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線認識》說課稿

《線認識》說課稿

《線認識》說課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線認識》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線認識》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要說課的題目是《線的認識》,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這四部分來進行我的說課。

  一、說教材

  這部分內容我準備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進行闡述:

  1、教學內容:

  《線的認識》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線與角”第一課時。學生在二年級下冊已簡單認識了直角、銳角、鈍角,具備一定的幾何知識,該部分認識線段、射線、直線,為後續三角形的相關知識學習打基礎。線段、射線、直線是一組比較抽象的平面圖形,教材透過學生的直觀操作活動,在“看一看”活動中以現實情景中抽象出線段、射線與直線。透過“認一認”活動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三種圖形的特徵。接著組織學生對三種圖形進行比較,討論從而使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第17頁“試一試”、“量一量”、“看一看”中,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這三種圖形特徵的印象。

  2、教學目標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教學不僅是知識的教學,技能的訓練,更應重視能力的培養及情感的教育,因此根據本節課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結合我所教學生的特點,我從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方面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透過一系列直觀的動手操作活動來認識直線、射線和線段各自的特點。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及聯想能力。

  (2)能力目標:透過動手畫、到生活中找,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收穫新知;透過分組訓練、深化新知,共同感受收穫的喜悅。

  (3)情感目標:透過聯絡、發展、對立與統一的思考方法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教育。

  3、教學重點、難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體會直線、射線和線段的基本特徵,認識、區分線段、射線與直線。

  教學難點是理解、掌握直線、射線和線段的區別和聯絡。

  二、說教法、學法

  每個孩子都是積極向上的,只要給她一個舞臺,每個人都願意把自己展示給大家。因此,教學中要採取多種教學方法,要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參與學習,誘發其內在的潛力,獨立主動的探索規律,每個人不再是旁觀著,而是參與者。在上課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老師的主導性。本節課我使用的教法:

  1、情境教學法。

  2、啟發式教學法。

  3、演示、談話等教學方法。

  學法:

  1、動手操作法。

  2、歸納法。

  三、說教學過程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精心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二)小組合作,深入探究。

  (三)實踐活動,歸納鞏固。

  (四)綜合運用,感知提升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教師應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要結合教例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密切相關的問題學習情境。認知心理學研究也表明,“疑”產生於一定的問題情境,問題情境是學生展開自主學習的重要載體。所以我創設這樣的情境:一開始,我便展示課件圖片,利用猜一猜的方式讓學生說一說從圖中你看到了什麼?提出人行橫道線、鐳射景燈、鐵軌是怎樣的?這樣的問題,人行橫道線、鐳射景燈、鐵軌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物體,會使他們感覺到比較親近。接著我讓學生透過觀察自己動手畫一條線來分別表示它們,提出問題:這些圖中的事物與什麼有關?學生在預習基礎上會回答與線有關,由此揭示課題:線的認識。之後再讓學生認真分析圖,進一步瞭解人行橫道線、鐳射景燈、鐵軌的特點,抽象出線段、射線、直線,這時適時給出教材第16頁“認一認”的圖片。引導學生對它們進行命名。《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從日常生活中體驗數學知識,從直觀到抽象,從生活中的事例到學生的學習知識的轉變,這樣的情景設計既完成了銜接新課內容,又培養了學生的學習數學積極性。

  (二)小組合作,深入探究在知道了線段、射線、直線的名稱後,我們再來研究它們的特點,首先我讓學生先自己說一說線段、射線、直線的特點,獨立思考幾分鐘,然後小組交流,說一說他們對線段、射線、直線的認識,學生完全開放學習後要適當的引導是有必要的,這樣有利於提高課堂的學習效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去。最後我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寫出線段、射線、直線的特點,我這樣做是讓學生有一個獨立思考的過程,用自己的話說三種線的特點,想說什麼說什麼,讓學生敞開心扉,再透過小組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促進,達成共識,完全在學生開放的情景模式下展開,在小組合作完成以後我也和同學相互交流,逐步引導從端點、長度、中說一說。

  數學家波利亞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絡。”

