神
3、讓同學在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進一步體會數學的價值
一、基本練習
1、口算卡片出示
10-3 4+4 10-6 2+5 5+3
10-5 8-7 7-4 9-0 9-8
6-6 9-2 8-2 4+6 3+6
9-0 2+3 9-5 0+7 4+2
二、整理知識
1、前面俺們學習了哪些計算題?
分組看書整理後彙報
2、觀察
A 出示10以內加法題
這是俺們學過的10以內加法題,它們按一定的規律排成這個樣子,你能看看它們是怎樣排列的嗎?
B 練習,師任點幾題讓生回答
C 照剛才的觀察方法再觀察減法表
它們是怎樣排列的?
同座互相點一題考問對方
3、除了加減法式題,俺們還學了圖畫式應用題
師出示P79熊貓圖和書包圖。
你能說出圖意嗎?大括號裡表示什麼意思?
三、練習
1、看圖寫出兩個加法和減法
2、圖畫式應用題
3、填括號
4、口算計時完成
5、連續加2
3連續加3:3、 3、 3、
1連續加2:1、 1、 1 、
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10
教學內容:
教材第22頁整理和複習第2題及23-24頁練習六4-8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20以內加減法計算方法。
2、透過複習結合加減法的含義,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係,正確的進行解題。
教學重點:
能用畫圖、轉化等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能有加法對減法進行檢驗。
教學過程:
一、口算檢測
13-6
8+7
13-5
16-8
15-6
7+9
15-7
14-5
6+6
12-5
14-6
12-9
二、複習應用題
1、出示教科書P25的第4題。
(1)讓學生口頭編題,分析題目的已知條件和問題。
(2)想一想用什麼方法計算?為什麼用減法計算?
(3)列式計算。結合圖說明算式中各部分表示的含義以及算式的含義。
2、獨立練習教科書P25的第5題。
3、出示教科書P26的第8題。
[引導學生學會看懂統計表,並口頭編題,列式計算,同時把表格填補完整。]
4、獨立練習教科書P26的第7題。
[(提醒學生注意運算的順序)培養學生靈活計算能力。]
三、課堂練習
[教科書P26的6題。用想加算減法計算很方便,用畫圖的方法分析問題很清楚。]
四、總結
本單元學習結束了,你說說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我們用到了什麼好方法?
教學反思:
倡導以學生為主體的體驗式學習方式,最大限度地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11
一、學習內容
課本第24、25、26頁整理和複習。
二、學習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經歷知識整理的過程,進一步瞭解本單元的知識及相互聯絡。
2.透過複習20以內退位減法的計算和方法的歸納,以及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能正確、熟練地進行口算,掌握方法,並會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形成能力。
三、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正確熟練地進行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
難點:能按照解題的一般步驟,分析和解決問題。
四、學習設計
(一)課堂設計
師:在前面的第二單元我們主要學習了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和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今天,我們一起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梳理,歸納和整理。
1.口算複習。師:老師這裡有一些算式,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2-9= 13-6= 15-7= 16-8=
11-7= 17-9= 15-6= 13-9=
11-9= 12-6= 13-5= 14-7=
18-9= 15-8= 11-3= 12-4=
2.知識整理,鞏固20以內退位減法的口算。
師:這些都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算式,如果要按一定的順序來排列,你會怎麼排?跟你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學生交流彙報。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晶晶同學是如何整理的?
(1)師:橫著觀察,你發現了什麼?
預設1:橫著看,被減數相同,減數依次少1。
預設2:橫著看,後面一道算式都比前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師:為什麼會出現後面一道算式比前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況呢?
生:因為被減數不變,減數依次少1,減的越少,剩下的也就越多,所以差反而多1。
(2)師:豎著看,你能發現什麼?
預設1:豎著看,每一列的減數相同。
預設2:豎著看,每一列的被減數依次多1。
預設3:豎著看,下面一道算式都比上面一道算式的差多1。
師:為什麼會出現下面一道算式比上面一道算式差多1的情況呢?
小結:因為被減數的個位依次多1,減數不變,差也依次多1。
(3)師:斜著觀察呢?這些算式的差有什麼規律?
小結:斜著觀察,每一斜行算式的差相同。
師:得數相同的算式是怎麼排列的?比如11-7,12-8,13-9這三道算式,你發現了什麼?
