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上《雪花帶來冬天夢》說課稿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年級上《雪花帶來冬天夢》說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學音樂第九冊第八單元《雪花帶來冬天的夢》一課。下面,我向大家彙報一下我的設想。我將從教材、教法學法、教學流程這幾個方面來解說。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雪花帶來冬天的夢》是一首科普知識的兒童歌曲,它告訴孩子們,冬天“小青蛙”、“小甲蟲”、“小刺蝟”、“小狗熊”是在睡眠中度過寒冬的,等到春天春風姑娘把它們來喚醒。歌詞擬人化,曲調平穩而帶有敘事性。歌曲為再現的二段體結構,每樂段各有兩個樂句構成,整首歌曲16小節,短小精悍,一氣呵成。
2、說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學唱歌曲《雪花帶來冬天的夢》,感受人與自然,人與音樂的親密關係。
(2)知識與技能目標:瞭解小動物冬眠的科普知識;能用輕柔甜美的聲音有感情的表現歌曲。
(3)過程與方法目標:透過積極想象、探索、創造、表現,在學習過程中獲得音樂知識。
3、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用輕柔、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小動物們在雪花的呼喚下漸漸進入甜美夢鄉的歌曲意境。
難點:唱好弱起,變化音#2的音準和附點音符。
二、說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我以“創設情境、愉快歌唱”為教學主線,採用情景匯入法、示範法、談話討論法和對比演示法。孩子們將在聽、唱、動、創造、合作學習中反覆感受歌曲的情緒及意境美,快樂歌唱、快樂學習,以多種形式感受音樂、表現音樂。
三、說教學流程
音樂課標中明確指出,“音樂課的基本價值在於透過以聆聽音樂、表現音樂和音樂創造活動為主的審美活動,使學生充分體驗蘊含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根據這一基本價值,結合五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年齡特徵,我將本課教學設計分為四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二)組織活動,學唱歌曲。
(三)實踐操作,表現歌曲。
(四)拓展延伸,創編歌曲。
具體操作為: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透過多媒體展示,當孩子們沉浸在輕柔的音樂聲、壯觀的雪景中,以及動物們可愛的冬眠姿態中時,我說,晶瑩的雪花給可愛的動物們帶來了冬天的夢。今天我們就一起學唱歌曲《雪花帶來冬天的夢》。這樣利用多媒體圖片展示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為後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下面的這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
(二)組織活動,學唱歌曲。
新課標倡導要讓學生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所以我設計以下環節,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
1、聆聽歌曲
初次聆聽時,播放音樂及四種小動物冬眠的情境,思考問題一:“雪花給誰帶來了冬天的夢?”讓孩子們瞭解“冬眠”這一生物科普知識,記住這幾種小動物的名稱,為學唱歌曲作了順利鋪墊;再次聆聽時,啟發學生:漫天的雪花可真美!我想把雪娃娃的這首歌送給這些正做著美夢的小動物們,你們也要聽好了,感受一下這首歌曲帶給我們的美好感覺,並提出問題二:“從歌曲中你感受到了什麼?”讓孩子暢所欲言,初步感知音樂的優美旋律和表達的意境。
2、學唱歌曲
1)跟琴唱——親切地
在這一環節中,我巧妙的啟發學生:小雪花要告訴的是她的朋友,所以她的語氣?(非常親切地)聲音?(很甜美)心情?(愉快的)並提示孩子們:歌詞中有四個“告訴”,每一個告訴都飽含一份情意,讓同學們帶著這份對小動物的親切之情來演唱。
2)加上襯詞唱——跳躍、輕巧
為了突破教學重點,讓孩子能用輕柔甜美的聲音演唱歌曲,我讓孩子們加上襯詞來唱,如:告訴小青蛙(啦啦),告訴小甲蟲(啦啦)……這樣整首歌曲就更富有跳躍感,孩子們也更輕鬆的把握了節奏。
3)聽——弱起小節、附點和#
這是本節課的難點,在學習弱起小節、附點音符時,我邊做搖籃的動作邊說:曲作者在這裡非常巧妙的運用了弱起小節,增加了旋律的推動感.,讓學生在律動中感受弱起小結和附點,透過教師教唱、同桌互唱突破難點;在學習#時,我說:大家仔細看,在“543#23—|”中出現了一位新朋友,找到了嗎?這個新朋友叫做“升記號”,它的出現,使歌曲發生什麼變化呢?透過對比彈唱、教師教唱,讓學生體會升記號為歌曲增添了神秘色彩,巧妙的突破了難點。
4)完整演唱——各種形式地唱
我採用師生對唱、齊唱、男女對唱、分組唱等多種形式演唱,讓每一個學生都會唱歌曲,為下面的歌曲表演打好基礎。
(三)實踐操作,表現歌曲。
課標中指出,“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再加上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講,他們特別喜歡錶現自己,所以,我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設計“小小音樂家”的教學環節,讓同學們在小組中合作學習,採用不同形式演唱、用打擊樂器伴奏、歌舞表演等形式將唱、奏結合,唱、演結合,鞏固學生對歌曲的學習,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養成學生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也更體現了課標中音樂課程價值所提出的要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價值”。
(四)拓展延伸,創編歌曲。
課標中的“文化傳承價值”中明確提出:“要讓孩子們透過學習世界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的音樂文化,拓寬他們的審美視野,認識世界各民族音樂文化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增進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熱愛。”
我讓孩子們欣賞美國歌曲《乘雪橇》,作為拓展和延伸的內容。
以上是我對《雪花帶來冬天的夢》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在教學結束前我會對小組進行評價總結,評選出優勝組給予鼓勵、表揚。
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相信有在座各位專家和精英骨幹高屋建瓴的指引,有在座一線教師潛心的鑽研,我市的音樂課堂教學一定會綻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