  在知道了線段、射線、直線的特點後,接下來我就引導學生學習線段、射線、直線的讀法,直線和線段有兩種讀法,線段AB或線段BA,直線AB或直線BA,但強調直線上的兩點,並不是端點,讀射線要從端點讀起,只有一種讀法,這一部分只需直接告訴學生,之後進行小結。

  在學生掌握了讀法之後,出示幾道練習讓學生完成。

  (三)實踐活動,歸納鞏固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兒童的智慧在你的手指尖上”。由此可見,兒童的思維是離不開實踐活動的。這一環節中我主要安排了兩個活動:

  1、試一試

  我讓學生拿出自己課前準備的學具,讓學生自己轉一轉、畫一畫,過一點能畫多少直線,過兩點呢?透過學生的動手操作活動得到結論:過一點能花無數條直線,過兩點只能畫一條直線。

  2、想一想

  出事課本圖片讓學生觀察:看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許多條路,哪一條最短,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適時引導啟發學生分析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是現代教育理念提出的學生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學生透過對教師提供的資訊進行分析、探索和討論,從中感悟到重要意義。同時使學生的主體精神也得到良好的培養(四)綜合運用,感知提升陳望道老先生說過:兒童的生活,是遊戲的生活;兒童的世界,是遊戲的世界。在“看一看”、“量一量”中,我透過做遊戲,比一比哪一小組是優勝組,讓學生在遊戲中體會第一組中兩條線一樣長嗎?第二組中的兩條線一樣長嗎?先讓學生動手實踐思想得到進一步拓展,再用多媒體直觀演示正確答案。加深學生對三種圖形的認識,搞一個小遊戲從而把本課氣氛推向高潮完成一個精美的結局。

  四、說板書設計

  我這樣設計板書,簡明扼要,條理清楚,佈局合理,能使學生透過板書系統瞭解本節所學內容和知識要點,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起到提綱挈領、畫龍點睛的作用。

  《線認識》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北師大版實驗教科書,數學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線與角》第一課時“線的認識”。

  2、教材分析:直線、線段與射線是一組比較抽象的圖形,學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難。教材中安排的“看一看”活動,主要讓學生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直線、線段與射線,然後透過“認一認”活動,體會到它們都是“直直的”,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三個圖形的特徵。接著,組織學生對直線、線段與射線進行比較,讓學生體會它們之間的區別與聯絡。最後透過“試一試”、“量一量”、“看一看”等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這三種圖形特徵的印象。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藉助現實情景認識線段、射線、直線。

  (2)會用字母正確讀出線段、射線與直線。

  情感目標: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感受數學的重要作用。

  技能目標:在活動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4、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區分線段、射線與直線。

  難點:理解直線與射線的含義。

  二、教法、學法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學生的思維特點,我選擇了以學生操作為主,輔以談話啟發、引導發現、講練結合等方法的最佳化組合,有效突破教學重點、難點,充分發揮教師的點撥作用,調動學生的能動性,引導他們去學習、探索,從而達到訓練思維、培養能力的目的。在教學中運用了“創設情境——操作活動——建立模型(這節課主要是建立線的模型)——實踐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發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

  在學法上,選用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動手操作相結合的學習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學習。透過操作活動,幫助學生積累經驗,注重學生在操作活動中進行觀察——思考——想象——交流,從而加深學生對這三種線的理性認識。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首先與學生談話:同學們,你們發現生活中哪裡有線?讓學生暢所欲言。然後引出課題:線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有直的,有彎的,數學中同樣也有直的線和彎的線,今天我們就來研究直直的線。板書“線的認識”。

  (二)創設各種情境,讓學生進一步感知直線、線段和射線。

  播放課件出示學生熟悉的'孫悟空圖片,讓學生說說孫悟空手裡的寶貝是什麼?在黑板上畫一條直線,代表金箍棒,再在它的兩端分別點一個點,表示金箍棒的兩頭,從而認識線段,並介紹端點,線段有兩個端點。接著追問學生,金箍棒有什麼本領?並及時透過動態的演示,把金箍棒的一頭放在地上,讓它向另一個方向延伸,從而認識射線。再在黑板上畫一條線表示金箍棒,一端點上端點,讓它向上變長,讓學生體會它可以變得無限長,我們是畫不完的,所以只畫出它的一部分就可以了。然後讓學