預設1:被減數和減數都不相同,差相同。
預設2:被減數和減數都依次多1,差不變。
師小結:同學們真能幹,我們透過自己整理20以內所有的退位減法算式,對這36道算式有了一個整體的認識,還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發現了這麼多算式排列的規律,太棒了!
(4)鞏固練習
師:看著這張表,指出任意一道算式,你能很快的說出得數嗎?誰能說出差是3的算式?差是4的呢?把差是9的算式在練習本上寫一寫。
3.解決問題:第24頁第2題。
師:小林的老師見我們班同學那麼能幹,她有問題要考考大家,接不接受挑戰?
師:認真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學資訊?
預設:小麗得了12朵,小林得了9朵。小麗比小林多得了幾朵?
師:小林得了9朵花,這個資訊你是怎麼知道的?
師:解決“小麗比小林多得了幾朵?”這個問題,與小東得了幾朵有關係嗎?
師:“小東得了幾朵”這個資訊與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沒有關係,所以是一個多餘資訊。
師: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告訴你的同桌你打算怎麼列算式?
12-9=3(朵)
師:算式中的12、9、3分別表示什麼?
生:12表示小麗得了12朵花,9表示小麗和小林得的同樣多的一部分,3表示小麗比小林多得的一部分。
師:根據表中的資訊你還能提出其他的數學問題並解答嗎?
同桌互相提問並解答。
(二)分層練習,強化提高
老師發現我們班的女同學認真思考,男同學積極回答,都挺棒的,下面我們男女同學進行個比賽好不好!
宣佈比賽要求:比賽時,男同學回答的時候,女同學要及時做出對或錯的判斷,女同學回答時男同學也要及時做出對或錯的判斷,聽清楚了嗎?
第一輪1.奪紅旗。
師: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第二輪2.想一想,算一算
(1)桃子比西瓜多幾個?
(2)西瓜比桃子少幾個?
獨立完成,集體對改。
小結:求“桃子比西瓜多幾個?”或“西瓜比桃子少幾個?”這兩個問題都是從桃子的個數中減去和西瓜同樣多的部分,求剩下的部分(也就是多或少的數量),所以都用減法計算,因為求的同一部分,所以算式都是12-7=5(個)。
第三輪3.跳繩比賽。
(1)小明比小麗多跳了幾下?
(2)小玉比小明少跳了幾下?
學生獨立解答,彙報。
師小結:在解決問題時要認真審題,看清問題,找到解決問題所需的有用資訊,排除多餘資訊。解答之後要注意及時檢查。
(三)全課總結。
透過這節課的複習,你有那些收穫?
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透過複習,使學生加深對10以內數的認識,熟練地計算10以內的加法減法。
2.透過複習,使學生更進一步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78頁和第79頁
教具、學具準備
小鹿頭飾、信卡、補充算式的減法表、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設計
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請小朋友想一想:我們本單元學過了哪些數學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要把學過的這些知識進行整理和複習,比一比哪個小朋友學得好。
[開課直奔主題,節省時間。激發學生參與意識。]
聯絡實際,創設情境
1.猜一猜。
出示第78頁第1題主題圖。
師:小朋友們看,圖上畫了些什麼?
生:有三個小朋友坐電梯。
師:他們分別說些什麼?你能不能根據他們的談話內容,猜一猜小男孩住在幾層?小女孩呢?
生:小男孩住6層,小女孩住8層。
師:你是怎麼知道的?
[密切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時時用數學,培養了學生應用知識解決身邊實際問題的能力。]
2.聯絡生活,說一說你的家住在哪道街?幾號樓?幾單元?幾層?學生踴躍發言,介紹自己的住址。
鞏固練習,發散思維
師:我們已經學過10以內數的組成,你都知道哪些數的組成?
同桌兩人共同表演,用拍手或對口令的形式告訴給大家,好不好?
學生活動,上臺展示。
根據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出10以內各數的組成。
[同桌合作,用身體語言表演,複習舊知,學生興趣很高,學習氣氛濃厚。]
自行探究,找出規律
師:咱們來做小小郵遞員的遊戲,好嗎?
生:好!
