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面試試講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數學面試試講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數學面試試講教案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加減混合的計算順序,能準確地實行數的加減混合計算。
【過程與方法】學生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數學問題的過程,在交流、計算中,理解並掌握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準確使用運算順序實行計算,並能準確實行脫式計算的書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激發學習興趣,學生能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實行計算的良好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並掌握同級運算的運算順序,並能準確地實行脫式計算。
【難點】能準確實行脫式計算,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三、教學準備
教學圖片、課件、直尺等。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複習舊知
以小精靈明明帶我們去動物樂園,看見一群小動物,每個小動物身上還有一道算式,這個情景引出:
16+9+8=32-10-6=25+20-10=48-8+17=
先指定學生說說每道題應先算什麼,再算什麼,最後讓學生動手計算,複習連加連減的計算。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第47頁例1:
圖書閱覽室裡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來了38人,閱覽室裡下午有多少人?
1.觀察畫面,收集資訊
2.分析資訊,提出問題(閱覽室裡下午有多少人”該怎樣列算式)
3.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學生獨立列式並實行計算,可能會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綜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饋解法,初步感知(全班彙報交流:每種方法每步分別求的是什麼?教師板書)
5.比較歸納,總結演算法:(全班交流討論)
給出規定:在沒有括號的算式裡,只有加法、減法運算時,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計算。
6.深化概念,使用計算
(1)講解脫式計算53-24+38的書寫格式,教師示範板書,邊講解邊說明計算方法,注意:等號上下要對齊。
(2)梳理提問:在書寫時,我們應該注意什麼?誰能完整地說說這道題是怎麼算的啊?
(三)鞏固練習、深化新知
1.探究例1的另一種解法。現在我們知道“這天閱覽室共來了91人”和“中午走了24人”,還能夠怎樣求“閱覽室裡下午有多少人?”要求學生獨立計算,再彙報交流,列綜合算式:53+38-24,體會加減法混合運算,交換運算順序的合理性
2.改錯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後指定學生說明錯誤的理由。
3.書中練習題:先學生說運算順序,再獨立計算全班交流,強調脫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四)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今天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你有什麼收穫?
作業:課後繼續提出能用今天的演算法解決的問題。
五、板書設計
小學數學面試試講教案2
一、課題名:
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會用計算器計算比較複雜的小數乘、除法,並有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在利用計算器進行計算時,學生能透過觀察、分析發現算式中的規律,並能按規律直接填得數。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引導發現規律、描述規律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讓學生體會數學中的美以及探究的樂趣。
三、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本課的教學重點:能用計算器探索計算規律,並能應用探索出的規律進行一些小數乘、除法的計算。
2、本課的教學難點:發現規律。
四、教學方法:
主要採取的教學方法:計算、猜測、驗證、總結歸納,體驗探索。
五、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複習匯入
1、出示:比一比誰算得快。
32、47÷15=63、79÷5、2=
學生自主計算並訂正結果。
2、教師引入:在計算這些題目時,同學們是不是感到很麻煩?這時我們可以使用計算器。用計算器還可以幫助我們探索一些規律呢?
(板書課題:用計算器探索規律)
(二)講授新課
1、出示教材第35頁例9例題。
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下列各題。
訂正答案:
1÷11=0、0909…2÷11=0、1818…
3÷11=0、2727…4÷11=0、3636…
5÷11=0、4545…
師小結:這些都是迴圈小數。並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你發現了哪些規律?在小組內交流討論。
引導學生說出規律:商是迴圈小數;迴圈節都是9的倍數。
2、引導學生按規律寫結果:同學們,透過用計算器計算,觀察計算結果,我們發現了規律。現在大家能不能不計算,用發現的規律直接寫出下面幾題的商呢?(出示以下例題)
6÷11=7÷11=8÷11=9÷1l=
學生彙報得出的結果。引導學生說一說,你是根據什麼來寫這些商的?
(根據1÷11,2÷11……5÷11的結果得出的規律來寫商的.。)
3、檢驗:同學們寫出的規律對不對?用計算器來檢驗一下。
學生自主驗證計算結果,與自己得出的結果作比較。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35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用計算器計算前四個題,然後組織學生討論有什麼規律。
規律:第一個因數的整數部分與第二個因數的小數部分不變,第一個因數的小數部分與第二個因數的整數部分有變化而且數位相同。因數有幾位數,積的整數部分就有幾個2,小數部分就有幾個;
1,再根據規律試著寫出後兩題的積。
2、完成教材第37頁“練習八”第12題。
利用計算器計算出結果,並討論:你發現了什麼規律?
規律:第一個因數不變,第二個因數是9的幾倍,積的整數部分就有5個幾,小數部分萬分位是O,其餘的數都是9的那個倍數。
3、完成教材第38頁“練習八”第13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有什麼規律,再根據規律直接寫出得數,最後用計算器驗算。
(四)小結
師:這節課學了什麼知識?有什麼收穫?
引導學生總結:
1、用計算器計算省時省力又很精確。
2、觀察得到規律,不用計算器也能很快得出結果。
(五)作業佈置
一、先用計算器計算前面3題,仔細觀察,再試著寫出後面的得數。(保留6位小數)
1÷7=2÷7=
3÷7=4÷7=
5÷7=6÷7=
二、根據規律不計算直接寫得數。
5×5=25
15×15=225
25×25=625
35×35=
45×45=
55×55=
六、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