  生繼續想象,如果把金箍棒橫著拿在手中,它可以向什麼方向延伸?讓學生試著到黑板上畫這樣的線,並認識直線。這樣,藉助金箍棒的神奇變化,使學生形象地感知三種線的特徵,並加深了對“無限延伸”的理解。

  接著,充分利用學生生活中的事物,如一扇門、射燈、斑馬線、鐵路等生活中常見的事物,來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索圖形的特徵,從而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三)進一步區分三種線,

  在這個環節中我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用課件向學生出示表格,讓他們明確這三種線的特點:端點、延伸情況、與直線的聯絡。我先提出小組合作的要求:以四人為一小組共同商討,把商量好的結果填寫在表中。學生在交流活動中找出三種線的聯絡與區別,透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到交流活動中來,進一步加深他們對這三種線特點的理解,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四)三種線的讀法

  在教學用字母表示直線,射線和線段時,由於前面學生對這幾種線的特徵以及端點的概念比較明確了,再讓學生用字母表示,包括射線為什麼只能從有端點的一端讀起,學生就會比較容易理解。

  本環節我先對線段的讀法作以示範,然後射線和直線的讀法讓學生自己嘗試,並說說為什麼射線要從有端點的一端讀起。培養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提高課堂效果。

  (五)實踐運用,強化理解。

  讓學生自己試一試,過一點能畫多少直線,過兩點呢?

  看老虎山到狐狸洞有許多條路,哪一條最短,要求學生獨立。

  另外,增加了一些練習,如判斷題:

  (1)直線AB長30cm。()

  (2)線段的一端能無限延長。()

  (3)線段CD長5cm。()

  (4)射線的兩端能無限延長。()

  透過練習,讓學生更進一步瞭解線段、射線、直線的特點,這些內容更有助於學生主動的進行觀察、實驗、猜測、推理和交流等數學活動。

  本節課的總體設計是讓學生在觀察生活的基礎上,抽象出三種數學圖形,深刻感悟數學來源於生活;在探究其特徵的過程中,用自己的語言表達自己的“發現”,使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拓展;在判斷正誤的練習中,三種平面圖形的特徵更進一步紮根於學生的頭腦中,昇華成認知;在“試一試”、“量一量”活動中,讓學生把認識用於解決問題,最終形成技能。整堂課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興趣盎然,既富有挑戰性,又較易達到目標,這樣設計,較高地達成了本課的知識、技能、情感三維目標。

  《線認識》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線的認識》,首先,我對本節教材進行一些分析:

  一、說教材

  《線的認識》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第七冊第二單元第一節內容。本節內容是認識線段、射線、直線,知道它們的聯絡和區別。

  二、說教法

  本節課我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主導”的原則,運用看、說、畫、讀、猜和體位法,小組討論法。在採用問答法時,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面向全體,使基礎差的學生也能有表現機會。

  三、說學法

  對於剛上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其實是一組比較抽象的圖形,學生直接感知有一定的困難。所以抓住學生特點,積極採用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學習方式,注重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愛猜謎語、玩遊戲這幾方面入手,讓學生透過觀察生活中的線、猜謎語、做手勢等活動來進行體驗、記憶,從而進一步理解線段、射線和直線的概念,瞭解它們的特徵,知道它們之間的聯絡與區別。

  四、教學程式及設想

  第一環節:(匯入)先用線字入手,抓住學生強烈的表現欲,從而匯入新課。

  第二環節:(教授新課)考慮到知識的抽象性,和小學生天真活潑,好動,注意力時間短的特點,在課題導

  入之後,我會設計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去觀察、去思考、取發現異同,從而完成重點知識的教學。

  第三環節(課堂小結)這一環節我採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總結什麼是線段、射線、直線。(當堂檢測)鞏固練習強化新知識。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著趣味性、思考性、綜合性的原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做到層次分明,並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肯定和點評。

  第四環節:(當堂檢測)鞏固練習強化新知識。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著趣味性、思考性、綜合性的原則,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做到層次分明,並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肯定和點評。

  第五環節:(全課總結)這一環節我採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總結,我將提問: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透過全課總結,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方法、進行反思和評價,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文章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