請一生扮演郵遞員小鹿(頭戴頭飾,肩背郵包)。今天,小鹿送的信可真多呀!這些信的信封上寫著10以內的加法算式,如果你能算出得數是幾,就送到黑板上的幾號信箱。
[利用學生熟悉而且感興趣的遊戲形式讓同學們幫助小鹿送信,激發了全體同學的興趣,使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透過送信,達到了複習舊知的目的。]
學生拿到信卡,認真計算後紛紛到黑板上送信。
師:小朋友們看,黑板上的信都是10以內的加法算式,這些算式排列在一起,你們有什麼感覺?
生:感覺沒有順序,有些亂。
師:怎麼排列比較好?
生:按一定的順序。
(根據學生的彙報,重新排列。)
師:這是小朋友們自己整理出的10以內數的加法表,仔細觀察,說一說,豎看、橫看、斜看,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師:根據算式的特點和規律,你想想用什麼辦法能很快記住它?
[擴充套件學生思維,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思考,找出規律。]
小組合作,實踐操作
在螢幕上出示如下減法表。
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1、總結本單元所學的內容,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
2、熟練掌握100以內不進、不退位加減法。
二、教學重難點:
鞏固100以內不進(退)位的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整理所學知識,系統掌握所學知識。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本單元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在計算時我們強調得最多的是什麼?
(二)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49頁“整理與複習”的第一題。
學生口算後,抽一個學生彙報答案,並說一說口算過程。
2、改錯。
出示題目:6+33=93 56—20=54 67—43=4 32+16=8
分析上面算式中哪個地方算錯了,並說說口算時應該注意什麼。
3、完成教材練習十第2題。
(三)拓展練習
1、複習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筆算方法。
用豎式計算34+43時,該怎樣寫豎式呢?同學們試一試。
2、完成教材第50頁第4題。
檢查這些小朋友寫的豎式對不對,如果有錯誤,錯在什麼地方。
3、及時練習。
(1)P50第5題。
(2)P50-51第6—7題。
(四)小結概括
透過本節課的複習,你有什麼收穫,說說怎樣才能提高自己計算的正確率。
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8~3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蓖ü對本單元內容進行與複習,進一步理解本單元所學知識。
2憊低識的前後聯絡,幫助學生形成整體認知結構。
3.讓學生掌握一些知識的方法,養成及時所學知識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進一步理解本單元所學知識。
教學準備
小棒。
教學過程
一、回顧本單元知識
教師:同學們,第一單元的內容我們已經全部學完了,請同學們回憶一下,這一單元我們都學習了哪些知識?
引導學生說出本單元學習的內容:數數和數的組成、寫數和讀數、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認識人民幣。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本單元所學習的內容。
教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部分一部分地對本單元所學的這些知識進行與複習。
板書課題:與複習
二、複習數數和數的組成
教師:我們先來複習數數和數的組成,請同學們數出27根小棒。
學生獨立數小棒。
教師:你們是怎樣數的?
要求學生回答:先數出2個10根小棒,再數出7根。
教師:其他同學贊成嗎?誰能歸納出我們數數的方法?
要求學生說出:數數的時候我們應該把一十一十地數和一個一個地數結合起來數。
教師:那麼27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要求學生回答:27是由2個十和7個一組成。
教師:對了,一個數的十位上是幾就說明這個數是由幾個十組成,一個數的個位上是幾就說明這個數是由幾個一組成。
教師:請同學們完成書上28頁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以後,抽學生彙報。
三、複習寫數和讀數
教師:下面我們來複習寫數和讀數。讀數和寫數都要到數位,能說一說我們學習過哪些數位嗎?
引導學生回答學習過百位、十位和個位。
教師:這些數位是怎樣排列的呢?
引導學生說出從右面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在黑板上貼上算珠圖(如右圖)
教師:你們所說的數位上的十位和個位是這樣排列的嗎?
教師:這幅算珠圖上的算珠分別表示什麼?合起來是多少呢?
引導學生回答:十位上有2顆算珠,表示2個十,個位上有3顆算珠,表示3個一,合起來就是23。
教師:那麼23怎樣寫呢?誰願意到黑板上來寫一寫?並說一說你是怎樣寫的。
抽一名學生到黑板上對著算珠圖的數位寫出23,一邊寫一邊要求學生說出先寫十位上的2,再寫個位上的3。
教師:誰願意再來讀一讀這個數?並說一說你是怎麼讀的。
抽一名學生來讀數。並說出先讀十位上的數,再讀個位上的數。
教師:我們在寫數和讀數時都有一個相同點,你知道是什麼嗎?
