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語言遊戲活動說課稿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語言遊戲活動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園語言遊戲活動說課稿1
【活動目標】
1、讓孩子體驗玩樹葉的樂趣。
2、讓孩子嘗試樹葉的玩法。
3、練習手口一致地點數能力。
4、安靜傾聽同伴的講話,並感受大家一起談話的愉悅。
5、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遊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提前帶幼兒到院子裡收集槐樹葉
【活動過程】
一、用歌曲《小樹葉找媽媽》匯入活動
師:老師這裡有槐樹葉,他們飄落下來想和我們一起玩。
二、出示槐樹葉,嘗試各種玩法。
1、師:你們玩過槐樹葉嗎?都是怎麼玩的?(幼兒討論)
2、現在老師給你們每人一枝,你們能玩出和平時不一樣的玩法嗎?(幼兒自由玩、教師參與到孩子中)。
3、教師隨時提醒鼓勵幼兒可以嘗試兩個、三個或多個小朋友一起玩。(發現創新玩法的小朋友教師要及時表揚)。
三、教授幼兒新的玩法
玩法:一名幼兒手裡攥住若干串槐樹葉(其中有一串是沒有樹葉的),儘量用手把槐樹葉遮蓋,其他幼兒來抽,抽出來後點數一下,有幾片就打這個抽樹葉的小朋友手心幾下,抽到沒有樹葉的才算贏。抽完後,請贏得小朋友來攥樹葉,其他小朋友來抽,如此迴圈。
四、幼兒分組來玩猜樹葉的遊戲,練習點數。
【活動延伸】
師: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神秘禮物,想不想知道它是什麼?出示神秘禮物,用槐樹葉做成的貼上畫、用槐樹杆做的小漏勺...
請幼兒回去後做一下。
幼兒園語言遊戲活動說課稿2
一、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富有好奇心,會對感興趣的事物提出問題,也能運用多種感官發現自己感興趣的事物特徵。設計本活動引導幼兒運用多渠道參與法感知水果的特徵,從而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有利於他們的長遠發展。教師是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活動遵循以教師為主導,幼兒為主體,活動為主線的教學原則。因此教師採用了實驗操作法和遊戲法,發揮幼兒的主體地位。
二、說教材
教材內容分析:新《綱要》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絡幼兒的生活實際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物件”。香蕉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它富有營養,又貼近幼兒的生活,容易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且融入遊戲,又有幼兒親身體驗,讓幼兒在活動中運用各種感官感知香蕉的獨特外型、表皮的顏色及與眾不同的口味,這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的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三、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核心,活動圍繞目標展開。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設計了知識、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1、透過各種感官認知香蕉的特徵,初步瞭解香蕉的吃法2、學會自己動手剝香蕉3、體驗到剝香蕉的樂趣,積極參加遊戲活動
四、說重點難點
本活動的重點是幼兒透過摸、看、嘗等感知探索香蕉的特徵,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難點是幼兒能對剝香蕉產生興趣,願意吃香蕉。
五、說教法
新《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鼓勵幼兒大膽提出問題並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運用實驗操作法,讓幼兒透過摸一摸,看一看,嘗一嘗等感知香蕉的特徵,在操作過程中積極探索學習。遊戲法匯入,利用遊戲教育性,娛樂性和創造性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談話法總結,引導幼兒運用簡單、準確的語言總結香蕉的特徵,鞏固學習香蕉的特徵。還有示範演示法的運用,透過談話講解示範給幼兒實物的操作過程,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剝香蕉的方法過程,有助於後續幼兒自己動手剝香蕉。
