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說課稿> 部編版四年級下小學語文說課稿:《古詩詞三首》

部編版四年級下小學語文說課稿:《古詩詞》

部編版四年級下小學語文說課稿:《古詩詞三首》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那麼問題來了,到底什麼樣的古詩才經典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部編版四年級下小學語文說課稿:《古詩詞三首》,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說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是本課的第一首詩,這首詩畫面明麗,情感歡悅,語言形象,音韻暢達,描寫了春末夏初時農村的田園風光和兒童捕蝶嬉戲的動人情景,表現了詩人對鄉野景色和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寫的一首田園詩。詩中透過描寫色彩鮮明的風景,展現了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烘托了勞動人民的辛勤勞作,抒發了作者對夏季田園景物的喜愛。

  《清平樂?村居》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透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和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對農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嚮往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徐、籬”等6個生字,會寫“宿、徐”等1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3.藉助註釋和插圖,聯絡生活實際,讀懂詩句意思。

  4.結合關鍵詩句描繪的畫面,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詩人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明確要求“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因此,我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宿新市徐公店》;結合關鍵詩句描繪的畫面,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詩人的情感作為學習重點,其中感受鄉村生活的美好,體會詩人的情感也是學習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現代教育倡導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透過朗讀、對話等途徑,引領學生觸控文字、走進文字。因此,在學法上我主要讓學生閱讀文字,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加深對文字的理解。做到“以讀促情、以讀促悟”。

  四、說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由學生對農村的印象談起,引入課題。首先拉近學生與詩詞的距離。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學生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我隨堂檢查生字詞情況,指導書寫。

  (三)理解《宿新市徐公店》,感受意境

  1.師簡介作者。

  2.學生誦讀古詩,結合註釋,理解詩意。

  3.師引導學習一、二句。

  4.小組合作學習三、四句,運用多種方式理解詩意。

  出示情境圖片,小組交流:你彷彿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兒童?

  理解“急、追”體會兒童的神態和心理,透過“無處尋”想象畫面。

  5.入情入境,體會情感。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6.小練筆:請你試著將後兩句描述成一個具體的場景,可以從動作、表情、聲音、心理等方面來表現畫面。

  學生根據理解,練習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背誦古詩。

  7.歸納主旨:這首詩描寫了春末夏初時農村的田園風光和兒童捕蝶嬉戲的動人情景,表現了詩人對鄉野景色和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四)學習《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品悟詩情

  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指導正音。(強調“興”的讀音)

  2.解詩題,知詩人。

  3.看註釋,解詩意。

  研讀三、四句,感悟人勤。(“日長籬落無人過” 側面表現了農民的勤勞。)

  體會寫法。(以動襯靜: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4.感情朗讀,背誦。

  5.歸納主旨:本詩透過描寫色彩鮮明的風景,展現了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烘托了勞動人民的辛勤勞作,抒發了作者對夏季田園景物的喜愛與對農民辛苦生活的同情。

  (五)學習《清平樂·村居》

  1.解題,知詩人。課件出示對詞及辛棄疾的介紹。

  2.正音,明詞意。

  3.合作學習,理解詞意。

  4.賞析悟情。

  引導想象翁媼對話,體會生活美好。

  重點指導理解“臥”“最喜”,想象小兒的天真可愛以及作者對他的喜愛。

  簡介作者生活背景,引導學生體會嚮往之情。

  感情朗讀、背誦。

  5.歸納主旨:《清平樂?村居》中詞人描繪了一家五口在鄉村的生活情態,表現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體現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羨慕與嚮往。

  五、說板書設計

  最後我來說說我的板書設計。本課的兩首古詩,一首詞,都描寫了田園風光,表現了對鄉村景色、鄉村生活的喜愛和讚美。我抓住詩詞中描寫的景物及表現其特點的重點字詞進行板書,提挈古詩內容,便於學生記憶、背誦。每首詩都有對其寫景抒情的概括,簡潔明瞭,朗朗上口,便於學生理解。