引導學生說出:讀數和寫數時,都從高位起。
教師:對,我們都是先讀寫百位上的數,再讀寫十位上的數,最後讀寫
個位上的數。下面請同學們這樣的方法讀一讀這些數。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學生讀數。
同桌兩個同學一個說數,一個寫數。
四、複習數的順序和大小比較
教師:請同學們完成書上30頁第7題。
學生完成後抽學生彙報。
教師:其他同學也是這樣填的嗎?你是怎樣填數的?在數的排列順序中,哪條排列規律比較重要?
要求學生回答:我是一邊數數一邊填的,在100以內數排列順序中“前面的數小,後面的數大”的這個排列規律非常重要。
教師:對,“前面的數小,後面的數大”是100以內數排序順序中一個重要的排列規律,這樣一個排列規律可以很直觀地比較出數的大小。現在請同學們完成第6題。
學生完成後,抽學生彙報答案,並說一說每一道題的規律。
教師:請同學們按第30頁第9題的要求分別寫出3個個位上是5的兩位數和3個十位上是5的兩位數,並比一比哪個數最大,那個數最小。
學生寫完後抽學生回答,先說自己寫的是哪幾個數,再說哪個數最大,哪個數最小。
下面以學生寫的25,35,45和52,55,59為例:
教師:在第1組數中,哪個數最大?哪個數最小?
要求學生說出:45最大,25最小。
教師:你是怎樣比較的?
要求學生回答:比十位上的數,十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十位上的數小,這個數就小。
教師:那麼第2組數中,哪個數最大?哪個數最小呢?
要求學生回答:59最大,52最小。
教師:你又是怎麼比較的?
要求學生回答:先比十位上的數,如果十位上的數相等就比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個位上的數小,這個數就小。
教師:其他同學贊成這個同學的意見嗎?對了,在我們比較數的大小時,先從十位開始比,十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十位上的數小,這個數就小;如果十位上的數相等就比個位上的數,個位上的數大,這個數就大,個位上的數小,這個數就小。
五、複習認識人民幣
教師:最後我們複習認識人民幣。請同學們翻到28頁第3題,這裡都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幣?
教師:除了這些人民幣,還有哪些面值的人民幣?
教師:那麼這裡每一組人民幣組合起來又是多少錢呢?請同學們完成第3題。
學生完成後抽學生回答,並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教師:那你們對人民幣的換算掌握得怎麼樣呢?現在老師要考考你們,1角等於多少分?1元等於多少角?10元等於多少個1元……
可以抽學生回答,也可以要求學生集體回答。
教師:請同學們完成30頁第8題。
學生完成後,抽學生回答,個別題可以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換算的。
六、課堂
教師:這節課我們都複習了哪些內容?透過複習,你有什麼收穫?
一年級數學《整理與複習》教案15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112頁
教學目標:
1、透過、複習,能進一步認識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很快地講出答案。
2、使學生能仔細觀察事物,培養小組合作。
教學過程:
一、課前組織:
1、背誦10以內的加法表。
2、口算:9+8,9+6,8+9,6+9,9+4,5+9,9+5,9+2,2+9
二、仔細觀察,探究新發現
1、揭題,明題:20以內的進位加法
2、仔細觀察,豎著看、橫著看有什麼新發現?
3、小組交流
4、彙報並板書:豎著看第一個加數一樣
第二個加數一個一個大起來
和一個一個大起來
橫著看第一個加數一個一個小起來
第二個加數一個一個大起來
和一樣
5、還有其他的發現嗎?
6、這些題你是怎麼計算的?(湊十法,調換加數位置,想大數加小數)
四、鞏固練習
遊戲:出示一些算術卡片,找得數是12的卡片(看課堂實際可多來幾次)
課後錄:學生的發現真的蠻多的,如斜著看,第二個加數是一樣的;一列一列的小起來......有了這些發現,我順勢讓學生試著背出來,主要是想讓那些平時做作業比較慢的學生能更快一些,想不到卻成為本課的難題,以至於後面的鞏固練習做了沒多久的時間。我想背誦還是太難了,有點出課標,且浪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