六、活動總結
幼兒以無意注意為主,教師在活動中注意語言的清晰簡練,避免出現無關刺激的干擾。
七、說學法
本活動運用了多渠道觀察法:新《綱要》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嘗一嘗、說一說等多種感官的參與,潛移默化的讓幼兒對香蕉產生濃厚的興趣。
八、說活動過程
(一)匯入
幼兒園以遊戲為基本活動,透過幼兒猜測黃色箱子裡面是那種水果的遊戲來調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黃色箱子來鞏固學習黃色。
(二)活動展開
1、猜測香蕉
教師結合談話法,利用幼兒觸覺感知香蕉的表皮感覺以及香蕉的形狀讓幼兒猜測認知香蕉的表皮感覺和形狀。引導幼兒用比較清晰、簡單、準確的語言歸納總結香蕉的表皮感覺和形狀。
2、出示香蕉
教師拿出箱子裡面的香蕉揭曉答案,利用幼兒的探索熱情,透過觀察指導法,引導幼兒運用視覺認知表皮的顏色和香蕉的外形,並結合談話法和啟發式語言,引導幼兒運用簡單的語言總結香蕉的表皮顏色。根據幼兒好奇心強的特點,發揮自身引導者的作用,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聯絡生活實際交流香蕉的外形像什麼,運用生活中具體的事物認知香蕉的外形,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和感知事物的能力。
3、剝香蕉
教師結合實驗操作法和示範演示法,發展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手指的運動能力。在教師示範講解正確剝香蕉皮後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注意引導剝完香蕉的小朋友把香蕉和香蕉皮放在指定位置。所有的小朋友都完成剝香蕉後給予一定鼓勵。
4、吃香蕉
教師結合啟發式提問的方法,提問幼兒香蕉是什麼味道的?展開一定的討論後,幼兒透過吃香蕉積極探索香蕉的味道。引導幼兒用簡單的語言總結香蕉的味道。最後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將香蕉皮、用過的擦手巾扔到垃圾桶。
5、討論香蕉的吃法
教師結合談話法,運用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開放式的提問:香蕉有哪些好吃的做法?透過討論,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能對香蕉產生興趣,想吃香蕉。
6、遊戲環節(香蕉迷宮)
設定遊戲迷宮,在迷宮的每個分岔路口貼有不同水果的指示牌,貼有香蕉的水果牌為通行路口,其他路口為錯誤路口,其中貼有香蕉的路牌,香蕉也是各式各樣的,例如一個完整的香蕉、剝完香蕉皮的香蕉果肉、未剝完香蕉皮的香蕉。本遊戲活動是對前面活動效果的考察,鞏固幼兒對香蕉的認識,初步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九、說活動延伸
將此活動轉移到藝術領域的美工區,讓幼兒運用本活動的經驗為沒有衣服的香蕉寶寶穿衣服,幼兒在老師已畫出輪廓的香蕉塗色。鞏固學習香蕉的獨特外形和外皮顏色。
幼兒園語言遊戲活動說課稿3
遊戲目標:
1.複習有關漢字。
2.提高孩子的記憶力及綜合分析能力。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5.透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遊戲準備:
1.棋盤一張。
2.25張用硬紙片做的棋子(稍小於棋盤格子),分別寫有漢字。其中水果類5張,如:梨、蘋果、桃、杏、西瓜;乾果類5張,如栗子、核桃、棗、花生、榛子;蔬菜類5張,如白菜、土豆、茄子、辣椒、黃瓜;農作物5張,如玉米、小麥、高梁、水稻、大豆。另外5張不寫字。
遊戲玩法:
1.將棋子字朝下,打亂擺放在棋盤的粗格子裡,4位幼兒分別站在棋盤的一方,每人認一類棋子。(如甲找水果、乙找乾果、丙找蔬菜、丁找農作物)。
2.幼兒輪流翻棋子,翻時不能讓其他幼兒看見棋子上的字,翻到自己要找的棋子後,就把字翻過來,正面朝上放在自己一側的格子裡;如翻不到自己要找的棋子,仍放回原處,記住下次不去翻它。反覆輪流翻棋,誰最先找夠自己5枚棋子,誰為勝。
遊戲提示:
1.為提高遊戲難度,可將5枚空棋子寫上不屬於上述四類的其它漢字擺在棋盤中。
2.根據遊戲需要,也可在棋子上寫其它類物品的名稱,如家禽類、植物類、文具類、樂器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